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胞心系故里 共筑幸福家园

2022-10-16 16:01李汶洁
今日中国 2022年10期
关键词:归侨民宿农场

文|杨 宁 李汶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举家回乡,用他们在海外的所见所闻谱写家乡新篇章,共筑幸福家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举家回乡,用他们在海外的所见所闻谱写家乡新篇章,共筑幸福家园。

据统计,中国作为侨务资源大国,现有6000多万海外侨胞遍布于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华裔新生代有2000多万人。

燕归长塘 栖于故土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是20世纪以来浙江第二大侨乡,16.8万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文成县搭建“侨家乐”创新创业平台,“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侨家乐”旅游新业态为返乡侨胞提供发展新机遇。意大利归侨黄靖夫妇创立的民宿寒舍迴塘则是首批“侨家乐”试点创建单位之一。

谈及返乡初衷,黄靖表示:“2016年回国探亲时,我发现爷爷的老木屋主梁腐朽,几近废弃坍塌。这幢木屋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如果就这样废弃实在可惜,但若仅用作一年20天探亲的住所则实属浪费。刚好当时文成大力发展旅游,我便萌生了改建老屋做民宿的想法。”

为了落实这一想法,黄靖夫妇进行了大量民宿实地考察。例如法国、德国、挪威,中国的大理、丽江、莫干山、松阳等民宿榜上有名的地方,夫妻俩都去了个遍。他们每到一处都仔细考察学习,最终回到家乡,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寒舍迴塘”,其意为回到长塘村、回到故乡。

这一精心打造的民宿在试营业时就生意火爆,3个月的房间全部订满,原本在外漂泊的游子在家乡扎下了根。目前,民宿全年入住率保持在70%以上,回头客达30%,接待过来自32个国家的国际友人。黄靖回忆道:“民宿营业过程中,我们和一群客人建立了深厚友谊。2018年的中秋月饼、2019年的清明果子、2020年的趣味饼干,每一年的某些特殊节日,我们都和他们一起度过。”

成功的背后少不了夫妻俩在民宿翻建过程中的巧思,小到门牌名字,大到整体布局,“寒舍迴塘”蕴含着两人的心血和故事。

黄靖表示:“老屋已有50余年历史,它的一木一石都颇具纪念意义。民宿大厅的木纹装饰墙由老屋木头构成,3000多块长短不一的木板,4个木工师傅做了两个星期。酒吧台下的石头墙,采用古法手工采石、砌石,4个石匠师傅又做了两个星期。大厅内一张3米长、1300多公斤的红木长桌,从民宿大门到厅内10余米的台阶路,12个人抬着走了1个多小时。”

除了别出心裁的装修设计,中西结合的美食也是“寒舍迴塘”的一大亮点。7年的旅居意大利生活让黄靖夫妇对西餐、下午茶甜点颇有造诣,百香果柠檬鱼、芝士焗虾、意式提拉米苏、法式马卡龙等让人垂涎欲滴,而迷迭香柠檬烤鸡更是民宿客人必点的一道热门菜品。黄靖说:“我们平均每年卖出1000多只烤鸡,大部分鸡都由周围村民提供,本地食材加意式烤法,深受顾客喜爱。”

“寒舍迴塘”民宿

“寒舍迴塘”创始人黄靖组织客人进行饼干制作手工活动

200只羊、1000只鸡、冬瓜、南瓜、山药……只要村民提上门的食材,黄靖都照单全收。就这样,“寒舍迴塘”成为周边30多家农户的销售终端,为村民们带来一年100多万元的销售额,每户平均增收1.5万元人民币左右。

作为温州海外青年宣讲员,黄靖还通过直播将自己的民宿发展史传到海外。他说:“我们希望更多的华侨华人回到故土,开创新天地。直播过程中,我分享创办民宿的心路历程及民宿生活趣事。不少海外侨胞听了分享后私信我,表示也萌生了回国开民宿的想法,现在也有一些项目落地开花。”

崖前梨花 咖啡飘香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崖前村有这样一处农场,梨花香与咖啡香交融,白色尖顶大门和红瓦白墙交相呼应。它名为永智农场,由韩国华侨张忠智2000年回国投资建立。

2015年前,永智农场还不是现在这番模样。从新高梨传统种植农场发展为“梨园中藏着一个咖啡馆”,侨二代张厚彬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厚彬出生于韩国,在海外广泛学习农场运营、酒店管理、酒庄经营等经验。学成归国后,他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家农场。张厚彬说:“很多年轻人不愿涉足农业,想要离开农村。但事实上,中国乡村经济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2015年接手农场后,张厚彬利用乡村与都市的反差、当地作物与咖啡的结合,配套地标性建筑设计,打造了“农业+咖啡+观光”的发展模式。张厚彬表示:“从2018年起,农场陆续嫁接高端品种秋月梨和南水梨,果实饱满、口感清脆。经过专业技术员的严苛管控,高品质的秋月梨曾一度卖到15元一斤,供不应求。”

位于永智农场里的“户粒咖啡”是张厚彬和哥哥张厚利创立的第一个自主品牌。2015年,张厚彬将70平方米的农场仓库改造为“户粒咖啡”店面,几扇落地窗让自然与建筑巧妙融合。“崖前梨花开”“日晒山海路”“醉美院格庄”……醇香咖啡配以乡村地名,不少游客被这种独特的取名方式吸引。

户粒咖啡冲泡过程

除了梨和咖啡,永智农场还针对不同季节,做了不同的花卉规划,带动一众“油菜花打卡”“向日葵打卡”“百日红打卡”。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美团”等网络平台中,永智农场好评如潮。

张厚彬表示,永智农场的建筑、环境、活动、产品,都不同于以往的农家乐。城市和农村在这有了完美的衔接和结合,能够吸引更多都市人走进乡村,感受自然与城市文化的碰撞。在这里,农业不再单单是传统的种植行业。我们是农业产品的搬运工,将当地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推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越南早餐 扎根华塑

1978年,22.4万越南华侨回到中国大陆,其中部分越南归侨在福建泉州华塑社区找到了栖身之所。“聪记越南风味小吃店”店主梁君玉回忆起那段历史,说道:“1978年随父母回国时,我才5岁。我们在越南主要以农作业为主。回国后,政府建好房屋,将印尼归侨、越南归侨全部妥善安置在华塑社区,父母也被分配在当时的华侨塑料厂工作。”

5岁的梁君玉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而对于父母来说,语言是主要障碍。梁君玉祖籍广西,父亲说粤语,母亲说客家话。好在华塑社区里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是各国归侨,和梁君玉家在越南同村的就有好几户。几年下来,梁君玉感到邻里之间如同家人一般亲切。

2008年,梁君玉在华塑社区的街角开始了她的早餐铺生意。最初主打卷粉,后来客人越来越多,产品也相应地逐渐增加。晶莹剔透的越南卷粉、软糯顺滑的手工粿条、汤底浓郁的米粉米线、冰爽可口的越式咖啡……每天早上6点,店里就挤满了寻味而来的各方食客。

梁君玉表示:“我们从早上6点半营业至12点半,一早上就能卖出两三百条卷粉。有些客人甚至不远万里,从浙江、上海等地出发,前来探店。前几天就有个客人在我们快打烊时过来,当时店里只剩冰咖啡和糯米卷,没吃到他心心念念的越南卷粉,他只能遗憾回家。”

归侨们以自己的手艺留住海外饮食记忆,即使自己不做了,也要让下一代将美味传承。梁君玉说:“社区里一位印尼归侨奶奶做了一辈子的印尼糕点。在决定歇业退休后,她将赖以维生的糕点手艺倾囊传授于我,还送给我很多糕点模具,我非常感激。经过我的细细摸索,千层糕、椰丝糕、彩虹糕成为店内的大热产品。”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新时代建设的新征程里,这群怀着家国情怀的归国华侨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他们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并将这个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猜你喜欢
归侨民宿农场
“九零后”老归侨陈汉民:与时代同呼吸的家国情怀
孪生院子民宿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1)
你是民宿达人吗
盐城市侨联南下慰问盐城籍老归侨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