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微
一般认为,媒介素养的概念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最先提出。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的核心内涵,是指提高公众认知运用媒介信息和媒介工具的能力。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媒介素养的理论内涵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经历了包括防御范式、分析范式、破译范式、参与范式等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反映出了大众媒介内容传播对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媒介素养建设在不同角度产生的作用。
20 世纪30 年代,电视、电影以及流行音乐等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得到人们的青睐,对高雅文化形成了威胁。这一时期主流观点认为,大众媒介传播对社会、对高雅文化尤其是对青少年有害,将大众文化视为洪水猛兽加以排斥,呼吁人们提防大众媒介的“迷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媒介素养的理论开始进入“分析范式”阶段。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指出文化是一种由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体生活方式,将文化视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集合,比如衣食住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关于究竟什么是大众文化的争议由此展开。利维斯推崇差异化的文化,威廉斯提倡平等的文化。学者们发现,面对大众媒介的普及,全盘否定既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也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实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媒介环境和真实环境已经相差甚远,公众在媒介中看到的是经过媒介选择、加工和处理过的“媒介化”信息,而非客观现实。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让人们明白大众媒介有其特殊的生产、制作和流通规则,了解媒介所建构的“媒介真实”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帮助公众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看到真实的世界和自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形态相续出现,深刻影响着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大众媒介对于话语权的主导和垄断地位,在社会多模网络的架构下,受众开始成为媒介内容的生产者,从而冲击了大众媒介话语权的主导地位,构建了全新的多模网络话语体系。
“现场报道是电视报道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受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重大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的叙事方式,将新闻报道的理念由“过去时”创新为“进行时”。
现场报道是以“现场”为核心要素的实时报道,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镜、不出声,把镜头全部对准更具有新闻性的实况画面。不过,相对而言,有记者出镜的现场报道对于受众的吸引力更强。出镜能将“现场感”完整植入到新闻报道的语境中,但对记者的临场语言表达和应急反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场记者在传递新闻要素的时候,既需要快速地选词造句,又需要将这些语言转换成口语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新闻记者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无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场报道并不是单纯的对于新闻现场的描述,更需要的是通过记者从现场传回来的详实直观的信息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价值。现场报道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要求比较严格,选择进行现场报道的几乎都是一些适合出镜的重大事件。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报道,让受众了解到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最新进展,以便快速获取信息。
2021 年9 月25 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 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当孟晚舟从机舱走出来的时候,现场记者做了直播报道,成为当天最大的新闻热点之一。现场记者对孟晚舟的服装、表情、发言都做了聚焦和记录,最后的评论更让受众充分感受到,孟晚舟顺利回国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政府对于本国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通过现场记者的讲解和评论,现场报道能增强受众的见证感、参与感,受众仿佛身临其境,内心受到的触动也会更大。
关于孟晚舟顺利回国的现场报道是先由中央媒体新闻记者采写拍摄完成的,但是被广泛传播却是通过短视频平台,这说明了在当今融媒体时代,受众收看现场报道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媒介,网络媒体有时甚至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为电视媒介的单向性传播方式,导致无法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而网络媒体具备独特的评论和弹屏功能,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进一步增强参与感。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收看习惯,因此年轻一代通过网络平台收看新闻报道的比例更大。而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电视媒介,比如创作时要进行时长控制。有限的时长内,创作者必须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传统的倒金字塔模式在融媒体时代依然适用。
在大多数新闻报道中,记者越接近核心现场,报道的感染力就越强。距离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越接近,受众的关注度就越高。在一些非突发性新闻事件中,那些具有现场感、过程感的新闻事件,非常适合以现场报道的方式展现;在突发事件中,现场报道的作用更是非常突出。
2021 年7 月20 日,郑州市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记者发出的现场报道牵动着每一位受众的心。由于暴雨对城市的破坏范围非常大,道路受阻,网络受阻,很多受灾地区的情况,新闻记者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记录。而在这种突发事件中,受众对于可以从现场带回来的信息渴求度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很多普通人就成了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他们通过手机拍摄的方式对灾难做了记录,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暴雨灾难现场的情况。在这种突发事件的传播中,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这种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的双向传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受众的媒介素养。
在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因其互动性强、传播便捷等特点,已经成为受众观看视频的主要媒介之一。同时,因为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高度参与感,其喜好也影响了视频的内容选择和时长控制。比如,为满足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速读,短视频平台上传播的视频的时长相对于电视媒介会更短一些。再比如,在传播过程中那些关注度高、质量上乘的视频被点击浏览、转发传播的次数会更多,这会倒逼视频的生产制作者提高作品的质量。
1957 年,施拉姆与威廉姆·里夫斯合著的《大众传播的责任》一书,提出了大众媒体树立和提高责任感的两种方式。一方面,大众媒体应该加强自我调控。另一方面,大众媒体要强化传播知识和技巧的训练,提高专业度。在我国,大众媒介在诞生之初就被赋予“党和人民喉舌”的社会责任,大众媒体须遵循严格的筛选机制和权威信息的发布机制,所以传递的内容受到受众的高度信赖。
然而随着信息反馈机制的完善,已经提高了认知水平的受众,开始意识到自己通过媒介接收到的信息是经过媒介选择、加工和处理过的“媒介化”信息,绝对的客观事实已经不存在。具备一定认知基础的受众已经不满足于接收那些被编码的信息,更期待获得完整的客观信息,而现场报道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可以给他们带来更为客观的信息,也逐渐倒逼受众提高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公众逐渐意识到媒介环境并不等同于真实环境,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得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就需要提高自身筛选和分辨信息的能力。
认知能力的提升、知识体系的建立,会提高人们思考问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其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大众认知能力提高之后,在看到媒介传播的表象内容的同时,会主动了解一些事件背后的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解读的时候,认知水平提高了,才能让信息环境化繁为简,趋向真实。从传播渠道来看,受众在长时间的主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注重关注和搜索官方信息,更加关注来自于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收视率常常是衡量电视节目传播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标准,这就导致每档节目的播出,常会根据收视率进行内容的调整,充满猎奇、趣味性和故事性的内容通常更吸引人。如果再有人去扮演“公知”的角色进行解读,那受众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中,接触到的信息便是已经解读后的重构信息。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被动地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提升判断媒介信息所承载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能力。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很多受众在经历了充斥海量信息的媒介环境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后,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能力。
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其会在众多的传播内容中筛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内容,当优质内容被广泛传播和转发后,就会形成一些舆论热点,这对优质内容的制作和生产就会形成更好的正向循环推动作用,有利于鼓励媒介生产更多优质内容。目前,相对于电视媒介比较成熟的把关机制,短视频平台的把关机制和审核机制还处于逐渐摸索和完善阶段,缺乏权威性和客观性,所以对于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短视频平台也会选择转发主流媒体的内容。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如果能辅以短视频平台快速传播的特点,产生的影响会更大。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形成了全新的媒介生态。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提供了更加海量的信息和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发布信息,传播主体开始呈现去精英化和传播主体泛化的趋势。受众在参与媒介传播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于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阐释了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对于媒介传播内容的影响。
新闻记者通过对现场的把握和阐释,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受众带来最大的信息量,让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见证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随着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对于新闻事件过程的见证和参与感增强,受众自身也可以成为传播媒介,这反过来影响了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融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传播机制的变化,受众接受和认识媒介信息能力的提升,都是我国公众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和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