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方法研究

2022-10-19 00:56:46侯高峰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88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6期
关键词:预埋套筒整理

文/侯高峰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88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引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装配式结构的运行安全性。在套筒灌浆施工完成后,采取恰当检测技术来校核其质量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梳理这些质量检测技术在应用中需注意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而且能够确保节点作业质量,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作业质量。

1、套筒灌浆质量检测内容及意义

1.1 检测内容

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活动中,所需要检测的内容如下:(1)材料质量检查,即灌浆作业前期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套筒构件质量等内容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2)力学性能,灌浆之前会制作若干试样,利用相关仪器来检测试样力学性能,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也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等待各项参数均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从而提高所得试样质量的合理性。(3)灌浆饱和度的检查,这也是决定套筒灌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4)结构完整性,即检查成型后结构中是否存在缺损问题,不满足要求的结构也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1.2 检测意义

按要求做好套筒灌浆质量检测,具备了以下检测意义:(1)确保各结构作业节点的合理性,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套筒灌浆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其总体量较高,采取可靠检测技术来识别套筒灌浆质量,能够提高各节点作业质量的合规性,进而提升总体结构的稳固性。(2)减少质量病害问题,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套筒灌浆的饱和度和质量也会出现差异,而且套筒灌浆属于隐蔽工程,质量问题较难发现。借助可靠质量检测技术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病害问题,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灌浆结果的合理性,确保结构的成型质量。

2、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要点

2.1 工业CT检测技术

此类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检测原理如下:将平板探测器放置在预制剪力墙体的一侧,要求平板探测器覆盖完全被检测套筒,并且在应用中也会使用X 射线机放置在预制剪力墙体的另一侧,射线源正对同一被测套筒区域,调整射线源到胶片的距离与射线机焦距相同,通过胶片图像的形式判断套筒灌浆质量。在具体作业中也需注意以下内容:(1)做好干扰因素的清理工作,如清理现场钢结构、试样结构等,以减少干扰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性。(2)在检测数据的处理活动中,也需要做好重复数据、干扰数据、错误数据的清理,将误差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需要做好信号放大处理,以提高所整理分析结果的直观性。此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实验室工艺检验活动中,在使用中能全方位扫描试件,结果清晰,能定量分析套筒灌浆密实状况,但由于检测设备体积大、质量大,还有较强的放射性,不能有效应用于工程现场的套筒饱满度检测。

2.2 X射线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得到套筒灌浆图像,以此客观判断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提前将胶片粘贴在剪力墙结构的某一侧,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需确保使用的胶片能够完全覆盖整个被检测套筒。(2)在剪力墙的另一侧布置X射线探伤仪器,提前检查探伤仪性能是否合规,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打开探伤仪之后射线源会面对套筒释放X射线,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射线源的移动与调整,根据胶片反馈结果来查看套筒内部质量情况。(3)依托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并且也需要做好绘图整理,以提高整理结果的直观性。此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套筒灌浆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检测,并且在应用中并不需要提前预埋相应装置。并且从应用情况来看,主要适用于单排居中、呈现梅花形布置、厚度只有200mm的剪力墙构件。而且使用到的仪器具备体积较小、易于携带等特点,在套筒饱和度检测中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但是,此技术在使用中的射线源很容易产生辐射危害,这也要求在现场做好防护处理,以此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合理性。

2.3 预埋传感器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预埋好传感器获取套筒灌浆振动阻尼数据,综合整理后来直观判断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提前布置好传感器预埋位置,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需确保传感器预埋位置可以完全覆盖整个被检测套筒。(2)预埋传感器时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防止浆料对传感器造成腐蚀,打开传感器后可以对泥浆的振动阻尼数据进行获取,利用接收器整理传感器数据,并且在软件辅助下整理振动阻尼衰减曲线,而且在曲线绘制过程中也会做好数据放大,提高整理结果的直观性。对于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以提高灌浆结果的合理性。此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套筒灌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并且在应用中也需要提前在既定位置预埋传感器,并且从应用情况来看,主要适用于正在浇灌的各个套筒结构,而且对于发现的漏灌位置也需要做好及时处理,提高整个结构作业结果的合理性。使用到的仪器具备体积较小、易于携带等特点,在套筒灌浆检测中具备良好应用价值。但是,此技术在使用中需提前固定传感器,灵活性较低,而且每个套筒灌浆部位都需要布置一个传感器,具有造价较高的特点。

2.4 预成孔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预埋芯棒来制造观察通道,利用内窥镜来查看套筒内部成型状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判断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提前布置好预埋芯棒,其位置会布置在出浆孔所在位置,以便于套筒灌浆后可以顺利取出预埋芯棒。(2)预埋芯棒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做好套筒灌浆过程的监督工作,等待灌浆凝固之后,将预埋芯棒从出浆孔位置抽出。(3)将内窥镜沿着预留孔洞稳定下放,对于下放过程的照片进行采集。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对这些照片进行整理,确定各深度、各部位灌浆质量示意图,从而直观判断套筒灌浆质量的合规性。此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套筒灌浆凝固后的质量检测环节,可以对任意区域的灌浆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漏灌位置也需要做好及时处理,以提高整个结构作业结果的合理性。此技术在使用中需在所有套筒灌浆结构中设置预埋芯棒,而且所有工作结束后也需要进行钻孔封堵,检测过程的工序繁琐度较高。

2.5 预埋钢丝拉拔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预埋钢丝作为主要检测载体,在灌浆材料达到某强度值后,对钢丝进行拉拔,根据反馈数据来确定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提前布置好预埋钢丝,其位置选择在出浆孔部位,以便于套筒灌浆后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结构成型质量。(2)做好套筒灌浆过程的监督工作,等待灌浆凝固之后,开始对预埋钢丝进行拉拔,并对拉拔数据进行整理,而且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提高所整理数据的完整性。(3)将得到的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实测数据低于标准数据,那么需要利用内窥镜来复查结构完整性与稳固性,及时补充遗漏位置,确保套筒灌浆质量。此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各种类型套筒灌浆凝固后的质量检测环节,可以对任意区域的灌浆质量进行检查。此技术在使用中需在所有套筒灌浆结构中设置预埋钢丝,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但是使用到的钢丝容易受到施工因素影响出现损坏,从而影响到结果的合理性。

2.6 钻孔内窥镜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钻机来制造观察通道,随后使用内窥镜来查看套筒内部成型状态,直观的判断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1)按要求依次完成套筒灌浆作业,等灌浆作业结束24h后,开始选择合适位置进行钻孔,一般会选择在出浆孔或最小受力位置进行钻孔。(2)将内窥镜沿着预留孔洞稳定下放,对于下放过程的照片进行采集。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对这些照片进行整理,制作各深度、各部位灌浆质量图,直观判断套筒灌浆质量的合规性。此检测技术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可以对任意区域的灌浆质量进行检查。该技术对于发现的漏灌位置也可以及时进行处理,虽然此技术在使用中需在所有套筒灌浆结构中布置钻孔,但是其对于整个套筒结构的影响性较小,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2.7 冲击回波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冲击波的穿透性来得到套筒灌浆成型后的阻抗数值、振幅波动数据、相位波动数据等内容,从而直观评价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在剪力墙的一侧布置冲击回波释放仪器,使用前需检查仪器性能的合规性,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打开仪器后会沿着特定方向释放冲击波,利用信号接收仪器来采集相应信号。(2)依托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并且利用频谱分析技术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绘制成相应的应用图形,图形中会显示阻抗、振幅、相位波动情况,以此来提高整理结果的直观性,更加直观地判断质量问题对应部位和范围。此检测技术多应用在单排套筒灌浆质量检查,具备较强的使用价值。但是在应用中存在较大误差,也需要利用其他技术来辅助检测,以此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合理性。

2.8 电阻检测技术

该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导线来建立电阻测量通路,对于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电阻率进行检测,在对比分析活动中直观评价套筒灌浆质量。该技术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在套筒结构的顶部按要求布置探测设备,而且利用外伸导线和相应测量仪器关联在一起,利用信号接收仪来采集相应电阻率信号。(2)依托计算机软件对这些电阻率数据进行整理,并且在对比分析后也可以了解到电阻值差值情况,以此来判断灌浆饱满度情况,更加直观地判断质量问题对应部位和范围。该检测技术在使用中,可以对套筒灌浆凝固后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但是在应用时需提前预埋相应的探测装置,检测过程的应用成本较高。而且检测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较大误差,也需搭配其他技术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2.9 超声波检测技术

除上述提到的检测技术外,在套筒灌浆质量检测中也会使用到超声波检测技术。该技术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在剪力墙一侧布置超声波设备,提前校核其参数的合规性,待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使用。打开仪器后会沿着特定方向释放超声波,超声波穿透套筒灌浆结构后,借助信号接收器来采集相应信号。(2)依托计算机软件、频谱分析技术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在修正、降噪、扩大处理后也会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缺陷所在位置,便于后续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类技术作为无损检测技术,适用于大部分工况下的套筒灌浆质量检查。但是此技术在应用中具备不重复性,无法对数据进行追溯,是目前流行度较高的检测技术。

3、提高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质量的措施

3.1 做好基础资料整合工作

做好基础资料整合工作,可以为后续技术选择、检测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以提高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从实践情况来看,应注意以下内容:(1)对设计文件、水文资料、套筒灌浆相关参数等内容进行整理,尤其是套筒灌浆相关参数的整理,包括灌浆厚度、深度等内容,这也为检测技术的选择提供了良好参考。(2)在基础资料的整合过程中,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加快资料整合速度,也会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度挖掘,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来建立单独的数据库,从而为后续工作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3.2 做好技术应用过程梳理

做好技术应用过程梳理,能够提高技术应用结果的可靠性,得到更加准确的检测数据。实践中也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对已有质量检测技术进行整理,基于信息技术来建立检测技术应用体系,体系中总结了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工序、应用要点、参考成本、质量管理要点等,根据前期获取到的基础资料来筛选出最为适用的质量检测技术。(2)在质量检测技术应用前,也需要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帮助检测人员了解质量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这样也可以确保质量检测技术的顺利落实,从而提高质量检测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也为后续工作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3.3 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

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可以加快质量检测活动的开展进度,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整的检测数据。实践中也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对已有标准化检测体系进行整理,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应用数据,并且依托这些价值数据来完善已有标准化检测体系,体系中总结了标准化检测过程,包括检测流程、各节点管理要求、质量执行标准等,以此来为标准化作业活动的执行奠定基础。(2)在标准化检测体系应用前,也需要与相关人员做好交流,使其可以充分熟知标准化体系落实期间需遵循的内容。而且在标准化体系落实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反馈数据的整理,并将其补充到体系中完善相关内容,提高标准化检测体系的适用性。

3.4 组建高水平检测团队

组建高水平检测团队,能够充分落实质量检测技术应用工序,提高检测结果的合理性。实践中也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在检测团队组建初期,需要做好人员的选择工作,借助信息技术来建立量化评估体系,对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客观评估这些人员的综合能力,筛选能力较高的成员组建高水平检测团队。(2)在检测团队的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做好团队成员能力培训,培训课程包括技术知识、安全知识、理论知识等,并且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及时对人员进行评估,筛选满足要求的成员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也可以确保质量检测技术的顺利落实,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5 做好检测数据误差控制

做好检测数据误差控制,可以更加准确的识别套筒灌浆中的质量问题,便于后续质量问题处理活动快速展开。结合以往管理经验可以得知,根据误差来源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2种。在对系统误差进行控制时,需要做好检测仪器性能调整、检测过程控制等工作,以此来减少这些可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对偶然误差进行控制时,需要做好检测温度、湿度、其他环境因素的控制,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也需要适当增加检测次数,利用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数据带来的影响性,从而得到准确的质量检测数据,满足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要求。

3.6 加强新技术/设备引入

加强新技术/设备引入,能够加快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提高数据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在实践中需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共享平台,平台中会对流通的新技术/设备信息进行获取,随后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软件来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从中筛选出有引用价值的新技术/设备,拟定相匹配的引入计划,同步完成新的标准化作业体系,确保新技术/设备应用价值的充分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基础资料整合工作,可以为后续技术选择、检测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做好技术应用过程梳理,能够提高技术应用结果的可靠性,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可以加快质量检测活动的开展进度,组建高水平检测团队,能够充分落实质量检测技术应用工序,做好检测数据误差控制,可以更加准确的识别套筒灌浆中的质量问题,加强新技术/设备引入,能够加快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通过整理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应用时需注意的内容,对于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完整性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预埋套筒整理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结构工程师(2022年2期)2022-07-15 02:25:22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门窗(2019年6期)2019-12-17 07:01:56
大面积混凝土梁预埋套管巧安装
重庆建筑(2018年4期)2018-03-23 01:23:16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铝带、箔轧机上、卸套筒装置的结构分析
一种新的斜拉桥梁端预埋管填充防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