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 仲继彬 倪静然 任广新 王献峰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跨接管在水下生产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通常用于连接采油树、管汇、管线终端、立管基座和输油管线等。[1]在跨接管连接过程中,管线中不可避免进入海水。气井开井过程,产生高压低温环境,天然气与水在该环境下极易形成可燃冰。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通常在开井前的海管预调式过程中会干燥海管。然而连接采油树的跨接管无法进行该项工作。为了避免连接采油树的跨接管在开井过程形成可燃冰,国外通常采用MEG凝胶技术。该技术被贝壳休斯等大型公司垄断,且对国内进行技术封锁。目前国内天津理工大学已经对MEG凝胶制备及性能进行理论研究[2-4],但是注入技术研究尚未进行。南海某深水气田项目开发需要该项技术,为了攻克这一技术,开展了跨接管MEG凝胶注入技术研究。该项目准备在跨接管U型弯中间注入纯MEG,两端分别用MEG凝胶封堵。
如图1,项目跨接管为M直立型。项目要求在U型弯(绿色部分)注入纯MEG,两端(红色部分)分别用MEG凝胶封堵。该种跨接管只能直立,且在注入纯MEG之前,有水压作业,水压完成以后内部U型弯中水无法排除,直接泵送注入纯MEG,MEG将与跨接管内部水混合,使得U型弯中MEG不纯。在凝胶注入工过程,两端分别放出多余MEG,然后注入MEG凝胶。然而注入MEG凝胶的管线是密闭空间,无法注满。因此无论是MEG注入还是MEG凝胶注入都不能直接采用泵送法。经过考虑,准备采用抽真空注入法,其注入初始原理如下:
图1 跨接管模型图
图2 真空注入初始原理
通过分析发现初始原理存在一些问题。
① 跨接管抽水过程中,U型弯底部始终存在一定量的水,该水无法被抽出。
② MEG注入过程单靠真空吸入,由于跨接管高和存在沿程阻力,吸入速度可能较慢。
③ 真空吸入MEG凝胶,由于跨接管高和存在沿程阻力,且凝胶粘度远远高于MEG,可能无法吸入凝胶。
④ 在抽出MEG过程中,采用先抽高端后抽底端与先抽低端后抽高端两种方法,低端均会多注入凝胶,且方后者会注入更多。
① 对于问题①,考虑到注入原理为真空注入,因此采用抽真空和加热跨接管加快气化底部液态水,排出跨接管内部水。
② 对于问题②③,MEG为牛顿流体;凝胶为非牛顿流体,但是具有一定流动性,可简化模型为牛顿流体。两者均可以根据伯努利方程式(1)能量守恒[5,6]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发现注入过程与外输机械能、内部机械能转化(高度变化)和水头损失等有关。由于高度是固定的,无法改变。因此考虑采用增加外输机械能,比如增加泵送。减少沿程阻力,比如扩大管线内径,减少注入管线路径,减少注入管线路径上阀门、三通等管件。
式中:
z——位置水头
p/ρg——压强水头
av2/ρg——流速水头
+hm——单位重量流体由流体机械获得的机械能(如泵的扬程)
h_w——水头损失
③对于问题④,如果先抽高端MEG,则只能在高端水平管和立管注入凝胶;再抽出低端MEG时,会将高端一侧立管高于低端侧的MEG抽出,然后注入凝胶时会多注入凝胶。如果先抽低端,则高端高于低端MEG以及高端平管MEG将会抽出,注入凝胶将会多出高端平管这一部分;再抽出高端立管和平管中MEG,然后注入该部分凝胶。两种方式都导致低端注入过多凝胶,第二种更胜。因此需要改进注入方法。
④改进方法为先抽高端MEG,然后高端注入凝胶。然后抽低端MEG,计量抽出量,使得刚好抽出低端平管和左侧立管MEG,然后低端注入凝胶,能够保证注入量。
依据上述解决方法,修改完善注入原理如下:
图3 完善的真空注入原理
根据该原理建立了三维模型。
图4 MEG凝胶注入模型
依据三维模型制造了初代样机。
图5 A橇
图6 B橇
表1 应用情况统计
本文阐述了跨接管MEG凝胶真空注入技术初始原理。对初始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4条问题,分析每条问题的原因。对问题一给出抽真空和加热跨接管加快气化底部液态水,排出跨接管内部水。对问题二和问题三给出增加外输机械能,比如增加泵送;减少沿程阻力,比如扩大管线内径,减少注入管线路径,减少注入管线路径上阀门、三通等管件。对问题四给出新的注入顺序。通过对解决方案的整理,形成完善的9步真空注入技术原理。通过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依据三维模型建造初代样机,将注入技术原理变现。将该样机及注入技术投入南海某深水气田开发项目应用,获得良好应用效果,为后续深海气田开发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