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子宫肌瘤也称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1]。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全切术等。但手术过程难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术后需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给予针对性护理,以缓解其疼痛,增强康复效果。针对性护理主要通过改变体位、按摩、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但该方式效果无法持续,患者容易反复出现疼痛感觉。近年来,低频治疗仪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得到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联合低频治疗仪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年龄32~53岁,平均(41.24±2.18)岁;病程6~126个月,平均(65.29±34.26)个月;单发肌瘤13例,多发肌瘤26例;肌瘤直径3.08~7.54 cm,平均(5.33±1.94)cm。观察组年龄33~53岁,平均(42.31±1.87)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66.17±33.67)个月;单发肌瘤16例,多发肌瘤27例;肌瘤直径3.12~7.63 cm,平均(5.37±2.02)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世界传统医学妇科学》[2]中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各项体征检查均符合手术要求,并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皮肤对电极片过敏;血压异常;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护理人员;中途退出本研究;合并其他子宫疾病。
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术后6 h,指导患者取去枕仰卧位;6 h后,患者垫枕仰卧,并调整体位为头低脚高位,将下肢或下腹抬高(高于水平面20°~30°),给予患者季肋部、双下肢及肩背部按摩,5~10 min/次;按摩结束后,协助患者在床上完成伸展双上肢运动、旋转脚踝运动及抬腿运动,每项运动每次持续5~10 min;术后24 h后,指导患者逐步进行全身肌肉放松训练,20 min/次,2次/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协助其尝试下床进行简单活动,如室内慢行等,并定时监测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不同的镇痛措施,如播放音乐、与患者聊天等,以转移其注意力;通过按摩、冷敷、热敷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术后72 h,患者若无异常症状,可让其自由调整休息体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频治疗仪干预:仪器选用欧姆龙低频治疗仪[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60059号,HV-F020型],术后24 h开始干预;患者取平卧位,将其腹部皮肤清洁干净后,将正、负电极片贴在其腹部皮肤上;选择疼痛治疗模式,将治疗频率设置为3 Hz,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缓慢旋转旋钮,调节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10~15 min/次,1~2次/d。
(1)疼痛程度:干预前及干预5 d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3],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2)康复效果:观察记录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效果比较
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将对其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使患者出现术后疼痛,若术后疼痛无法缓解,将导致患者无法按时按量完成术后康复训练,影响康复效果,因此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4-5]。针对性护理是依据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护理措施,以达到缓解疼痛、减轻手术创伤的目的;但该措施对改善患者子宫微环境效果欠佳,患者疼痛感易反复[6]。低频治疗仪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利用脉冲波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疗、缓解疼痛等目的的仪器[7]。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5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联合低频治疗仪可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分析其原因为,低频治疗仪通过向患者疼痛部位输入低频电流,作用于痛感传递神经,可阻断大脑对痛感信号的接收,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该治疗仪还可通过电磁波作用于与疼痛相关的关节或穴位,使肌肉出现晃动感和震颠感,引起膳食纤维激动,关闭传输感觉神经,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发出热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首次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联合低频治疗仪可有效促进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分析其原因为,低频治疗仪通过电流刺激可引起机体肌肉收缩或松弛,肌肉的泵作用即开始动作,肌肉松弛时,血液大量输入;肌肉收缩时,含有代谢物的血液被送出,肌肉的收缩或松弛循环往复,可促进血液运行流畅,从而加速患者康复;该治疗仪基于中医经络学原理,给予机体低频刺激,通过对脏腑的调节作用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舒筋、调五脏六腑、平衡阴阳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排便能力,缩短患者排气时间;此外,该治疗仪的温热作用对皮肤感受器起到刺激作用,可调节腰骶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激活病灶周围组织的细胞活性,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并可促进病灶周围组织修复,有利于加速患者肠鸣音恢复,促进患者病情改善[9-10]。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联合低频治疗仪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