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镇, 张亚东, 陈 涛, 赵庆勇, 赵 凌, 周丽慧, 姚 姝, 赵春芳, 梁文化, 路 凯, 王才林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江苏南京 210014)
产量、品质、抗性的改良是江苏省水稻育种的主要方向,不同时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其中某个性状改良更突出。2008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日本优质稻资源关东194育成了被誉为“江苏最好吃大米”——南粳46,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拉开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的序幕,先后涌现出一批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应用前景好的优良食味高产粳稻品种,如适宜苏南稻区种植的早熟晚粳稻品种南粳5055、南粳3908、苏香粳100、宁香粳9号等;适宜苏中稻区种植的迟熟中粳品种南粳9108、南粳9036、泰香粳1402等以及适宜苏北地区种植中熟中粳稻品种南粳5718、南粳2728、徐稻9号、南粳9308和南粳66等,为江苏省稻米产业品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目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虽然解决了口感问题,但是外观品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生产上熟期早、丰产性好、外观品质好的粳稻品种仍具有较大的应用面积。因此,为培育熟期早、丰产性好、外观品质好、适口性较好的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了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南粳5758。
南粳575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浙江省引进的粳稻新品系台0206为母本、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武育236为父本杂交,经9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10063),适宜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2016年5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为20160821.5),2018年1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为CNA20160821.5),品种权名称为南粳5758。
为了选育稻米品质优、熟期早、丰产性好、适宜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7年正季在南京市以浙江省引进的粳稻新品系台0206作母本、以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引进的粳稻新品系武育236作父本杂交,成熟期混收F。2008年正季在南京种植12株F植株以及对照台0206,剔除与对照相同的假F植株,剩余真F植株混收1 000粒左右种子;2008年冬季在海南三亚师部农场试验基地种植F群体,并尽可能多地选择不同类型单株,2009—2011年正季和冬季分别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白马植物科学基地和海南三亚师部农场试验基地种植F~F世代,每个世代均按单株分别种植小区,分蘖期提取DNA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标记检测,成熟期收取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佳的单株,室内用小型糙米机碾出糙米进行外观米质人工鉴定,淘汰垩白率和垩白度不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的单株,剩余单株继续加代。201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白马植物科学基地种植F,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丰产性好的稳定小区收种,室内进行品质鉴定,淘汰品质达不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的小区,剩余小区留种进行小区鉴定;2013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试验基地种植小区进行鉴定试验,编号JD4503小区综合表现好,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2014—2015年在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等适宜种植区进行多点比较试验(编号为JD5758),表现为熟期早、农艺性状好、穗型较大、产量高、抗倒性强、稻瘟病抗性佳、米质优等特点,暂定名为“宁5758”。2016—2018年在苏中、苏北各县(市、区)进行示范展示,均具有良好的种植表现,2019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沿海所科企联合体区试(参试名为南粳5758),2020年因表现优异(产量高、米质好),同步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沿海所科企联合体区试和生试,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210063),定名“南粳5758”,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图1)。
南粳5758前中期叶片浅绿色、叶姿挺直、剑叶略披,偏紧凑株型,茎秆较粗壮,耐肥抗倒性强,后期转色好,秆青籽黄,最后3~4张功能叶在完全成熟时仍保持绿色。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沿海所科企联合体试验数据表明(表1),全生育期149 d左右,比对照武运粳27号略早 1 d 左右,属于迟熟中粳稻类型。株高96 cm左右,分蘖率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数340万穗/hm左右,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为128.2~141.6粒,结实率高,均在90%以上,千粒质量26.5 g左右。
表1 南粳5758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
3年中间试验结果(表2)显示,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486.5 kg/hm,较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0.1%,其中7个试点增产,3个试点减产,宝应和东台试点减产幅度比较大,超过10%;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宝应试点大幅减产主要表现在穗数过多、穗型小、 灌浆充实度较差、 千粒质量低; 东台试点大幅减产主要表现在穗数少、穗型偏小而导致减产。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151.7 kg/hm,较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3.8%,其中10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减产的东台试点与其他试点的产量构成因素相比,主要表现为结实率低、千粒质量低。宝应试点增产幅度最高,其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较高的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促大穗、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目标。2020年生产试验中,8个试点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产量10 366.5 kg/hm,较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5.1%。综合3年中间试验29个试点的产量结果来看,最高产量达 11 442.5 kg/hm,最低产量达8 489.3 kg/hm,差异达2 953.2 kg/hm。因此,合理的栽培措施对提高南粳5758的丰产性具有重要作用。
表2 南粳5758中间试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
南粳5758稻米外观品质好,而且胶稠度较高、口感偏软、适口性好。据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2020年检测,糙米率84.7%,整精米率75.8%,垩白粒率4%,垩白度0.9%,胶稠度 84 mm,直链淀粉含量14.9%,粒型长宽比1.9,碱消值7.0(表3),达部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
表3 南粳5758米质理化指标
在2019—2020年2年区域试验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该品种的抗性进行接种鉴定(表4),南粳5758稻瘟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抗性表现中抗-中感,其中2019年穗颈瘟损失率1、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5、抗性评价中抗,白叶枯病抗性级别5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级别3级;2020年穗颈瘟损失率5、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25、抗性评价中感,白叶枯病抗性级别3级,条纹叶枯病抗性级别5级。纹枯病抗性2019年表现感病、2020年表现抗病。
表4 南粳5758抗性鉴定结果
从南粳5758中间试验和试验示范结果可以看出,南粳5758主要的品种优势是稻米品质优、具有高产潜力、综合抗性较好,但是年度间品质和抗性也存在较大差异,试点间、年度间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差异也较大。因此,提高配套栽培技术到位率对提高该品种的丰产性和稻米品质,提升品种种植效益尤其重要。根据该品种的特性,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栽培措施。
南粳5758千粒质量26.5 g左右,考虑适当稀播、培育壮苗的同时兼顾栽插质量,播种量采用 120 g/盘左右比较合适。
该品种可达11 250 kg/hm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指标应为:有效穗数340万~350万穗/hm、实粒数120粒/穗以上、千粒质量26.5 g左右,同时群体量过大反而会降低产量,种植过程中应该采用控制合理穗数基础上,用好促花肥和保花肥以攻大穗、提高结实率的措施提高产量,因此在肥料运筹时应当将总施氮量控制在270 kg/hm左右,基蘖肥 ∶穗肥宜6 ∶4或5 ∶5。在水浆管理方面,除了采取干湿交替灌溉、适时搁田、及时露田透气等常规水浆管理措施外,重点加强后期水浆管理,后期要注意养根保叶以提高结实率、灌浆充实度和品质,切忌断水过早导致影响品质和产量。
在草害方面,做好“两封一杀”;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及时掌握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预测信息,做到精准防控。重点加强中后期的稻瘟病和稻曲病防治,关键是做好破口前5~7 d、破口期和齐穗期的3次及时、精准防治。遇到特殊气候,如正常防治适期遇到下雨天气,应该适当提前1~2 d防治;遇到抽穗期期间连续阴雨寡照天气造成破口期到齐穗期时间过长,应在破口期防治后5~7 d加防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