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蝶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南京 210000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物理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批判,予以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和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讲,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浅层阶段,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的学习,还应多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笔者以“光现象”的教学为例,以趣味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建立科学模型,思考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物理模型是人们在研究物理现象时,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复杂的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和概括后得到的。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研究出来的,主要是用来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建构、理解与应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中“光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模型,建构光线模型的过程很关键,同时,如何应用该模型分析问题也很重要。在常规教学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模型去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影子、小孔成像等现象。为了促进学生对光线模型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小孔成像”与“反小孔成像”两个对比实验。
教师演示:在硬纸板中央剪出五角星的形状,将其覆盖在平板照明灯前,得到一个五角星形状的光源。打开电源照向一个圆形小孔,当小孔距离墙壁较远时,墙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光斑。
图1 “小孔成像”实验
教师提问:墙上的光斑是什么形状?光斑是如何形成的?能否用光线模型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墙上的光斑是五角星形状的,是来自五角星光源的光经过小孔直线传播,在墙上形成了一个倒立的实像。
教师提问:如果将小孔换成小球,小球距离墙壁较远时,当光源照向小球,墙壁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猜想:墙壁上的影子是圆形的。
教师演示:将五角星光源照向小球,当小球距离墙壁较远时,墙上出现如图2所示的影子。
图2 “反小孔成像”实验
教师提问:墙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它和刚刚小孔成的像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能否用光线模型解释墙上的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讨论:墙上的影子是五角星形状的,且和光源的形状相比是倒立的。墙上的影子和刚才光源通过小孔成的像形状一样,只是小孔成的像较亮,而小球后面的影子较暗。因为小孔透光,光线通过小孔直线传播照在墙上形成亮的五角星,而小球会挡光,一部分光线在直线传播时被小球挡住,在墙上形成暗的五角星。
教师展示如图3所示的原理图,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小结。
图3 “小孔成像”和“反小孔成像”原理图
设计意图:“小孔成像”是“光现象”中一个有趣的实验,而“反小孔成像”实验则更让学生感到惊奇。从趣味实验出发引导学生应用光线模型对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所学模型迁移到新的问题当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
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是基于证据和理由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描述、判断、解释,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反驳他人的观点。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论证,可以促进学生概念理解和概念转变,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物体的颜色”教学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观察暗室里不同光照射下物体的颜色,以此来讲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但学生往往不能理解为什么物体只反射一部分色光,另一部分色光去了哪里。主要的原因是课堂中缺少“光被吸收”的事实证据,导致课堂论证的逻辑不够完整。笔者在新课教学中增加“激光射气球”的实验,为学生的论证增加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教师提问: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在气球表面,气球看起来会是什么颜色?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演示:在暗室中分别用白光和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射红、绿、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气球。
学生观察气球的颜色,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1中。
表1 不同色光照射气球的实验记录
教师提问:从实验结果看,不同颜色的气球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学生论证:白色的气球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的气球不反射光,红、绿、蓝三色的气球只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
教师提问:光照到物体表面,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进入人眼,另一部分光去了哪里?
学生猜想:另一部分光可能被物体吸收了。
教师演示:用激光笔照射黑色气球,气球爆裂。
教师讲解:由于光具有能量,当用激光笔照射气球时,气球吸收激光的能量,温度就会升高从而爆裂。
教师演示:将红、绿、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气球充气并固定起来,分别用红、绿、蓝三色激光照射气球。
学生观察气球是否爆裂,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2中。
表2 不同激光照射气球的实验记录
教师提问:从实验结果看,不同颜色的气球分别会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学生论证:根据气球的爆裂情况来看,白色气球不吸收光,黑色气球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红、绿、蓝三色气球吸收与自身颜色不同的光。
教师提问:不同光照射下,物体的颜色看起来不相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论证:光照到不透明物体上,一部分光被反射,进入人眼,人眼看到了颜色,另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设计意图:科学论证依赖于科学证据,教师不能只注重物理结论的教授,而忽视课堂论证的过程,只有结论而无证据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教师利用“激光射气球”这一趣味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官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得到的事实证据进行论证解释,唤醒学生对证据的关注。
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过程,科学推理是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和所给的事实与条件,进行逻辑思维推导,推出正确的判断或结论。物理教学中将陈述性知识放在特定的情境化问题中,融入实际生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促进科学推理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光现象”单元复习中设计了一道情境化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物体的颜色、色光的混合等多个知识点分析问题,经历推论思辨、逻辑论证等推理过程。
教师演示:一名同学站在白色背景板前,用一束白光照向他,背景板上出现黑色的影子。
教师提问:你有哪些方法使人影变成红色的呢?
学生猜想:将白色背景板换成红色;人换上红色的衣服;用另一束红光照向原来的人影。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将白色背景板换成红色,人影依然是黑色的。当白光照向实验员,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被人挡住,红色背景板上仍然有一个区域照不到光,因此这个区域看起来就是黑色的影子;而红色背景板的其他区域被白光照射后可以反射红光,因此看起来是红色的。
学生讨论:人换上红色衣服,人影依然是黑色的。当白光照在红色衣服上,红色衣服只反射红光,衣服看起来是红色的,但是由于人挡住了光线,白色背景板上依然有个区域照不到光,因此这个区域的影子看起来仍然是黑色的。
学生讨论:用另一束红光照向原来的人影,可以使人影变成红色。先利用白光照向实验员,在白色背景板上形成一个黑色的影子,就是照不到光的区域。再用另一束红光照向影子,背景板反射红光,因此这片区域看起来就是红色的。
教师提问:将一个红色玩具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让红、绿、蓝三束光照向玩具,背景板上的影子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学生猜想:由于色光的混合,墙上会出现彩色的影子。
教师演示: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彩色的影子实验
教师提问:这些彩色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以左边的黄色的影子为例,当右边的蓝光照向物体,物体的背后由于照不到光便形成了一个黑色的影子,但是左边的红光和中间的绿光可以照到这个区域,红光和绿光混合后可以得到黄光,于是形成了黄色的影子。
教师展示原理图(图5),并进行小结。
图5 彩色的影子实验原理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暴露光学方面的迷思概念,再运用逻辑思维、依据科学原理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解释,进而得出结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中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表现在善于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迅速洞察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相互联系,能设计出各种简单、新颖、独特的实验方案。初中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不长,创新似乎还很难,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将生活中的科技发展、趣味实验应用于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以及质疑创新的重要性。笔者在光的反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科普节目中出现的实验场景进行讨论分析,并通过动手制作还原节目中的实验装置,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教师展示:在《是真的吗?》20190810期节目中,两位同学站在平面镜的后面(图6)。
图6 《是真的吗?》透明的镜子实验
学生惊呼:我们能看到男生的下半身,镜子好像透明的一样,可是却看不到女生的下半身,女生的下半身仿佛“隐形”了一样。
教师提问:你能利用平面镜制作出这样的装置吗?
教师引导: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进入了眼睛。我们看不见女生的下半身,说明来自女生下半身的光线没有进入眼睛。我们能看见男生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像”,说明来自男生下半身的光线经过反射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并且男生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像”均在观察者的正前方,说明下半身的光线经过反射后,最终沿着男生至观察者的直线方向传播。
教师展示:如图7(a)所示的示意图,要求学生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学生讨论:画出如图7(b)所示的示意图,来自男生的光线经过反射进入观察者眼中,而来自女生的光线由于平面镜的阻挡,不会进入观察者的眼中。
学生讨论:可以将图 7(b)转化为图 7(c),将两个平面镜垂直放置,另外两个平面镜也垂直放置,调整两组平面镜使其对应边互相平行,在平面镜所夹的三角形区域中,放置任何物体都不会对男生的光路产生影响,看起来就像“隐形”了一样。
图7 透明的镜子实验装置构建过程
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将塑料瓶放在平面镜后,仍然可以看到瓶身,而隐形区域的塑料盒成功“隐形”。
图8 “透明的镜子”学生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看似“透明”的平面镜实现隐形的实验充满了趣味性,该实验利用的是学过的平面镜成像和光的反射知识,利用所学知识经历理论分析和动手制作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总之,开展丰富多样的趣味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科学论证、科学推理、质疑创新等活动,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资源,创新实验方法,发挥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