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龙
瓷器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其艺术价值极高,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人类历史及艺术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瓷器随着不断的发展,品类非常丰富,一般将其分为青瓷、白瓷与彩瓷三大类。”青瓷诞生最早,秀丽清雅,蕴含着中国古典的诗画之美;白瓷纯洁无暇,显示出工艺的发展;彩瓷绚丽多彩,体现出中国艺术的浪漫情怀。三种类型各有所长,构成了中国瓷器艺术的发展历史,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瓷器的魅力。
此件《琴棋书画瓶》是一件瓷瓶作品。瓶器在中国诞生较早,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衍生出艺术价值,十分适合观赏与收藏。在此件瓷瓶当中,创作者将琴、棋、书、画这四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形态,作为装饰图样结合至瓷瓶的艺术设计当中,表明了创作者的文化追求。因此,本文选择在文化视角下探索作品的造型与装饰风格,以说明瓷器艺术的多重价值。
此瓶的釉色与造型可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概括。对于一件瓷器作品来说,最基本的就是釉色与造型,关乎着整件作品的气韵和工艺水平。先看釉色,瓷瓶纯白胜雪,明净如玉,一副玉骨冰肌,给人以精致、清凉之感,让人很难想象到如此完美的效果竟是由一些瓷石、陶土烧制而成的,中国传统纯手工工艺就是有这种提炼自然之美的能力。瓷瓶的表面完美无暇,可见创作者对原材料特性与烧制温度、时间的严格把控,釉色的纯度之高则是工艺之精的概括。
中国陶瓷瓶器在造型上的发展具有稳中有变的特点。历朝历代的瓷瓶都有着较为圆润的身形,气韵沉稳,姿态端庄,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与性格特征。变化之处在于瓶颈部分,有的瓷瓶有着纤长的颈,也就更加优雅、舒展;有的瓷瓶则完全取消颈部,敦厚而朴素。无论是哪种,都具有简约之美,没有过多的结构变化,极为精练。
此瓶的造型偏于圆润,瓶身较为高挑和圆润,颈部较为短小,对弧度较大的瓶身起到了收束的作用,较小的瓶口可增加作品的精致感。瓶身底部自然形成圆弧形状,保证作品的重心偏下,增强稳重感。圆弧状的瓶底之下是圆形的底座,它的直径比瓶口还要小一些,与瓶身最圆润之处和瓶底之间构成比例,因此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看,都能保证作品的平衡感。瓶的造型体现了工艺的逻辑,每一处的变化都包含着创作者的精心测算,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体现的是创作者的智慧与丰富的工艺经验积累。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的技艺,在过去是评判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四种技艺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证明,需要代代传承下去,弘扬开来。正是基于这一观念,创作者才选择将这四种技艺作为装饰图样融合至瓷瓶当中。
琴、棋、书、画在瓶体表面并不是完全割裂开的,而是配合起来构成了文人化的艺术场景。瓶中画面的大背景是山石,这也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山石为背景更表现出一份自然与超脱。画面正中央为容纳画卷的画筒,画筒的表面也带有图画,构成了独特的“画中画”,独有艺术趣味。画筒右侧则为一摞书本,还有水坛、毛笔、砚台等物,书画相依,充满文气。画卷与书本前方是棋罐与散落的棋子,还有一本翻开的书本,或许是一本棋谱,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棋子旁边便是窈窕的古琴。整个画面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好,有由近及远的空间感,创作者还描绘了一些架子和盆栽进行装饰,以平衡画面结构,丰富画面内容。虽然画中无一人在,但却充满生气,琴、棋、书、画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们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寻,也蕴含着中国人的创造力。在艺术描绘方面,青色笔触根据物品的特点而深浅不同,在明暗变化之间为作品带来了独特的光影效果,细节之处更是描绘得相当精细,保证了作品的工艺价值。
瓷器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这一独特工艺的展示,也是对中国古典美的弘扬和优秀文化的传承。琴、棋、书、画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技艺,其重要价值不言自明。创作者运用独特的瓷器制作工艺,对这四种技艺的形态进行表现,凭借瓷器的独特气质,更能让人感受到这四种技艺的高雅魅力,充分引发人们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关注中国优秀文化。作品以青白两色和简约的造型自信地展现了中国瓷器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觉融合优秀传统艺术元素丰富自身内涵,从工艺、美术、文化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中国瓷器的艺术价值。
《琴棋书画瓶》是一件极具中国文人气质的瓷器佳作,其以精湛的工艺设计向人们展现的是中国瓷器艺术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说明了其工艺特征与融合、表现文化的独特方式,指出了瓷器艺术对促进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