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丛明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8)
韧性城市要求城市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与冲击后,仍能保持原来的城市结构、基本特征以及关键环节。滨海地区因其海陆相连的特殊区位,更易遭受极端天气,对海岸带沿线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我国目前关于韧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因此微观层面的韧性景观研究有利于海岸带更稳定地应对外界不可抗因素的侵扰,维持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护滨海城市风貌。
红塔湾海岸公园位于石狮市永宁镇东南部,北接永宁新沙堤村,南至观音山,东至海岸线,西临红塔湾旅游公路,建设面积75.95hm2。红塔湾海岸线全长6km,内含观音山天然港湾;岛礁多而紧靠内陆,观音山天然礁石景观独特;沙滩、浅海水域广阔,砂质细腻;下宅溪与郭坑溪入海口形成天然湿地景观。但随着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逐步向红塔湾蔓延,随之而来的是海湾在面对频繁自然灾害时脆弱性的增加。开展红塔湾海岸公园建设是为了加强沙滩景区的生态修复,阻止无序旅游开发,对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海岸带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1 自然灾害
红塔湾主要的自然灾害为风灾及水灾。红塔湾临近台湾海峡,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其他季节以东北风为主,受海峡地形狭管效应影响,其境内风力较大。一年之中以10—12月大风日数最多,5—6月最少。历年定时最大风速一般在9级,而瞬间最大风速达12级,瞬间最大风速多出现在夏季台风袭击时。红塔湾年平均暴雨日为2.4天,暴雨日除12月份外,1—11月均有出现,主要集中在台风、雷阵雨及梅雨季,尤其在6—8月。
1.2.2 人类活动干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岸带开发利用、湿地滩涂围垦建设等行为带来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红塔湾生境的改变、环境质量的下降。红塔湾海岸的人为干扰主要以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占滩占林作业、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和自然滩涂破坏为主,导致海洋生态功能衰退、海洋物种栖息地缩小、溪流断流等,且近年人为干扰有增强趋势,包括低端无序的旅游设施开发、占滩围建及不当的工程防护等。
1.3.1 自然景观受损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红塔湾海岸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自然岸线是极端天气时海岸带的天然屏障,而围滩养殖、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改变了海岸带的自然风貌,加剧了风暴潮对海岸侵蚀的速率,影响了滨海湿地和滨海鸟类的生存,导致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质量降低等诸多问题。海陆空间强硬的分割也影响了人类近海、亲海。
1.3.2 防灾设施薄弱
地方指挥部组织机构的领导作用,投资公司对使用要求的改变,如公路景观的绿化提升,备用金比例的压缩,投资公司提供的边界条件不到位等致使不能按期开工建设,无法按期支付工程款项,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监理工程师的素质等都将影响工程进展的快慢。建设单位应发挥自己的主控作用,充分挖掘相关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推进工程进度。
红塔湾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处于强风受灾区,然而部分沿岸地区无地形遮挡,部分强风地段无消浪设施,防御能力不足。且极端天气海水顺下宅溪倒灌对公园腹地造成巨大冲击,使人工堤坝与堤内绿化受损严重。
1.3.3 利用效率低下
受自然气象条件制约,红塔湾植被景观单一,旅游季节性明显,无组织的旅游开发在场地内呈斑块状分布,各自为营,不成系统,配套设施薄弱,管理混乱。而设施配套的滞后导致了人流主要集中在公园中部海鲜街,其他区域人气不高,安全隐患大。
滨海地区的景观韧性是指滨海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具备的维持、恢复和适应能力。不仅要求滨海景观能够保护现有的环境资源和海岸带生境,还能保护城市内陆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保障城市安全。基于红塔湾海岸公园的现状与困境,红塔湾海岸整治修复策略应优先保障海岸带的自然生境、落实保护空间,其次通过塑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强化其防御能力,最后植入文化与功能,使红塔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自然资源特征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划定不同等级的保护分区,明确各分区保护要求。三旦岛、观音山等自然岛礁以及下宅溪入海口湿地设为一级保护区,严格保护海蚀地形地貌与水源,保护原有植被,沙滩水域部分不进行水上活动与海滨浴场的建设;沿海防风林带作为二级保护区应严格保护原有植被不得随意砍伐,并定期进行防护林带生态修复,补林造林;公园中部及防风林后的内陆地块设为三级保护区,为游览活动的主要集中区域。加强一、二级保护区内的生态保护,建立红塔湾应对灾害的缓冲区,可以大大提高公园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效抵抗自然灾害,发挥天然防线的作用,保障市民在其他区域活动的安全。
传统的海岸防御体系包括防浪堤、挡墙、丁坝等硬质工程,然而单一层次的防御模式往往无法应对突发性的灾害,在灾害的数次侵袭后濒于崩塌。韧性理念下的滨海景观需要建立多层次的防御模式,即采用人工、刚性护岸与自然、柔性护岸相结合的防御形式,使整个防御体系拥有更大的包容性与弹性适应能力。
为了在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充分为游客提供近海体验的旅游机会,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各区的开发程度和活动范围不同。在空间形态上,不同的岸线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开放空间格局与滨海亲水性,既保证公园拥有抵御风浪侵袭的能力,又保障了人群活动空间,使红塔湾滨海空间可持续健康发展。
3.1.1 自然滩涂环境修复
在公园管理上,划定保护区与游览区,控制游人活动范围,约束游人活动行径,禁止在沙滩上建设永久性建筑。拆除占滩养殖塘场,撤除养殖水塔、排水管道等围建设施。加强沙滩监控,定期清理沙滩垃圾。在生态手段上,通过沙滩养护、促淤保滩、清筛补沙、生态护岸等人工措施基本恢复自然滩涂的原始形态。
3.1.2 河口湿地生态修复
恢复和保护河口湿地,结合河道整治进行修复。拆除现状浆砌防浪堤,通过地形改造,结合抛石与植被打造生态友好型护岸,对海潮起到有效的消能作用,同时提供良好的生物栖息地。湿地原生植被生态系统脆弱,在河道与湿地整治过程中将含植被的土壤表皮层另行堆放,待场地整理后将其堆放回原处,恢复优美的湿地景观。
3.1.3 沿海防护林系统修复
现状沿海基干林以木麻黄为主,北端与南端受风暴潮破坏严重,中部防风林部分出现老化衰败的现象。保护现状木麻黄林,通过设置排盐设施、改良土壤、小苗密植、架设防风网等措施,营造避风微环境,为植被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新植苗木成活率。同时,在林下游步道两侧及缝隙处补植朴树、草海桐、千头木麻黄、夹竹桃等观赏性高的植物。
3.1.4 海岛自然属性恢复
公园北端三旦岛与南端观音山拥有许多风貌奇特的海蚀、风蚀岩礁以及军事战壕遗迹,为保护礁石与原生植被,建设架空观景栈道,规范行人路径,避免游客无规划的路径对岛屿生态造成破坏。拆除三旦岛养殖场,回填海沙,恢复沙滩原貌(见图1)。
图1 红塔湾海岸公园沙滩修复工程(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海浪冲击是对滨海空间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红塔湾主要通过建立不同形态的韧性堤防体系,采取堤前消浪、地形加高、生态护岸等多种防御措施互补的策略提升公园防御波浪侵袭的能力(见图2)。
图2 红塔湾海岸公园护岸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1 堤前消浪
红塔湾海岸公园的工程设计采用了块石消浪与阶梯式消浪2种形式。
1)块石消浪 红塔湾滨海一侧原以自然沙坡为主,少量砌石挡墙且大多已崩塌。在公园工程设计中,防风林段保留自然沙坡,利用抛石加固破损岸线,并用以稳固上层滨海步道,降低海潮冲刷侵蚀。
2)阶梯式消浪 主入口与海岸呼应的流线式滨海台阶能够有效消耗波浪能量,减少波浪爬高,同时为游客提供极佳的观海休息空间。
3.2.2 地形加高
沙丘是海岸带的天然屏障,在竖向设计上,公园平行于海岸线建设两条人工沙丘。并通过引入耐旱、伏地状蔓生植被,起到固定沙砾的作用,有效抵抗飞沙。防风林紧邻海滩的第一道沙丘,可以在风暴潮来临时直接接受风浪作用,大量吸收并减弱风浪的冲击力,对沙丘后的内陆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道沙丘设于防风林之后,形成公园的第二道防线,同防风林一起构成最安全宜人的活动空间,可进行各类服务设施、娱乐休闲活动场地的建设。
3.2.3 生态护岸
公园北端村民为防海水倒灌农田而自行修建硬质直立挡墙,不仅侵占原有湿地滩涂,影响生境,且硬质挡墙随着风暴潮的逐年侵蚀已局部出现坍塌,危险系数大。因此公园规划将硬质挡墙拆除,通过大量的土方工程修复退化的湿地边界,改为更具韧性的生态护岸,形成绿色防洪护岸,以提升公园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与传统硬质驳岸消浪方式相比,生态护岸不仅具有增强岸滩稳定、防蚀促淤等功能,且成本低、工程量小、环境协调性好、维护更为方便。
结合滨海绿化、景观步道等公共开放空间预留城市通风廊道和生态廊道。预留滨海广场、市民草场等大型开放空间,可在灾时作为避难救援场所。同时起到提升海岸景观效果,展现海洋文化价值,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作用。
为避免过度开发对场地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公园建设充分考虑场地的环境承载力,市民草场、沙滩浴场均以自然环境为载体,组织低干扰的游憩项目,通过定期举行户外音乐节、沙滩文化节、艺术沙龙等活动,合理引导游人对滨海公共空间的利用,促进市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海岸带是衔接海陆生态环境的重要过渡空间,是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区域物种多样性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城市环境和海洋自然环境冲突的地带。最大化地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构建软硬兼备的韧性海岸,打造生态、防灾、景观体验于一体的韧性海岸——红塔湾海岸公园,为石狮海岸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重拾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被忽视的滨海生态、人文诉求和健康生活,守护记忆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