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斌
(文山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21世纪以来,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有的升格为师范学院,有的升格为多科性学院,具备了综合性本科高校的构架①。不论这些州市高校校名是否有“师范”二字,向多科性、综合性发展似乎是一种潮流,教师教育不可避免地有所弱化,甚至还有彻底“去师范化”,一心办综合性大学的情况,但近几年又有所回潮,教师教育重新被重视和加强。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就成为家庭投资未来的重要选项,这一需求越来越旺盛,还导致学区房被炒到很高的价位,成为一个影响民生的社会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有硬件、软件诸多条件要素,但师资是办学的第一资源,要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教师。面对社会需求,国家调整了相关教育政策:“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育、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1]“基本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2]这就打破了师范生培养的壁垒,非师范类高校也可以开办教师教育专业,参与到培养师范生的行列。211、985、双一流高校的加入,无疑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又通过建立教师资格证考试机制,规范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基本的质量保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内卷”突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许多新建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传统惯性和路径依赖,加上教师教育泛化带来的弊端日渐显现,在云南新建本科高校中②,绝大多数有师专背景的多科性高校又提出发挥传统办学优势,保留和加强师范底色,做精做优教师教育的办学思路,目的是保住自己原来的师范生就业市场份额,为学校生存发展确立“刚需”的理由。但如何在应用转型背景下做出成效,培育出高素质师范生,各高校都在探索。文山学院就是一所由师专升本的多科性高校,在发挥传统办学优势,做强教师教育专业,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学校发展定位的调整和改革。文山师专2009年升格为文山学院后,在多科性办学进程中,学校提出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特色化发展”的办学思路,首要目标是建成合格本科高校,同时实施错位发展策略,努力培育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2018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后,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学校更坚定了应用转型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目标,并成功获批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建设单位。为此,学校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减(撤销、停招、合并)了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本科专业从47个减少到32个;实施了内部机构改革,精简了1个行政职能部门,合并了2个教辅部门,13个二级学院重组为9个;进行制度“废改立”,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机制。在专业建设方面,根据云南省打造“三张牌”战略和文山州“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导向,提出了构建四个专业群的目标:作为底色的教师教育专业群、作为地方特色的生物医药专业群、作为拓展新工科的冶金材料专业群、契合“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专业群。
2.人才培养定位的应用转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中国高校传统是以学科为基础培养学术型人才,但经济社会发展则更需要以专业为平台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术路线与技术路线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了供需不对路:一方面是每年有上百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吻合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这种供需不对路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而社会上却出现人才荒、用工荒的不合理现象。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一场深入、持久的人才“供给侧”改革。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促成600所左右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3],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4]。应用转型成为多数新建州市高校的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共同的目标追求。
文山学院积极投入到这一改革大潮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修正学校办学定位。《文山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立足文山,服务云南,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技能”的人才培养原则,培养“专业素养高、敬业精神强、就业有基础、社会适应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文山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根文山,服务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南亚东南亚,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坚持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围绕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世界一流“三张牌”和文山州“四大重点主导产业”(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以绿色水电铝材为支撑的矿电产业、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和培育应用型学科专业,坚持优化教师教育、加强理工和农学学科、发展应用型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创新创业能力强,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对于教师教育专业群,学校根据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发挥办学优势,加强师范底色,做精教师教育专业的目标要求,并以质量工程委托项目的形式下达了“教师教育专业群的构建与实施”课题。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正了专业群的培养目标、调整了专业群构架、明确了建设思路和主要任务。
1.教师教育专业群培养目标的修正。课题组根据学校师范类专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经过规范有效的师范类专业人才质量需求调研分析和对照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建议文山学院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修正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文山大地,面向云南农村,服务基础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良好、立志扎根边疆,学科素养深厚、专业技能扎实、教学能力突出,谙熟德育原理、善于以文化人、育人能力较强,乐于终身学习、善于沟通合作、不断自我发展,在边疆、民族、乡村地区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师资。
2.教师教育专业群的构建和优化。对接云南省教育发展需求和文山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师范教育办学条件,文山学院通过专业撤并,构建了由15个师范专业组成的教师教育专业群,形成了基本覆盖基础教育学科的师范专业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英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物理教育专业、化学教育专业、生物科学专业、音乐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美术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分别对应培养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基础教育学科的师资。根据人才数量需求调研,课题组提出“十四五”期间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招生周期的建议,为学校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3.教师教育专业群的动态调整。根据专业办学条件、社会需求情况、招生就业状况、专业综合评价、师范专业认证、社会评价结果等指标,编制《文山学院专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其中明确了两条要求:一是在十四五期间所有教师教育专业都要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部分较强的专业要通过三级认证;二是根据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结果,实施“去D增C争B”计划,2025年综合评价尚未达到C类的专业将停招或撤销。根据专业调整优化目标和质量需求调研结果,课题组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全科教师已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分为文、理、艺三个方向,或者撤销小学教育专业,代之以开办面向小学教育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三个专业(目前艺术教育专业已经申报并获批);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设置对应中小学信息技术领域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进一步优化师范教育专业体系。
4.坚持“专业分类、重点建设”的思路。将师范类专业按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一般专业进行分类,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做到特色专业加大投入、重点专业重点投入、一般专业保障投入,着力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根据地方基础教育人才需求实际,建议学校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美术学、音乐学、体育教育等师资缺口较大、人才需求较为稳定、学生就业与专业匹配度较高的专业,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美术学等专业建成特色专业,适度控制人才需求量小的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等专业的办学规模。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和联动发展,全面提高师范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基本原则。一是补短板强弱项。基于OBE理念,面向产出,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培养基础教育应用型高素质师资的需要。二是对标建设。认真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等国家标准,推进教师教育专业群建设。三是重点建设。紧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认真推进 “1平台+6重点”的各项主要工作。
2.总体目标。建成一个平台,实现三个提升。一个平台是指通过十四五期间的努力,构建一个机制健全、运行有效的“学校+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基础教育学校”的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和平台。三个提升是指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师范类专业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的排序有提升,全部达到C类专业;对应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教师教育专业均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三级认证有突破;实现3-5个专业遴选入列省内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遴选入列国内一流专业建设点。
1.探索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和平台。一是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共同协商基础上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人员互通、资源共享”的教育合作、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二是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的联系,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原则,以整县(市)推进的方式,在文山州内合作共建满足师范类专业集中开展教育见习、实习、研习需要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联合编制《文山州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课题指南》,采用“高校+教科所+基础教育学校”联合开展教育实践研究的模式强化合作教研,共同提高基础教育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2.构建和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按照“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良好、立志扎根边疆,学科素养深厚、专业技能扎实、教学能力突出,谙熟德育原理、善于以文化人、育人能力较强,乐于终身学习、善于沟通合作、不断自我发展”的师范生培养规格,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毕业要求为基准,以协同育人为平台,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支撑,以实施“双导师”制、促学培优方案、经典阅读方案、专业技能训练方案、“三习”贯通方案为抓手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强化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做到“一践行三学会”(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5]。
3.对标编制学分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标准,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对接地方基础教育岗位需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二是根据“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学分制设计,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机制,以目标任务为导向,通过“课程教学+教育见习实习研习+课外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的方式,从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学科素养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三个维度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职业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派出教师到基础教育学校锻炼。构建学校专业教师到基层一线锻炼的常态长效机制,按每年不低于20人的规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沉下去”到中小学和幼儿园锻炼,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参与教育管理过程,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和改革发展态势,提升专业教师培养师范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做实外聘教师选聘和考核管理工作。按1个专业不低于2名一线教师,每8名实习生配备1名行业导师的标准,聘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承担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教育见习实习研习、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的指导任务;聘请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到校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开展教学示范活动和教研交流活动,构建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三是以“项目带团队”模式培育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完善学校教师开展基础教育研究的制度规范和条件保障机制,聘请基础教育研究专家到校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专题讲座,引导和指导学校专业教师开展基础教育研究。积极组织教师根据《文山州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课题指南》,以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为课题,申报省、州、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教师贴近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实际、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5.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一是对照《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对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教师资格认证需要为导向,结合中小学和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重构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培育教师教育一流课程。三是以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导向,加大体现地方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的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四是引入网络优质课程,探索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课程学习模式,提高优质网络课程使用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见图1)。
图 1 “模块化”课程体系
6.加强校内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建设集智慧教室、微格教室、教师口语、汉字书写、远程教学观摩、教育技术实训等功能为一体,为师范专业学生开展“三字一话”、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保障,为文山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培训提供服务的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实训中心,进一步改善师范类专业校内实训条件。
7.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采用“合理布点、整体推进”的方式,按照20个实习生1个实习基地的配备标准,在州内建成满足指标要求、合作较为稳定、管理水平较高、涵盖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师范专业集中开展教育实践提供保障。二是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选拔聘任机制,明确基地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校教师与基地教师共同编制《文山学院师范生实践教学手册》,共同指导师范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把“双导师制”落到实处,贯通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
根据《文山学院应用型示范校建设方案》和教师教育专业群的建设思路,课题组制定了《文山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群建设方案》并实施。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如下成效(见表1)。
表1 教师教育专业群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一览表
1.目标体系的确定。对接需求,完成了面向产出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等国家标准和云南省完全学分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出台了《文山学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2.0版)》,各师范专业在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的修订工作,并召开利益相关方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论证会进行论证,确保建立起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为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奠定了基础。人才培养方案聚焦教师教育,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把毕业要求分解为“可教、可学、可衡量、可达成”的若干指标点并有足够的课程给予支撑,达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反向设计”的主线要求。
2.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合理设置了对毕业要求形成支撑的课程,构建了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独立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要特别说明的是,原本在《文山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群建设方案》中只设置“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三大模块,但在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增设了“独立实践课程”模块,强化师范生动手能力训练,有力支撑专业的应用转型。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正向实施”的主线要求,课题组建议课程大纲必须经过答辩式审核,确保建立起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内容和方式的逻辑关系,达到“课程目标形成支撑、课程教学实现支撑、课程考核证明支撑”的要求。
3.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根据师范生培养质量要求和认证标准,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文山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纲要》,推进教学制度“废改立”工作,构建了“六大系统”组成的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见图2)。各系统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和关联,实现各系统的目标。基本建立定期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达到认证底线要求。
图 2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架图
经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了一个机制健全、运行有效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基础教育学校”的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了面向应用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1.建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师范专业在深入地方州市县教体局和中小学幼儿园,分专业、分学科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础教育学校共同商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和平台建设的路径。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了“人员互通、资源共享”的教育合作保障机制,初步搭建起协同育人平台,基本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改变了过去学校封闭办学,师范教育“慢半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
2.师范教育纳入地方教师教育体系。云南省教育厅和文山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厅州共建文山学院的协议,明确了文山学院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高地的办学定位。州县市教体局和学校积极作为,把文山学院师范专业群纳入文山州教师教育体系并明确其龙头地位。这就为教师教育专业群创造了发展机遇,获得了政策保障。
3.协同育人实践初见成效。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和机制的建立,师范生实践教学得到了加强,改变了过去靠“熟人关系”安排实习见习的被动状态,集中实习得到保障,实习效果得到提高。“双导师制”得到落实,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互相嵌入得到加强。“高校+教科所+基础教育学校”联合开展基地教育改革研究的合作教研模式得到强化,共同提高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三年来,与州市县学校合作开展基础教育研究项目21项,获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1项,州级2项),实现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
1.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原则,通过签订协议,保障经费投入的方式,在文山州内合作共建满足师范类专业集中开展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建成37所,其中有3所学校为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与文山市合作共建了文山学院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并纳入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设。
2.加强校内实训条件建设。一是实训中心一期项目(14个实训室,24间)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是综合体育馆已经验收完毕,部分场馆已开放使用;三是两块五人制足球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四是大学生体质拓展训练基地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完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后即可投入使用。
3.设置独立实践课程。“三习”贯通课程化,第二课堂课程化,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课时、学分和教学实效。
以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为抓手,以打造“一流专业”为目标,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1.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提高。一是获批校级一流学科建设项目7个,获批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2个。二是已建成10门校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挂钩,“一流名师”与“一流课程”对应,促进师资队伍质量建设;又通过签订协议,明确锻炼任务,派出教师到基础教育学校进行“双师双能”锻炼。
2.专业建设质量实现提升。一是获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二是建成C类专业10个,达到师范类专业的2/3。三是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5个。四是12个专业获得2022年教育部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试点,全省高校排名第四。(见表2)。
表2 教师教育专业群质量建设成效统计表
文山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群的构建与实践,提升了教师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集群建设联动发展的建设思路,走出一条在边疆民族地区师范教育发展的路子。有如下的经验和启示。
(一)对接需求,错位发展。建立自身“势力范围”,形成人才培养特色。一是有灵魂。培养自觉传承优秀文化,善于以文育人的师范生。专业群搭建了12个专业研究平台,组建了相应的学术团队,深耕本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把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培养灵魂有趣的人。能够立足于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安心培养耕耘农村基础教育,服务民族团结进步,担当文化戍边责任的师范生,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有情怀。培养立志扎根边疆农村、志愿服务基础教育的师范生。面对长期以来边疆民族乡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实际,教育学生立志扎根边疆农村。经过查证的统计数据表明,专业群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在云南边疆乡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文山州,最偏远的边境中小学校多数教师都是文山学院的毕业生,为这个老、少、边、穷、山、战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有担当。文化戍边是边疆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以文化巩固国防是国门大学的特色。文山学院的师范生就是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国防教育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二)集群建设,联动发展。实施集群建设,实行集约化发展,统一补短板强弱项,最大限度共享资源:统一建设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规范化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示范效应,整体推进。配套改革,整合非教学部门,厘清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理顺运行机制,避免推诿扯皮;“精兵简政”,充实教学一线。整合二级学院,优化专业归属,以学科支撑和专业集群为基础,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激发学科专业建设的内驱力。
(三)问题导向,对标建设。按照“发展理念战略化,发展战略规划化,发展规划项目化,发展项目清单化”的工作方法,对照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出,形成建设项目清单,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要求、完成时限。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明确规定专业通过二级认证,专业综合评价晋级的奖励金额,同时也明确不能按时完成建设目标的处罚额度,及时兑现奖惩,扎实推进专业群建设。
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专业群建设更为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朝夕之功。文山学院教师教育专业群的构建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不断克服,持续推进。
注释:
① 为便于分析,新建本科高校特界定为21世纪初以来从公办专科高校升格、合并、重组而成的公办本科高校,不含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
② 为了比较的有效性,云南新建本科高校特指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大理大学、昆明学院、红河学院、文山学院、保山学院、昭通学院、普洱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除了大理大学(由大理医学院、大理师专、电大大理分校、大理轻工业学校)外,均以师专为主组建或独立升格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