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不久前,全球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在酒泉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量子星座网络的正式组建。目前,卫星在轨测试已经顺利完成,即将展开科学实验。10年间,墨子号、九章、祖冲之号等一批重大成果集中涌现,我国量子科技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正在稳步建立。
9月17日17时47分,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并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这10年是中国空间站从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的10年。目前,问天实验舱已成功“问天”,梦天实验舱也已运抵海南文昌,空间站在轨建造进入冲刺阶段。
量子科技发展体系化能力的稳步建立、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建造,是10年来中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实力不断进步的缩影。 1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1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据介绍,中国科技进步和实力体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竞争上,我国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体现在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体现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战略必争领域补短板、强能力,支撑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体现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等。
这10年,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大幅度上升,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产出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自主研发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进入实用。在北京海淀,电瓶车一旦进入社区电梯,后台立刻就会实现智能识别并提示预警;渣土车即便遮挡号牌,也能被系统的火眼金睛精准识别……“海淀城市大脑”已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生态环保、智慧能源等5个领域的55个智能业务应用场景落地。
这背后不可或缺的是科技力量的参与,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助力海淀城市大脑的建设中,旷视依托自身的AIoT算法,参与建立了AI计算中心,实现了国产AI芯片与算法的适配……”旷视科技合伙人兼总裁付英波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政策,这为成立于2011年的旷视科技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这10年,王志刚指出,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些堵点,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科技助推传统产业升级。”王志刚说,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供电煤耗最低可达到264克每千瓦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目前,该技术和示范工程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这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科技也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提升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100%。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0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缴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元。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北京证交所上市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
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方面,科技也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这就是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169个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科技创新是实现三种变革的主要依靠。质量变革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要求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将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研究机构马上消费研究院指出,实现这三种变革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逐渐向技术进步驱动为主转变,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日益增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孙文凯分析指出,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而劳动力贡献非常小,且不断下降,并在2013年后由于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其贡献转为负。劳动力供给趋紧,造成工资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对经济贡献相应地会降低。投资的贡献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从2010年至2019年资本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并在2012年达到82.9%的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尽管如此,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资本驱动型,属于“粗放式”增长模式。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技术进步(TFP)贡献率先下降,即由2010年的24.1%下降到2012年的16.4%。随后,从2012年的16.4%上升到2019年38%。
“要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改善国内大循环,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绿色发展,都必须持续实质性创新。”孙文凯说。
“我们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科技创新,一个轮子是体制机制创新。”王志刚说。
所谓体制机制创新,实际上就是改革。科技是生产力,改革主要是改进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创新环境才能有更好的改善,能够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身科技,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具体体现在法律、政策、文化、科学家精神等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力,改革力度很大。其中2015年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143项任务,极其全面深刻,是后续科技体制改革依据。”孙文凯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从根本上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侧重市场引领创新,加大政府引导和制度建设。
据王志刚介绍,10年来,我国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2021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万亿元,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是10年前的5.8倍……
马上消费研究院指出,近10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密集发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呈现出全面推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新局面。在战略层面,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在目标层面,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突破影响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在支持保障方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在方法层面,一方面密切联系我国实际,尊重科技发展现状和规律;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深化改革创新。
“目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最近又出台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通过新的改革,把改革不断深入下去。”王志刚总结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过去10年里,得益于科学普及的推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大幅提升。”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说,“十三五”期间,2015年具备全民科学素质的比例是6.2%,2020年则提高到了10.56%。
在张玉卓看来,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普及的组织力不断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普及的组织体系,这个组织体系就是省域统筹政策和机制,市域构建资源集散中心,县域组织落实。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作为阵地,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手段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打造一个“六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包括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和阵地。
据介绍,科普有一个品牌叫“科普中国”,全面开展拓展工作,“科普中国”平台资源总量超53TB,各类传播渠道有715家,传播量416亿人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权威的科普平台。
此外,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迅速,实体科技馆在2012年的时候只有118座,目前增长到408座,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流动科技馆体系,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4944站,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农村中学科技馆累计建了1112所,中国数字科技馆的用户达到1500多万,体系服务线下公众超过8.5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