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凤, 徐宣国, 崔丙群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到了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到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方案,种业目前正受到来自各方前所未有的重视。种子龙头企业能够敏锐察觉市场变化的趋势,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在整个种业全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兴载体,享有便利的科研资源和良好的育种制种示范基地,这些特有的资源优势使得园区在种业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园区特有的产业培育功能有助于种子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企业充分利用园区这一优势平台,联手攻关“卡脖子”技术,对于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和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种业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种子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及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基地作用,两大创新主体的协同配合对于提高育种研发水平和推动创新成果的迅速落地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种业创新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要延伸种业全产业链条,从全部参与主体入手,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粮食安全的视角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也存在着作物育种协同攻关体系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等问题,要强化多主体合作,建立种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构建协同运作机制,多方合作进行种业创新,种子产业链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鼓励农业科技园区在种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保障种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区域协同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升种业创新水平。
探索育种主体协同运作机制延伸种业全产业链是当前种业振兴背景下的一大关注热点。同时,对于农业科技园区与种子龙头企业协同发展的研究较少,对于驱动两大主体协同高效益发展的路径研究则更少。基于此研究现状,本研究构建协同创新指标体系并分析区域协同现状,以及针对各区域现有资源条件的不同研究驱动多主体协同高效益发展的路径,最后对于完善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和商业化育种体系提供相关建议。
1.1.1 灰色关联度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是用于衡量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相互作用程度的一种方法,可以评价种子龙头企业子系统和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育种指标的关联程度来评价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计算步骤如下:
Δ0()=|()-()|;
(1)
(2)
(3)
1.1.2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复合系统协同度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多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创新配合情况,计算步骤如下:
(4)
(5)
(6)
(7)
1.1.3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 定性比较分析是基于组态视角研究因果关系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研究方法中只针对单一影响因素的研究,考虑了多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对结果的影响。fs/QCA在对定量数据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选用fs/QCA方法研究影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种子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高效益发展的组态路径。通过覆盖率和一致性衡量条件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定义如公式(8)和(9)所示。
(8)
(9)
在对种子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发展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所需数据来源于2013—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国家重点园区创新监测报告》以及种子龙头企业公开披露的企业年报。
根据研究文献[15-20],从创新产出、创新条件、创新绩效三种评价视角,分别构建种子龙头企业子系统的序参量和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的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
表1 种子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区域协同复合系统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对2013—2018年相关数据采用初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数据带入公式(1)~公式(3)中,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种子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关系矩阵(表2)。结果表明,大部分指标的关联度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指标之间联系密切,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合理性,适合做下一步分析。具体来看,企业创新产出的结构均值在所有的结构均值中最高,高达0.979,说明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的投入对于园区的创新绩效水平影响较大。
表2 种子龙头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关系矩阵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种子龙头企业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和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地区序参量有序度普遍偏高,西部地区普遍偏低,并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呈现种子龙头企业序参量有序度高于农业科技园区序参量有序度的趋势,说明了种子龙头企业对于育种领域投入力度较大。序参量有序度普遍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各个序参量在各个区域增长的幅度不相同。图1给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变化趋势。总体来看,各区域协同状况不相同但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东部地区复合系统协同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仔细分析原因,东部地区有以登海种业为代表的种子龙头企业和以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代表的先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些农业科技园区在全国农业科技园区中处于示范引领的位置,因此东部地区内的园区和企业有充分的资源和优势在种业领域率先展开合作,使得东部地区创新主体协同状况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地区协同度增长最为显著,高达0.254,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
表3 各区域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
参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序参量指标的测算结果以及重要性原则,分别筛选出对于各自区域对子系统有序度贡献较大的指标,研究这些条件指标的组合方式对于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分析区域之间的异同, 结果如表4所示。一致性用于检验条件组合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数值越接近于1代表一致性越好,覆盖率代表条件组合对于结果变量的解释力度,即样本中有多少数量可以用该条件组合来解释。
表4 组态路径分析
(1)东部地区:路径1表明,园区省部级研发中心占比在促进园区与企业协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条件是核心条件。较高的省部级研发中心占比辅之以政府对企业资助育种投入和企业研发部门本身的研发投入,能够驱动企业与园区育种协同创新水平的高效益;组态路径2表明,在政府资助企业育种投入较少、企业本身研发投入不足、产业化开发投入较少以及园区当年引进作物品种数较少的情况下,企业较高的种业提升投入和园区当年取得较多授权发明专利数两大条件的协同配合,也能驱动企业和园区协同高效益发展。(2)中部地区:在企业引进植物品种数以及园区研发人员数较少的情况下,企业当年获得较多新品种数和园区当年新增较多孵化企业数也能驱动企业和园区协同水平的高效益。(3)西部地区:路径1表明,在企业育种研发投入、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投入以及省部级研发中心占比较少的情况下,园区较高的劳动产出率辅之以较多的种业提升项目工程投入能够驱使企业与园区协同水平的高效益;路径2表明在企业种业提升项目投入较少以及园区内部劳动产出率较低的情况下,企业较高的育种研发投入和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以及园区内较多的省部级研发中心数对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驱动种业全产业链上两大创新主体协同高效益发展方面存在异同。相同方面:(1)各区域内无论是种子龙头企业还是农业科技园区,育种创新条件相关指标对于整个复合系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贡献较大,表明两大创新主体对于育种研发的重视。(2)在驱动两大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水平高效益方面,各区域均强调两大创新主体的协同配合,各个区域均需要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指标发挥核心作用。差异方面:(1)各区域内对复合系统系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贡献较大的指标各不相同,具体而言,东部地区企业引进植物品种数指标对于协同创新发展水平的贡献最大,中部地区园区劳动生产率指标对于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贡献最大,西部地区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项目投入对于系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贡献较大。(2)各区域驱动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不相同,其中东部地区较多侧重企业内部种业提升项目投入与园区授权发明专利数的协同配合;中部地区较多侧重企业获得审定的新品种数与园区孵化企业数的协同配合;西部地区侧重企业研发投入与园区研发中心的协同配合。
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种子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在种业全产业链上的协同现状以及驱动协同水平高效益发展的路径,得到以下结论:(1)各区域种子龙头企业子系统有序度和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有序度均有所增长,尤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园区子系统有序度在所有地区中居于前列,中部地区种子龙头子系统有序度在全国所有地区中处于前列。(2)各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协同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3)各区域内驱动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路径存在差异,但是整体来看都需要种子企业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协同配合,并要求相关指标发挥核心作用。
在国家积极推动种业振兴的背景下,立足各区域现有条件差异,以组态路径视角推动种业两大创新主体协同水平,加快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和“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推动产业链多主体协同配合发展。具体说来:(1)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各主体价值最大化。种子企业充分利用育种领域的优势,在品种选育方面积极探索,与此同时和区域内的农业科技园区展开合作,充分利用园区内的基地优势,实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落地,提高产业化水平。鼓励在育种领域的联合攻关,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2)提升园区成果转化能力,完善种业全产业链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充分的资源优势,尤其是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代表的盐碱地育种基地是优良的制种育种基地,充分利用盐碱地优势,实现盐碱地生态利用的同时,推动育种成果迅速落地转化,提高成果转化效率。(3)立足各区域资源禀赋,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各区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已组态视角组合多种有利条件,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最终实现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