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长龙
烟店镇,临清市一个最靠南边的小镇,和河北接壤。
这是一个在省级行政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镇,坐落在曾经的黄河古道,这里是鲁西,而且是鲁西的最西边,是鲁西的鲁西。
千百年来,这里地瘠民贫,名不见经传。这里的农民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艰苦生活。毫不夸张地说,40年前的烟店镇,除了黄沙还是黄沙,除了贫穷还是贫穷。
然而,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改革,就像一只巨大的魔力无边的上帝之手,迅速改变了古老中国的样貌,也改变了鲁西的鲁西——临清市烟店镇的面貌。
和中国所有在改革开放后迅速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地区一样,烟店镇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农民们,愣是用他们曾经握着犁耙、赶着耕牛的黝黑粗糙的大手,神奇般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出了一个和哈尔滨、洛阳、瓦房店齐名的集轴承研发、生产、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国内国际知名的轴承大市场大集散地。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今天的烟店镇,轴承生产销售厂家和店铺几千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
10年前,《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天下不敢小烟店》,使临清市烟店镇名扬海内外。而今天的烟店轴承市场,轴承产品和经销商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除了北冰洋和南极洲,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即使没能见到销售烟店轴承的经销商,肯定也能见到烟店镇生产的轴承。
然而,世界上没有上帝之手,那么大的轴承市场不会凭空产生,更不会像变魔术那样,大手一挥,荒漠变为花园。
烟店镇的轴承市场,或者说烟店镇的轴承企业,是和我们的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和我们国家逐步发展的脚步同频共振的。解读烟店镇的一个代表企业,就像毛主席所说的解剖麻雀,不是管中窥豹,而是见微知著,就可以清晰地找到烟店镇轴承业的发展脉络,就能准确地感觉出烟店镇轴承产业跳动的脉搏。
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浙江义乌的商人最初挑着笸箩鸡毛换糖,不到20年的时间成就了世界小商品市场,可谓开风气之先;福建莆田的商人提着提包在电线杆子上四处张贴治病的广告,不到20年的时间成就了莆田系民营医院,占据了全国民营医院的半壁江山;烟店镇的轴承产业也和他们的发展一样,也是泥腿子创业,艰苦备尝后,洗脚上田,才有了今天的大市场。
而其中的山东华工轴承有限公司,无疑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华工轴承的发展路径也是烟店镇90%的企业商家的典型的发展路径。
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百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华工轴承的创始人张永华也是靠着自行车加毛驴车,为华工轴承的创建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20 世纪80 年代初,毗邻河北省临西县的烟店镇慢慢自发形成了一个当初不被官方认可,还有可能随时受到打击的轴承交易市场,之所以在烟店镇形成,也是其来有自。
20 世纪80 年代初,虽然我们的国家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大部分商品经营已经放开,允许私人经营,但是,几十年来,国营企业、计划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以及形成的定式思维,使得当时中国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严重的扭曲。
一是经济放开后,当时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机械产品需求巨大,但是当时的国营工厂生产的产品,比如轴承,依然要优先供应国营企业,民间有钱也买不到;二是人们,包括我们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是把市场行为简单理解为投机倒把,买空卖空。
烟店镇的轴承市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历次在城市、在周边的周旋和流浪后,最终选择在烟店镇落脚。
烟店镇在临清市的最西南,和山东冠县、河北馆陶、河北临西搭界,就像当初毛主席选择在井冈山开展革命斗争一样,烟店镇也是处在两省交界处,管理相对松懈,相对安全,于是轴承交易的集市就落到了烟店镇。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永华,这个在黄土地里刨了半辈子食的地道农民,就这样机缘巧合地和轴承发生了联系。
1992 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张永华看着渐渐长大的三个儿子,决定不能老是在地里刨食了。
日子有多紧呢?二儿子也就是现在主管生产的张宝中对当时的印象特别深刻。
吃饭时,母亲总是先叫弟兄三个吃半个棒子面窝头,然后才叫他们弟兄三个吃白面馒头。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如果不让三兄弟先吃窝头垫肚子,三兄弟大概能吃下一锅馒头。除了吃,房子只有两间砖披脊梁的旧房子,穿的也比周围的人家差。反正吃穿用都比人家差一截,就是张宝中对小时候的记忆。
家中虽然有6亩多地,但是,光指望着种玉米、小麦和棉花,给三个儿子盖房子娶媳妇,那简直就是挟泰山以超北海,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虽然鲁西临清以种棉花闻名全国,时任总理的朱镕基还亲自来临清视察,但种棉花赚钱发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末期,棉花的品种老化和棉铃虫的耐药问题几乎成了世界性难题。种棉花费时费力不说,而且价格波动厉害,靠种棉花致富,早已成了过去的故事。
但是,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的彩礼却是年年攀升,从来都没有降过价。
穷则思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浙江、安徽、山西为啥出大商人,不是因为风水,不是因为地域,而是因为穷,人多地少,土里刨食顾不上命,不得已才经商找活路。
看到别人倒腾轴承赚钱,张永华也加入了倒腾轴承的行列。
先是骑自行车。下午骑自行车去河北童村或者仓上,因为那里也各有一个像烟店镇那样自发形成的轴承交易市场。去了之后,先在小旅馆歇歇脚,说是旅馆,其实就是以前的大车店,没有单间,大通铺,乌烟瘴气。
三间屋子几十号人,那个场景既热闹又闹心。热闹是人多,你一言我一语不寂寞;闹心是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就像冰窖。但是,无论冷热天,屋里的放屁味、打嗝味以及臭脚丫子味能把人熏一溜跟头。
天一黑,就开始交易了。不管烟店、童村还是仓上,这几个交易市场都是夜间交易。这很像北京早期的潘家园古玩市场,夜间交易,黎明散伙,所以也叫鬼市。
做生意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冬天的鬼市,夜晚零下好几度甚至十几度,冷风扑面,刀割一样,还要细细翻看比冰还要冷的轴承。既然是鬼市,当然不免兴妖作怪,买的东西,真真假假,有好有坏,走眼了,买贵了,或者被骗了,不能怨别人,只能怨自己眼力不行。
夏天的夜市要好过些,但大雨说来就来,尤其是在夜晚,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雨来临,电闪雷鸣,无处躲藏,只能任由大雨把人浇成落汤鸡。
尤其是夏季旷野里的闪电,雷声轰隆,一个闪电下来,和天地相接,漆黑的夜里,闪电把地里的庄家一霎时照得惨白,那情形,胆子再大也是心惊肉跳,胆子小的估计能吓疯了。
当时市场上交易的都是落套的轴承,为啥要交易落套的轴承呢?刚才说了,新兴的小企业,尤其是水泥、造纸、矿山企业对轴承有着巨大的需求量,但当时生产这些轴承的工厂却不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还要优先保障国营企业。因此,把落套的轴承,翻新打磨,修修补补,接接焊焊,还能对付让机器转起来继续生产,倒腾落套轴承的这些人就是赚取差价和修补翻新的工钱。
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市场需求是和当时我们国家发展的大背景相关联的,所以说,任何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只顾站在道德高地上对当时的情况指指点点的做法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是苍白无力的。
半夜买到货,不管早晚都要尽量往家里赶,一则是要尽量赶回来赶烟店的集,二则即使不赶集,带着货住在大车店里也不安全。
当时的社会治安并不是很好,别说在人生地不熟的外省外地,就是在自己家门口,张永华也有被小偷偷盗的惨痛经历。
1994 年初冬的一天,张永华在吴寨(现英烈屯)鬼市上买轴承,连夜赶到烟店轴承市场,当时用的是毛驴车,轴承就在地拉车上,凌晨两三点的时候,也没成交,张永华太困了,把轴承用被子盖住,然后又躺在被子上,想眯一会儿。
但也许是太困太累了,张永华以为用身子压着轴承不会出差错,可是当他再睁开眼睛,地拉车上的十几套轴承,都被小偷偷光了。真是贼胆包天,一个轴承50多斤重,张永华懊悔不已,但也没有办法,这一次损失4000 多元钱,1994年的4000元可不是小数目。
现在人们投资赚钱,都爱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其实,做生意从古至今都是有赔有赚,更何况当时烟店的轴承商人做的落套轴承生意,市场价格波动更大,风险也就更大。
1993 年,我国随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急剧扩张以及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转换步伐的加快,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物价也上涨较快,出现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少有的价格波动。
个体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的大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一年,轴承价格包括再生轴承价格也是几乎一天一个价地往上涨,追涨杀跌是商人逐利的本能。
张永华也在市场上以500 元一套的价格买了几十套“3626轴承”。没想到,国家看到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太快,露出通货膨胀的苗头,于是果断出手调控,自6 月后,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上涨幅度过大的物价应声落地,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有所缓解。
这一大的调控政策不偏不倚落到张永华的身上,轴承价格10天内迅速下降,他买的轴承,从原来的500元落到300元出头,而且还有下跌的趋势。
没办法,只好割肉卖出,那一次,赔了1 万多元,这1万多元当时在县城临清周边能买一个小院。
除了市场价格的阴晴不定,还有国家政策的松紧,直接可以决定一门生意的生死存亡。
1995年前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烟店镇的落套轴承行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原来供不应求的东西变得稀松平常起来,而且价格适中,性价比极高。
以轴承为例,翻新轴承因为质量不稳定,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销路越来越难,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加之国家对轴承业进行规范,所有翻新轴承必须打上“再生”标记,再做翻新轴承已经连那几个辛苦钱都赚不到了,张永华决定另辟蹊径。
时间的脚步走到了1997 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香港的回归,提振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一个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21世纪,好像在1997年就已经提前拉开了序幕,从此,中国的经济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997 年,张永华的二儿子张宝中小学毕业了。那时候小学升初中需要考试,可惜,张宝中没有考上。
张宝中本来对学习也不感兴趣,干脆和父亲张永华一道,帮着父亲做轴承生意。
对轴承,张宝中比对书本在行,因为父亲刚开始做落套轴承生意时,张宝中就在课余时间帮着父亲擦洗打磨轴承。
打磨轴承不能戴手套,也不是用布,而是用锯末或者炉渣灰,把旧的轴承里的油污泥垢用锯末、炉渣灰小心仔细地打磨擦拭干净,使它们光亮如新,再由大人找出缺陷,进行修补,这是一个技术含量虽然不高,却需要耐心细致的活。
所以,张宝中考不上初中也可以说是情有可原,他把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轴承上。
当时烟店镇很多人依托轴承发家致富,腰包早就鼓了起来,因此,上不上学也没人在意。
父亲张永华有了得力的小帮手,生意愈发风生水起。
1997年,张永华决定转移生意的重点,主要经营品牌全新轴承,把落套翻新轴承生意占比降到最低,只经营稀缺的,市场上不常见的,而且还有一些企业特定设备使用的落套轴承,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留住老客户,吸引潜在的客户。
当时,烟店镇轴承市场第一批门店竣工,精明的张永华父子俩毫不犹豫租了一间门面房,并且和瓦房店的轴承厂家联系,经销这些正规大厂家生产的品牌轴承。
事实证明,张永华父子的选择是对的。当然,烟店镇的集市还在,只不过由过去的鬼市变成了正常的交易市场,但交易方式却没有大的变化。和松散的赶集比起来,固定的门店更能吸引来优质的大客户,赶集,给人的感觉是依然停留在低端。
前期和厂家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实现了双赢,张永华父子也赚到了一些钱。但追逐利益的天性,使得企业会不自觉地打各自的算盘,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张永华发现,随着经销厂家品牌轴承日益步入正轨,客户资源越来越多,销售量年年攀升,但是,厂家下发的销售任务却每年都在大幅度加大,而货物供应却越来越不及时,每一次客户催货,其实都是张永华信誉的损失,有的客户索性就直接和厂家联系了。
张永华明白,企业用经销商打开市场销路后,理所当然就开始卸磨杀驴了,但作为相对弱势的经销商,却对此无计可施。
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爆发式增加,还催生了一个在当时极具中国特色的名词——三角债。一般就是,客户欠经销商的钱,经销商欠企业的钱,客户不给经销商货款,经销商就不给企业货款,如此循环,陷入死胡同。在当时,有好多企业和经销商被三角债逼得无法正常经营。
三角债问题是当时困扰全国企业和经销商的大问题,在北方更加严重。
不客气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来南方比北方要好,而且南方人的诚信意识和契约意识要比北方人好。
不幸的是,与张永华父子俩打交道的客户很多是北方人,别说合同,有的连个欠条都没有,就是在账本上记个数完事。因为北方人认为这样做生意才显得实在豪爽:
“咳,都是熟人,老客户了,打啥欠条啊?你还信不过我吗?”
“什么,打个条,你这不是打我脸吗?”
最多的一次,2007 年,碍于情面或者种种原因,张氏父子赊出去400 多万元的货,到头来只要回来1/4,其余的,大部分打了水漂。
创业的路上,如果只有赔和赚的艰辛,那还真是缺少了传奇色彩。
如同养猪养牛就会滋生吸血的蚊蝇和蚂蟥一样,古今中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也会滋生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的小混混。
2006 年、2007 年,接连两年,每到年底快过春节时,张氏父子都会接到勒索电话,起初没有理会。
2007 年春节年三十,辛苦了一年的一家人刚刚坐下要吃饭,张宝中的电话响了:
“张老板,年过得挺滋润吧?知道兄弟是干啥的吧?兄弟坐牢刚出来,去年找你赏口饭你都没给,今年给兄弟施舍几个钱呗!”
张宝中一口回绝了,但是,心里像吞了苍蝇一般恶心难受,好端端的一个年,又让小混混搅和了。好几天,想起这事,张宝中心里就堵得慌。
大年初六,张宝中电话再次响起:
“行啊,小子,够硬啊,有种初七汽车站见面啊!不见面给钱也可以,不给钱不见面,你家我认识,你孩子媳妇我也认识,初七8点等你啊!”
接到电话,张宝中气愤难当,好端端做自己的生意,没招谁没惹谁,却被小混混盯上了。
怎么办?给钱,只会助长小混混的嚣张气焰和越来越大的胃口,那才是狗皮膏药,揭都揭不下来,揭下来也得扒层皮。
干脆,见面,不就是打架吗?!
可巧,那年,正好张宝中的朋友来找他,朋友们一听,也是义愤填膺,决定不能在这种邪恶势力面前低头。
初七,8点,老车站。
张宝中和朋友们拿着木棒如约来到,对方也有好几个人。
双方见面,没说几句话就干上了,张宝中也是年轻气盛,一木棒打在小混混头上,血当时就流了下来,那帮混混一看来真的,当场落荒而逃。
就如同抗美援朝时毛主席说的那样,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一木棒,虽然暴力血腥,但是,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混混找事。
当然,随着近几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谓的小混混、黑社会在我们强大的政权和扫黑除恶的决心面前,什么都不是,而且露头就打,所以,敲诈勒索的小混混几乎销声匿迹,没了踪影。
和小混混的对垒,充其量只是创业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插曲,现实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发展。
看来,卖别人的东西不如卖自己的产品,何不自己建厂,经营自己的品牌呢?
2007年,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份,但对于华工轴承来说,却是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因为正是在这一年,张永华、张宝中父子决定购买设备,生产属于自己的轴承。一台旧式磨床,两台二手车床,就是当时的全部设备,厂房就在自家的院子里,也只有区区的二十几平方米。
经过2 年的试运营,效果还不错,张永华父子决定扩大规模,打出自家的品牌,厂房增加到3个,车床和磨床也有所增加。
这时的张宝中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长成了20多岁的久经商场考验的小伙子,在外面的形象是小老板,于是,张永华郑重把厂子交给张宝中兄弟三人打理,自己则退居幕后。因为张永华明白,年轻人更有拼劲和闯劲。
2009 年9 月28 日,张宝中第一批自己加工的轴承下线,名字就叫“华工牌”。
张宝中清楚地记得,看到半成品“3626 轴承”从生产线上下来,就像看到婴儿诞生一样,喜悦还伴随着一点点忐忑不安。生产的轴承到底怎么样,过不过关呢?张宝中心里虽然充满自信,但还是有点不放心。
“3626 轴承”后期需要人工组装,张宝中决定自己上阵,亲自组装一套。
2009年9月28日午后,张宝中开着面包车,带着自己生产的轴承,飞驰在大路上。
时值金秋,天高云淡,满地的庄稼丰收在望,秋风吹在脸上,如春风般惬意。此时的张宝中心中也如同丰收在望、果实累累的金秋,充满了喜悦。
因为就在几个小时前,张宝中请好几位烟店镇资深轴承经销商,也可以说是土专家鉴定,都一致夸赞,全部拍着胸脯说,轴承达到国家标准没有问题。
河南长远机械厂厂长姚江波是张宝中的老客户,得知张宝中自己生产了轴承,出于多年打交道积攒的信誉,姚江波毫不犹豫订购了不同型号的轴承26套,几个月后,老姚反馈的信息只有三个字:非常好。
这短短的三个字却给了张宝中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张宝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开始在老客户中推销自己的华工牌轴承,一年来,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张宝中起初还以为是客户不好意思提意见,是客气话,待他把轴承样品寄到权威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经过各种参数鉴定后,张宝中才算是真正放下了心。因为洛阳轴承研究所的鉴定结果是:所产轴承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年轻人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干,得到肯定的张宝中更是冲劲十足。
2010年初,张宝中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他首先投入200多万元从无锡机床厂购买了半自动化设备,虽然是半自动,但在当时却属于先进设备。工厂稳定经营,产品销路畅通。
张宝中并不满足小打小闹,他把企业生产所获利润大部分又投入到生产经营中,相继又购买了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应该说,从2010 年到2012 年,华工轴承的生产经营是顺风顺水。到了2012 年,华工轴承的检测和生产设备已经达到30 多台,年产各种型号轴承20 多万套,所产各种型号轴承全部达到国家P6 级水平,年销售额几乎突破千万元大关。
世界上哪有一帆风顺的生意?从2012年到2017年的5年间,华工轴承的生产经营也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起起伏伏。
2012 年,全国乃至全世界在经历了2008 年的金融危机后,难得迎来了经济回暖,但是一场经济危机后也是一次重新洗牌,市场的需求改变了,要求变得更高了。看准了市场形势,张宝中弟兄果断大胆投入资金,从轴承生产的重要工艺淬火入手,淘汰掉旧的油浴淬火设备,购买新的盐浴淬火设备,使华工轴承生产的产品工艺更先进,性能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丰厚的投资自然有丰厚的回报,这一次,张氏兄弟抓住了机会。
2012年9月,在参加完临清市举办的第一届轴承博览会获得成功后,张宝中又马不停蹄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轴承展览会。
这次参展使得华工轴承走出了临清市的小天地,来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上,和国内国际知名的轴承生产企业同台竞技,这对华工轴承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时间到了2015年,向好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内的产品好像突然间过剩了,产品滞销了。
原因无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迅速投入4万亿真金白银刺激生产,中国4万亿的刺激使中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的难关,但重复投入、低端投入的后遗症也在六七年后显现出来了,那就是中低端产品的相对过剩。
以前日夜隆隆作响的机器不得已停了下来,停下来也有停下来的好处,张氏兄弟有了思考下一步如何发展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兄弟三人在相对轻松的时间里,几乎转遍了大半个中国,主要是外出寻求代理商,这次外出,既是寻找转机、商机,也是开阔眼界、提升境界的机会。
近一年的外出寻求代理,兄弟三人明确了发展思路,也迎来了经济的回暖。
2016 年,弟兄三人开始明确分工:张宝中负责生产,哥哥负责销售,弟弟负责外贸。
这一次的分工和发展思路,使华工轴承找到了发展方向,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时发力。尤其是外贸方面,2016年、2017年两年时间,国外订单翻着跟头增长,这让张氏兄弟喜出望外。
难道是天上掉馅饼吗?当然不是。
其实,早在2013 年,华工轴承就设立了外贸公司,只是那时候华工轴承还名不见经传,没人知道,设立了外贸公司,国外的客户也就是询问一下。
但是,即使外贸经营乏善可陈,张宝中也始终认为,自己的品牌早晚要打国际市场,即使经营惨淡也不能撤销外贸公司,关闭对外的通道。
事实证明,张宝中的远见是对的,2016 年开始,原来沉淀的客户开始发力,华工轴承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质量使得国外客户最终拿出真金白银购买华工轴承生产的产品。
2017年,外贸出口额达到1800多万元。同时,国内市场也是一路凯歌,华工轴承从此就像给小朋友讲的童话一样,开始了幸福生活。
然而,商场如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2017 年,环保风暴终于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席卷全国。
意外吗?其实应该是意料之中。
客观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们的工业体系从少到多,变成了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的产品行销世界,中国人的腰包也由此鼓了起来。
可是,我们的发展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牺牲了环境,煤炭、炼焦、化工、造纸、冶金、水泥、机械制造等,无一不是每天排放着大量污水、臭气以及其他污染物,即使轴承生产中的淬火等工艺也存在着较大的污染,加之生活污水乱排乱放,致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很大污染,昔日的蓝天、白云、清水成了不可多得的奢侈品。
在我们临清,2010 年以来,我们突然觉得,往日冬天里的浓雾变了,变得非常干燥,而且这种天气越来越频繁,雾霾,这个以前极少用到的词,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口头禅,即使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能说出PM2.5这样的新词。
曾经有一年,临清市的雾霾致使人们10 多天没有见到太阳。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不可、再不治理就要威胁到子孙后代发展的严峻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高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铁腕治污,毫不手软。中央环境治理督察组下沉到县级进行督导检查,各省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各级政府列出清单,在报纸上公布,接受人民监督,受理群众举报,决心之大,行动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铁腕治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淘汰小散乱污企业,保留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此次铁腕治污,得到了所有正规企业的支持,因为小散乱污企业,不仅污染环境,还利用没有环保投入使得成本降低,在市场上有价格竞争优势,从而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连锁效应。
因此,治理小散乱污,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整治市场秩序,使得奉公守法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谓一举多得。
面对这样的形势,张宝中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多年商场的历练和走南闯北的经历,使他看清了大势,这次中央是来真格的了,烟店镇的轴承产业要发生大变化了。
在此次的环保风暴中,临清市委市政府除了坚决按照中央部署,痛下决心淘汰小散乱污企业外,还给鼓励企业升级换代,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底线外,再上层楼,把企业向更高层次推动。
烟店镇党委政府出台措施,符合环保要求的工厂可以迁移到镇里统一规划的轴承产业园区。
历来,挑战也是机遇,就看有没有长远眼光和魄力抓住它。
在环保风暴中,张宝中三兄弟商量,拆除全部原来在自家院内修建的,如今已经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厂房,淘汰掉原有的设备,兴建新的山东华工轴承有限公司。
好几年不过问工厂经营的张永华表现出担忧:这么大的步子,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还是年轻人有魄力,三兄弟表示,这是一个机会,小散乱污企业淘汰掉,市场的需求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在此次环保风暴中,谁能生存下来并且尽快投产,谁就会胜出。
决心已下,说干就干。
在烟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厂址选定,仅用几个月时间,5000 平方米的新厂房和1000 平方米的办公楼及研发中心就全部竣工。
同时,原有的老式机床设备全部淘汰,所购新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全部为国内领先水平。
组建专业检测队伍,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不合格绝对不能流向市场,确保质量过硬。
多年的生产经营使年轻的张宝中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谁能延揽到人才,谁的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张宝中凭借多年积攒的人脉关系,特聘瓦房店轴承高级工程师参与工厂的标准化建设,聘请洛阳轴承研究所的专家定期来工厂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2018年,华工轴承通过CQC质量体系认证。
到2020年,华工轴承拥有国内先进水平设备90多台,职工110 多人,专业检测人员6 人,特聘专家4 名,年产轴承150万套,产值7600多万元,其中每年出口额达3300多万元。
华工轴承过硬的质量也赢得了国内国际大公司的青睐,华工轴承和常州茂盛股份公司、鞍钢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常年供货合同。
2020年,一连串的荣誉称号向华工轴承涌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聊城市两化融合全覆盖企业,聊城市专精特新企业,中国轴承优秀经销商,山东轴承紧固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张宝中个人也获得临清市的优秀青年创业奖。
2020 年的辉煌成就是华工轴承几十年努力打拼,用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成功之花。
假如我们回头仔细观察华工轴承的奋斗史和成功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华工轴承的每一次成功和飞跃都和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息息相关。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后来的轴承市场;没有搞活开放的市场经济,被千百年来束缚在地里的农民就不可能自由经商;没有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大力扶持,就没有后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没有国家的铁腕治污,就没有倒逼企业坚决转变方式的决心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也就没有今天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当今,国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一切,应该说,对我们众多的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对轴承尤其是中高端轴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坚定不移搞改革开放使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市场越来越广阔。
我们坚信,一路风尘,一路艰辛,一路坚定走来的华工轴承一定会跟随着共和国发展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加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