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野钓有野钓的乐趣,其结果的不确定性比黑坑大,一旦钓到目标鱼,成就感也强一些。野钓更休闲,不像钓黑坑,钓友间存在竞争、钓位存在竞争,各种鱼饵小药也在存在竞争。相比之下,野钓更轻松。此外,野钓有风景可欣赏,这是大多数黑坑所无法比拟的,钓黑坑缺乏山水之乐,野趣不足。野钓更随意,没有黑坑的各种限制,玩起来随心所欲、自在快活。所以,很多人宁可“空军”也不玩黑坑。同理,很多黑坑玩家也不喜欢野钓,毕竟他们的各种钓鱼技术在黑坑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
个人认为,野钓最忌死板。现在的网络媒体很发达,通过短视频来提高钓鱼水平的新手越来越多。不过,照葫芦画瓢只是敲门砖而已。如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这世上同样没有一模一样的鱼情,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鱼情灵活地变通和调整,以便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佳的或者是最适合自己的钓法。
有些短视频其实就是软广告。例如,某网红钓手浮钓翘嘴,以青玉米作窝料,他要在里面加入他的商品窝料,钓饵也是罐装商品饵。我的一位钓友全盘照搬,我照例只用刚买的新鲜玉米,结果他的鱼获比我少一点,这至少说明在饵料、窝料的使用上应力戒教条。新手们如何对短视频中的内容去伪存真,没人能教得了,经历多了,常进行对比、参考、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久而久之就得到答案了。
通过上述信息判断,问题并未出在鱼饵上,而是出在了换饵频率上。用其他商品饵时,小鱼闹得特别凶,势必导致你频繁换饵。小鱼越闹,你越不停地换饵,越是不停地换饵,小鱼越闹,因为食物源源不断。这看似恶性循环,实则不然。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窝子里的鱼(包括小杂鱼)是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这些鱼聚在一起,对食物的竞争就激烈了,鲫鱼就没有四平八稳进食的机会了,它也需要抢食,于是鲫鱼口就好了。
用“摇三摇”不闹小鱼,意味着窝内参与竞争的小杂鱼也不多,对食物的竞争不够激烈,于是偶有鲫鱼吃饵,动作也非常斯文。
至于不中鱼的标相,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小杂鱼制造的,也可能是目标鲫鱼蹭线、试探性就饵造成的。总之,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你把侧重点重新放到诱钓结合上来,情况或许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