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茜
徐 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展览链接:
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
时间:暂定于2022年7月结束
地点: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公共空间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以百年来人民生活的改变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旨在以生动、直观的雕塑作品来回望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奋起抗争的过往,展现向往美好、共享幸福的今天,揭示百年来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次展览在内容选择上贴近群众,展陈形式设计上推陈出新,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多元化服务的具体举措。
“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联袂打造。本次展览包括“苦难岁月”和“美好生活”两部分(图1、图2),展品遴选上紧扣主题,第一部分细致刻画了旧中国人民苦难深重、饱受欺凌的悲惨命运,第二部分生动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享小康的幸福生活,内容上一“苦”一“甜”形成鲜明的主题对比。展览集中展出了刘开渠、滑田友、潘鹤、田金铎、吴为山、曾成钢、李象群等一代又一代雕塑家的优秀作品,既包括20世纪初老一辈雕塑家的经典名作,也涉及当代新锐艺术家创作的反映新时代日常生活的新作,系统地展示了近百年来写实主义雕塑对劳动人民的塑造。此次展览的作品内容贴近群众,艺术家们的创作以普通群众生活场景和切身感受为切入点,有别于传统英雄雕像,这些雕塑作品重视人民形象的塑造,着力于呈现群众在时代大潮下的日常状态,关注现实题材,生活气息浓郁,有温度,接地气。
第一部分“苦难岁月”精选了《工农之家》《轰炸》《农奴斗争盼解放》《翻身农民》(图3)等反映旧社会普通民众饱经磨难,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艰难生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抗争的经典雕塑作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是这些雕塑作品感人至深的内在原因,它们承载了旧社会民众的苦难记忆,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悲惨命运的力量和决心。20世纪初,一批批莘莘学子远渡重洋又相继归国,为中国带来了西方雕塑的艺术样式和教育模式,开启了中国雕塑的现代化进程,将中国雕塑从祭祀、宗教、墓葬、民俗等传统的、工艺性的功能中解放出来,担负起反映现实与生活的艺术使命。
《农工之家》(封三)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第一座大型劳动人民主题雕塑,由中国雕塑先行者刘开渠在1937年创作。这是一件高1.5米、长3米的大型浮雕,作品采用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一幅田园间男耕女织、创造理想生活的美丽图卷。为了体现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作者更是把自己和家人的形象融入雕塑之中。作品中心的农家主妇是一个健康、乐观的母亲形象,她怀抱着婴儿正在哺乳,姿态淳朴、自然,神情自若,她的脸朝着旁边手拿锤子的丈夫,两人相视而笑。农妇的两侧,分别坐着农工之家的男女老少,一个孩子捧着刚从田里摘的新鲜玉米,抬头望向母亲,开心的脸上笑出了酒窝,仿佛在炫耀丰收的果实,另一个孩子则拿着一朵小花正在低头和肥硕的猪羊嬉戏,主要人物以圆雕和高浮雕的手法呈现。两边的人物形态各异,用中浮雕的雕刻方式刻画,有的在抽着旱烟促膝交谈,有的在悠闲自在地休息,有的正在忙着纺织。人物背景上,则采取了浅浮雕的形式,有耕田播种的农民形象,也有呼啸而过的火车,整个画面形成了一首朴素安定的田园交响曲。雕刻手法上变化丰富,形式上的高低起伏,互相衬托,使整件雕塑在艺术处理上生动活泼,深刻感人。作品完成于抗战结束和内战爆发这个特殊时期,它的出现是现实的渐近线,远离实际时局又切近理想生活,所具备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农工之家》包含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正是它直到今天仍然打动我们的原因,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穿越时空,与日月同辉。
1932年远在法国留学的滑田友听到上海、南京相继被炸的消息后,虽远隔重洋,他亦感同身受,悲愤之情促使他构思了圆雕作品《轰炸》(图4)。滑田友作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在西方雕塑严谨的写实手法中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观念和方法,以中国题材,应用气韵生动之法,创造了新的风格样式,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轰炸》于1946年完成,年轻的母亲回首眺望天空中狂吼的飞机,右手紧搂着未满周岁的婴儿,左手拉着几岁大的儿子,躲避日军的狂轰滥炸。作品外圆内坚,整个造型呈现出一个简洁而充满动感的斜三角形,母亲奔跑躲避飞机的神情和手拉儿童的一侧身体形成一条极具张力的斜线,与刻画怀抱婴儿的右手的简练曲线相互呼应,传递着呼之欲出的紧张感。在面部和衣纹等细节上,滑田友以其留法前的研究经验,将唐代以来传统造像的雕塑元素融入其中,尽可能简化线条的同时,保持其圆润和力量感。整件作品充分反映出一位伟大的中国母亲在危急时刻用生命保护孩子们的勇气与献身精神,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残害。这些经典作品不仅被视作艺术品,更化身为承载历史的文物:是艺术家为一段苦难历史雕刻的纪念碑。
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的第二部分“美好生活”,则生动描绘了几十年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取得的一步又一步的进步,以及今天我们每个人享受到的幸福生活。这部分精选了潘鹤、田金铎、吴为山、曾成钢、李象群等雕塑家近年来创作的《开荒牛》、《走向世界》(图5)、《崛起》、《逐梦》、《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等主题雕塑作品。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文艺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拖着生活向前迈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反映新时代人民的幸福生活,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集体为展览创作的《幸福之路——全面小康》大型主题群雕,是这次展览的重中之重。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历经4个月时间,共由7组作品组成,结合了各种典型性场景,系统地展现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进程中的诸多生动细节。作品从小情节、小事件切入,着力呈现社会普通人在时代大潮下的日常,以小见大,以期贴近观众,唤起观众共鸣。群雕共包含50多个人物,有直播卖货的农民,也有神采飞扬的跳舞老人,还有认真聆听讲解的小学生……都处在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场景中。整组人物塑造比例与真人等大,采用玻璃钢材质,加之柔和的色彩与国博三层平台的天光结合,气氛一片祥和喜悦。这是一套和时代对话的作品,也是一个集体性的、代表川美雕塑系艺术高度的作品。
进入国博三层南侧平台,最抢眼的是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件5米多的“悬梯”之作(图6),这组作品刻画了悬崖村村民从摇摇欲坠的钢梯搬家下山的激动和喜悦瞬间,一位彝族汉子肩担竹筐,竹筐里面的家庭用品刻画得非常细致,身后跟着两个孩童,男孩头顶板凳,女童则手拿包裹,脸上洋溢着俏皮可爱的笑容。从山底小学到山顶村庄,之前孩子们每天上学都要往返于这条有一千米的海拔差的路上,如今村民们搬下“悬崖村”真正走向了“幸福之路”。观众也可走到作品后面,多角度观赏,在身临其境感叹悬崖之险时,相信大凉山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也感染着他们。和这件雕塑共同组成《幸福之路》的是一对正在直播卖货的农民夫妇,他们热情洋溢地对着直播镜头介绍手中的特色农副产品,一改大家对老一辈农民生活忙碌却困窘的印象。这组作品展现了大凉山腹地昭觉县5万多群众告别大山里的悬崖村和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依靠电商直播平台,使得柞水木耳成为网络热销产品等实例,以点带面,生动展现“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动人故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滕文公(上)》中“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描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这一令人神往的状态。《春暖人间》通过邻里之间过年送饺子的温馨场景,表现出现代社会的温暖与和谐。《过年》这组则通过刻画除夕之日,普通群众采购年货返乡过年的场景,用平实的笔调和艺术化的表现,刻画饱满情绪,营造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生活越来越殷实,日子越过越红火。《岁月静好》集中表现了最为贴近大众生活的广场文化,体现出普通群众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迈入了小康,在精神生活上也有更高追求。
悬崖村的喜悦笑声、手机直播前村民们的吆喝声、社区邻里春节时互相拜年的贺喜声、科技馆里孩童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似乎都萦绕在观众耳边。一尊尊静止的雕塑好似下一秒就要和观众互动起来,这些精品力作也表达了川美人秉承的“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用作品来表现时代、讴歌时代”的理想和信念。
近几年随着“博物馆热”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正日益内嵌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已成为城市中公众日常交往的一个平台。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公众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意愿的提升。如何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和公众服务,向博物馆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随着博物馆功能属性的日益转变,作为博物馆中观众停留最多的区域——公共空间,需要承载的功能活动及服务设施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是体现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必须将越来越多元化的功能性引入空间,才能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陈列展示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宣传的主要途径,利用公共空间作为载体办展是当代博物馆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展示语言的一种有益尝试。公共空间的位置、环境等客观条件使其中的展陈空间更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多变性,利于观众获得更自由和直观的参与体验感,也是其异于常规展厅空间的独特之处。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长达300米,高26米,此次展览因地制宜地选择在西大厅的南北两侧三层公共空间展出,南北公共区域平台遥遥相对,中间相隔近200米,加上两侧公共空间的楼梯区域,高达10米的落差形成一个立体展区,气势恢宏,蔚为壮观。雕塑作品选择在公共空间展出,消除了传统博物馆架上艺术给公众带来的距离感,为公众与艺术品进行更亲密的互动提供可能性。
如何处理好两个部分展品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何处理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围和关系,如何在巨大的公共空间缓解观众的观展疲劳等等,都给设计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整个展览的展陈形式设计上,设计师从展陈空间关系、色彩和灯光布局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设计。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北展区遥相呼应,两个公共区域巧妙结合展览的两个主题内容,远近皆宜,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为了解决两部分展品相隔甚远而分散的问题,设计师对两个空间进行了互通和互补的处理,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整体的展览。雕塑不同于绘画,它具备可触性,可多角度观赏,纵深感受空间特性,雕塑在表达语言上除了雕塑形体本身,这件作品的占有空间、环境空间和围合空间,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空间结构。在考虑雕塑作品的展出形式时,不能只顾及雕塑形体本身,需要我们注重的是形体和一定范围内的空间总和效果。于是,雕塑作品及展台、展墙、楼梯、建筑体、灯光,都变成了影响雕塑作品本身呈现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展示区的展墙与国博的建筑结构充分结合,设计师提取了博物馆建筑内部的空间线条,以折线为基本的设计元素,利用展台与楼梯的建筑结构相结合形成一些平行展台,并形成一些固定的展区,这些展台穿梭于整个空间当中,将南北空间联动起来,形成统一的视觉符号(图7)。
建筑内南北扶梯长度达60米,平时少有观众会步行到达三层平台,特别是南侧区域,人流主要集中在大厅北侧,使得南侧公共空间资源非常浪费。这次展线沿楼梯而建,为观众在公共空间形成了视觉动力的引导,形成了“觞随水流”的艺术效果,能够让观众在整个流线当中体验雕塑的立体感和全面性的同时避免了“博物馆疲劳”,做到了动静互生的良好观展体验。此次展览在博物馆的观众引流和空间利用上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空间布局方面,采取了点状、组团与折线双序列的布局方式。北侧展区以线性布局为主,设计连续性展台以配合展览内容的叙事性;南侧展区以点状雕塑结合组团式布局,延展雕塑内容,形成疏密得当、高低错落的空间秩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突显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
在色彩的处理上,第一部分“苦难岁月”中,展墙和展台颜色选用了和大厅石材相近的冷灰色调,从第一部分尾部展出的《仇娃参军》(图8)和《翻身农民》开始,展墙采取灰色和红色结合的颜色,以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与之衔接的第二部分,展台和展墙主要采用了红色,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时代性,其中展墙穿插的部分灰色与第一部分形成了色彩互通,在整个视觉色彩和视觉形象上让处在不同空间的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整体的展览。
在光线处理上,注重自然光的设计和利用,在雕塑的布置和摆位上结合全天的光影变化形成一个很好的观看视角。第一部分“苦难岁月”在国博北侧楼梯和平台展出,其自然光线相对于南侧展出的“美好生活”暗淡不少,在相同条件的室内空间照明下,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营造出明亮空间与暗淡空间的对比组合。阳光透过天窗、玻璃,洒在南侧平台的雕塑上(图9),雕刻人物洋溢着的笑容在阳光下更显喜悦,让身处其中观赏的观众也沐浴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心身共鸣的意境。整个展览利用自然光线的变化与两部分的展出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借助任何额外光源,真正体现了天然去雕饰、润物细无声的“无设计”的展陈理念。
一尊尊雕塑,青铜与石头铸就,它们是艺术品,也是历史的呈现者,源自精神表达而发生张力,依托于形象而激发人们的迁想。在这些雕塑里传达出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勤劳朴素的特性;在这些雕塑里诠释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人民阔步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雕塑家们是百年巨变的体验者,亦是见证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的作品准确把握时代节奏,贴近民心。文博工作者是文化传播的引领者,此次展览策划团队敏锐把握时代动脉,策划贴近群众的展览,积极更新展陈理念,为观众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是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