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健
提 要:新巴比伦王纳布尼德被近现代学者誉为“考古学家”或“古物收藏家”,主要原因是他在位期间的文献详细记录了他的古迹修葺活动,体现了他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中的先进理念。本文总结他的古迹修葺活动的具体表现,讨论其背后蕴含的古代两河流域王权实践传统,以及纳布尼德的个人意图。
可以看出,学界对纳布尼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纠正《圣经》等传世文献中的讹漏,对纳布尼德在位期间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进行了十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和史实复原,但大多没有将他的种种活动与他确立统治合法性的意图结合起来,更没有将他的一系列举动纳入到古代两河流域王权观念的实践中进行总体思考。本文将聚焦上述文献中有关纳布尼德古迹修葺活动,尤其是神庙的建设、修缮、复原活动的记载,讨论他在建设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痴迷于复原古代历史和传统的各种行为和举措,进而分析其背后的目标和意图,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古代两河流域王权观念的实践特征。
由上表可见,在目前所知纳布尼德的建设工程中神庙建设显然是其主要任务。而且,这个时期的文献详细记载了神庙建设的基本步骤,也展现了纳布尼德的部分带有“考古”性质的实践活动。
这篇文献显示,纳布尼德在整理神庙废墟的过程中发现了远古阿卡德王国(约前2296—前2112)国王萨尔贡(Sargon,约前2296—前2240年在位)的塑像和纳拉姆辛(Naram-Sin)的建筑铭文。这两位国王的统治年代在前24—前23世纪,纳布尼德统治时期大约在前6世纪中叶,相距近1700年,在今日眼光看来也称得上重大考古发现了。对于古物的处理,纳布尼德表现出令人惊异的“先进性”,他不仅修复了发现的造像,而且将其原址保存。
纳布尼德还将研究结果用于实践,复原了部分古老的仪式。其中包含迎请神像仪式(šūrubu,直译为:“迎回[神像至神庙]”)。《阿达德古皮自传》()中写道:
这一段记录对纳布尼德如何恢复远古时代女祭司就职仪式的细节,包括仪式的基本步骤、所需礼器和各种仪式用品均有详细记录。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留存的建筑文献众多,记载如何修建、修复古代建筑与古代城市的文献也为数不少,但是关于恢复古代传统仪式的记载十分稀少。这正是这段记载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下面这篇文献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遗址拉伽什(Lagash),定年约为前2500年,体现了两河流域早期国王的主要职责。文献记载:
乌尔南塞(Ur-Nanshe,约前2500年在位),拉伽什王,古尼杜(Gu-NI.DU)之子,古尔萨尔(镇,Gursar)“人”,为南塞(Nanshe,女神)修建神庙,为南塞装饰(神像),挖掘……沟渠,他为南塞引水入(渠),他为埃西尔(EŠ-ir)造(像)。
他通过脏卜选拔乌尔尼敏(Ur-nimin)(为)南塞之夫(即高级祭司)。
他修建阿埃丁(A-edin,沙漠之屋),修建宁伽尔,修建埃帕(E-PA,以上二者皆为神祠),他修建拉伽什城墙,他装饰卢伽尔乌鲁(Lugal URU×KÁR)神像。
南塞是拉伽什的保护神,也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统治者乌尔南塞作为南塞任命的代理人,其建设者职责包含:修建神庙、为城市开挖沟渠、任命祭司、修建城墙。特别说明建筑材料来自远方也展示出统治者的权威。在这处遗址还发现1块石板,其上刻有乌尔南塞头顶篮筐的形象,而且筐中装有泥砖。这个标志性形象表现出国王拥有为神祇修建居所的职责。后世许多建筑遗址中都发现过这类头顶篮筐的国王奠基像,其中就包括纳布尼德的。
梳理纳布尼德神庙建设工程的做法、步骤及其所反映的理念,可以发现,这些作为均体现着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王权实践的传统,即强调神庙建筑为国王职责之一,以凸显其王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
在被征服地区和被收复地区修建、重建神庙,推行神祇崇拜,显然是古代两河流域国家领土征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统治手段。这些记录更加明确地阐释了神庙重建的政治意义。
另外,《居鲁士圆筒铭文》中提出他常年不主持以马杜克神崇拜为主的新年节活动,似乎是他偏信月神辛的有力证据。《巴比伦年代记》证明,纳布尼德之子伯沙撒(Belshazzar)摄政10年,但无权代国王主持新年节庆祝活动。直到公元前539年,即纳布尼德17年,纳布尼德从阿拉伯沙漠驻地返回巴比伦,下令召集各地神祇到巴比伦,准备举行新年节庆祝活动。《巴比伦年代记》载:
当然,新年节的庆祝活动未能如期举行,因为居鲁士的军队在当年兵临城下,纳布尼德仓皇出逃,新巴比伦王国宣告灭亡。对于纳布尼德的这一举动,一般认为其目的是笼络巴比伦传统宗教势力、获取其支持,共同应对波斯的威胁,但是为时已晚。
无论如何,纳布尼德对待月神辛的态度和未按时举办新年节庆祝活动与他大力开展神庙建设,努力恢复传统仪式的做法存在明显的矛盾。这可能反映出他作为非正常即位的国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他的统治思路在不断调整,也可能反映出他在国家统治与个人喜好之间的挣扎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