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煜
俄乌交战半年有余,为干扰俄军计划9月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两州组织的公投,从8月29日开始,乌军针对克里米亚以北的赫尔松州,发起全线反攻。但赫尔松地处平原开阔地,俄军无人机引导远程炮兵火力,对缺乏空中支援的乌军造成巨大杀伤。
早前,乌军远程轰炸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暂时切断了第聂伯河北岸赫尔松城2万俄军的补给线,试图一鼓作气拿下赫尔松城。但初秋乌克兰雨季将至,泥泞的地面或将迟滞乌方的进攻。
这场仗打到现在,早已不是军事观察家原先设想的模样。在俄军希望的严冬到来之前,更多突破想象的事件可能发生。
位于克里米亚的萨基空军基地,驻扎着俄军第43独立海军航空团,今年俄乌开战后,许多俄军的战斗机与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当地时间8月9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这里升了起来。一张清晰的遥感卫星照片被传出:该基地遭到爆炸重创,至少10架战机受到严重损坏或摧毁,成为俄空中力量今年的单日最大战损。
爆炸发生后,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少乌克兰人猜测是乌方用远程火箭袭击了该基地,但这个说法却被俄乌官方双双否认。
8月20日夜,俄罗斯持激进民族主义立场的政论家杜金之女杜金娜,被事先安装在一辆丰田SUV车底的遥控装置炸死。对此,俄乌官方同样是双双否认己方涉案。
到了8月22日,数月前俄乌曾鏖战20余天的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升起一面200平方米的俄罗斯国旗,以纪念俄罗斯第31个国旗日。作为回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两天后庆祝乌克兰第31个独立日的演说中称,从2月24日凌晨4时战火燃烧那一刻开始,“这个国家没有哭喊,没有被吓垮,没有逃跑或放弃。它也不会遗忘”。他还表示:“乌克兰必须是完整的,包含所有25个州,不允许任何让步或妥协。”
最新的战场形势是,马里乌波尔所在的顿涅茨克州,已有一半落入俄军手里;除零星区域还有反抗外,俄军收获的战果还包括卢甘斯克州与赫尔松州;在扎波罗热州,除了扎波罗热市和奥列霍夫市外,大部分地区都由俄军实际控制着;而在位于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州,靠近俄罗斯边界的东部边缘地带,与首府哈尔科夫市外围的两国边境地区,也在俄军掌控下,保证着俄军所需的战略物资从俄境内安全输出。
为弥补在邻国作战的损失,普京8月25日签署法令,将俄武装部队员额规模从190万人扩增到204万人,其中战斗人员部分增额13.7万,最终将达到115万人。
另一边,包括为乌军取得不少战术效果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在内,西方武器也在源源不断进入乌克兰。但经过数月的残酷战事,乌方大量的战损无法掩盖。早在6月中旬时,乌克兰负责后勤与装备采购的军事官员就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称,自开战以来到6月,乌军的重型装备损失约50%。
另有来自美国国会研究部门的报告称,到今年6月初,乌克兰正规军队和特种部隊每日的战损人数约为100至200人,这导致作为第二武装力量的乌克兰国土防卫部队,在战场上的地位愈发重要。但该部队属于后备军事动员与民防性质,军事经验相对匮乏,在对先进武器的使用水平上更为欠缺。
马里乌波尔所在的顿涅茨克州,已有一半落入俄军手里;除零星区域还有反抗外,俄军收获的战果还包括卢甘斯克州与赫尔松州;在扎波罗热州,除了扎波罗热市和奥列霍夫市外,大部分地区都由俄军实际控制着。
对于战时状态的乌克兰军队,适应从苏式装备到北约制式武器的切换、熟悉掌握各类西方国家援乌武器的操作和维修,是不小的考验。而随着战事延长,乌军对西方军备资源的倚重越来越大,以至于有观察人士认为,在俄乌战争的下一阶段,乌军能否收复更大范围的失土,取决于他们对西方所援助武器的熟悉程度和所能发挥出的武器效力。
围绕着8月9日萨基机场的爆炸事件,除去“安全事故论”外,“特种部队渗透论”与“导弹打击论”等猜想,仍然挥之不去。
考虑到爆炸所造成的大坑数量,若是特种部队所为,就需要将一吨的C-4炸弹拖到目标位置,其难度可想而知。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军事专家杨震判断:“此次袭击无论从弹坑的分布还是造成的效果来看,都是特种部队渗透进来难以做到的。”
杨震向南风窗表示,美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一般射程为124公里至150公里,增程型ATACMS射程可达248公里至300公里,“从射程来看,它是可以打到克里米亚机场的”。“从圆概率误差(命中精度)来说,仅有5米,这符合机场受损的情况—弹坑均匀排列且非常集中。而乌克兰的武器库中没有武器能做到这点。因此,美军的ATACMS导弹有嫌疑。”
对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ATACMS导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曾在7月表示,拜登总统不准备向乌克兰提供这种装备,理由是担心与俄罗斯的矛盾升级。不过,随着战事的进一步激化和蔓延,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援乌的军事装备越来越复杂,有些先进款型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开,以期通过突然袭击重创俄军。
但这样心怀不轨的军援、不宣而战的突袭,也可能引发俄方更激烈的军事行动。对于战事升级的担忧,开始在西方社会出现。《卫报》就在8月下旬报道称,德国知识分子在一份请愿书上征集了几千个签名,要求德国政府停止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因为这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从战术层面看,失去调动战斗机、攻击机等空中大机群作战能力的乌克兰,将无人机攻击当成了自己的撒手锏。但由于机载弹药的体积和重量受限,无人机的作战威力主要体现在打击坦克、装甲车等目标上,难以扩大化;面对机场、桥梁等永固目标时,其所起到的威慑作用更是大于实际作战效果。
而随着西方军援的不断加码,乌军有了更多反击的手段,其中最具打击力的,就是美国提供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起初,美国并没有为之配套ATACMS导弹,但随着战事的演进,根据俄军战报,到8月初,俄军已经消灭了约为1/3规模的6套“海马斯”,导致乌克兰高层呼吁美欧加码军援,以扭转乌军在乌东战场的不利局势。
如今,美国国会两党都在讨论,向乌方提供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的ATACMS导弹。一旦落实,乌军将足以对包括刻赤海峡大桥(即克里米亚大桥)在内的俄罗斯重大战略目标实施打击—作为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桥梁,这座大桥让俄罗斯实现了对亚速海的掌控,却也频频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的骚扰式袭击。
到了要远程轰炸克里米亚大桥的地步,反而说明乌方的前线控场能力不如预期。“实际上,在战场上一直占据主动权的俄军,正在不断消耗乌军的技术装备和有生力量,将军事行动拖入冬天。”杨震向南风窗预测,“波兰已经开始在囤煤,而德国在储存木柴。欧陆国家如果在接下来的这个冬天不能接收来自俄罗斯的能源燃料,将会面临巨大困难,甚至有些国家会爆发社会暴乱,而这正是普京所希望的。”
俄乌六轮停火谈判无果而终后,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军事较量,正在乌克兰境内间接上演。正如《华盛顿邮报》在俄罗斯国旗日这天所说,战争的迷雾、意识形态甚至是历史遗产的冲突,仍然笼罩在乌克兰这个布满战壕的国家。“俄乌冲突已过半年,世界站在刀刃上。”
尤其是扎波罗热核电站区域所遭受的持续炮击,让欧洲保持着可能发生核灾难的担忧。炮弹不止一次击中距离反应堆约100米的特殊建筑,其中就包括了水处理厂、设备维修车间等关键设施。
俄乌都称是对方发动了对核电站的袭击—最近的一次争执发生在8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称,在过去24小时,乌军两次炮击核电站区域,共发射9枚炮弹。
在杨震看来,这或许是乌军出于孤注一掷想法的举动。“目前,乌军在战场上总体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不断消耗,士气衰落。”
扎波罗热核电站区域所遭受的持续炮击,让欧洲保持着可能发生核灾难的担忧。炮弹不止一次击中距离反应堆约100米的特殊建筑,其中就包括了水处理厂、设备维修车间等关键设施。
外界同时关心,包括军事冲突导致的次生核事故等悲剧在内,俄乌战局朝着不可控方向继续激化的可能性有多大?杨震预计,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不能排除未来有巨大风险。“这种巨大风险可能会把俄乌冲突引向不可预知的方向,整个欧洲的前景也可能会因此蒙上阴影。”
就在这个酷暑难耐的8月,欧洲的气价、电价涨幅明显。而当前,能源价格高企,成为了欧洲通胀飙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尽管欧盟方面为丰富自身的能源结构竭尽脑汁,但除了以10倍价格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其他增加管道天然气的措施大多缓不济急,甚至要耗时数年之久。
8月19日,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开采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就宣布,于该月31日至9月2日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维修,其间停止“北溪1号”管道的天然气供应。此言再度引发欧洲市场对之后俄方供气减少甚至断供的担忧。果然,俄气9月2日表示,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号”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
在另一边,欧盟对俄罗斯石油禁运的“过渡期”,将于本年底结束。七国集团财长9月2日联合宣布,已同意从今年12月起对进口的俄罗斯原油、从明年2月起对进口的俄石油产品,实施价格上限控制。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势回应称,七国集团正在破坏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俄方将停止向这些国家售油。
为加强接下来的冬季能源储备,欧盟使出浑身解数,但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影响之剧烈、深远,实非欧洲市场短期内可平稳消化。反过来,这也让俄罗斯修订并更为坚定未来的作战目标,即取得战争的实质胜利,而非实现原定的政治目标。
“什么是战争的终点?过去我们会回答,是和平。但現在我们会说,是胜利。”现任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宣示了莫斯科为赢得这场战争所下的决心。
梅德韦杰夫称,在乌克兰,战争的终局走向只有一种情形,即“俄罗斯实现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以及基辅方面承认特别军事行动的结果”,甚至还有另外“0.5种”可能—“乌克兰内部发生政变,泽连斯基政权被推翻,随后承认特别军事行动的结果”,除此以外,“没有第三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