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佳佳 刘磊
“主旋律”题材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定义,其强调“艺术作品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应该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至今,主旋律电影的主导功能不断加以强化,其作为电影的大众艺术包装也日益完善并拥有新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反复探索和成长,蜕变为在文化和行政领域资源丰富、影响力巨大的文化形态。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市场、大众审美和国际环境,主流形态下的英雄形象也在推陈出新,不断迎合并尝试走出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电影道路,逐步构建起新时代的国家话语权。本文将对时代主题下主旋律电影中英雄形象符号化在人物、表演、类型和情境四个方面的发展和嬗变进行分析,思考符号化的英雄形象之于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艺术表达。
传统意义上主旋律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被认为是国家意识形态观念体系当中的一种符号,具有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的作用,在电影中的艺术价值则退居其次。但如果进一步探究和回顾中国电影史,不难发现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在第一个电影高潮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电影运动”,并基于革命思想、秉承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开创了英雄人物形象符号化和政治思想并存的电影先河。电影中的英雄人物符号同样遭受着三座大山的逼迫和榨取,但依旧意志坚定,一心向党,奠定了主旋律影片创作的基调。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期,中国电影继承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在这一新时期,电影英雄的人物符号发展受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艺术创作挣脱与创新并行。这一时期的电影对伟大英雄人物符号的形象塑造中,出现了诸如《白毛女》《南征北战》《董存瑞》《铁道游击队》《上甘岭》《狼牙山五壮士》《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这些主旋律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创作在如今可以归纳为“符号化”的特征,这种符号根植于对伟大事业建设的希望,也象征了电影作为宣传工具手段的直接方式。
改革开放时期的电影摒弃了单一扁平的人物创作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下的英雄人物符号创作也并没有抛弃对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讴歌,如《焦裕禄》《孔繁森》等,赞颂为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小我的品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人物立体饱满,力求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真实反映生活。这一时期,电影主旋律对于英雄人物符号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由宏大叙事转向描述个体行为和追求情感共鸣,不再依靠战争和冲击来烘托人物单面形象,总的来说英雄人物形象符号逐渐有血有肉。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进一步敞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加深,中国“入世”成功,海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对本土电影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主旋律电影在面对威胁时主动演变,开始进行商业化的新探索,创作出的英雄形象既信仰坚定又情感立体,人物的所作所为也都符合逻辑。从《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群像式历史事件的展现类电影中,就可以窥视英雄形象符号化的树立,再到《战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映的系列献礼片,英雄人物屏幕形象早已突破曾经二元对立的表达,人物情感更为细腻,更趋于表达真实的“人性”。
电影特有的纪实本性和逼真性使得电影自觉地承担起了记录历史状况、再现社会现实功能的作用,不仅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还能更为深入地反映不同时代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及思维观念,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主旋律电影因其政治性、道德性、传统性和主导性,其本身系统性和权威性的艺术形态、话语权的阐释等都与英雄形象类型符号息息相关。
每个国家的历史中都记载着为民族和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通过文化宣传教育,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被广泛传播,深深扎根在人民的头脑中。对这些特定人物符号的记忆,不断地确证、强化着群体成员的认同感。新中国初期的主旋律电影创作主要是塑造社会需要的英雄形象,以满足受众的情感寄托并完成“宣教、引导、喉舌”的“宣传工具”任务。彼时的电影故事都发生在战争时期,满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理想化目标设定,并以特定形态的脸谱化人物形象满足政治审美的需要。有根据战争年代拍摄的英雄人物为国牺牲的人物传记故事片《董存瑞》、展现浴血奋战英勇歼敌的抗美援朝战役《上甘岭》、凸出女性形象巾帼抗战英雄的《红色娘子军》等电影,还有改编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行业真实人物的作品,例如,聚焦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真实故事的《女飞行员》、关注体育运动事业的《球场风波》、表现为新中国的地质勘探工作鞠躬尽瘁的电影《昆仑山上一根草》等,均展现了拥有非常人的意志品质的英雄形象。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电影创作基于现实世界,突出展现利于民族形象塑造的伟大意志品质,叙事手法较为单一,矛盾基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历史现实问题。主题倾向于宏大叙事,表现人物拥有“高大全”的人格特征,无论是性格塑造还是外在形象都避免不了单一的创作方向。
改革开放后如《红河谷》《红色恋人》等影片将爱情元素插入战争题材的选题,将普通人的感情进行诗化描写,更贴合于受众对于战争年代普通人生活场景的理解,让观众对角色的共情能力得到空前提升。观众对英雄认同,进而也就认同电影的意识形态,肯定电影的价值。近几年,中国导演们也开始摸索将英雄形象类型符号趋向平民化,张艺谋的《狙击手》《悬崖之上》不再拘泥于大框架和大背景,打破了前人在《上甘岭》《开国大典》搭建的宏大叙事,也有别于西方电影中惯用的超级英雄符号。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塑造英雄形象的视角不同,现在国内的创作者主动从一群小人物的视角去叙述平凡人的英雄事迹,主旋律英雄形象出现多维度、多层次、综合性的类型符号。
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中国电影革命的创作高潮,也是创作道路及经典的确立时期,出现了《林家铺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作品。《林家铺子》成功将个人命运同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以点带面地解释了当时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突出了社会意义。《林则徐》《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作品刻画了具体历史场景中的英雄形象,展现不同时代下的不同革命英雄形象。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题材、建构群像式的领袖形象,如《周恩来》《开国大典》《我的1919》等,追求诗化表达,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电影艺术的视听语言进行结合,完成了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变。
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电影创作也迎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的历史定位、新的电影艺术启蒙潮流和新的体制改革,主旋律电影也在探索新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表达的道路上迎来了多样化的发展,主旋律电影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此时,艺术创作要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等成为电影艺术创作尤其是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宗旨。新时期,电影工作者从各个角度进行呼应,创作出众多佳片,歌咏时代,展现民族精神,弘扬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思想并完成市场的考验。纵观70年新中国电影史,可以从各年代寻找出属于主旋律电影的“时代最强音”。
相较于早期的戏剧化、表演痕迹很重以及固定镜头为主的拍摄方式,如今的主旋律电影已经从拍摄制作上达到了商业电影的标准。这种转变起始于中国电影的艺术觉醒时期。技术的升级和艺术的觉醒让主旋律电影在视觉效果展现上有了更多可能。改编自“样板戏”的《智取威虎山》将红色经典融入传统武侠成分,威严耸立大雪纷飞的鹰嘴崖、独特的电影空间环境与视觉表现力更加吸引当代青年。《中国机长》巧妙地以一架飞机作为整部电影的叙事场景,拓宽了以往战场斗争的惯性思维,飞机突发故障,在千钧一发之际,机长顶住压力做出正确判断,机组成员内心紧张却依然安慰乘客,整个机组人物刻画立体丰满,凭借专业知识临危不乱,拯救一个航班乘客的性命。主角不一定要赴死,圆满成功的一样是英雄。
同时主旋律电影的影像情境也在发生变化,电影情境不只是电影故事发生的所在地,更是电影文化和叙事表达的立足点。近年来出现的电影已经完成了向海外输出的政治使命,如《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故事发生地从头到尾都是在海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和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电影逐步实现文化自信并实现了将电影文化走出去。在现实主义的表达基础之上探讨真实性,电影情境随着技术和艺术的不断探索以及商业元素的进入,完成了商业转型后的探索。例如,《流浪地球》大面积的非实景拍摄和虚构创作将电影空间拓展到了外太空和地下世界,而这种中国式的主旋律电影情境恰恰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民族团队精神和智慧,也最终呈现出了将美好想象寄托于电影情境的艺术表达。
进入新时代后,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对英雄情怀、英雄品质及英雄精神等方面的塑造上更为生动有趣,既突出表现了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又不失现实的真实性,激发出历史精神的新活力,使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得到更为生动的演绎与阐释,充分展现出特殊历史时期个体身上所蕴含的强大人格魅力。电影创作受到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艺术表演形式追求多元表达,主旋律电影顺势而为,但依旧强调尊重客观现实,老一代演员表演时遵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主张观察体验生活。近些年演员表演引入多种理论,体验化表演的主导地位逐渐挪移。从《金刚川》《狙击手》《八佰》等影片可以发现,除了电影叙事结构不断丰满、视听语言不断完善之外,吴京、张译、章宇等演员也在表演中不断探索出更逼真自然、利于赏析的英雄形象符号,将角色的心路历程流畅演绎,观众从而也对这些符号在思想上或感情上相互感染、产生情绪。总的来说,主流电影形态还是继承现实主义的表演符号倾向,并不断演变,在近些年逐步完成不同范式之间的自由穿梭。
当然,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建构过程中应避免生硬的符号植入,意识形态的建构应该潜移默化,创作者最重要的还是要讲好故事,注重叙事过程中影像的表现力,毕竟作为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还是离不开亲情、爱情、友情等伦理情感的诉求,这也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作为系列主旋律电影,巧妙地用主题式命题集结多位导演的智慧,将拼盘电影拆分开后不难发现短片中伟人的比例远远小于普通人,不再刻意还原名人名事,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小人物身上,以小见大地反映个体的魅力,流露对祖国的歌颂。《奇迹·笨小孩》中景浩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贴合正能量顺应时代新发展,小人物也是英雄,这也符合主旋律的中心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不一样、文化场域有所变化,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有所转变。主旋律电影在变迁,其所建构出来的英雄人物符号也在不断发展成熟。从人物的公式化倾向,塑造扁平单一的英雄形象,到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再到平凡个人的伟大瞬间,英雄形象符号的塑造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艺术文化的变迁,以及大众审美需求和情感诉求重要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