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双喜
最近这两年,我不时在网上刷到关于HR 奇葩操作的新闻。比如,在某网络招聘平台,一位自称经理的HR 问求职者能不能加班,求职者坦诚回答“加班给加班费就好”,结果HR 回复:“你在学校老师下课拖延给你补休息时间了吗?”当应聘者指出他在偷换概念时,这位HR 又站在道德高点批判求职者“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末了还称“我们也不收垃圾”。
还有一位求职者把他应聘时和公司HR 的对话发到网上。在对话里,HR 先是质疑求职者学历:“你们这个学校是三本吗?”应聘者回答:“现在没有三本了,以前是。”HR 答:“对不起,我们只要二本以上统招的。”随后又追加一句,“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的”。
考不上本科的不一定是智商有问题,但从这两位HR 的回复来看,他们的情商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时候,通常会用到情商和智商的概念。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大多数时候,双商是处于不均衡状态的,有的人智商高但情商低,有的人情商高但智商低。那么究竟是智商重要,还是情商更重要呢?我认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情商更为重要。情商不足往往会成为一个HR 职业生涯上的“硬伤”。
智商是指智力商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家特曼提出的。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人的理性层面的能力。它是大脑皮层特别是主管抽象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大脑左半球的功能。
1996 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提出一个“真智力理论”,把智力分为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思智力。神经智力以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主要衡量目标,这类智力基本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难以改变;经验智力是通过长时间学习与积累形成的技能体系或者知识体系,艺术家、运动员、行业专家就拥有着顶尖的经验智力;反思智力是指做事策略、遇挫态度和自我管理,是在先天性格和后天环境的联合影响下形成的。
图1 帕金斯提出的智力公式
之后帕金斯又提出了一个智力公式(见图1)。其中的反思智力之前是乘号,相当于将反思智力看成放大器。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只是传统的神经智力强,那么最终很有可能一事无成;而如果一个人神经智力平平,却能在后天积累经验智力,并靠着反思智力来迭代自己,最终反而能成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就是此类典型;当然,如果一个人这三种智力值都高,那他自然是非同一般的存在了。
通常情况下,咨询师和企业家要有略高于常人的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非常高的反思智力,才能出类拔萃;而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在某个领域内的经验智力必须是超群的;科研,尤其是数字类基础科研的研究工作,对神经智力的要求肯定是极高的。
情商是指情绪智商,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哈佛大学情商大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由五种特征构成: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它是非理性的,主要与脑干系统相联系,大脑额叶对情感有控制作用。
当然,情商的形成和发展,先天的因素也是存在的。例如,人类的基本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的研究表明,从未与外界接触过的新几内亚人能够正确地判断其他民族照片上的表情。但是,情感又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民俗学研究表明,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先天盲童由于受社会交流障碍的影响,其情感能力相对薄弱。人类学研究表明,原始人类的情感与文明人的情感有着极大差异。他们易怒易喜,喜怒无常,自控能力很差。
情商和智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但是智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要远大于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据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智力商数》词条记载:“根据调查结果,约70%—80%的智力差异源于遗传基因,20%—30%的智力差异系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所致。”
根据戈尔曼的研究结果,各领域中排名前10%的优秀人才之所以出类拔萃,与他们的智商无关,而是与情商有关,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最新的研究也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因于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那些高学历、高智商的销售员的业绩不一定比那些学历一般、善于沟通的销售员高。而且,所处的位置越高,情商就越重要。许多企业的创始人和中高层管理者,有相当一部分在学校里被认为是智商平平的人。
但是,我所说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家的智商是差不多的。比如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做到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人,智商一般不会太低。很难想象一个情商高而智商平庸的管理者会取得成功。情商既受性格影响,也有能力的因素在里面。例如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觉察他人动机和情感的能力,这些必须以智商为基础,所以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智商高,不见得情商高;但是情商高,智商一定不会太低;智商低,通常情商也高不出太多。
从以上分析来看,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高的人,思维品质优良,学习能力强,认识深度深,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做出杰出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调查表明,许多高智商的人成为专家、学者、教授、法官、律师、记者等,在自己的领域有较高造诣。
图2 智商与情商关系矩阵
情商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来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情商是对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因此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影响。情商低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容易破裂,领导力水平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通常有较健康的情绪,有较完满的婚姻和家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领导管理能力。
有人认为,智商决定一个人的下限,情商决定一个人的上限。某互联网大佬曾说过,一个人要成功,靠情商;一个人要不败,靠智商。一个人的情商很高,机缘巧合的时候遇到一个人、抓住一个机会,也许事业会就此做起来。但若要事业立于不败,一定是靠智商,智商就是要不断地学习。智商低的人,没有人愿意跟着你干;情商低的人,没有办法管理一批智商高的人。
总之,智商更多地反映个体的生物学特性,而情商更多地反映个体的社会学特性。智商高的人可以在专业里出成绩,而情商高的人却可以在管理运作上出成绩。
领导力教练风里认为,如果把人比喻成手机,智商相当于手机的硬件(处理器和内存等等),情商相当于手机应用软件。“我们眼看着手机上的APP 在解决问题,却看不见手机处理器、内存、电源在做贡献,直到它们出了问题:处理器太慢了,内存不够用了,手机没电了……所以说,硬件制约着软件。很少人会在一部硬件配置低的手机上装太炫的APP,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淘汰硬件严重落伍的手机。类似地,作为领导力教练,我不接受悟性低的领导者作为我的情商教练对象,因为他成长得太慢,会让人太累、太没有成就感。”
风里将智商和情商进行交叉组合,形成四个象限:高智商、低情商,这类人有活法,但是比较“二”;低智商、低情商,这类人比较傻,没法活;低智商、高情商,全靠装,因为没有硬件支撑的应用软件是玩不转的,没有智商支撑的情商是流于表面的,此类人爱交际,但是不见得擅长交际;高智商、高情商兼具的人是难得的牛人,一定要珍惜。
在现实中,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牛人是比较难找的,大部分人处在“二”和“装”的范围里,那么企业在招人时该如何取舍?
笔者认为,对于思考型的岗位,比如研发工程师,对智商要求高,如果情商也高,那当然更好,但情商低点也不要紧。而对于人际型的工作,比如销售,对情商要求更高,智商也不能太低,智商低是硬伤,伤不起。
一个人如果身处人际关系复杂的组织当中,当然需要高情商,否则举步维艰。所以,很多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大张旗鼓地要求营造一种开放、简单的文化氛围,因为很多聪明的人往往情商不太高,难以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
情商虽然有天生的成分,但也可随着后天的持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担任管理职务的人,不但应该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还应该不断地、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因为情商确实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挥。
诚然,智商和情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但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程度的,绝不只是这两个因素,至少还应兼顾逆商—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因此,企业在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中,如果将人的素质简单地划分为智商和情商两大块,颗粒度是不够细化的,还应从分析思维、压力承受、情绪控制、人际沟通、学习能力等胜任特质多角度地进行考察,这样才会更科学、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