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与乡村振兴相关性分析及实证研究
——基于京津冀地区

2022-10-18 01:51孟雅琦
中国市场 2022年30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消费生态

袁 燕,孟雅琦,任 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即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1月,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新时期,新征程,为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奋斗目标,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一项整体性的工程,必须注重农村相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到可持续性,自然与生态消费密不可分。生态消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眼于代际公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强调站在全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满足后代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政治需求、生态需求在内的多方面的需求。同时,生态消费遵循适度性原则,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保持质和量上的严格界限。生态环境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依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积极整合,从而不断朝着乡村振兴总目标发展。

1.2 研究目的

文章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论述,即什么是乡村振兴、什么是生态消费、生态消费对于乡村振兴是否有促进作用,文章选取了京津冀地区作为实验地区,通过分别构建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的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方法来论证乡村振兴与生态消费之间的关系。

1.3 研究现状

学者们大多数都认为生态消费对于乡村振兴有促进作用,但主要集中于分析生态消费的不同方面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在生态旅游业方面,目前国内农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经济这一发展态势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研究和数据表明全国有70%以上的贫困县实施脱贫工作时都以生态旅游业为出发点,发展农村经济。

在绿色农业方面,周宏春学者指出绿色农业通过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来激发农村产业,并且绿色农业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生产的动力在于需要,这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在人才振兴方面,生态消费通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减少“人才”外流现象,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一步为农村提供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推动农村产业、经济不断优化,为全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帮助。

在乡村组织建设方面,生态消费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留住了更多的外来人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农村党组织体系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治理基础。

在乡村文化方面,曹立学者指出从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价值来看,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乡村文化振兴可以丰富村民精神世界,提高村民精神力量。乡村文化的繁荣能够生成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经济从小农经济向文化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发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的有关内涵及指标体系的构架时借鉴了大量文献,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揭示出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并构建了相关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1.4.2 统计与计量分析法

首先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的指标体系构建时运用熵权法,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了测度。之后,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讨生态消费是否对乡村振兴有显著促进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选取

2.1.1 被解释变量

文章的被解释变量是乡村振兴,基于“五位一体”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可行性、典型性和全面性原则,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了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2 解释变量

文章的解释变量是生态消费。参照国际上的常用指标,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典型性和可行性原则,从四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生态消费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生态消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3 控制变量

文章选择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控制变量。在具体测量时,各指标分别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海关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占生产总值比重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度量。

2.2 数据来源

文章以2015—2019年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涉及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年鉴》《天津市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河北省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2.3 方法说明

首先,采用Stata 16.0软件,运用熵权法,对2015—2019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的各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三个省市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的综合得分,并分别对三个省市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次,采用Stata 16.0软件,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了生态消费以及相关的控制变量,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海关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占生产总值比重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表3 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评价指标体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熵权法结果

3.2 熵权法结果分析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从河北、天津、北京三个区域各自“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到,三地均将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措施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致力于推进乡村地区发展,提高生态消费水平。

表4 熵权法结果

图2 天津市生态消费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变化

图3 河北省生态消费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变化

从北京地区“十三五”规划可以看出,北京在2016—2020年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美丽乡村,增强乡村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北京从建立绿色生态空间、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角度大力推进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提高生态消费水平。

天津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新发展,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推进乡村地区发展;在纲要中,天津从构建绿色空间格局、打造绿色屏障、加快低碳循环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个方面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消费水平。

河北从完善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五个方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做优做强现代化农业,建设美丽新乡村,推动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总体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严控大气污染、加强生态修复与建设、推进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提高生态消费水平。

从图1中不难看出,北京2017—2018年生态消费得分呈现下降趋势,通过比较具体二级指标的熵权法数据,可以看到北京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生长率呈反向变化。通过了解相关政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两孩”政策。政策效果在2016年凸显,出生人口数量回升到1786万。但此后的2017年和2018年又连续出现了下降,分别为1723万和1523万。且这一趋势延续到了2020年。数据表明,我国近年陷入“低生育率陷阱”。这与社会结婚状况和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适婚及育龄女性基数的降低有密切关系,增设育儿假、延长产假等生育支持措施的不到位也引发了这一现象。

图1 北京市生态消费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变化

3.3 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Hausman的值为4.380,其对应的P值为0.496,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接受采用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即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比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优。因此,本研究以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解释结果。从随机效应模型的R可以看出,R达到了0.9以上,说明随机效应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乡村振兴和生态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回归系数来看,生态消费的回归系数为0.572,对应的P值为0.001,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生态消费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生态消费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生态消费水平每增加1%,乡村振兴水平就会相应提高0.572%。因此,在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消费水平的提高。

表5 回归结果

在引入控制变量进行分析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为1.117,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较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水平的不断提高。

海关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对外开放程度)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海关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对乡村振兴有阻碍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不显著。根据刘军、王佳玮等学者的研究,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从而对乡村振兴产生消极影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占生产总值比重(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回归系数为2.169,同样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每增加1%,乡村振兴的水平就会提高2.169%。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系数为1.868,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可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也同样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但由于数据收集问题并不具有代表性。

因此,在整个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态消费水平的提高,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

4 相关建议

在生态旅游业方面,首先要发展当地特色,如果想要实现生态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就要打造出当地属于自己的生态品牌,将当地特色土壤或气候等自然条件与特有资源相融合,实现当地生态旅游独创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其次在开发特色资源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生态旅游业发展持续性就必须要树立生态保护大局意识,切勿执着追求短期利益。在绿色农业方面,目前我国存在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绿色农业治理欠缺等问题,阻碍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不利于乡村经济发展乃至乡村振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着眼于加大政府支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在种植中不断提倡节约水资源,珍视土地资源的意识。相关部门也要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工作,从合理规划农药使用等方面增加科学种植知识。在人才振兴方面,首先,要完善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村人才福利,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并且不断吸引外来人才。其次,要积极开展对农村现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适应城镇化相关产业发展。在组织建设方面,首先,基层党组织成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寻找突破。其次,要明确基层党组织领导体系,明确权责,做到将权利与义务相挂钩。在文化建设方面,首先,需要强化村民文化意识,从义务教育到老年人文化教育都要注重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其次,要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只有完善了全村村民的文化意识,才能为建立特色文化产业提供夯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消费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新消费ABC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