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方案》提出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细化21条具体措施。一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要求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二是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三是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流程,健全新能源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新能源产业国际化水平。五是保障新能源发展合理空间需求。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管制规则,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六是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七是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优化财政资金使用,完善金融相关支持措施,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围绕加大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供应链弹性韧性等方面,《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
一是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在加强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方面,加强前瞻性研究,加快可再生能源前沿性、颠覆性开发利用技术攻关。重点开展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研制、高海拔大功率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光伏发电户外实证示范,掌握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突破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灵活制氢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储备钠离子电池、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
二是培育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在推动可再生能源智慧化发展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化、联网化、共享化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推广新能源云平台应用,汇聚能源全产业链信息,推动能源领域数字经济发展。
近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财政政策工具不断丰富,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初步建立,有力支持各地区各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2030年前,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推动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2060年前,财政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成熟健全,推动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可能许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些流行语时,会不知所云,殊不知它们都是从外语的语音转化而来的,是将复杂的外语变成简洁的中文进行表达,这体现了时下年轻人求新求变的思想。
四是完善可再生能源创新链。在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方面,加大对能源研发创新平台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储能、氢能等技术领域,整合资源、组织力量对核心技术方向实施重大科技协同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协同创新。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
如表1所示,在2016年中国专栏的报道中,《经济学人》主要关注的中国形象有政治、经贸、人权、军事外交、社会法律、教育文化体育媒体、港澳台、边疆、环保健康、农业科技和网络信息安全这11方面。报道篇数较多的集中在社会法律、政治、文教体媒、经贸和港澳台方面。各方面都使用了隐喻架构来进行述评。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经贸类中的隐喻架构种类为16种,居于各方面之首,限于篇幅,本文将对经贸类报道中的隐喻架构进行分析。
三是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制造设备升级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实施可再生能源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在救助实践中,救助船舶无害通行权成立和行使的困境、救助船舶进入领海搜寻之禁止、救助船舶越过他国领海所必须履行的通知义务并接受沿海国合法的管理与安排等情形都是这种纵向竞合的直接体现。
《意见》明确六大支持重点方向和领域,包括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支持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支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支持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
《意见》提出五大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健全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税收政策激励约束作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包括资金分配突出重点,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保障力度,提高资金政策的精准性。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