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根
金华市婺城区法根陶瓷坊 浙江金华 321000
婺州窑,是我国历史上对金华和衢州一带所烧造古瓷产品窑口的统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窑之一的婺州窑,因烧制陶瓷的材料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等因素,在距今大约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就已开始烧制夹炭陶和夹砂陶。东汉时期创烧青瓷,与越窑、瓯窑、德清窑一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发明青瓷的主要窑系。婺州窑在三国时期及其后的历史时期烧制技艺日益进步,其青瓷工艺在六朝时期走向成熟,在唐代走向鼎盛[1],其后其名气被在宋代崛起的龙泉窑、在明代蓬勃发展的景德镇窑所代替。因其烧造历史悠久、技艺独特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州窑特有的制瓷烧造工艺以及其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该如何发扬光大,如何继承和创新发展呢?
《一生福禄》王法根
婺州窑青瓷造型雄浑古朴,典雅大气,充分体现着婺州地区人们博大宽厚的气度和高雅的审美精神。现代青瓷造型如何传承婺州窑先民独特的制瓷理念和造型简洁质朴、意象表达完美的特色呢?青瓷创作手法、意境、整体美感等要大胆追寻秦汉、唐宋造型艺术元素,要形成婺州窑雍容大气、粗犷浑厚的遗风;让现代婺州窑青瓷器物彰显形态浑厚高大,轮廓线条简洁、华美、有力度的特征;让青瓷风格浑厚凝重而富于灵动的韵味;让青瓷在古朴单纯中展现生动有趣,在典雅端庄的意态中尽显诗意。
笔者烧制的青瓷直颈瓶,从唐代直颈瓶演化而来,直口,长颈,颈长申而有致,腹部略圆而沉稳,有专家称:“妙类龙泉官窑”,即其造型之美可与北宋和南宋龙泉窑为宫廷制作的龙泉窑直颈瓶相媲美,其造型瓶式之高妙为最美瓶式。笔者此件《青瓷直颈瓶》,曾有友人解读说:“这件直颈瓶是清净境地里超凡脱俗的圣物,可以引发人们的冥思遐想,插一束花可以寄托孤高品格,表达逸士心意;放置于厅堂,体现文化素养,又表达着高雅之志趣。”朋友说,这直颈瓶那永恒不变的沉稳略扁鼓腹里,承载的并非清水、酒水、空气与虚无,实则是沉甸甸的历史文化以及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类高尚审美艺术的载体。
好的青瓷造型往往千古留韵。笔者创作的婺州窑现代青瓷双系盘口瓶,在形态上首先模仿了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东汉青瓷双系壶,其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敛,平底。肩部置对称竖系。通体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最令人难忘的是其形态雅美,其釉层匀净光洁。后来笔者又看到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晋青釉双系盘口瓶,其器盘口,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平底内凹,肩两侧附两只条形耳。笔者因此决心要烧制这一类婺州窑青瓷,在创作过程中又结合了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南北朝晚期盘口壶,取其敦实厚重的造型特点,这也正是婺州窑极为重要的特点,并将直颈拉高拉长,尽量让上下两部分相对匀称,使其造型美符合黄金分割的审美定律,尽量精修细作,让造型古朴典雅,让线条流畅,并渴望厚釉烧制,让釉面体现匀净、光洁莹润的特点。因此反复制作,反复对比,并常与朋友讨论。在此基础上创作出青瓷双系盘口瓶。笔者始终认为,好的瓷器可以千古留韵,美的青瓷醉人醉心。该件作品烧制出来,绍兴朋友说,有点像晋代越窑青釉褐斑四系壶,但形体更为俊俏。龙泉的朋友说,有点像龙泉窑五代时为钱氏王朝烧制的双系盘口瓶,但更像北宋龙泉窑为宫廷烧制的双系罐。笔者说:“你们可再仔细看下,釉色是最典型婺州窑瓷釉,器型是本人新创的婺州窑双系瓶形态。”这件作品的美就在其似与不似之间取得均衡,似仿古又有新创意,形态是独特的,整体是华美的。成功的婺州窑青瓷就应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在独创中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联想。通过联想晋代、五代、北宋的器型,在比较中感受到本人此件青瓷作品的美超越了古代,这就是成功之处,也是本人甚感欣慰之处。继承婺州窑传统工艺技术,发扬婺州窑的民族文化瑰宝元素,重现婺州窑青瓷传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继承婺州窑的传统,首先要在青瓷器型的烧制上进行研究;其次要在似与不似之间予以突破,在似与不似的韵味中寻找更美更雅的结合点,才能体现高雅兴致和承载历史文化底蕴,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传承需要智慧,创新同样需要智慧。婺州窑青瓷的创新要立足于婺州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上,要广泛吸纳国内外陶瓷烧制工艺的长处,拓宽思路,走出婺州窑自己的新路。
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信息爆炸,人们需要寻找人性化的心灵安慰,需要平衡机械化背景下的情感缺失和体验,需要回避对千篇一律的工业化面目,因此多样化、个性化的手工青瓷作品,成为维系人们情感寄托、玩赏艺术的迫切需要。在这社会发展趋势中,怎样在造型和婺州特色基础上利用艺术装饰吸引人的眼球,怎样创作出令人感兴趣、令人感动的艺术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深入思考,在实践中进行艺术设计和艺术探索。我们应该在尊重婺州窑传统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婺州窑的艺术潜力,适当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情趣,在形式上、色彩上、装饰艺术效果上进行艺术突破和创新。
婺州窑传统的艺术装饰瓷,常见的有化妆土瓷、釉下褐彩瓷、彩绘瓷等。以传统化妆土装饰,其化妆土大多以氧化铝的含量会很高的黏土之白色为主调,在现代陶艺中有人特意添加色剂和有色化妆土来装饰,并掺入不同剂量的金属氧化物体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婺州窑釉下褐彩工艺大致与越窑同步,三国时期我国已能烧制釉下褐彩瓷器,以褐色颜料简单点彩进行瓷器装饰。唐末五代时期以铁元素来完成褐黑彩绘工艺,婺州窑宋元时期依然以氧化铁为主进行釉下褐彩瓷器执壶、瓶、罐、盘、钵等的生产[2]。现代婺州人如何汲取历史经验进行艺术创新?
笔者借鉴婺州窑利用化妆土装饰陶器和婺州窑釉下褐彩瓷、彩绘瓷等的装饰方法进行艺术构想,大胆试验,以绞泥绞胎的形式进行艺术创新,烧制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差较大的泥料绞合成新的泥料制作而成的绞胎艺术装饰瓷。这类瓷器在经过繁琐的反复加工后,其坯体可呈现出两色或三色瓷泥绞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颜色相间的美丽花纹。花纹外观粗细有别,线条优美飘逸,简单得像火焰、像木材的年轮,有的像虎皮,像羽毛,像花朵,像祥云,还有像弯弯曲曲奔腾的河流。其纹理千变万化、美不胜收。例如笔者的作品《山川河流》,仿佛水墨山水,黑苍苍无边无际;如暴风雨下的江水如龙似兽呼啸奔腾,似长江黄河滚滚滔滔,其气势之宏伟壮观,其韵味之惊心动魄,引人遐想,令人叫绝。朋友说,更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英雄,只见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令人感到慷慨悲壮、荡气回肠而又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作品不大,但凝结了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给人“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滚滚江河中,启发人们思考人生成败得失之间的深刻人生哲理;作品让人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任凭江水浪淘尽千古世间杂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滚滚而去,正表现着人生的高洁情操和旷达胸怀。
婺州窑瓷器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要紧扣传统艺术的基础和现代生活美学的理念,要在传统传承中寻找突破,要在现代青瓷艺术中进行艺术创新。要让婺州窑如熊熊窑火一般一直燃烧下去,要在似水年华中创造出独具魅力的青瓷作品,开放出摇曳生姿的瓷器艺术高雅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