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
今天的社会很有意思,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却在不断想尽办法链接各种关系,编织自己的关系网。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悖论,却是一个可以解释的现象。
乡土中国是土地束缚下的社会,人们依靠农耕生活,也就意味着接受农耕社会的一系列的乡情和人情的束缚。客观上,乡土社会对亲密关系的重视,并不纯粹是文化演绎的结果,更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必需。因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农耕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建立稳定而庞大的亲密关系。人们的生育观念里普遍存在男孩偏好以及多子文化,本意是建立更强更大更稳定的亲密关系网络;哪怕是没有先天的亲密关系,人们也要通过建立拟血缘关系来强化彼此的亲密度。
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可称之为大流动的时代,过去建立在血缘和地缘等稳定关系基础上的先赋角色,已经慢慢弱化。哪怕是在城市社会,过去建立在一系列体制(比如说单位)基础上的稳定关系,也变得脆弱不堪。因此,因背井离乡而导致的亲密关系的疏远,确有必然性。这些年,互联网上乡愁情绪泛滥,这与其说是对乡情、亲情的怀念,还不如说是亲密关系疏离的文化返照。
某种程度上,道路通往城市,人们选择告别乡村,是挣脱亲密关系的束缚。在农耕社会中,亲密关系是生存所需、社会竞争与合作的需要。但在现代社会,社会竞争受到了规制,尤其是社会暴力已经为国家垄断,“兄弟多、拳头硬”已经很难成为社会法则;而很多需要合作的事务,已经被现代的市场体系代替,过去农耕社会中常见的生产合作、日常生活的互助以及其他的互惠行为,越来越被所谓的社会化服务覆盖,被交换行为替代。也因此,亲密关系的收益迅速下降,但它的代价却肉眼可见。
今日,哪怕是在农村地区,人们也会对亲密关系的维护感到“心累”。人情往来过于频繁的话,会遭人讨厌。假使一个人过于喜欢交往,希望办酒,一定会遭亲戚的腹诽。有些地方,人情往来频繁,与其说是人们关系亲密的表现,还不如说是关系疏离的象征—因为,人情往来的逻辑已经不是互惠,而是交换。
在有些地方,人情往来的频次下降,范围缩小,虽然也说明亲密关系在萎缩,但亲密关系里的互惠内涵并未改變。只不过,很多人由过去的强关系,变成了弱关系。过去,人们拼命要建立亲密关系,甚至不惜通过拜把子、结干亲等方式来扩大亲密关系;但如今,人们努力逃离亲密关系,能不走动的亲戚就不用走动了,能利用的关系最好一次性用完。
当亲密关系在人们的工作、生活领域逐渐退场时,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原子化的个人。但是,越是个体化的社会,人们越需要相互依赖。人们或许懒得和亲戚来往,却乐于和朋友吃喝玩乐;人们也许可以独立生活,却很难解脱都市孤独感。在这个意义上,异乡人所具有的乡情亲情,并不是他们还有动力去维持亲密关系,而仅仅说明他们内心孤独,需要精神寄托。
所有通过链接而形成的关系网,本质上都是个体化的结果,都是可以选择的弱关系。因此,当个体的社会活跃度下降,比如退出了职场、离开了熟悉的城市时,其链接的动力和能力就会大幅下降,作为一个社会人,很可能会遭遇危机。
假使说,在旧日的社会中,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然而然会继承先天存在的亲密关系,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话,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只有不断和社会产生链接,不断适应不同的角色,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