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范天姿,朱登云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工作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果的试金石,是学生迈入职场与社会的关键一步,关系到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也关乎行业社会发展。本文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1 届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分析对象,从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入手,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的新形势、新特点,发现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水平,提升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实效。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2021 届高职护理毕业生在协议就业、创业、灵活就业、升学、待就业5个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下: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1 届高职护理毕业生共696 人。截至2021年底,675 名学生已经实现就业,总就业率为96.98%。从就业形式上看,协议就业最多,324 人,占比46.55%。其次是灵活就业217 人,占比31.18%。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不少学生选择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2021年共有134 名学生考取本科,0 人创业。
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能否坚定从事护理专业相关工作是关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充沛的重要课题[1]。经调查,2021 届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行业前5 位中,卫生和社会工作达79.67%(见图1)。在主要从事职业前5 位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近九成(见图2)。同时,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中,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96.70%(数据来源于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
表1 2021 届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形式统计
图1 就业行业分布
图2 主要从事职业分布
在就业单位性质上,医疗卫生单位占据主要地位,但“其他企业”性质的医疗单位比例也较高(见图3)。在单位规模的选择上,50-1 000 人的就业单位较去年呈上升趋势,千人以上大规模就业单位则有所下降(见图4)。
图3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图4 就业单位规模分布
2021 届高职护理毕业生返回生源地就业的比例达91.66%(见图5),就业集中在省内(见图6),这与生源因素有很大关系,同时说明毕业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有明确的指向。
图5 生源地就业分布
图6 省内外就业分布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高职护理毕业生因为就业难度较大,普遍期望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缓解就业压力[2]。在对在高职护理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超2/3 的学生表示将“升学”放在第一位,在转本复习的同时兼顾就业。但实际中,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够成功转本。从护理专业的就业时间线来看,转本考试、护士职业资格考试、毕业考试、省市统考等考试均集中在毕业当年的2-6月份。过多的就业目标与不合理的就业进程安排,导致毕业生时间、精力分配不均。
从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高职护理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或毕业当年就成功进行创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多数护生对创业相关政策法规缺乏认知。近75%的护生具有创新创业参赛及实践经历[3],同时约66.7%的护生认为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形式,但却鲜有尝试创业[4]。总体来说,高职护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心态较为保守,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仍有欠缺,导致就业工作中的自主创业比例无法得到提升。学校在“以双创拓展就业空间”新形势下,创业教育力度不足,创业培训工作不全面,创业帮扶体系不完善,也是高职护理毕业生创业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市场多元发展逐步推动高职院校就业灵活性的增强。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5]。因护理专业的特殊性,省市统考及医院招聘考试起步晚,招聘周期长,且一般存在试用期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际就业时,不能及时提供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等就业材料,一般会临时提交就业证明,导致灵活就业数据较高。主观方面,一方面是毕业生提交就业证明完成就业系统填报之后,辅导员、班主任未能长期追踪,不能及时更换就业材料;另一方面是学生主动联系教师,自觉更新就业信息的意识不强。
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的不平衡不充分[6],体现在3 个方面。第一,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集中于大型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二,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集中于大中城市、发达地区。第三,在求职节奏上,集中于省事统考之后才接受医院的单独招聘考试,起步晚,节奏慢。社会对医疗护理专业人才实行覆盖式招聘,也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7]。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但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
职业价值观是就业选择的指向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和访谈,高职护理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考量的前3 位分别是“福利待遇”“单位级别”“个体发展”等外部经济和环境保障因素。高职护理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思维单一,局限于外部显性的考量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职护理毕业生年龄小、思维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说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存在价值观培养与教育方面的缺陷,导致学生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就业指导应是学生入校后即展开的系统性工程。大一学年,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8],能坚定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通过理性认识自己的职业追求,确立合理、可行的职业目标,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路线与就业计划。大二学年,全面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操作技能水平。将就业指导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场景,再通过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专业见习进行实践检验,将专业教学做到贴近实际、贴近职业,使高职护理学生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实习阶段,着重做好校园与医院的过渡,指导学生在职业环境中达到行业准入标准,增加就业竞争力。此环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关键环节,学生校园知识、能力和价值储备将接受现实的考验,因此学校与实习医院要目标一致、良性互动,给予学生结合行业实际的就业指导。在就业之际,加强学生的面试技巧培训;开展心理指导,帮助就业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疏解情绪,建立信心;适当开放学校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操作练习的场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细更实的帮助。就业完成后,学生主动报备教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并及时更新就业系统,规范地生成报到证,记录档案去向,做好就业护航最后一步。分过程、分层次地开展高职护理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环环相扣、不断有序地向前推进。
针对毕业学生情况,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提出持续跟进的个性化就业帮扶举措。针对有求职意向的学生,持续为其提供符合求职意向的岗位信息,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就业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针对正在求职的毕业生,及时联络,鼓励与指导,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信心。针对考取本科的毕业生,实时跟进其考试复习进展,为其提供考试指导及服务,做好暖心、助力工作,最大可能争取学生的就业支持。
通过建立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档案与台账,实时了解学生的工作、生活动态,实行“一对一”“面对面”“一生一策”的重点帮扶。针对期望值过高,现实条件无法满足的学生,要鼓励其先就业,积累经验,增强专业能力再择业。针对专业能力弱、综合竞争力不强的学生,鼓励其多参加医院见习及实践,尽早适应行业要求,掌握技能,突出个人优势。
高职教育是就业前的准备性教育,服务产业、面向市场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更为敏感[9]。高职院校为了能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应该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分析[10],多方合力促就业,校企联合办实事。多向发力,积极联合就业单位,主动出击,持续构建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双向互动模式,高职院校应当推进助力毕业生“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的积极举措。具体包括:第一,积极扩充就业单位库,与多地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就业拓宽选择范围,尤其是毕业生生源较多地区的单位,还需要分级别、分地区地建立就业基地;第二,主动邀请医院方到学校定期开展就业宣讲,在宣讲中让学生感受到护士职业工作的价值与要求,调动学生就业积极性与前瞻性;第三,前往医院开展就业实习基地现场调研,发现学生专业培养上的不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教学,使学生达到行业准入要求;第四,加强见习实习,让学生在医院实际工作场所中,验证并学习与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操作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五,扩宽就业渠道,开展讲座更新学生就业观念,减少学生在就业单位选择上的集聚现象,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
高职护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集中从事卫生社会工作,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这与高职院校专业性、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同时在后疫情时代,对护士职业也提出更高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拥有人文素养,展现人文关怀。因此,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除了要引导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很强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11]。随着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行,“1+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让学生有了更多途径去认识护理专业,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核心竞争力[1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将学历培养与若干职业技能培养融合,在专业教育阶段即开始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增强学校的公信力,为学生和社会的认知带来转变,促进学生顺利就业[13]。
职业价值观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衡量就业选择的精神标尺,是毕业生的职业评价和人生态度在就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职业价值观包含了外部保障、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其社会性很强,尤其是护理行业。而在现实中,高职护理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参照的职业价值标准,更集中在满足个体需求和外部保障上,社会意义的考量不够。因此,加强高职护理学生对护士职业的社会意义评价与追求,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社会意义化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14],可以构建出社会意义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在校期间,通过加强专业学习、实训操作、护理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志愿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与护士职业正确的社会认知与评价,内化为自己内心坚定的职业价值观,以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指导自己的就业选择。后疫情时代,高职护理毕业生在社会化、职业化过程中,保持积极的职业价值观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监督,将个体置身于社会、将护士工作置身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充分发挥职业价值观社会意义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指导作用。
综上,就业工作责任明确,机制完善,有良好的工作抓手,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才能积极推进高职护理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只有积极强化就业举措,贴合实际,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地为毕业生提供全面长效的就业指导和帮扶,才能为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