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对天津绿色生态屏障五年建设实践的思考

2022-10-20 19:26范树合
求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屏障绿色生态天津

范树合

大美绿屏,绿映双城,润泽津沽。2017 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决策部署。这是天津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工程,是城市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充分展现了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深谋远虑和坚定决心。

一、五年的建设实践,全面夯实了绿色生态屏障的绿色基底

五年来,天津坚持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田则田、宜农则农的原则,按照“三级管控”要求,统筹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实现了近期规划建设目标,蓝绿空间达到65%以上,呈现出“双城屏障、津沽绿谷”的良好风貌。

1.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完整构建法规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 年)》和6 个分区规划;水系、路网、造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园区治理6 个专项规划;农田、道路、建设管控、产业发展等6 个细则导则。出台《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若干规定》,形成法规、规划、导则(细则)、方案、配套文件等5 个方面39 项成果,完整构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法规规划体系。

2.坚持林田水草系统治理,整体实施生态修复保护。聚力实施拆迁整治,释放修复生态空间17.2 平方公里;全面开展造林绿化,一级管控区新造林11.59 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9.11 万亩,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6%以上;系统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水系连通与治理工程21 项,修复保护3 大湿地片区,关停机井721 眼,地下水位平均回升9.46 米,初步形成屏障区水系南北互济、河湖互联、干渠互通、坑塘互供、毛细互溶、引调自如的绿色生态水网。

3.坚持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统筹推进生态惠民工程。高标准农田已成规模,新建高标准农田20794 亩,提升改造2.82 万亩,规范建设农业附属设施290 多座,亩产贡献率达到10%以上,推动了屏障区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编制完成30 个保留村庄发展规划,启动实施8 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乡村振兴跃上新台阶。

4.坚持用最严标准治污除乱,全面整治区域生态环境。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69 项,PM2.5 平均浓度下降到39 微克/立方米;水污染治理工程26 项,全部消除劣Ⅴ类水质;土壤治理工程21 项,完成288 处用地污染情况排查;撤销30 余个规模小、污染重的工业聚集区,取缔3000 余家“散乱污”企业;启动以建设海绵城市为重点的生态基础设施工程20 余项;启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5.坚持以生态利民为导向,配套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生态路、林间路、田间路三级路网体系约488 公里,基本形成“5 横2 纵”路网骨架,营造了“林下曲径通幽、田间阡陌纵横”的自然生态场景。创建了“大林、大水、大绿、大田”的生态旅游场景,建设完成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完善20 余处旅游景区,奠定了发展生态、乡村、文化、工业和红色游的良好基础。

二、五年的建设实践,更加彰显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显著成效

天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下的是先手棋、算的是长远账、布的是大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划时代影响。

1.重塑城市空间体系,为未来发展谋定了大格局。天津拿出近两个中心城区的面积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是对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预置和谋定。2021 年,天津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确定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双城发展格局的主动之为和超前预置。正是由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有了这个绿屏,才终止了双城之间一直以来相向发展的蔓延趋势,彻底改变了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有效支撑了集约、紧凑、精明的“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

2.复构津沽绿色之洲,为城市发展集聚了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绿色生态屏障完整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重现水丰、绿茂、大林、大绿的津沽特色风貌,推动美丽天津建设跃上了新高度。全面实施的拆迁治理,留白留璞留出了大面积的生态区域,与城市布局相辉映,成为都市田园、都市森林、都市湿地水乡,为未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绿色发展空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生态优先和创新引领为原则,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发展方向,集聚了引领天津向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空间、新动能和大智慧。

3.终结生态系统破碎趋势,为城市安全筑起了新屏障。绿色生态屏障以“一片绿洲”重塑了城市生态体系,引育出集优的生态空间。通过系统的修复治理,将多种生态单元连为一体,形成更多规模性的生态廊道、森林绿地、滨水生态和农林复合区,终止了生态破碎化的局面。连接延伸七里海、北大港两大湿地,将山水林田湖草连成一体,形成天津“三区二带中屏障”的生态大格局,整体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串联京津冀生态大系统,与北京、雄安生态区域对接融合,构筑形成首都“生态护城河”,筑起完整连接的京津冀环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带。

三、五年的建设实践,系统显现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价值

1.体现了厚植的城市名片价值。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天津的显性力和知名度。修复完成的300 多平方公里规模性生态区域,复归了津沽自然历史风貌,近20 万亩绿地和大面积的湿地田野,为天津植入了更多的绿色生机,绿屏点缀的自然景观与天津厚重的历史文貌融为一体,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质,靓丽了城市名片。绿色生态屏障以绿色之光扮靓天津这座文化名城,以绿色之洲融合沽水之城,展现出天津新时代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人文风格与历史文脉,彰显出新天津新时代新作为新形象。

2.形成了巨大的绿色引领价值。绿色生态屏障以高质量成果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撤销取缔低效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有效净化了发展环境,增强了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吸引力;全面修复治理的生态环境成为吸引高质量产业聚集的良好品牌,合理构建的生态格局为产业发展创造了广泛而良好的畅想空间;打造“天津智谷”“天津绿谷”“天津细胞谷”,以新理念新业态促进产业存量变绿,催生了农业、旅游、制造等多种新业态,引育了研发、创新、服务等众多新动能。

3.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环境价值。整体改善了气候条件,起到了“净化器”“加湿器”“降温器”的作用,有效缓解阻断了双城“超大干岛”“超大热岛”的形成。系统优化了生态环境,19.1万亩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3 余万吨,释放氧气30 余万吨,每年增加涵养水源48 万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面沉降。丰富完善了物种生境,吸引40 余种野生鸟类、10 余种陆地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单位面积固碳量增加到344.53 克/平方米,打造了每年15—20 万吨的森林碳汇,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4.带来了突出的乡村振兴价值。130 多个村的群众全部住进了设施齐全的绿色小区,未整合的村庄全部成为美丽乡村,促进了乡村绿色转型,改善了民生福祉。绿色农业全面发展,推广种植高品质小站稻6 万余亩,实施稻蟹混养2.5 万余亩,新种植经济林木5000 余亩,有序发展特色种植、淡水养殖、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和都市农业,农产品价值平均提高10%以上。激发了农村发展潜力,创造了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民俗、农业+研学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条件。

四、五年的建设实践,厘清了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五年的建设,打牢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进一步明晰了目标方向。后续建设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绿色发展标志性样板”的目标要求,全面提升“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把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成为高质量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时代作品。

1.立足百年千年大计,保持持续推进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定力执着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拼劲,一年接着一年干,苦干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这项战略工程建设好维护好。坚持目标不变、方向不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每一年度的建设任务,科学规范、有力有序、高质高效地推进各项建设。

2.全力攻坚难点堵点,扩大规模性生态区域。着眼形成“成林、成片、成规模、大场景、大格局”的生态区域,全力推进拆迁整治,优化二三级管控区生态空间,力争到“十四五”末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7%以上。充分利用荒地、滩地和拆迁修复用地开展植树造林,确保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接近30%。加快清除堵点卡点,畅通生态廊道,拓展生态空间,构建更多大系统、大场景的生态区域。

3.坚持系统建设理念,打造区域生态治理新高地。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绿色生态屏障水系南北互济、连通顺畅、水清岸绿、引调自如。加快工业源、移动源、面源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屏障区落地见效。完善生态路网建设,全面建成“五横二纵”的“天”字型生态道路。

4.整体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科技产业。深化生态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保留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发展具有屏障区特色的绿色循环农业,带动文化旅游、近郊农业观光、生态休闲业的发展。加强建成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碳汇和生态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屏障绿色生态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融合绿色生态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研究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屏障修护TOP10
一道屏障
防洪屏障
《天津之眼》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