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 黄里云
南海问题是中菲两国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阿基诺执政时期,菲律宾奉行“借美制华”的南海政策,不断挑战中国的南海主权,并于2013年年初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使两国关系降至冰点。2016年7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以后,中菲南海争端降温明显,两国关系显著回暖,进入新阶段。然而,南海问题无论是在“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域外国家的介入还是油气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杜特尔特也曾多次表示“软着陆”政策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对南海主权的放弃。因此,在看到南海问题和两国关系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仍需要对该问题保持关注与研究,从而增强对南海问题的前瞻意识,为更好地处理中菲南海争端做好应对准备。
在外交争端中,主流媒体作为传递信号和引导舆论的主要工具,具有很大的运作空间①廖雷:《中国主流媒体在南海争端中的作用与影响——基于信号传递视角的分析》,《外交评论》2012年第4期。。回顾阿基诺政府时期的南海争端,菲律宾利用其英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受害者形象,动员国内外社会为自身争取有利的国际声援。杜特尔特上台后,一改之前的南海政策,菲律宾媒体的南海话语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在框架理论指导下分析杜特尔特上台前后菲律宾主流媒体《马尼拉时报》有关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探究其在不同时期建构的框架特点,并通过对比两任总统期间南海新闻的框架差异,总结杜特尔特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较阿基诺时期的变化及其实质。
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学者从话语角度对南海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学科分布上来看,南海话语分析主要涉及语言学领域,如辛斌通过“南海仲裁案”“裁决书”的批评性互文分析,解构了“仲裁判决”的合理性②辛斌:《体裁互文性的语篇分析——以南海仲裁案判决书为例》,《外语学刊》2019年第5期。;康俊英、李凤琴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方法,考察了美国《纽约时报》“南海仲裁”相关报道中的转述动词,证明美国的立场完全违背其“不持立场”的政治承诺,损害了中国形象,同时也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③康俊英、李凤琴:《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外语研究》2018年第3期。;韦忠生通过解读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提出解构其负面涉华报道的翻译策略④韦忠生:《英语新闻语篇的解读与翻译策略——基于中国南海冲突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此外,也有学者从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角度分析话语在南海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如吕正韬、曾率探讨了南海问题中媒体的作用,分析各国有关南海问题的舆论态势和导向⑤吕正韬、曾率:《“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谈各方舆论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互动》,《对外传播》2011年第12期。;叶淑兰等人指出,“南海仲裁案”本质上属于话语权的争端,菲律宾媒体的新闻报道、受害者形象的渲染、小国悲情意识的传递实际是对中国实施的“话语暴力”⑥叶淑兰、易妍、王乃一:《菲律宾媒体南海话语合法性的建构:基于甘姆森“诠释包裹”的框架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在研究对象方面,域内中国、柬埔寨、越南和菲律宾,域外美国、日本等国的南海话语都曾受到关注,但多数研究还是主要以中美两国的南海话语为对象,如辛斌通过对中美主流媒体关于南海争端的新闻标题研究,分析大众传媒如何通过框架对受众产生影响⑦辛斌:《中美媒体关于南海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外语学刊》2018第3期。;葛红亮、庞伟针对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主导战略提出了中国的对策⑧葛红亮、庞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主导战略》,《东南亚南亚研究》2015年第3期。。菲律宾作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声索国之一,特别是自其提出“南海仲裁案”以来,其南海话语受到不少中国学者的关注。李德霞以菲律宾主流媒体在阿基诺政府时期的南海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媒体影响、操控舆论的方式方法⑨李德霞:《菲律宾主流媒体南海问题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以〈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为例》,《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期。;针对菲律宾南海问题国际法的解决路径,叶淑兰通过系统地分析其法理论证的动因、主张和具体话语技巧,提出了解构菲律宾南海法理论证的思路①叶淑兰、俞慧敏:《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法理论证:理据、说服与解构》,《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期。。可以看到,现有针对菲律宾的话语研究缺乏动态性和对比性,只是局限于话语表征,无法深入从国际政治认识南海问题和中菲关系变化的层面。上述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并不多见,仅金苗、龚双萍等人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分析了南海问题的国际舆情及美国官方南海问题的话语策略②金苗:《南海国际舆情态势呈现与舆情支持路径思考——以2011—2017年ProQuest平台数据为研究起点》,《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19期;龚双萍、张韧:《基于语料库的南海问题美国(去)合法化话语策略研究》,《外语研究》2018年第1期。。综上所述,当前南海话语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学科分布不均衡,重点关注语言学领域;话语主体研究明显不均,针对争端方菲律宾的话语研究缺乏从历时角度的对比,进而得以深究南海问题与中菲关系;定量分析方面有待加强。基于此,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根据中国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的“三层次框架”理论,对比分析杜特尔特上台前后菲律宾媒体就南海新闻所建构的框架,研究探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两任总统在任时期菲律宾媒体就南海新闻建构的高、中、低层次框架有怎样的差异?二是框架差异反映出杜特尔特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有怎样的政策转变?三是这些政策转变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美国学者欧文·戈夫曼最早赋予“框架”理论意义:“我认为(人们)对情景的定义,是建立在一系列组织原则之上,这些组织原则支配着事件,我们的主观认知也参与其中,我把这些基础元素称为框架”,“通过框架,个体可以界定、感知、识别和区分事件或者信息”③Erving Goffman,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Bost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4,p21.。根据美国传播学学者阿多尼和马尼的论述,真实分为3个层面即客观真实(独立于个人世界之外,以事实形貌出现)、符号真实(客观事物的表征)和主观真实(人们脑海中自行建构的世界)。其中,符号真实既是对客观真实的建构,又影响个人主观对客观真实的理解,“个人对真实的理解受到符号真实所体现的‘议程设置’”④Adoni Hanna,Mane Sherrill,“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4,11(3):p.323~340.。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符号真实,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报纸框架”既可作为菲律宾媒体《马尼拉时报》建构“南海符号”的重要原则,又可通过引导受众解读、整合相关信息来影响国际读者对南海问题真实性的反应。
“报纸框架”是臧国仁提出的“三层次框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在大量文本的基础上归纳出某一报纸所有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固定形态。臧国仁认为,“框架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是“人们将社会现实转换为主观认识的重要凭据”,并指出3种真实都具有高、中、低3个层次的框架。高层次框架是事实的主基调,往往界定事件的主题,回答“这是什么事”的问题。在媒体建构的符号真实中,受众可以通过高层次框架迅速了解并认知报道议题和主旨。中层次框架可以看作是新闻报道结构的框架,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和评估7个方面,其中,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和影响属于主要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变项,归因和评估则对主要事件的缘由进行分析及对主要事件进行评断。低层次框架是框架的具体表现形式,包含新闻消息的来源,字、词、句及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修辞风格⑤(中国台湾)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中国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32~44页。。运用“三层次框架”理论对比分析菲律宾媒体在不同时期针对南海新闻建构的框架差异,既可以发现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转变,也可以从中探究其变化的特点与实质。
创立于1898年的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是菲律宾历史最悠久、也是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刊。其对南海争端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菲律宾的官方立场和态度,并通过建构“南海符号”,影响国内外受众看待中菲两国的国家形象及相关争端的视角。针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2014年12月,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以下简称《立场文件》),以法律形式明确“‘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的态度,解构菲律宾处理南海问题的“仲裁”路径。2018年年末,中菲两国又通过发表联合声明,就南海问题的定位、处理原则和方法等达成共识。因此,《立场文件》和两国联合声明实际上可以反映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转变。为探究上述变化是如何反映于《马尼拉时报》中的“南海话语”的,笔者通过Factiva报纸数据库对《马尼拉时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有关南海的新闻进行检索,共搜索出其中包含“南海”(South China Sea)的新闻333篇(数据库未显示2014年的新闻,笔者通过《马尼拉时报》官方网站也未找到有关新闻),剔除重复及与中菲南海争端不相关的内容共得到308篇样本,再以2016年7月杜特尔特上台为时间节点,将样本分为阿基诺政府时期(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共计124篇)和杜特尔特政府时期(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共计184篇)两组语料。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组新闻报道的议题、报道结构、消息来源、高频词词位和搭配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内容、特点和实质。
高层次框架关注“是什么”的问题。中菲两国之间的南海争端影响着两国关系和所在区域的发展和安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马尼拉时报》将其划分到哪个议题范畴,是最能体现其倾向性的。高层次框架分析可从新闻议题及其报道数量两方面展开。菲律宾是《马尼拉时报》最主要的消息来源,阿基诺和杜特尔特两任总统时期,《马尼拉时报》对其消息的引用占比分别为78.2%和79.3%,故本文以此类新闻作为高层次框架的分析语料,集中展现不同时期菲律宾国内对南海问题关注点的倾向性。
1.阿基诺政府时期
在阿基诺政府时期的124篇新闻中,以菲律宾作为消息来源的新闻有97篇,议题的具体分类详见表1。
表1 阿基诺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中的南海议题
通过表1可以看出,此阶段菲律宾关于南海的新闻报道大概可分为“南海仲裁案”、中国有关南海方面的活动及影响、菲律宾在南海的军事措施(由于菲律宾的军事部署包含与美国的互动,因此,本文将美国的军事活动及菲律宾对美国的态度也归为此类)、域内外组织和国家态度、菲律宾国内社会的反应和政府对社会民众的要求。另外,有4篇文章是关于是否开展双边对话的,其中,3篇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双边对话解决南海问题,但是,这类文章出现的时间较晚,基本在2016年5月“南海仲裁案”庭审结束以后。
通过分析上述议题,可以将此阶段《马尼拉时报》的高层次框架归纳如下:
如图1所示,结合表1的议题占比发现,《马尼拉时报》在该阶段呈现的主基调是:聚焦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行为活动及影响,同时将菲律宾的一系列措施框定为某种回应。在这一基调下,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被视为一种“侵犯”,菲律宾所采取的措施为“受害者”的一种“防御”。《马尼拉时报》对“仲裁”和军事议题的大量报道表明,阿基诺政府主要采取国际“仲裁”和提高军事能力两项“防御”措施。因两项措施均需要依靠国内外社会(特别是美国)的支持,《马尼拉时报》通过对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联合、菲律宾与越南的战略伙伴关系、东盟对争端问题的态度等议题的报道向读者宣示自己的阵营。同时,《马尼拉时报》也会关注菲律宾国内民众和政党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并对民意调查结果等内容进行报道。但事实是,在开展民意调查之前,菲律宾国内媒体曾先后播出由其外交部和总统通讯运营办公室出品的关于南海历史和经济的纪录片以增加其国民对南海问题的“理解”。《马尼拉时报》中出现的少量双边对话议题仅属于个别政客的观点阐述,说明该议题在阿基诺政府时期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图1 阿基诺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的高层次框架
2.杜特尔特政府时期
在杜特尔特政府时期的184篇新闻中,以菲律宾作为消息来源的新闻占149篇,其议题分类的统计情况详见表2。
表2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中的南海议题
总体来看,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的议题大致分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活动、东盟及其成员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南海资源共同开发、杜特尔特南海政策及相关评价、菲律宾国内社会(企业、渔民等)的反应和诉求、中菲对话和双边关系、“仲裁”及菲律宾对美国的态度等几大类。作为主权利益冲突国,中国在南海的活动仍是《马尼拉时报》关注的重点,此类新闻相较于阿基诺时期比重稍微减少。该时期《马尼拉时报》高度关注东盟及其成员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大量报道东盟协商处理南海问题、讨论“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等议题。中菲两国关系议题受到重视,南海资源的共同开发、双边对话处理南海问题成为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南海相关新闻的重要议题。杜特尔特上台后的一系列行动和政策转向引发的政界评论也是《马尼拉时报》较为关注的议题。此外,“南海仲裁案”和菲律宾军事议题的报道占比明显减少。
图2是在分析该阶段议题后归纳出的杜特尔特时期《马尼拉时报》的高层次框架。该时期议题内容与杜特尔特的南海政策基本吻合,认为南海问题并非中菲关系的全部。在中菲两国关系的总框架下,有关南海的争议性问题协商解决,非争议性领域应促进经贸和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马尼拉时报》将其称为“双轨制”。“双轨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互动,该时期《马尼拉时报》中的多个议题(如资源的共同开发、双边对话及双边关系)体现了这一特点。同时,《马尼拉时报》对东盟组织和国家态度的大量报道说明,从菲律宾角度来看,有关南海问题的互动和协商主体并不完全限于中菲两个当事国,东盟原则和立场、“南海行为准则”等或成为处理南海问题的重要考量。“南海仲裁案”“最大化”了南海问题对中菲关系的负面影响,是导致中菲关系走向空前低谷的关键因素①张明亮:《淡化“南海仲裁案”与缓解中菲关系》,《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5期。。淡化“南海仲裁案”和地区紧张局势是协商处理南海争端的重要前提,因此不难理解“南海仲裁案”和军事两个议题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图2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的高层次框架
表3 阿基诺和杜特尔特两任总统期间议题的报道结构对比
综上所述,《马尼拉时报》有关南海新闻的高层次框架随着菲律宾总统的更迭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出现具有互动性特点的新议题,如中菲两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双方在非争端领域的交流合作等;二是增加了东盟组织和国家态度及其解决方案的议题;三是“南海仲裁案”和军事议题热度下降。上述高层次框架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转变。
中层次框架关注的是新闻报道结构。根据臧国仁中层次框架结构的七大分类,将研究所采集的样本内容加以分类,7种结构具体含义如下:主要事件指某议题的进程和进展;先前事件指发生在报道议题之前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件;历史指发生在报道议题之前有间接因果关系的事件;结果指某议题的结果及各方反应;影响指议题造成的间接效应;归因是促成某议题意图的推论;评估指对某一议题看好与否或赞成与反对的态度。由于《马尼拉时报》在不同时期设置的议题存在差异,因此,中层次框架分析选择两个时期都出现的“南海仲裁案”、中国在南海的行为,以及东盟组织和国家的态度几个主要议题进行报道结构的比较。同时,因为阿基诺政府时期菲律宾的军事措施和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共同开发议题占比较为突出,也将其纳入中层次框架中分析。
1.“仲裁”议题的报道结构对比
阿基诺政府时期,有关“仲裁”议题的报道结构较为全面。在《马尼拉时报》的中层次框架下,“南海仲裁案”归因于中国以“九段线”为依据对南海海域的“不合理声索”,“违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条约。关于历史事件,《马尼拉时报》提到此前中菲两国曾采取双边谈判的方式处理黄岩岛问题无果,暗示受众提出“南海仲裁案”是菲律宾政府的“无奈之举”。《马尼拉时报》还关注了“南海仲裁案”事件的进展情况。2015年3月18日的新闻报道了菲律宾针对“南海仲裁案”审理,准备了一份包括地图和表格等内容的3000多页的文件以证实中国“九段线”的“不合理性”,并自7月4日即“南海仲裁案”开庭前开始以大量的文章和篇幅聚焦菲律宾代表团及“南海仲裁案”审理过程。《马尼拉时报》还通过评估结构预测了“南海仲裁案”结果,如引用时任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的言论——“我们提起的申诉是基于证据和国际法,我们希望‘仲裁’庭评估其价值,看到我们在案件中的‘正义性’”①Catherine S.Valente,“Court Ends Hearings on Sea Row”,The Manila Times,2015-01-12.——来说明其“公理性”,预测判决将会有利于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为“南海仲裁案”议题设置的中层次框架特点为前期评价“仲裁”结果,后期强调菲律宾对“南海仲裁案”结果的反应。总体来看,菲律宾各方肯定“南海仲裁案”结果。但是,尽管判决在其意料之中,各方在对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质疑“南海仲裁案”真正解决争端问题能力的声音,指出“联合国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显然领土完整和主权并不仅是道义上的事”②Dempsey Reyes and Jefferson Antiporda,“Lorenzana:Aquino ‘Mismanaged’West PH Sea Dispute”,The Manila Times,2018-06-12.。后期关于“南海仲裁案”的文章也突出菲律宾不会拿“南海仲裁案”结果向中国施压的结果结构,并通过回顾历史事件批评前政府过于依赖国际法来帮助解决主权问题,造成两国关系恶化,影响菲律宾经济。
2.中国在南海行为议题报道结构对比
阿基诺政府时期,有关中国相关行为的报道主要是从历史事件、结果和评估等结构展开论述。此类报道经常性地回顾中国以“九段线”为依据宣示南海主权、拒绝出席海牙国际法庭及中国近期的海上活动等事件,然后对中国一系列行为进行结果预设和评价,认为是“对国际法的无视”“会增加地区的紧张局势”“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危害自由航行”等。结果和评估结构的内容还包括指责中国的军事活动“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马尼拉时报》还通过“观照”中国在南海海域的军事部署,设置结果框架,制造恐怖舆论,营造地区紧张气氛。到了杜特尔特政府时期,有关中国活动的报道主要从回顾先前事件及结果结构两方面展开。《马尼拉时报》主要报道中国近期在南海的建设活动、对菲律宾渔民的“干预”、开展科考命名等事件,以及菲律宾对此的反应。在相关新闻中,笔者发现,该时期菲律宾虽然免不了对中国的活动产生顾虑,但其第一反应是先通过向中国询问等方式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评估”“仔细研究”和“深入调查”等,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如针对此前有关中国在争端海域的7个岛礁完成军事装置的报道,2018年2月的一则新闻强调,菲律宾一直在对中国的建岛目的进行评估,“岛建可能是基于民用,也可能是用来对抗我们,如果是用于军事,那我们要对此展开调查”,“这就是我们为何要仔细研究此事”③Catherine S.Valente,“PH Assessing China’s Sea Buildup”,The Manila Times,2018-02-07.。
评价是主观性最强、最能反映媒体态度的报道结构,事件报道的评价结构能够直接引导读者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历史事件和主要事件则通过提供背景资料引导、暗示读者对议题的看法和推论。相较于阿基诺政府时期,杜特尔特政府时期有关中国行为的报道更多地是客观描述近期事件及菲律宾的相应措施,回避了主观评估及历史和主要事件结构。
3.东盟组织和国家态度的议题报道结构对比
阿基诺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涉及东盟组织和国家对南海问题态度的报道以回顾近期“中国行为对地区安全影响”为前提,将中菲之间的南海争端提上东盟议程。同时,《马尼拉时报》还以历史事件指责东盟在处理南海问题时没有发挥维护地区利益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报道还较多地关注东盟成员国特别是同样与中国存在争端的越南的立场。《马尼拉时报》通过“菲越两国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①Bernice Camille V.Bauzon,“PH,Vietnam Enhance Defense in Disputed Sea”,The Manila Times,2015-10-21。的逻辑说明菲越两国在南海立场上的一致性,并专门对两国签署战略伙伴协议进行报道,评价其战略意义。到了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对该议题的报道是以东盟作为整体表示对南海问题的关切,表达其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前提下解决有关问题的愿望,以及与各方一道早日促成相关准则制定和实施的迫切性。该议题以维护区域的和平与发展、东盟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归因结构展开,维护地区整体利益是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重要原则。结果结构落脚在执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促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达成并早日实施上。主要事件方面,《马尼拉时报》侧重各方为协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举行重要会议的报道。
4.军事措施和资源共同开发议题的报道结构
阿基诺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有关菲律宾军事措施议题的报道占比虽多,设置的报道结构却比较简单。《马尼拉时报》通常是回顾中国近期的海上活动,对比中菲两国的军事力量差异,并以此造成的国家主权和地区安全受到威胁为归因,设置因果逻辑,说明菲律宾增加自身军事实力的必要性。例如,在2015年3月一篇题为《军方迫切需要更多财务支持》的新闻中,时任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格雷戈里奥·皮奥·卡塔潘声称“已经注意到中国在争端海域的7项改造行动”,并表示“希望政府来年在军事方面增加1%的国家预算,尽管此举仍不能与中国军事实力相匹配”②Fernan Marasigan,“Military Badly Needs More Money-AFP Chief”,The Manila Times,2015-03-01.。此外,《马尼拉时报》还以相似的结构报道菲律宾对美军在争端海域的军事活动表示欢迎。
作为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中的重要议题,南海资源共同开发主要围绕评价、归因和主要事件结构展开。评价结构集中出现在杜特尔特上台初期,菲律宾国内讨论共同开发南海资源是否合理。讨论的过程涉及大量的原因分析,反对声音主要强调国家主权;支持者则从菲律宾经济发展现状、减少对中东地区资源依赖及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等方面说明共同开发的合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尼拉时报》对资源共同开发进展的主要事件也进行了专门报道,如杜特尔特同意协商共同开发、中国起草协议框架及杜特尔特访华期间双方签署备忘录等。
中层次框架结构分析表明,《马尼拉时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议题选择了不同的报道结构;具体表现为:一是“南海仲裁案”议题报道结构的简单化,突出“冷处理”“南海仲裁案”判决的结果结构;二是减少关于中国活动的评估、历史和主要事件报道结构,呈现“先调查,再行动”的结果报道结构;三是关于东盟对南海问题态度的报道,《马尼拉时报》更多地从东盟共同体角度出发,强调维护该区域组织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发展的归因结构。此外,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议题同样突出归因结构,说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上述中层次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杜特尔特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处理南海问题时立足实际、放眼未来,更加关注菲律宾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立场。
除了高、中层次,报纸框架还要通过消息来源、语言和符号等低层次结构呈现。选择不同的消息来源不但决定了不同的报纸框架,也呈现出不同新闻内容语调与话语。不同语句的用法及语言风格可以预示框架或评价事件。
1.消息来源对比
信息来源被视为“记者生命的血液”。框架理论认为,新闻记者选择不同的消息来源是为了展现不同的框架,消息来源也会建构符合框架的话语内容以供媒体接受①陈世伦、王一苇:《媒体报道框架与中国海外形象建构——以柬埔寨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在这一部分,笔者重点分析消息来源于菲律宾以外的新闻数量和内容,对比不同时期消息源框架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搅局者”属性,在消息来源分类时将美国与域外国家和组织区分开。
(1)阿基诺政府时期
表4体现了阿基诺政府时期有关南海的124篇新闻的消息来源分布情况。
表4 阿基诺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消息来源分布一览表
由表4可知,以菲律宾作为消息来源的文章有97篇,《马尼拉时报》对菲律宾消息的引用量排名第1位,反映了其服务于菲律宾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宣传立场。其次是源自美国的7篇,以及东盟国家和组织的6篇报道。对于南海争端的另一当事国——中国,《马尼拉时报》对中国信息的引用量不仅远远少于菲律宾,甚至少于美国,仅与域外国家和组织(域外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和意大利等,国际组织有七国集团和欧盟等)的消息引用量持平。将专家学者和机构作为消息来源单独列出来,一是因为其作为南海问题的研究者与涉事国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言论相对客观公正;二是部分新闻没有提及来源国。
通过分析不同消息来源的新闻,笔者发现,《马尼拉时报》引用美国的信息包括中国在南海的岛建情况,控诉中国相关行为对南海地区安全、国际法权威、“自由航行”、生态等方面的“威胁”,保护菲律宾等“面临危险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威胁”等。《马尼拉时报》还将东盟、越南、澳大利亚及七国集团(G7)等域内外国家和组织的“声援”作为报道内容。《马尼拉时报》援引的有限的中国消息除了重申中国主权和表达以双边谈话方式解决争端的愿望,更多地是指责美国的介入。《马尼拉时报》中的中国消息不仅正面指责“美国违反了其在南海问题上应保持中立的原则”,认为美国不会放过“在任何冲突场合鼓吹‘中国威胁论’,诱导他国反对中国”,还提醒当事国应直接参与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不要受域外的美国的指使②Ares P.Gutierrez,“China Media Hits Washington for Reneging on‘Neutrality’Pledge”,The Manila Times,2015-04-12.。
从新闻信息来源的数量和内容来看,菲律宾媒体通过大量引用非争端方的信息建构消息来源框架,将本属于中菲之间的争端升级为区域化和国际化议题。
(2)杜特尔特政府时期
表5体现了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南海新闻报道消息来源的分布情况。
表5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马尼拉时报》消息来源分布
相较于阿基诺政府时期,此阶段的消息来源分布有了明显变化。除了源于菲律宾的149篇新闻,《马尼拉时报》引用了14篇较为客观的专家言论。他们从“南海仲裁案”结果及其影响、东盟的统一性问题、中美关系和美菲关系等角度分析南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南海仲裁案”解决争端问题的效果,强调菲律宾应与中国展开多领域合作,而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没有结果的岛上”③The Manila Times,2017-07-12.。此外,《马尼拉时报》援引中国消息的报道量超过了援引东盟组织和国家报道量的总和。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消息不再仅仅是与美国的“口舌之争”,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立场。中国国家领导人、主流媒体、驻菲律宾大使和外交部发言人等在《马尼拉时报》中发声,双边关系、主权问题、地区安全、渔业和资源开发等成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重要关切。例如,在2016年7月7日,《马尼拉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希望和平》的文章,其中包括中国媒体批评“美国介入使问题复杂化”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立场①Michael Joe T.Delizo,“Official:China Wants Peace”,The Manila Times,2016-07-07.,这与阿基诺政府时期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大相径庭。《马尼拉时报》还引用源自东盟及其成员国的信息,中国—东盟关系、区域安全和发展、“南海行为准则”协商等是该消息来源的主要内容。在阿基诺政府时期高居信息源第2位的美国消息在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占比却最小。此外,《马尼拉时报》也不再直接报道域外其他国家和组织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
该时期信息源数量和内容反映了在信息源框架下,南海问题回归到中菲当事国和所涉区域,域外国家话语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下降,南海问题由“国际化”问题降化为“区域性”和当事国之间的问题。
对比不同时期《马尼拉时报》有关南海新闻的消息来源情况和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菲南海争端已经从“国际化”问题回归到菲律宾、东盟和中国三方的外交框架内,东盟和当事国的立场和主张是处理南海问题的重要原则。同时,有关专家的观点作为“画外之音”例证了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高频词及其搭配的对比
“新闻文本的词语和句法结构的使用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带有主观目的的对社会真实的创造性呈现,不同的字和词语的组合排列会引申出写作者不同的世界观即框架”。②(中国台湾)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中国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41~42页。词汇使用频率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运用的规律、框架设置者的表达意图及其背后所要传递的隐含信息。笔者利用Antconc3.5.8w检索出各时期新闻中排名前25位的高频词(见表6),从词位的变化和核心词的搭配两个方面分析低层次语言符号框架的不同。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其方便快捷、运量大、安全、准点等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发展。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会严重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和沿途居民的生活质量。相比于刚性车轮,弹性车轮在减振降噪和降低轮轨动作用力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城轨车辆上使用弹性车轮。随着人们越发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对城轨车辆使用弹性轮后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表6 阿基诺和杜特尔特两任总统在任期间《马尼拉时报》南海新闻中的高频词一览表
(1)高频词的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高频词,笔者发现一组词位上有不同程度下降的单词,即“国际的”(international)、“特别法庭”(tribunal)、“南海仲裁案”(arbitration)、“法律”(law)和“法庭”(court)。这些词指向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其位次的下滑则对应了此前高、中层次结构总结出的“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对‘仲裁’判决‘冷处理’”。同样出现词位下滑的还有“军事”(military)、“安全”(security)和“防御”(defense)等,这类用词在阿基诺政府时期的累积使用营造了南海紧张局势。以“安全”(security)为例,通过索引行,该词在阿基诺政府时期的使用语境分为以下几类:南海问题涉及地区经济和粮食等各方面的安全问题,中国相关活动“威胁了地区安全”,以及菲律宾与美国在军事安全方面的互动。在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该词出现在强调地区、海洋和经济等方面,以及涉及安全在内的多领域合作的语境中。“安全”(security)词位的下降及使用语境的变化反映出菲律宾在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减少了对地区安全问题的顾虑。
词位上升最明显的“东盟”(ASEAN)对应了前文高、中层次及消息源框架的分析:杜特尔特上台后,《马尼拉时报》无论是在议题内容上还是消息来源上都更加关注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此外,“经济的”(economic)也是值得关注的高频词汇,该词虽在排名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其在两个时期的高词位反映出“经济”是影响南海争端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通过该词检索行,笔者发现其语义内涵也有明显变化:阿基诺政府时期,“经济的”(economic)主要用来说明强调争端海域的归属———菲律宾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及其经济意义,指责中国相关行为带来的“经济损失”(economic losses),甚至用来“反映”中国“有改变世界经济秩序(economic norms)的意图”。杜特尔特政府时期,“经济的”(economic)除了用来介绍争端海域的归属,更多地是用来反映加强与中国包括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economic ties/cooperation/partnership)。研究还发现,《马尼拉时报》在报道中菲两国合作领域时,“经济”层面的表述最多,并且还使用“经济”的形容词和名词形式,将菲律宾的合作对象中国描述为“经济巨人”(economic giant)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等,反映出菲律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
通过对比观察阿基诺和杜特尔特两任总统时期《马尼拉时报》高频词位的变化,发现低层次框架中的语言符号印证了高、中层次及消息来源框架的分析。“南海仲裁案”“军事”等议题热度下降,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参与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菲律宾处理中菲关系及南海问题的重要考量。
(2)高频核心词的搭配与中菲两国形象变化对比
“中国”(China)、“菲律宾”(Philippine)和“海洋”(sea)等词构成《马尼拉时报》南海新闻的核心词汇。它们与动词的聚集和频繁使用会反映出施动者和受动者的行为特点,建构相应的形象。因此,可以通过考察不同时期报道中“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的动词搭配情况,研究语言符号建构出来的中菲两国形象变化。本文选择了Word Sketch Difference(字数差异)工具来进行统计。表 7~10 反映了“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在不同政府期间作为施动者和受动者的对比情况。
表7和表8显示,阿基诺政府时期,中国通常被描述为施动者。与“中国”(China)搭配的动词大都指向中国的各种负面言行,包括中国“拒绝”问题解决的“强势立场”、在南海区域的“欺凌、侵占”行为、对法律法规的“亵渎”等。需要注意的是,动词“have”出现的次数最多,通过文本分析,该词更多作为助动词使用,强调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经造成的影响。在以“中国”(China)作为宾语的结构中,中国通常是以菲律宾和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抨击”“敦促”的对象。“菲律宾”(Philippine)则通常被描述为受动者,跟在“支持”(support)、“关切”(concern)和“帮助”(help)等动词后面做宾语,作为国际社会支持和保护的对象。同时,菲律宾还是捍卫主权、寻求问题解决的施动者。
表7 阿基诺政府时期“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作主语(施动者)的动词搭配对比
表8 阿基诺政府时期“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作宾语(受动者)的动词搭配对比
表9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作主语(施动者)的动词搭配对比
表10 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作宾语(受动者)的动词搭配对比
通过分析“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在不同时期的动词搭配,可将《马尼拉时报》建构的两国形象变化总结如下:中国由阿基诺政府时期建构的“侵略者”“地区安全的威胁者”“国际秩序的藐视者”转变为杜特尔特政府时期地区和平的维护者及菲律宾社会经济发展的帮扶者;菲律宾则由“南海问题受害者”和被保护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处理南海问题的倡导者及与中国开展交流协商的合作者。
本文以臧国仁“三层次框架理论”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了杜特尔特上台前后《马尼拉时报》有关南海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马尼拉时报》在不同时期设置的高、中、低三层次南海新闻框架均有明显变化,呈现出杜特尔特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转向和特点。
高层次框架下,《马尼拉时报》增加了中菲双边关系和对话、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及东盟组织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等议题,减少了“南海仲裁案”、军事等议题的报道。高层次框架变化反映了杜特尔特时期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几个转变:一是加强了与中国的双边互动;二是注重与东盟组织协商南海问题;三是“南海仲裁案”的“降温”处理。
中层次框架下,《马尼拉时报》简化了“南海仲裁案”议题报道结构,突出“判决”“冷处理”的结果结构,中国活动议题转变为“先调查,再行动”的结果报道结构,东盟有关南海问题的态度和资源共同开发议题凸出归因结构,说明其中的因果关系。上述议题报道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向的理性化特点。
低层次框架下,《马尼拉时报》的消息来源从菲律宾和域外非争端方为主转向争端方和域内的东盟组织,表明南海议题回归到中国、菲律宾和东盟三方的外交框架内。
高频词方面,围绕“南海仲裁案”,以及军事、安全、东盟和经济等词的词位高低变化印证了高、中层次及消息来源框架的分析,此外,中国的经济实力成为菲律宾处理南海问题和中菲关系时的重要考量。“中国”(China)和“菲律宾”(Philippine)的动词搭配变化呈现了两国形象经历的转变。
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演变分析显示出杜特尔特政府在处理南海问题时的自主意识和理性意识。这种自主和理性意识体现在其转变南海政策的逻辑关系中:对安全问题的考虑是第一位的。“维护国家安全是两届政府的共同目标”①蒋琛娴、鞠海龙:《杜特尔特政府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修正》,《南海学刊》2018年第4期。。对杜特尔特来说,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杜特尔特的一项重要政治宣言,落后的基础设施却成为菲律宾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改善中菲关系有利于菲律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堪称菲律宾经济安全新的“生命线”,协商共同开发南海资源是菲律宾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多重考量。综上所述,杜特尔特南海政策变化的实质是立足于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