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广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21世纪初期,岭南地区大量的民居已经开始“GRC化”,特别是近五年里,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身处其中,俨然让人感觉身处异国他乡的欧洲大陆而颇感失落。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马赛克风潮、90年代中后期开始流行的陶瓷砖外墙这些具有我国特色的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年代后(图1、图2),我们并没有因为文化自信心的提高而促使当地的民居审美回归本源,而是出现了当下“GRC化”的潮流(图3、图4)。
图1 江门马赛克外墙民居
图2 佛山陶瓷砖外墙民居
图3 佛山某使用GRC构件的民居
图4 中山某使用GRC构件的民居
GRC构 件Glass fiber Reinforced cement(GRC)element:以耐碱玻璃纤维作为主要增强材料、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砂子等为集料、并辅以外加剂等,用于建筑外围护的非承重外墙板及装饰制品[1]。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时,我国已具备了GRC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GRC制品从单一的产品、手工或半手工生产、小批量应用逐渐走向多品种、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2]。
在我国GRC制品发展早期,其利用基本仅限于城市商业地产的别墅群中,由于GRC构件利用在建筑中易营造出相当好的效果,因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事实证明,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农村已经出现很大程度的“GRC化”,农村面貌在十来年间迅速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欧式风格,究其原因,要从岭南地域文化的形成说起。
岭南本初是一个地理名词,意即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以南。岭南作为官方名词,始于唐太宗元年(公元627年)[3]。
严格意义上来说,关于“岭南建筑”的自觉理论研究始于1958年。其标志事件是当时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的夏昌世教授,在1958年出版的《建筑学报》第10期上发表了《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的学术论文。这是岭南建筑学名的渊源,也开启了广东新建筑的时代。也正因此,1840—1949年的广东建筑被称为近代岭南建筑,1840年以前的被称为古代岭南建筑[3]。
本文仅针对岭南民居风格演变的内在因素进行初步的探讨。
现存的传统岭南建筑古村落,较为知名的有广州市番禺区的沙湾古镇、佛山市三水区的大旗头村、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水东古村落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具体展开描述,仅在单体民居形式特征构成方面作简明的介绍,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镬耳墙、青砖、满洲窗、灰塑、嵌瓷等(图5),这些特征明显区别于古代中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图5 广州番禺沙湾古镇古民居
就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学术界针对近代岭南建筑的研究,可概括为其风格与岭南社会文化中的“务实性、兼容性、世俗性、创新性”这四大特征紧密联系,本文中,笔者将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外交流的窗口、相关艺术的影响、富于挑战的哲学思想、本土文化的缺失这五大方向来进行探讨。
岭南位于我国大陆南方,由于当地与历届中央政府相距甚远,古称蛮夷之地,重峦叠嶂,五岭逶迤,其封闭性可想而知。对内地的封闭性导致中原思想文化等在岭南地区难以传播[4]。此外,岭南面向大海,即兼具开放的一面。由于海上对外交通相对便利,很自然地岭南当地人迫于生计,勇敢走上海外谋生发展之路,久而久之,形成了追求义利和务实的作风,并为后来“敢为天下先”的特点打下基础。
因此,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即百越文化,并以此成为岭南文化的底本,相比于中原先进的文化体系来说,实在是底薄本微,于是渴望吸收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5]。
从具体的地理环境来看,当地多为山地丘陵而平原少,且江河水网密布,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远不及广袤平坦的中原地区,寸土寸金的地理环境直接促使岭南人形成了务实的作风。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为岭南海洋文化和外贸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即提供了接触海外文化的先机。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些地理环境直接促成了岭南人普遍具有务实、不拘于礼制传统、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岭南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据史书记载,汉代在岭南开辟了徐闻、合浦港与东南亚进行通航。三国至南朝,广州已成为全国主要的外贸港口之一。宋代,广州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明、清时期海禁后,仅保留广州一个通商口岸。鸦片战争之后,以西方为主导的外来文化通过香港、澳门传入广东,广州、汕头、湛江为当时南中国的三大港口,因此岭南比内地其他地区更早地接触了西洋文化。
据史书记载,东吴时期,佛教开始传入岭南;南朝梁代时期,禅宗始祖达摩来到广东传播印度佛教文化。唐朝时期,西亚的阿拉伯人带来了风格迥异的伊斯兰教;明、清时期,西方的传教士将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了岭南。这些宗教在岭南地区传播地相对顺利,进而建起了不少寺庙和教堂,把不同的建筑形式以及雕塑、绘画等传进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运逐步发展起来,自唐代起,广东就开始有人到海外谋生发展,鸦片战争爆发后,迫于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不少当地人移居到海外,也正因此,广东成为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侨民带回了侨居地的思想文化,他们兴建的医院、学校、工厂、祖屋等,大多是中外合璧的建筑风格。当时,广东也是全国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他们接受了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岭南地区不少画家不满国内画界当时临摹、法古、守旧的氛围,认为“中国画至今日,真不可不革命”。由此形成了我国近现代重要画派之一的岭南画派[5]。
因此,部分画家开始接受西洋美学理论、表现技巧和现代创作方法,倡导写实手法。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画家普遍兼备中外绘画技巧,把文人画与工匠画融合起来,具象美与抽象美和谐统一,形成形神兼备、亦中亦西的岭南画派。建筑作为三维空间的画,在构图、造型、比例、色彩选择方面均有共性。
岭南画派第一代宗师高剑父说:“海汲长河远,天包大地圆。”用到岭南建筑上也十分恰当[5]。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广东音清新的格调,尤其是开放兼容的精神,对岭南建筑有启发作用[5]。
明初,朝廷独尊朱熹理学,几乎达到了“非朱氏之言不学、非朱子之言不敢言”的地步。出生于广东江门的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献章(陈白沙),率先打破了当时沉闷的学术氛围,倡导自由开放的学习风气。提出了“学贵知疑”“学贵自得”“以自然为宗”的哲学理论。他的开拓精神,打破了朝廷程朱理学垄断的一统天下[5]。
后来经一代代弟子的努力而形成了江门学派。江门学派具有挑战性、经世致用、崇尚自然的重要主张,对岭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广义上来讲,这种文化思想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的建筑审美取向。
近现代岭南地区的文化思潮之所以领先于国内,除了“天时”与“地利”两方面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受中原文化影响不高”的“人和”因素。鸦片战争爆发后,本土文化从逐步被冷落到基本被失去信心,然而,建国后,在政府的引导下,本土文化虽有抬头但成色有限。改革开放后,在学术界的鼓动下,建成了一批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公建,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农村,其外墙装饰材料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马赛克或者陶瓷砖而整体上却说不出其风格属性。
GRC产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其产品自身具有优良特点之外,更主要的是消费者自身对这种具有欧洲风格的GRC制品普遍持有欢迎心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GRC制品广受岭南地区民众欢迎的原因,而这也恰恰印证了“先进性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观点,在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岭南地区,这种现象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笔者不禁发问:如果若干年后市场上出现比GRC更加适用、美观的建材,岭南地区的民众是否也同样会趋之若鹜?不妨引用岭南建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林克明先生所说的话,“在一个地区,前后期的风格可以是不一致的,我们不必强求一致。前后期不同式样,并不妨碍地方风格的成长,相反,建筑创作能够适应客观要求逐步改进,正是革新地区建筑面貌的表现”[5]。至此,笔者认为GRC风潮的席卷岭南大地的民居风格,确实是冲击了原来的民居建筑风格,但并不能否认这恰恰是契合了岭南文化内涵发展的延续。对此,笔者相信:岭南地区的民居风格凭借着当地的社会文化特点,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的步伐,将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