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2-10-13 09:49李杨雯侯玉霞王淑慧
关键词:发文生态旅游学者

李杨雯,侯玉霞,2,王淑慧

(1.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便在我国农村地区快速兴起,并对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乡村生态保护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2005年,我国“三农”问题被正式提出,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国家战略相继出台。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1]可见,乡村振兴作为时代命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心。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生态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提出到2025年,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愈发受到学者重视,并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类型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但鲜有学者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总结归纳。因此,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乡村生态旅游领域核心期刊文献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明确其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把握发展趋势,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我国研究乡村生态旅游的期刊论文始于1999年,为确保样本数据的科学完整性,本文设置时间范围为1999—2021年,涵盖了近23年的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依次对“乡村生态旅游”和“农村生态旅游”两组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日期为2022年4月10日。经过人工筛选,剔除无效文献后共得到1552篇文献,其中以“北大核心、CSSCI、CSCD”为期刊来源类别的核心文献共251篇,占文献总量的16.17%。

2.研究方法

“CiteSpace”中文译名也叫“引文空间”,它能够对大量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出知识图谱,因此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与情报学、计算机软件等领域。本文采用CiteSpace6.1.R3(64-bit)进行数据处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打开6.1.R3(64-bit)版本CiteSpace,选择CNKI数据处理模块,时间切片设置为1a,其余设置均采用默认参数。依次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核心文献的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归纳出研究主题。

二、文献量化分析

1.文献发表时间分析

有关乡村生态旅游主题发文年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发文量的变动趋势可以归纳出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整体进程:(1)1999—2003年为探索萌芽阶段,该阶段发文数量较少,每年发文总量在12篇及以下,核心文献数量每年不超过5篇,仅少数学者率先对该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2)2004—2008年为初步发展阶段,该阶段发文总量呈现跨越式上升趋势,核心文献发文量仍较少,但是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这与该阶段国内旅游主题多为乡村、生态有关;(3)2009—2014年为稳定发展阶段,该阶段虽然关注度有所回落,但发文量整体趋于平稳,在这一阶段研究内容得到进一步细化;(4)2015—2021年为深入研究阶段,整体发文量在较高水平上快速增加,核心期刊发文量略有攀升。

图1 1999—2021年乡村生态旅游文献时间分布

2.发文作者分析

在CiteSpace中,节点类型选择“Author”,由此得到发文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节点大小和作者发文量成正比,连线代表作者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深浅代表合作时间由近及远。从发文数量来看,20余年来,发文数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3位。其中陶表红发表了4篇,张众发表了3篇,其余11位学者均发表了2篇论文。这13位学者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占总研究成果的10.36%,剩余大多数学者都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可见,学者们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较为分散,不够聚焦;从作者合作图谱来看,整体共有节点376个,连线222条,网络密度为0.0031,说明从事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人员相对比较分散,团队合作匮乏。

图2 1999—2021年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3.发文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选择“Institution”,对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进行发文机构分析,绘制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机构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图3中连线代表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深浅代表合作时间由近及远。图谱数据显示网络节点288个,节点间连线83条,网络密度为0.002,说明机构间合作关系不够紧密。由图3可知,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字体显示更大,颜色更深,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4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3篇)、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3篇)、江西科技师范学院(3篇)在本领域发文量较多。从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而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连轻工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这四所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武昌工学院商学院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这四所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其余大多数机构间直接联系和跨区合作较少,不利于相关领域技术研讨和研究成果共享。

4.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能够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行文脉络。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图4中节点338个,连线555条,网络密度为0.0097。同时本文也对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进行了排序,如表1所示。

图4 1999—2021年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1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关键词词频统计(排名前18名)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每个节点都代表着不同的关键词,节点所在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每个圆圈颜色从内而外逐渐变深,这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年份由远及近,外圈黑色则代表该关键词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被提及。由图4和表1可知,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发展模式”“规划”“发展对策”“社区参与”“政府职能”“类型”“游客感知”等是研究热点。“生态文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是研究的时代背景与价值导向。同时,关键词间的连线代表着他们的共现关系。

在研究时间上,国内学者在1999年就开始了对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研究。2000—2004年主要针对“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观光农业”“类型”等进行研究;2005—2016年主要针对“发展模式”“社区参与”“开发”“规划”“游客感知”“政府职能”等进行研究;2016年之后,不少研究中出现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字眼。这表明前期主要是将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研究;在中期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逐渐丰富,研究内容得到细化和深入。如今,乡村生态旅游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相关研究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三、研究主题分析

结合关键词分析结果和相关文献分析,本文将20余年来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划分为五大主题方向。

1.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研究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类型,划分类型的参考标准也不尽相同。依据发展条件和地理环境,王嘉学等将乡村生态旅游划分为城市及大中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3]。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谢花林等将乡村生态旅游划分为观光型、民俗型和休闲型[4]。按照主要依托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同,黄翠鸾将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划分为自然生态资源型和乡村人文资源型[5]。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有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虽出现时间较晚,但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苏维词等最早从运行管理方式角度出发,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划分为农户自主开发模式、政府主导开发模式和“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农户”模式[6],这与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唐承财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构建了北京市乡村生态农旅模式、乡村生态文旅模式和乡村生态食旅模式[7]。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新型发展模式开始受到学者重视,张钰瑜应用创新理论,寻找适宜的、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以期推动乡村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进程[8]。目前,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趋势是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构建其发展模式,何继红等基于PPT战略,构建了乐昌市旅游扶贫发展模式[9]。

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且近年来热度不断上升。针对旅游规划的理论指导欠缺,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足等问题,李如嘉基于绿道理论,结合规划区的特点与发展要求,设计出“一轴一心三区”的景区空间布局[10]。陈睿智等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在对四川省董坪村进行实证研究后,指出规划设计要注重场地调研,善用本土要素,打造生态景观体系[11]。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索乡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王静基于生态学理论,提出要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进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之中,以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12]。

4.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多从某个案例地着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厘清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冯麟茜基于三重底线理论,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提出要通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3]。海笑等运用“两山”理论,以安宁河流域为案例地,构建了“两山”转化机理模型,经实证分析后提出要推动旅游生态产业化,规范市场导向,创新产品布局模式[14]。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少学者从这一角度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王海荣等在对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指出要大量招募人才,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电子商务,以实现信息实时传递[15]。张斯雯等探讨了“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乡村生态旅游平台构建策略[16]。

5.乡村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整体上来看,相较于其他主题,国内学者对乡村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偏低,但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唐晓云等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农村社区生态旅游中最关键的群体即社区角度出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社区居民满意度,以寻求促进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7]。李玉新等从生态保护的视角,探讨了政府、旅游公司、社区及相关团体的职责[18]。张禹等在对苍南县五凤乡社区参与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探讨了该过程中主要利益主体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新模式[19]。此外,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学者们更侧重于对政府行为的研究[20]。赵艳研究了BOT模式在重庆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发展中的风险,指出政府要遵循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确保数据公开透明,并加强立法工作[21]。朱珈莹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配套政策衔接不强等问题,提出政府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注重贫困地区整体连片的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精准鉴别和评估[22]。

四、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本文通过CNKI对中国乡村生态旅游领域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整理,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研究主题等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研究结论如下。

其一,从研究趋势来看,在经历了探索萌芽、初步发展与稳定发展阶段后,自2015年开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不断深入,发文量逐渐增多。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自2021年开始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该领域将是学界的研究热点。

其二,从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共现图谱来看,国内乡村生态旅游领域作者核心文献发文量不足,相关研究有待深入,作者合作图谱网络密度偏低,团队合作较为缺乏。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机构合作图谱网络密度偏低,机构合作不够紧密。

其三,从关键词共现图谱来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内容集中在“发展模式”“规划”“发展对策”“社区参与”“政府职能”“类型”“游客感知”等关键词上。从研究主题来看,不少学者划分出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类型,但目前分类依据仍缺乏统一标准;对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研究不足,已有研究关于发展模式的探讨尚不足以形成理论体系;对规划设计的研究大多强调立足于区域特色构建乡村景观体系;发展对策研究多从某一案例地着手,剖析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在利益相关者方面,研究主要包括社区参与、政府职能和游客感知等内容,其中对政府行为的研究是学者关注的重点。

2.不足与展望

其一,基础性研究不足。虽然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等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已有研究多是侧重于资源保护、发展策略、对策建议等宏观层面,只有小部分学者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等研究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体系且已有理论存在时间滞后性,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学者们应侧重研究基础理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相关实践研究。

其二,研究区域偏大。现有的相关研究多以全国、某一省份或自治区、某地区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县域或村镇的文献较少,且相关研究提出的发展模式或对策建议深度不够,可操作性欠佳,真正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后续研究应细化研究区域,尽量选择代表性案例地,提出针对性建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名片,同时将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估放在首位,着力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23]。这将有利于促进相关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提质升级,进而推动生态环境的长足发展。

其三,研究方法单一。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梳理可知,国内学者研究乡村生态旅游问题以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不足,且已有定量研究多是通过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选择运用数学模型的文献较少。未来研究应重视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时也要注重地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方法融合使用,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发文生态旅游学者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北塔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者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