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图
年近五旬的路内在经过前一个十年的创作爆发期后,如今步入了创造力的另一个喷涌期。在2020年初推出近50 万字的长篇小说《雾行者》后不到两年时间,他又完成了一部20 余万字的长篇新作《关于告别的一切》。乍看之下,这个书名有点绕口、不无别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告别”是其中心词,也是全书倾力书写的焦点。小说腰封上这样介绍这部新作,“一对父子破碎的爱情之旅/一场被时代催迫的人生悲喜剧”:主人公李白和其父李忠诚数十年间的情史秘闻(作为更为庞大的命运线轴中的主线)隐伏在中国社会1985 至2019年间巨大变迁的全景图中,两者间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呼应与合奏。
作为又一部典型的“路式”小说(腰封宣传语),《关于告别的一切》中的主角李白与路内昔日在文坛一鸣惊人的“追随三部曲”(尤其是《少年巴比伦》)中的主人公路小路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渊源。那个上世纪90年代在邻近上海的小城戴城一家化工厂工作的路小路,几经挣扎,终难走出青春的废墟,临近结尾时的这段场景描写充分表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可谓全书的点睛之笔:路小路在火车上遇见了一个少年,“后来,他莫名其妙地哭了,他摘眼镜痛哭。我坐在那里看着他,不能去安慰他。他哭得如此之伤心,泪水汹涌,仿佛把我二十岁那年的伤感也一起滴落在了路途上”。而这部新作中对李白生命轨迹时段的展示则大大超越了先前的路小路——从懵懂青涩的少年时期延伸到了43 岁的中年。显而易见,两个人物有着醒目的差异:路小路不是文学青年,他以自己的肉身和生物本能单枪匹马混迹于混沌的外部世界,他的思想意识远没有李白丰富复杂,难以对自身的挫败进行反讽式的调侃与嘲弄,也没有李白那样的艳福,能在女人堆中捕获到众多的猎物;但两人都不是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的强者,时光荏苒间他们俩沉陷在滚滚红尘,面对的都是自身精神与物质的极度匮乏,在世俗欲望的催逼下永无休止地陀螺般劳神劳形,终究无法填补人生意义价值的空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可归入同一文学人物的谱系。
不难发现,路内在其早期小说中常以江南小城戴城作为人物与情节的背景地,在《关于告别的一切》这部新作中实现了某种回归——以江南小城吴里作为故事展开的地点。曾几何时,或许是对喋喋不休地诉说南方小城的故事感到腻烦,路内力图突破自我,拓展原有的格局,因而在前一部小说《雾行者》中作了大胆的尝试。周劭、端木云等人物不再局囿于戴城这样的狭小天地,他们在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四处漫游,仓库管理员的岗位注定他们无法固守一地。此外,从风格气象上看,《雾行者》行文汪洋恣肆,不拘一格。它让人想起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皇皇巨著《2666》,将梦境、寓言、当代现实生活、小说素材和文学批评拼织成宏大辽阔的文学图景,颇得“全景小说”的神韵。这一文学上的抱负,路内本人在小说文本中借端木云之口进行了表述:“我想象有这么一种长篇小说,经历不同的风土,紧贴着某一纬度,不绝如缕、义无反顾地向南,由西向东沉入海洋,由东向西穿越国境。我指的不是公路小说,更不是那种字面意义上的伟大文学,事实上,一级公路的宽度仅是双向四车道,与山脉河川不可同日而语。对某些人来说,这一诉说着‘我’的象征之物意味着可能去往极远之处,获得一种并不算太廉价的解脱,但也仅仅是意味而已。”
应该看到,路内在《雾行者》中所作的种种开拓性尝试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全新的宏大叙事格局,路内部分实现了其文学上的野心——他不再是只会写熟稔于心的小镇生活的作家,而是能腾空一跃,将原本初看是“不可能”的构想赋予有形的躯壳,凭借诸多游走大江南北的年轻人的踪迹,展示1998 至2008 这十年间中国现实社会的风云变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雾行者》中除了铁井镇及其开发区在地理位置上邻近上海,与昔日路内笔下的戴城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以外,其他地区除了上海、重庆、西藏外,作者有意识地以H、K、T 等字母来替代,这使这些背景带有抽象的意味。因此,尽管作者驾驭起周邵、端木云等人物来还算得心应手,他们与路小路等人的情性也有一脉相承之处,但这些人物在作者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活动难以达到先前戴城书写中的熨帖感,况且对于铁井镇的描述,路内的笔墨大多倾注于从五湖四海云集于开发区内的外来者,他们与这座江南小城有着无法祛除的隔膜与不适:这也成了《雾行者》这部雄心勃勃的全景小说的一大软肋。也许正是出于这一缘由,路内在《关于告别的一切》这部新作中回归到吴里这个南方小城,便于更得心应手地挥洒笔墨。吴里与戴城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李白、李忠诚父子的命运遭际与吴里水乳交融,甚至可谓合二为一:他们生活的小城成了他们自身生命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
现在需要回答的是,路内在《关于告别的一切》这部新作中塑造的李白究竟何许人也?全书开篇伊始,作者便为他奠定了主色调:“是的,为了遮住这道Z 形的伤疤,整个青年时代他始终留着长发,或齐耳,或披肩,或扎马尾,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被定义为流氓、艺术家、潦倒鬼、性倒错。”这Z 形的伤疤是他动荡不宁的青春时代中一场无妄之灾留下的印记,日后一直成为他自我陶醉的谎言的核心:为了保护我的女人而被流氓打的。纵观全书,李白的确是艳福不浅,和其父李忠诚贫乏苍白的情爱经历相比,他林林总总的艳遇可谓色彩斑斓,蔚为大观:“是的,令他鼻青脸肿的那些姑娘们,像夏日飓风狂暴登陆,把情敌、友人、饭票,及各路不知所谓的男人们掀起在半空旋转,他像是风雨晦暗中三心二意履行着职守的气象观测员,讲述,追踪,精神涣散,时而爱着,时而被大雨和密云裹挟,直至她们谜一样地消散在内陆深处。她们曾经存在,他想,比存在更具体的是她们曾与他结下情谊,有一些背叛了,有一些相互背叛了。”
前后数十年间,与李白发生或多或少纠葛的女人排成了一个长列,足以构成一个迷你后宫。除了相隔二十六年未见的“永恒的情人”曾小然外,钟岚、周安娜、叶曼、程医生、廖美琪等女性在不同时段出没于李白这个不成大器的穷酸文人的床榻上。在钟岚罹患癌症辞世后,他还悉心照料她的女儿李一诺,承担起了父亲的职责。到了全书收尾之处,四十有余的李白依旧是孑然一身,没有找到世俗意义上情感的寄托之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告别的一切》成了李白的一部艳史,尽管是一串支离破碎的残片。难免有人会说,李白在两性关系上缺乏起码的道德感和责任心,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理应遭人唾弃。从表面上看,李白的确也是一个江南小城中的唐璜,一个周旋于众多的女性间、用情不专的浪子,而他作家的身份又在他身上蒙上了一层浪漫的光晕。但细究之下,可以看到李白其实在内心深处也期盼天长地久、稳固的情爱关系,但由于童年时母亲的出走让他心灵蒙受了创伤,暗中改写了他人生的取向,日后的诸多阴差阳错,使他错失了建立家庭的机会。尽管从世俗的标准看,李白的确是有些渣,但渣得还不够狠不够黑,在女性面前不时显现温馨的情意,因而可以戏称为一个“暖渣”。
而当他与曾小然相逢时,两个年过四旬的老情人面面相觑,“这是他们少年时的讲话方式,一种类近半梦半醒的交谈,隐藏着爱欲却无所适从,像云或浪中的光线反射”。这一场景让人滋生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颓丧,昔日的激情已消耗殆尽,余下的只是苍凉的回忆。它很快会像李白迷恋过的其他女人一样,沉落在深不可测的虚无中。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关于告别的一切》中的李白恰好与唐代大诗人同名同姓。李白不仅是8世纪盛唐时期最富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而且他的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楷模。他性情豪放不羁,除了短时间在宫廷供职,一生大半时间郁郁不得志,游走四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诗句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李白洒脱超拔的情性。路内在这部新作中对于他笔下的李白与千余年前的同名大诗人是否有瓜葛不置一词,但这不能视为纯然无意间的巧合。吴里小城中的情圣李白虽没有傲视天下的诗才,但毕竟从年少时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依据亲身体验写就的《太子巷往事》在文坛一度还挺红火。尽管日后他在创作上没能更上一层楼,但仍可被视为当代生活中落魄文人的典型。在这个意义,他与历史上的大诗人李白之间构成了某种隐秘的指涉关系。路内笔下的李白也是怀才不遇,诸事不顺,可以视为那位同名唐代大诗人在当代生活中的投影与拟像,但它绝不是正面的投射,而是经过了一番扭曲、倒转,从一个堂堂正正、极富感召力的大诗人下坠为一个小丑般的角色,浑身上下洋溢着不无怪诞的喜剧感。这不仅是蛰居吴里一隅的失意作家李白本人的影像,而且也成了当代中国文人(乃至全体文化人)不无刻毒的隐喻。
毋庸讳言,《关于告别的一切》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这里之所以打上问号,待下文论及。临近结尾,作者将李白多年前对曾小然说的一句话搬了出来:“爱情就是我会陪着你把一手烂牌打到底。”这是深情的表露,忠贞不贰、海枯石烂的誓言,还是一句狡黠的戏言,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李白随后又补充道:“我应该陪着你把一手烂牌打到底,并且永远不去讨论它意味着什么。”
此时真可谓图穷匕首现。此时此刻,李白口中的“爱情”已被抽去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成为一个抽象的神灵,恭敬虔诚地供奉在宏伟的大教堂的正殿中。爱就是信仰,正因为“我”信仰,它才是永恒。这儿没有理性思索插手的空间,不要思考,也不需要思考,只要信仰,真心地信仰这个大写、镀上了足金的爱神。李白尽管穷酸潦倒,但这洋溢着神性的爱情成了他生存的依托与支柱。结果并不重要,只要他爱着。在此人们可以把笛卡尔的那句名言改写成:我爱,故我在。
人们首先要问,这金光熠熠、有着圣母般光环的爱情究竟是什么?其实,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地谈论的所谓爱情不过是男女间以生理属性为基础而引发的反应,是体内丰盈满溢的荷尔蒙一次辉煌的大爆发。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爱洛斯(Eros)是宇宙间的创生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原始自然力量的象征。到了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学家那儿,“爱洛斯”成了喻指性爱本能的术语。自命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地在这一生理本能粗陋的外立面上涂抹上各种粉彩,将其装扮成神坛的供品。与此同时,有关男女情欲的各种话语蜂拥而来,经过时间的累积,一时间蔚为大观,形成了世代层叠的爱情话语泡沫。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大诗人但丁早期的作品《新生》便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他对早逝的贝雅特丽齐的怀恋成了近代爱情话语的典范,男女浪漫情爱的先声:
超越了地球这广袤的旋转体,
叹息穿透大气,从我心灵始发。
这新生的智慧,是爱神谋划,
哭着完成,引导它朝高处升起。
当它终于抵达了那应许之地,
就看见一个女郎,收获着光华,
也施予了光彩;这辉煌的焕发,
吸引着朝圣者的魂灵凝神注视。
而李白的上述有关爱情的表白无疑源自于此。然而,经过时间的磨损侵蚀,先前浪漫意味十足的爱情话语已是光华尽消,只余下一堆皱巴巴的碎片。李白与曾小然重逢后并没有感到多少欣喜,他沉浸在难以排遣的怅惘之中,“不无伤感地嘀咕,时代不同了,咖啡加盐是出现了,卡座咖啡厅却基本绝迹,甚至连火车上的火车座都难得一见,甚至,不同的时代都已经消逝远去,叠加过数次的新世界一再覆盖往昔,而我们竟然还活着,尚不需要壮阳,只是不再爱着”。
作为自然属性的情欲,男女间的情爱有着双重属性:感性层面的爱和伦理层面的爱。感性间的接触是情爱的基础,这注定了它具有耽于享乐和易逝的特性。金童玉女一见钟情,但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在感官基础上的情爱难以持久。为了人口的繁衍和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伦理的戒律对感官至上的情欲加以节制。因而从一而终、天长地久的爱情长时间里成了人们倾心讴歌的对象,尽管它与人的自然生理属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悖谬与冲突。
《关于告别的一切》中李白面临的窘境在于,他既不能完全抛弃伦理责任的重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男女情爱纯感性的旋流中,又无法坚守传统伦理的准则。他什么都想要,鱼和熊掌想兼得,但最终两者都没有留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精神困局。
中世纪以降的数百年间,人类精神发展的总体潮流便是个体位置的不断提升,这个大写的“他”从传统宗教、伦理的束缚中渐渐解脱出来,用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话来说,“从宇宙秩序分解出来,就意味着人类主体不再被理解为宏大的、富有意义的秩序的构成因素。他的典型目的是在内部发现的。他依靠的是自身”。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一旦摒弃了超越性的伦理价值和律令,在凡俗肉身中寻觅到的最终只能是种种漂浮性的感觉形态。“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朝拥有”这句话一度流行甚广,正是这种膜拜、臣服短暂、当下的感性形态的生活姿态的生动写照。对感觉的崇拜必然导向对身体的崇拜,肉身成了昔日威严的神灵不甚可靠的替代品。学者刘小枫对风行的“感觉-身体崇拜”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做了如下阐明:“身体崇拜尤其表现在各种文化和思想层次上对快感的肯定和发现,一旦文化制度或个体存在的意义奠定在身体之上,而这具身体又脱掉了理念的制服,就得服从身体的本然原则:自性的冲动和快乐或合意的自虐。”
从这个角度考察,李白破碎、悲喜交集的艳史恰好是现代感性文化潮流的一个表征。纵观全书,他在道德伦理观上并不是激进的反叛者,他不是没向往过一种稳定的家庭生活,但阴差阳错,时代的大潮与个人的选择造就了一连串艳史,他飘浮其间,乐此不疲,东南西北不知所终。当然他对于传统的家庭伦理价值也没有执着的热情,很多时候只是率性而行。他在男女情爱中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成功,没有赢得多大的幸福,但这一缺乏伦理价值支撑的情爱关系却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稻草,一旦舍弃,他的整个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是从这里,读者可以体味到他所说的“爱情就是我会陪着你把一手烂牌打到底”的真正意味。这不是戏言,它渗漏出某种苍凉的色调:他舍此别无选择,无路可走。将李白生活中那些女人剔除了,最后还能余下什么呢?至此人们可以理解他这番故作潇洒的话中的苦涩与无奈:“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为自己辩护,在这场绞肉机式的漫长战役中你只不过是守住了一个散兵坑,无论你有没有朝对面放一枪。”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关于告别的一切》中有关男女之爱(李白本人,也包括他父亲李忠诚)喋喋不休的诉说成了一种炫目的话语泡沫,它是一种巴洛克式极尽夸张铺陈之能事的表演,一种暴君式的妄念,一种百科全书式把握整个世界的宏大企图。在字里行间流泻而出的夸夸其谈的炫耀,自恋式的梦话与呢喃,既让人心悸,又催生出难以忍受的窒息感。在此,人们不禁联想起法国作家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卷首的题语,那是他杜撰的瑞士王室卫队之歌:
我们生活在严寒黑夜,
人生好像长途旅行;
仰望苍空寻找出路,
天际却无指引的明星。
和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路内的这部长篇新作无疑以男女情爱为聚焦点,但他无意在此讴歌天长地久的爱情。它的标题中并没有出现“爱情”这一晶晶闪亮的语辞,而是换上了“告别”,它成了全书的主题词。但细究之下并不奇怪,男女间的爱情或是情爱无法在那辉煌璀璨的瞬间凝固,化为超时间的永恒纪念碑,它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轴上风化、崩解,这似乎成了它无法逃脱的宿命。有关《关于告别的一切》的内涵意蕴,批评家程德培先生作了如下的断语:
路内是小说领域中的“年鉴学派”,他以编年的叙事结构,以记忆为调度,试图提供一份现世的记录,让个人成长史混迹于故土的时代变迁。李白这位孤独的水手,一会儿是叙述的对象,一会儿又是化身为叙事者、旁观者。李白是小说中无法丢弃的符号,游走于自我和他者之间,身兼数职却游刃有余。《关于告别的一切》展示给我们的是热情的记忆、痛苦的不堪回首和随意挥洒的语言混合,是在雪崩似的大量联想、甚至议论中重获的时光。这部小说如同路内的其他小说一样,提醒我们,这里虽有成长史,但其中暗藏着诸多反成长的碎片,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如何在步入大秩序中,依然不屈不挠地表现出其无秩序的焦虑及其不满,也就是说,作品中如果有一种秩序的话,自然也包含着跟现在秩序相反的秩序。误入狮笼和跌入熊山显然是插入或精心布局的寓言,而非仅仅是实然之景所能了事的。
诚然,这部作品乍看之下是李白个人的成长史,但也蕴含了诸多“反成长的碎片”,它披罩上了男女艳情的世俗衣装,在充满插科打诨、反讽、自嘲与戏谑的笔调中,一路高歌行进。直到全书临近结尾,李白作为一个个体,还没有完成成长,没有顺理成章地融入社会,而是沦为一个发育不全、四不像的怪物,正如女评论家方薇所说,“你不是詹姆斯·乔伊斯,你也不是脱口秀演员”。
正因为男女情爱在被整合到婚姻、家庭等社会建制框架内之前只是纯然的感性活动,告别与重逢成了它必不可少的衍生物。尽管组建温馨的小家庭的念想在每一次最狂放不羁的情爱历险中也会隐约闪现,但不断的分手告别、有意无意间的重逢却是情场中的常态。告别这一私人行为在世俗生活中意味着不确定的前景、猝然的中断和良辰美景的不再延续,因而生离死别成为人生的一大痛憾,南朝文人江淹在脍炙人口的《别赋》中起首便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将这一悲戚之情淋漓尽致地渲染而出。对于别离的吟咏,已成为中国文学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重逢并不是告别的反面,它恰好是告别的后半场:有了重逢,先前的告别才变得立体多维,意味深长,才凸现出摧心裂肺的痛楚。昔日情侣间的重逢,不是破镜重圆,不是回到过去,它只是确证了告别的不可挽回,不可逆转。同时,它又为人们的记忆添加了丰厚肥腻的养料。
与一生命运跌宕起伏的父亲李忠诚相比,李白无疑是幸运的。尽管他人到中年,万念俱灰,但他至少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记忆,还能在与曾小然相遇后,开启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天哪,我走神了,全是往事的碎片,而刚才的重逢犹如单行道上的车祸,往事正在接二连三地追尾。”他父亲既因为在火灾中抢救工友而立功,又因不慎引爆公厕而被拘留。最悲惨的莫过于到了老年,他罹患了阿兹海默症,记忆一点点从脑海中流失:这对于他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印记都将被抹去,成为一具一戳即破的空壳。记忆对于人们生存的意义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对于来自尘土终有一死的人类而言,记忆并不仅仅是私人经验的贮藏所,它蕴含着对于人生意义的确证与指认。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在论及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时曾说:“因此,要紧的不是生活在这些幻觉之中并且为这些幻觉而生活,而是在我们的记忆中寻找失去的乐园,那唯一真实的乐园。‘过去’便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某种永恒的东西。我们在生命中某些有利时刻重新把握‘过去’,便会‘油然感到自己本是绝对存在的’。”普鲁斯特在两百余万言的《追忆似水年华》结尾借叙述人马赛尔之口对于记忆与人们生活间的意义的思索作了如下概括:“当那只铃儿发出丁东响声的时候,我已经存在,而自那以来,为了能永远听到这铃声便不许有中断的时候,而我没有一刻停止过生存、思维和自我意识,既然这过去的一刻依然连接在我身上,既然,只要我较深入地自我反省,我就仍能一直返回到它。而那是因为它们就像这样蕴含着过去的时刻,人的肉体能给爱它们的人带来那么多的痛苦,因为它们蕴含着那么多已为他们而抹去的欢乐和欲念的回忆,然而对于按时间的次序注视和延续渴望得到的心爱肉体的人,它们又是那么地残酷,他渴望得直至企盼它的毁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忆成了人生意义的最后的避难所。不管李白的艳史有多么荒唐、多么徒劳无功,但最终都化作了他记忆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正因为有了它,李白才能确证自己生存的意义,不管从世俗的目光来看它有多微不足道。
告别、重逢、记忆这些沉甸甸的词语渗透在小说文本的字里行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路内的这部新作是一部纯粹哲思、玄奥意味十足的作品。虽然作品的意旨直指这些大写的主题词,但其骨骼血肉大多是高度世俗化、日常生活气息浓郁的场景。和《少年巴比伦》《花街往事》等前期作品相仿,《关于告别的一切》中的李家父子的生活并不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类似密室的环境中展示出来的,他们与吴里县城中左邻右舍间的众多瓜葛酿成了这部作品极为浓郁的烟火气。对于李白绵长繁杂的记忆世界,他幼年生活的太子巷好似普鲁斯特笔下的“小玛德莱娜”点心,成为他绵长不绝的记忆的入口,他日后的成名作《太子巷往事》在某种程度上是路内在小说文本内部嵌入的一面镜子,以一种扭曲变形的方式展示了李白的生活镜像。有趣的是,一踏入太子巷,全书开首那些略带痞气的伤感怀旧话语便让位于市井生活的精细描绘。太子巷是主人公生命的起点与情感的归宿地,正是在这条陋巷中他和曾小然青梅竹马的恋情悄然萌生。但更吸引人眼球的是他父亲李忠诚的故事。李忠诚短时间内命运的陡转让人一时间瞠目:他的妻子白淑珍与人私奔,戴上绿帽子的他被人奚落嘲笑;他先是火场救灾英雄,但转眼间因乱扔烟头不慎引发公厕爆炸而被关入拘留所;他对曾小然母亲俞莞之的追求也是无疾而终。李忠诚这一喜剧意味十足的人物让人想起余华《兄弟》中刘镇的暴发户李光头的父亲,他在儿子李光头出生的那一天竟因在厕所中偷窥女性而掉进粪池淹死。与余华笔下一晃而过的李父不同,李忠诚没有死,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与儿子李白一同走过遍布甜酸苦辣的人生之路。
综上所论,路内的《关于告别的一切》是这样一次回归,它承续了先前《少年巴比伦》《花街往事》等作品的叙述风格,并将人物活动的空间区域和时间轴线扩大延展,并以高度谐谑的话语展现了李忠诚、李白父子30 余年的生活趣事秘闻。在男女艳史色彩斑斓的废墟上,作者织缀、堆叠起众多话语的泡沫,如幻似真,它们不仅是李白个人生活的记忆,而且也是那个年代发生巨变的中国社会的写照。路内以这部新作为我们保留了一代人的记忆,正是有了这份记忆,他们人生的意义才有了寄寓的场域。
此外,《关于告别的一切》的意义又不止于此。在对李忠诚、李白父子情史既情意绵绵、又调侃戏谑的叙述中,在对他们俩人生历程的审视与展现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制作一长幅烟火味扑鼻而来的小城风俗画,而是力图超越现实生活混沌繁复的表象,探究告别、重逢与记忆等更为抽象玄奥的主题,而其最终的鹄的无疑是构成李家父子生活主轴的男欢女爱。由于在司空见惯的饮食男女的世俗场景中触及了富有超越性的主题,路内在其早期作品的路径上往前迈出了探索的一大步。但他毕竟是一个以绘声绘色描绘具体生活场景见长的作家,他并没有忘情地翱翔于渺远的虚空中,对抽象主题的探寻并没有妨碍、阻滞其对血肉丰满的世俗图景的敷衍;相反,正由于触及这些貌似遥不可及的哲思主题、并适度撒播到具象化的描摹之中,他的这部新作借此染上了新的色调,展示出新的气象。
【注释】
①路内:《少年巴比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10 页。
②路内:《雾行者》,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版,第561-562 页。
③④⑤⑥⑦⑨⑫⑮⑯路内:《关于告别的一切》,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第3 页、360 页、376 页、378 页、379 页、7 页、371 页、384 页、4-5 页。
⑧[意]但丁:《新生》,石绘、李海鹏译,漓江出版社2021年版,第113 页。
⑩[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 页。
⑪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7 页。
⑬[法]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沈志明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卷首页。
⑭程德培:《或符号或镜像——读路内长篇〈关于告别的一切〉》,《收获·长篇小说》2022年春卷,第214 页。
⑰[法]安德烈·莫洛亚:《〈追忆似水年华〉序》,施康强译,参看[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1 卷),李恒基、徐继曾译,译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7 页。
⑱[法]普鲁斯特:《重现的时光》,《追忆似水年华》(第7 卷),徐和谨、周国强译,译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3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