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金
(扬州天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11400)
为了保障路基填充的质量,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具体措施如下:首先,需要场地进行清理,如垃圾、碎石等杂物,都要清理干净,避免这些杂物在施工过程混入路基中,对路基的填充质量造成影响。其次,需要做好施工设备的准备工作,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且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保障设备可以正常投入使用,使路基换填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然后,需要进行施工材料的准备,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规格等进行检查,保障施工材料的指标符合要求,将其作为路基填充物不会产生质量问题。如石块的形状、粒径等需要满足要求,并且需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进而保证路基换填施工的质量。最后,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在施工现场修筑排水沟、截水沟等设施,避免恶劣天气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使施工现场的水分渗进路基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施工材料进行防潮处理,保证后续施工材料能够顺利使用,确保材料能够对路面起到填充作用,保障材料使用的整体质量。通过施工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对施工问题的应对能力,确保施工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在施工前需要制定路基换填的问题解决预案,一方面,可以对施工问题起到预防作用,降低施工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施工问题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确保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提高问题解决方法的对应性。
旧路面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清理,挖出路基表面的松软土质,尤其是淤泥,需要及时地清理干净,这样才能保障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挖掘出的松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其作为填充材料重新填入到路基中,以此来避免资源的浪费,使土质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路面清理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路基承载力试验,确定承载力不符要求的路基范围,为测量放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使放样过程更加地精准。若是旧路基中存在积水,则需要采取集中排水方式,将路基中的积水排出,避免积水对放样、挖掘等过程造成影响,使后续施工能够具有良好的效率,从而提高路基换填的质量。
在路槽开挖前需要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使路基换填施工更加地精准,避免开挖过程发生错误。测量放样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确定施工挖掘的关键点,确定需要挖掘的路基面积,并且在路面上撒上白灰进行标记,为路槽挖掘过程提供参考。其次,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放样情况,完成施工图纸的绘制,由施工图纸对路基填筑过程进行指导,进而确定路基换填范围和换填深度。例如:需要测量出施工现场需要换填的路基面积和深度,将其标注在施工图纸中,使施工图纸的断面图信息更加地准确,保障路基换填过程更加地精准。最后,需要将施工图纸与放样进行比对,确保施工图纸数据标注的准确性,提高施工现场实际数据与图纸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为后续的施工过程提供有效的施工图纸,保障路槽挖掘过程更加地精准。测量放样是路基准确挖掘的关键,需要按照图纸标注进行操作,同时做好放样的校验工作,保障放样过程符合施工标准。
换填过程需要将路基中松软土质进行换填,为此,需要进行路槽的挖掘,再进行路基的填筑。路槽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保障施工设备准备就绪,设备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保障挖掘过程能够顺利开展。第二,需要加强路基开挖过程的监测工作,一旦路槽挖掘尺寸出现偏差,则需要及时进行纠正,以免对路基中完好的部分造成破坏。同时,需要注重路槽内部的清理,避免路槽内部碎石、尘土堆积,影响路基的正常换填。第三,路基开挖完成后,需要对中桩、边桩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且准确地确定中线、边线的位置,使路槽的开挖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上述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土方量的计算,确定路基换填需要的土方量,使换填工作的下料过程更加地合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换填料出现浪费,节约施工材料的使用,既可以为施工单位解决一定的成本,又能够保障路基换填施工的质量,保障后续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
基底检验需要与路槽开挖过程配合进行,在挖掘过程中逐步进行基底检验过程。首先,需要使用挖掘机对路基进行挖掘,当挖掘至30 cm时,需要对路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若是路基的承载力符合要求,则继续对路基进行挖掘;若是路基的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调整挖掘方案,并且增加路基的挖掘深度,必要时对路基进行密实处理,使路基的承载力符合要求。其次,需要做好高程的测量工作,大约每隔10 m进行一次测量,进而保障高程与路基相匹配,进而保障路基填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最后,需要对基底进行最后检验,确保基底具有良好的承载力,若是承载力不符合要求,需要使用打夯机对基底进行击打,增加基底的密实程度,以此来增加基底的承载力,保障路基填筑后具有良好的质量,避免由于基底承载力不足而导致路基发生塌陷,对路基换填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路基填筑需要采用分层填筑与碾压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基换填的密实程度,使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力。路基填筑施工过程如下:首先,路基每填充一层,就要进行一次碾压,使每层路基都能够保持密实的状态,从而保障路基换填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路基每层填充的深度为30 cm,可以保障铺摊、碾压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使路基填筑具有良好的质量。其次,路基换填材料主要由砾石和泥土组成,需要保障施工材料符合要求。为了保障路基填筑的准确性,可以在路基上画出方格,使换填料能够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填充。然后,路基填筑过程中需要做好铺摊工作,使路基具有良好的平整性,使路基填筑过程更加地均匀,进而为路基碾压施工做好准备工作,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碾压质量。最后,需要对路基的回填效果进行验收,确保路基的高程符合要求,保障路基填筑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
路基碾压需要对碾压方案进行制定,应结合土壤的力学性质,制定完善的碾压方案。影响碾压效果的因素较多,如含水量、铺层厚度等,需要对碾压过程展开分析,确定公路碾压的最佳方案。施工方案采用试验法进行检验,选择合适的路段,长度在100 m左右,针对该路段进行试验性地压实,确保碾压方案的有效性,为路基碾压过程提供依据。对于碾压路段,需要做好含水量的检测工作,确定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以报告的形式记录试验结构,便于对最佳碾压方案进行探讨。通常情况下,对于粘性较高的土壤,需要的碾压次数要多1~2次,否则将会影响土壤之间的密实度。因而,土壤性质是确定压实机械的方法。以砂性土为例,需要以振动压路机作为主要碾压机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密实度,使碾压机能够发挥出效果。碾压机的重量一般在35~50 t之间,若土样的粘度较高,可以选择大重量的压路机,保障压路机能够顺利地工作。
碾压前需要检查土壤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应避免进行碾压,否则将会降低碾压的效率,不利于路基填筑施工的进行。当土壤的含水量较高时,应采用铺摊晾晒的方式,快速去除土壤中的水分,使含水量能够得到控制。当含水量较低时,需要进行洒水处理,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但应避免洒水过多,否则不利于碾压过程的进行。通常情况下,含水量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否则将无法达到最佳施工效果,甚至会对施工效果造成阻碍,影响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采用大型碾压机施工时,需要避免出现过度碾压的情况,否则将会导致路面出现车辙,使得碾压痕迹过于明显,碾压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碾压过程中,需要注重压路机之间的衔接,避免碾压边缘存在空隙,导致部分位置未能得到充分碾压。碾压时应采用先慢后快的方式,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翻浆现象,对路基碾压过程造成阻碍。
路基填筑过程中需要进行碾压作业,增加路基的密实程度,从而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力。路基碾压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初压、复压、终压,各个阶段路基碾压施工要求见表1所示。在碾压过程中需要严格对碾压速度进行控制,保证碾压机能够匀速行驶,这样可以保障路基碾压得更加的均匀,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实程度。此外,还要对路基换填料的湿度进行控制,为换填料提供适宜的湿度,这样可以保障碾压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使换填料之间能够充分地接触,让路基的碾压更加地密实,进而保障碾压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此外,需要注意碾压的顺利,先进行边缘的碾压,再进行中间部位的碾压,直到轮迹完全消失后,说明路基的压实程度达到要求,标志着碾压作业结束。
表1 路基碾压施工要求
路基换填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换填路基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路基的质量符合要求。路基的检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或钻芯取样法进行检测,压实度不得小于95%,这样才能达到合格标准。(2)纵断面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质量合格标准为(+10 mm,-15 mm)。(3)中线偏差。采用经纬仪进行检测,质量合格标准为±50 mm。(4)宽度。需要与施工图纸进行对比,若两者相同,则说明质量合格。(5)平整度。采用3 m直尺进行检测,质量合格标准为±15 mm。(6)横坡。采用水平仪进行检测,质量合格标准为±0.3%。若路基的质量合格,则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检测条件,否则,路基换填的质量不合格。
综上所述,路基松软、路面沉降等是公路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需要采用路基换填技术进行应对,对松软形变的路基进行换填,使路基能够重新恢复承载力。为了保障换填路基的质量,需要严格按照路基换填技术规程进行施工,确保路基的承载力能够符合要求,从而保障公路能够继续投入使用,提高公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