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
非遗文化传承融入环境设计教学,既是非遗活化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又完善了环境设计专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教学体系的建立,也培养了新时期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设计自信。本文基于对非遗文化现状的困境和环境设计教学面临的挑战,论述二者融合的意义。分析环境设计教学中非遗文化缺失的原因,进而从总体思路、重点问题、目标方向、教学策略、创新举措五个方面探讨环境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构建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核心,坚持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探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非遗文化;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财富和文化艺术遗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大幅度提升。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极端重视,各地政府和组织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与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非遗文化的生存环境状况依旧严峻,非遗文化发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的任务仍颇为艰巨。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高地,需承担起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把非遗文化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学,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的学科优势,充分促进非遗文化的活态转型流变,让非遗文化自身蕴含的特征与价值赋予环境设计创新源动力,以此来丰富和充实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使二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载体,探索环境设计教学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在一定的历史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从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各种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构建了特有的文化空间,拥有丰富多样、充满活力的文化形态和艺术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性,依靠人来传承,同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需求和消费观念不断转变,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迅速变化,非遗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涉及的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当今社会,非遗文化生存和发展面临“人走技绝”的困境。造成非遗文化的传承困难有着诸多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非遗文化传承的通常手段是口传心授、代代相承,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由于缺少系统和科学的传承模式,传统的非遗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遗传承人逐年减少,有的甚至后继无人。(2)保护观念严重滞后。在中国近60年的改革发展中,有些非遗文化管理者和传承人出现文化观念上的偏差与错误,使得部分非遗文化遭遇轻视和冲击,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走向消亡。由于非遗文化保护的认识肤浅,加上民间艺人自身文化素质不够高,非遗文化出现低俗、廉价、无用的特征。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误导,非遗文化遭到随意的破坏和损毁。(3)非遗文化缺乏发展和创新。许多非遗文化项目与新时代人民的需求脱轨,地方各级政府对非遗文化进行粗放式经营和管理,靠近城市、地处市区或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非遗文化通过市场经济运作尚能发展并创新,但许多地方性的非遗文化则是难以流传与延续。非遗文化生存艰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环境设计学科建设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经历了由“室内装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到“环境艺术”。自2012年起,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名为“环境设计”,至此,设计回归“本质属性”,即艺术与科学的集合[2]。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60年间,在社会发展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环境意识的多元化理念很难在学术界和教育界达成共识。由于缺乏环境设计学科方向研究定位的自信,环境设计专业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3]。
截至2012年,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近800所(本科院校395 所,高职高专院校393所)[4]。随着高校扩招的进一步发展,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储备不足,且劣势凸显。其主要面临的挑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清晰的专业定位。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大致分为两个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环境(室外)设计方向。有些地方高校在进一步细化和定位专业方向时,受传统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影响,造成专业定位不合理。由于自身的教育资源和办学能力有限,缺少可借鉴的办学经验,加上对社会与市场的需求的关注度不够,最终,专业定位形成“盲目攀高、表面光鲜、内部混乱”的局面。(2)缺乏特色的教学的体系。受地方经济、地理区位和高校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环境设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名称混杂、教学内容和方法较陈旧、师资结构不完善、教学设备落后、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程度较低、实践和科研教学体系不健全等等。尽管各地高校在教改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环境设计教育仍未完全摆脱“美术化”体制下的教学体系,缺少自身的特色化发展。(3)培养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紧缺。目前有些高校开始考虑就业市场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与技能技法的训练,但忽视了文化素质和学科理论的培养。“重技巧,轻思维;重表现,轻创意”成为主流趋势,大批学生毕业后设计水平偏低,沦为“画图工匠”,造成该行业高质量设计人员严重短缺。
随着科技的日益革新与行业的需求更迭,新时期的科学技术、物质环境,以及多元化的大众审美都对环境设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环境设计的教学应当及时跟进潮流,一方面注重地方文化资源和专业特色教学的融合发展,将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作为设计教学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加强文化素养与实践技能的协调落实,培养能够迎合市场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设计人才。积极应对新时代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充实环境设计的教学体系,才能够真正从源头提升环境设计行业的质量,从而推动环境设计向多维度、多元化拓展。
设计是建立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之根上面的。民族文化是当代设计的文化本质和动力之源。设计自信的力量来源于我们的文化自信[5]。设计的人才来源于设计教育,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其文化素质和修养,结合非遗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创新实践,共建文化空间。通过设计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大众日常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将非遗文化融入环境设计教学,符合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对创新载体的需求。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传承非遗文化,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建立源于我们对文化历史的理解和总结,传承非遗文化是高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高校教育传承非遗文化,不仅能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地再认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整合发展,而且学生在学习地方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设计人才实现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非遗资源,创新设计教学。非遗文化和环境设计都是文化的产物,都需要通过文化载体来发展和创新,二者的融合能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目前的设计教学,缺少对中国古代设计历史及其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归纳,造成了设计教学中历史文化与思维方法的局限和狭隘。而非遗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形式各式各样,资源尤为丰富。在环境设计专业,开展非遗文化的相关教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资源,丰富了艺术再创造的元素和素材。
三、非遗结合设计,营造文化空间。非遗文化的范围包括传统手工艺技能和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而环境设计专业就是运用环境艺术来营造人居环境空间。非遗文化结合环境设计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从而启发艺术创作思维,继承非遗文化的精神理念,把非遗文化所承载的地域文化、造型观念、表现形式、制作工艺等运用于环境设计创作中,创造独特的设计作品。目前非遗文化产业化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和文创产业化开发等方面产学研融合,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环节,并在实践项目中再促进学术成果的发展,也是今后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传承非遗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的设计学教育受西方艺术教育影响颇深。环境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长期以来,我国缺少系统和整体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大部分理论都是建立在西方艺术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经历着从起步到逐步赶上的发展阶段。通过吸收和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了目前的艺术设计理论体系。受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一些带有明显的英雄史观的西方设计史,深受环境设计学专业的学生推崇,其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被看成西方经典设计的全貌并对其盲目崇拜。早期受其影响的一部分学生转变成了如今的设计教师,他们又以相同的观念和思路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设计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影响,认为国外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尤其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西方设计作品,其色彩、造型元素成为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逐渐形成低级、毫无内涵的复制模式,设计风格泛西化现象严重。
由于缺少正确和积极的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认知。受到高考体制的影响,艺术生从中学起就长期接触西方现代的绘画训练,如素描、速写、色彩等,缺少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引导和培训。进入大学后,选择环境设计专业的艺术生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因此在设计的学习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材质、色彩等的应用元素浮于表面形式,导致设计作品生搬硬套传统文化元素,图不达意。由于长期缺乏传统文化为设计主题的系统教学,对中国非遗文化的了解更是甚少,学生认知程度较低且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感觉过时、土气,极少有人探究其由来、关联及寓意,很难产生设计联想与共鸣。
(1)设计基础教学中缺乏传统文化知识讲解。非遗文化自身的文化资源和原生素材对设计基础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设计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和参考“苏联模式”和“包豪斯模式”的教学体系及方法,缺乏对中国非遗文化、民间艺术等相关课程的辅助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缺少传统文化的传承性。部分院校在开展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三大构成”的基础教学,即平面、色彩和立体构成,忽视了非遗文化与其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甚至没有传统文化内容的体现。学生无法深入学习到非遗文化知识,因此失去对非遗文化的坚持和热爱,甚至抵触。设计思维西式化,无创新创意的活力。
(2)设计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够精准。目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将教学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创新人才”上。这种提法公式化、概念化,各高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极易形成观念上的偏见。因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具有超前性、未知性、不确定性,若不能认清其本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会缺少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最终影响环境设计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过于强调商业化的虚无主义和利益化的实用主义,容易被低俗的消费文化影响,片面地认为实践操作能力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技巧,导致学生在文化修养和创新思维方面的缺乏。就业后只能依赖低端的市场模式,对已有的设计作品或模板重复性的仿制和摘抄,从而丧失独立创作设计的能力。
(3)部分教师文化意识缺乏。在实际的环境设计教学中,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方向和知识体系也存在局限性,文化意识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理论和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不能系统地、完整地、自发地将非遗文化艺术知识融合到相关的课程教学中。由于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对学习非遗文化缺乏积极性,难以提起兴趣。且单一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积极性,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失去了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手段。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殿堂,有责任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在校学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才能延续非遗文化的活化和创新,避免非遗文化的破坏和消失。通过非遗文化在环境设计的教学实践,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创新设计的能力,不断满足中国文化发展对于环境设计的需求。
环境设计是一门强调社会性、实践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及应用性学科。它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关系的应用,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其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又兼顾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6]。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通过非遗文化和创新教学融合,以点引面,就当前高校环境设计特色教学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
按照文化自信的战略思想,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当地非遗文化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环境设计专业特色教学的研究。一是摸清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学习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查找当前两者合作融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厘清思路与方向;二是利用高校专业人才资源,扶持当地非遗文化的留存和发展,鼓励非遗传承人入校合作交流,寻找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突破口;三是将非遗文化的资源融入教学中,通过“非遗”课程设置、“非遗传承人”师资配置、“非遗项目”实践教学三方面,形成完整的非遗文化特色教学体系;四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和设计创新优势,结合本土非遗文化元素,着力打造特色非遗文创产业,形成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完整研发设计链;五是通过校企之间的协同合作,探索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的完善机制,最终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法和策略。
问题一:学与研的互补。注重将非遗文化形成理论体系,运用非遗文化元素创新实践教学。将本土非遗文化引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以“地域特色、产研融合”为中心,立足自身职能,强化专业研创能力,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文化特色,也为本土非遗文化的活化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问题二:产研的创新发展。增强校企合作研发,促进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升级,兼顾推广非遗文化与提升生产效益两方面,实现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和联合组建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的目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活化传承+创新设计+产业融合”的教学新模式。
首先,以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为前提,高校设置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社会适应性才能有清晰的界定。应将人才定位于“具备中国文化自信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发掘非遗文化的利用价值,让大众对其中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这样的非遗文化保护和设计教育事业才有希望。通过建立完善非遗文化相关的教学课程,提升学生文化创新能力,为其创新设计提供动力和资源。将融合非遗文化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理论课、设计应用课和创新实践课三类,以案例或项目引入教学的方式,将非遗文化教学融入环境设计应用和创新实践课程中。以“非遗文化+”的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行业知名设计师走进学堂,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启发学生创意性思维。借助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开展环境设计相关领域的实际创作,夯实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设计能力。
其次,打造创新设计实践平台,助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非遗文化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产研要坚持社会需求为引领,产研平台要注重“激发活力、创新动能”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在融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线上宣传推广,线下互动引流,如定制抖音、微信公众号、App、官方网站等。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升平台品牌价值,将产研平台打造成集非遗推广、非遗教学、非遗设计为一体的文创孵化中心,增加本土文化底蕴,提高院校知名度,为当地文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创业示范点。
一是结合当地非遗特点,把握教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它跨越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各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理念上应注重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特别是利用好当地的非遗文化资源。要从文化背景、历史沿革、变迁历程、艺术特征等方面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研究。在教学中要植入非遗文化内容,在增强对非遗文化认识的同时,打造对非遗领域研究具有权威性的、代表性的专业学科教学,促进非遗文化创新应用繁荣发展。
二是借鉴成功教学经验,找准人才培养定位。调研各地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非遗文化教学现状,学习总结特色教学和产研融合的成功经验,对标当地非遗文化特色,梳理归纳教学重点,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定制非遗文化创新创作的设计人才。如景德镇陶瓷大学,重点研究陶瓷工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定位。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陶瓷设计工艺美术技能,市场就业好,社会认可度高。
三是对接市场需求前景,开展创新设计教学。通过对环境设计相关社会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当前产业发展动态,摸清非遗文化特色产业的饱和度和需求度。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协调问题,立足市场做调研,着眼需要搞开发,对接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中实践经验的缺点和地方企业在文创研发中创新设计不强的痛点,开展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使创新设计扎根社会需求,提高文创成果的实用性、针对性。
四是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深入拓展教学层次。实践教学中要走出课堂,如考察非遗遗址和发源地,走访民间非遗传承人,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利用高校人才资源、政策福利、社会声誉等有利条件,主动寻求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输送学生到企业内部的设计部门以工代学,与中小企业签订毕业生实习培训协议,或联合创办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形成可持续化的协同合作,让企业获得利润和高校锻炼学生实现双赢。
五是立足长远建设规划,积极投入科研经费。非遗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要长期坚守传道授业的初心,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出一支集教学、科研、创新、保护与传承为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保证足够的专项科研经费,对非遗文化展开全面且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因此,高校应当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专业改革建设长远规划,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融资格局,将更有利于高校师生的研究与开发。
首先,开设非遗文化理论教学课程。非遗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地方文化特色,有选择地整理汇编非遗教材和读物,采取广泛汲取和重点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本地区非遗文化的学习。研究并挖掘非遗文化蕴含的符号化表意特质,探究非遗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采取互动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针对非遗文化某一项或某一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加强实证研究。
其次,增设非遗文化项目实践教学。根据非遗文化的特征和具体表现,在环境设计教学的创新实践课程中,应涵盖材料学、工艺学、形态学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或者工坊,安排体验型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授课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以某一项非遗文化创新转化为设计目标,跟相关的非遗传承人开展设计项目交流,与市场上生产需求和技术工艺相结合,采取启发式教学和发散式思维引导,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创新创作,运用非遗文化的元素和符号,提炼和表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
再次,举办非遗文化创新教学论坛。充分利用“非遗文化+”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打破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邀请优秀实业家、行业知名设计师、非遗文化传承人、设计教育名师等举办学术交流论坛,开创全产业生态链共同参与的,集互动、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多样性创新教学模式,让产研成果和科学技术、市场需求相互交流融合,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生产加工之间贯通发展。
最后,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与非遗文化结合紧密的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将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引入设计教学,不仅有利于环境设计的多样性教学发展,还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的设计师,对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因为学历要求、职称晋升、教学研究等诸多原因,造成与市场需求脱节,缺少设计实践工作经验。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建设是产研融合的核心要素。要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适当调整职称评定标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培养一批兼备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同时拓宽师资渠道,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制定有关政策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以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
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的环境设计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需求,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突破口,将非遗文化融合环境设计教学。拓宽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环境设计学科进行教学深化改革的一条新途径。高校教师要时刻反思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潜心研究设计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使得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系统的教育体系。同时,依托地域人文资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构建非遗特色的专业教学。结合产研合作平台,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与产业之间的大融合,从而助推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