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海燕(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城乡规划管理服务中心 )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重要的服务机构,具备显著的服务职能。其财务资源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这就需要对财政资金进行更合理的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满足单位自身发展以及公众服务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事业单位的服务作用。预算管理,主要是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和管控,掌握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合理地配置财务资源,降低财务资金浪费的可能性,也更有效地防范内部的财务风险,促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以及服务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提升单位自身的服务管理能力。
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策略时,需要充分、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内部的财务收支明细,在此基础之上对财务资源使用进行综合分析,从多个角度考虑财务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做好年度财务预算以及财务规划。这不仅能够使单位及时地掌握内部的财务收支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财务支出中的不合理之处,优化财务资源分配,促进财务资金能够更合理地应用,还能够通过对财务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以及合理地预算,从而为后续财务资源的利用提供良好的指导,促使财务资金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及时地规避财务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资金是有限的。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将有限的资金进行科学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作用,提升资金的利用率,更好地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
预算管理工作不仅能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升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为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带来较大的益处,助力单位高效运作。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单位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动态掌握,了解外部的经济形势,进而结合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算编制和调整。这就使得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强化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发展现状,为事业单位进行战略规划以及公众服务提供良好的参考,促使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同时,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对内部的财务有关活动进行监管,强化内部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内部的业务活动进行更好的管控,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优化内部的工作环境,促使各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开展,为事业单位提供良好的助推力。
预算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着事业单位运营成效。而一些单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对该项工作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性也缺乏良好的认知,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规划和开展。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大多来自于财政拨款,而且较多单位得到的财政资金较为充足,基本能够满足单位的经营需求,能够为单位正常运营提供所需的资金支持,这就使得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不到更好地发挥,也会造成事业单位忽视对资金的利用和配置,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会增加资金滥用以及资金浪费情况发生的概率。
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加强预算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情况以及较多的影响因素,促使预算编制能够更好地贴合实际情况,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更有效落实。而很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存在不足,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和全面性。预算编制工作需要涉及较多的内容,不仅需要对单位自身的财务收支情况、经营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全面地了解,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跟踪和掌握。而很多事业单位缺乏内部与外部的综合考量,往往缺乏对外部市场的考察和调研。这就使得获取的相关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为预算编制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也不够深入,这就使得预算编制不全面,会造成预算编制落实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降低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从预算制度角度来看,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预算编制,还要更加关注预算执行,优化预算执行工作流程,注重提升预算编制的落实成效,促使预算执行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而更好地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对预算编制较为关注,而忽视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存在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执行有偏差等问题,影响预算执行的成效。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主要是由单位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执行则会由相关业务部门进行负责,而很多单位内部各部门缺乏及时的联系和沟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延迟和传递错误等情况,会造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之间存在偏差。当预案编制调整时,负责预算执行的相关部门无法及时地获取相关信息,这就会影响预算执行的质量。
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事业单位内部还缺乏良好的监管体系,在预算管理考核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该项工作的开展。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缺乏专门的监管岗位,未明确预算管理监管职责,使得对预算管理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控,也不能更好地掌握预算管理的进程以及预算体系的落实效果。而且,事业单位在内部监管人员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性。一些单位内部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监管人员,部分监管人员是由内部其他部门管理者兼任,这些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良好的了解,在进行监督管理时,也无法更好地辨别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影响监督管理的实效性。
预算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涉及的内容也较多、较为复杂,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也具有更加显著的意义。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认识,增强预算管理意识,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管理安排,增强预算管理效果。管理者自身要重视管理工作,要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单位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为该项工作的有序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增加对预算编制的关注程度,在该项工作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支持,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出预算编制的作用。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全面地收集单位内部的年度财务收支情况,掌握财务收支相关的经营活动,还要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仔细地、全面地核对,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综合性,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参考,并且对上年度的财务收支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外部市场情况相结合,做好下年度的预算规划,要依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实际职能以及工作情况,细化预算目标,也引导各部门相互配合,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还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合规性。
事业单位在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之后,就需要依据预算编制要求,更好地落实预算方案,强化预算执行力度,确保各项业务活动能够在预算范围之内良好开展,满足预算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要落实和细化预算管理职责,将预算执行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得各环节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促进预算执行的有序进行。此外,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调整时,要落实好审批制度,明确具体的审批流程。当受到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导致预算方案无法有效开展时,就需要工作有关负责人提出预算调整方案,并且明确预算调整的具体原因,然后依据程序要求进行申报。相关部门则要对申报内容进行及时地审核和讨论,优化预算调整方案,进而更好地解决预算方案不合理的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
监督是各项工作能够规范完成的关键,能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引导和制约作用。要增强预算管理效果,还需要单位构建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预算管理情况的动态监督,从而促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开展。单位要注重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评价体系,更客观地、全面地反映预算管理体系的落实效果,确保预算管理的质量。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时,不仅要注重预算管理的结果,还要加强对预算管理过程的重视。要对预算管理初期、中期以及后期进行全方位监督,对预算体系建设、预算执行以及调整等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掌控,加强对财务预算投入以及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记录和反馈,从而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的质量和高效落实,提升预算管理的成效。
在信息技术时代,事业单位要借助良好的信息技术平台和系统,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发展,借助先进的技术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提升预算管理效率。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财务数据收集和分析,构建一体化的预算管理系统,借助信息系统完成信息储存、查询以及分析处理等工作,为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执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服务,也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提升预算执行的效果。
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对预算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关系到该项工作的开展成效。事业单位要重视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使其满足预算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事业单位要对内部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制定系统的预算管理培训计划,合理地安排专业知识培训内容,加强对财务预算知识、管理技能、财务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相关技能的培训,培养工作人员对专业财务软件和系统的应用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总之,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事业单位良好运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也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优化预算编制方式,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并且还要强化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借助信息技术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对预算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更有效地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预算管理工作模式,促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更高质量地开展,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良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