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鹏 蒋明辉 杨建坤 梁腾龙 周月娥
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高校的改革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明确要求:要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健全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进高等学校评价版块中再次部署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产教融合”在早期是指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已有主要针对高职高专的校企合作评价的研究,但国内目前尚没有成熟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可供使用,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尚无法顺利实施。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一般下设院系,以专业为基本单元开展教研工作,专业的产教融合才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评价基础和核心内容。因此,尝试引入项目管理领域的成熟模型,科学评价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的产教融合程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
在项目管理学中,项目是非常规性、非重复性和一次性的,是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完整过程,项目通常有确定的目标以及约束条件。
为引入项目管理理论,文章设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的产教融合,是融合各方合作,组织融合各方资源要素,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优质专业人才、高校对专业学科良性发展、学生对高质量就业等的需求。这是一个具有约束条件和具体目标的、独特的动态过程:其以专业人才的一届培养时间为时间约束,以各方可投入的人财物等为资源约束,以满足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培养目标为质量要求。对其项目属性验证见表1。
经验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的产教融合可视作项目并引入相关理论进行管理。
面向项目管理过程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3(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可以判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前一等级为后续等级的项目管理提供等级提升基础,进而通过持续改进实现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升。参照各类CMM 和PM3 模型的内容框架结构,本文将PM3内容框架划分为初始级、标准级、规范级、精益级和优化级五个等级,如图1所示。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3)的等级,可根据项目管理内容的可持续性改进状态以及量化管理情况,进行两个维度评价确定。因此,构建面向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的产教融合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可以分别从产教融合的可持续性改进维度和产教融合质量量化管理维度,制定各等级的评价标准,进而划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的成熟度等级。在此基础上,验证和评价具体的地方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成熟度,为评价高校产教融合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李欣等人对成熟度模型的研究,除了初始级,成熟度每个等级内部都由一定数量的关键过程域决定(Key Process Area,缩写KPA),这些KPA 可以描述开展项目管理的等级特征。每个KPA 均由一组多项目标来支撑,通过达成各KPA 目标,确认成熟度等级。成熟度要达到某一等级,必须达成本级及以下等级的所有的KPA目标。
为了从可持续性改进维度定性确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的成熟度,笔者结合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框架内容,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筛选和隶属度分析来确定评价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的各项KPA 及其目标,进而设计出基于KPA 的目标达成情况的产教融合的可持续性改进评价表(见表2)。
定性评价时,由专业、独立的评估专家小组按照产教融合可持续性改进评价框架测评各等级KPA 目标的达成情况,达成结果评定为“未达成(N)”或“达成(F)”,并绘制KPA 目标达成剖面图。某一等级及以下等级的关键过程域规定的目标测评结果均为“达成(F)”,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成熟度达到某一等级的必要条件。
在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相关研究中,已通过层次分析、专家评议,以及对二级指标进行相关性、鉴别度等多轮分析,筛选出通用的41个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
为了定量评价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成熟度,本研究结合项目管理启动、计划、实施、控制、结尾五个过程的核心重点,以反映专业产教融合成效、凸显支持达成产教融合目标的工作作为筛选指标的基本原则。首先,有针对性地设定产教融合通用评价(A)、教学融合(B)、科研融合(C)、社会服务融合(D)等4项一级质量量化指标。然后,结合41个指标在地方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项目管理中的鉴别度和ABC 法,筛选出13 项核心的二级质量量化评价指标。根据实践经验,4 项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3、0.3、0.2、0.2,进而在各二级指标中平均分配。专业产教融合质量量化的定量评价公式:
其中,代表某二级指标权重,代表某二级指标的量化得分,代表一级指标A、B、C、D,代表各二级指标1、2、3、4、5。
定量评价时,由专业、独立的评估专家小组按照产教融合质量量化指标评价框架(详见表3),完成无量纲相对量化评分。使用表3 时,各指标的前一等级内容是评价后一等级的基础。同时,在量化打分过程中,可视专业层面、院系层面、学校层面的达成指标情况,对某一等级分值进行初步区分,具体分值由评估专家确认。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的成熟度模型,由产教融合可持续性改进定性评价,以及产教融合成熟度质量指标定量评价,两个维度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成熟度模型框架详见表4。当同时达到成熟度某一等级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标准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产教融合成熟度达到相应等级;当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对应的等级不一致时,以较低等级为最终的成熟度等级。
具体等级确认按流程图进行(详见图2)。
评估专家组使用产教融合成熟度模型,对广西某大学某专业产教融合进行调研评审,详见表5。
该专业的产教融合成熟度可持续性改进评价详见表5,其达成了标准级的累计9 项KPA 目标,但规范级5.2/6.2/8.1/8.2KPA目标未达成,定性评价为标准级。
该专业产教融合质量指标评价详见表6,评价得分64.28,定量评价为规范级。
评估结果显示,广西某大学某专业的产教融合已呈现出规范化的项目管理过程特征。尽管其量化评价结果为规范级,但因未达成规范级的部分KPA 目标,其定性评价结果为简单级,故专业产教融合成熟度的最终评定为简单级。该专业的产教融合工作需要进一步向规范级优化。
产教融合已成为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重要政策安排。科学的评价模型是促进产教融合良性发展的制度基础。本研究结合项目管理构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成熟度模型,为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评估和改进框架。随着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的深入落实,模型中可持续性改进内容和质量量化具体指标的筛选和赋值,评估团队的组建以及模型框架,都有待进一步实践优化。同时,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至少涉及三个以上独立主体之间的融合协作,各学科、各行业甚至企业内部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因素给评价模型构建和使用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