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起薪的影响

2022-10-11 11:12郭丛斌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学术

郭丛斌,唐 旭

(1.北京大学 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83)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和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中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截至2019年,中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2019年,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和学位授予数均超过了学术学位研究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侧重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由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其在课程设置、导师指导、毕业考核等方面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趋同[1],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行业产业的用人需求出现错配以及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等就业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与高校环境之间的互动契合程度对高校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2]。阿斯汀(Astin)提出的学生参与度理论将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效教育活动上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大学所创造的促进学生参与这些教育活动的服务和条件界定为学生参与度[3]。汀托(Tinto)进一步将学生参与行为划分为学术融入(academic integration)与社交融入(social integration)。其中,学术融入可以用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和智力发展来衡量,成绩代表了学术体系的某些明确标准,是一种外在奖励形式;智力发展更加强调个人对学术体系规范的认同,代表一种内在奖励。社交融入指学生与大学中其他群体的互动,常见的互动形式包括非正式的同龄群体协会、半正式的课外活动以及学生与大学教师、行政人员的互动。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中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同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此外,学生参与度对学生的就业起薪有重要影响[4-5],但现有关于学生参与对就业起薪影响的文献多是针对大学生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展开的,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分析对象的研究相对缺乏。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汀托的分析框架,探讨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起薪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日益流行以及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将“融入”概念引入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探讨学术融入与社交融入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于苗苗等[6]利用中国2015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数据,研究了学术型硕士的学术融入与社交融入对其认知性就业质量和情感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学术融入中多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术项目实践等,以及社交融入中多利用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参加学校开设的就业和职业规划课程训练等对学术型硕士的就业起薪具有显著提升作用。鲍威等[7]以2014年中国高校四年级毕业生群体为分析对象的研究发现,学生学业参与对其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高于社会参与(包括课外社团、兼职实习),且相较于规则性学业参与,学生过程性学业参与和自主性学业参与对其可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作用更大。蒋承等[4]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5年开展的全国大学毕业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性参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各类社会性参与均能够显著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水平,其中创业参与经历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校级学生干部经历,排名第三与第四位的分别为3次以上实习经历和社团负责人经历。谢治菊等[8]利用中国5个省份共8所高校的实证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科研参与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调查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参与越多,就业情况越好;发表论文和独立主持课题对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影响不显著;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对其就业有积极作用,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参与过度(4次以上),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根据学生融入理论的观点,除了可以用上述研究中提及的社会参与、学业参与、科研参与对学术融入与社交融入进行操作化定义之外,学术融入还可以用学生是否获得学校的奖励来衡量。高耀等[9]基于2010年网络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校期间获得荣誉和奖励的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月薪和就业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未获得荣誉和奖励的毕业生。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支持以不同维度衡量的学术融入与社交融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或就业质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但这些研究主要分析学术融入与社交融入对毕业生就业的直接影响,对影响机制的探讨尚不多见,同时也较少关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群体。在研究生教育体制中,不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视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产教融合培养为主要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将学生融入理论中的学术融入与社交融入概念引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可能在理论解释上更有优势。有鉴于此,本研究根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16年进行的首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在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现状和不同群体的异质性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使用OLS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程度对就业起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而揭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律,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中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提供政策参考。

三、理论框架

汀托的学生融入理论是研究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在该框架中,学生入学前的家庭背景、学业准备、教育经历等个体特征形塑其学术动机、学业承诺和发展目标[10]。学生进入大学后通过与教师间、朋辈间的社会性互动,逐渐形成学术性融入和社会性融入、学术共同体的价值文化。若学生的融入程度增加,其学术动机、学业目标和学业参与得到相应强化,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反之,若学生的社会互动缺失、大学融入受阻,其学术动机、学业目标被削弱,这将导致他们被边缘化、出现消极学业行为[11],最终使得他们的学习成效降低。

图1 汀托的学生融入理论框架

根据汀托的学生融入理论框架,结合本研究主题,本文构建的研究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首先,本文主要关注汀托学生融入理论框架的后半部分,即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汀托认为,学术融入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内外与教师或同伴互动而形成的在正式或非正式学术体系中的经验认知。在Kuh等的研究中,学术融入则采用学生对学业发展和专业选择的满意度来衡量,本文使用学科兴趣、学科成就、学习规划、发表文章和成绩优秀科目数这5个指标来衡量。社交融入指的是,学生对于同伴互动、师生互动的认知。在具体实证研究中,社交融入经常采用朋辈互动和师生互动程度来测量,本文使用国外访学、实践导师、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学校安排参与的实践时长和自己联系参与的实践时长6个指标来测量。本文的分析对象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是他们的主要选择,因此就业起薪是其学习成效的重要体现。据此,本文将汀托理论框架中的学习成效替换为就业起薪,作为学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影响对象。其次,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可能通过对学生能力素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起薪。具体来说,能力素养即学生的个人能力体现,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学术融入或社交融入程度的加深,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得到相应提升。而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主要考察的正是应聘者的这三方面能力,因此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将通过影响学生能力素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结果。因此,在本研究理论框架图中,将学生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影响就业起薪的中介因素。

图2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四、研究数据与计量模型

(一)研究数据

本研究使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16年进行的首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该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并采用线上作答的形式进行,旨在探究首都高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状况。问卷内容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学习与科研参与、教学评价、能力与职业发展4个模块,主要收集了被调查高校学生就读专业、家庭背景等相关信息。数据经清洗处理后获得有效样本650份。

(二)计量模型

1.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的基础模型如下:

其中,i代表第i个学生,j代表第j个控制变量。Y为因变量就业起薪,本研究使用对数化的就业起薪衡量(表1)。X为核心自变量,包括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两方面:学术融入是指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表现,本研究基于学科兴趣、学科成就、学习规划、发表文章和成绩优秀科目数5个方面,通过标准化后取均值的方式合成学术融入指标;社交融入是指研究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包括实习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参与,本研究基于国外访学、实践导师、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学校安排参与的实践时长和自己联系参与的实践时长6个方面,通过标准化后取均值的方式合成社交融入指标。Control代表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入学方式、家庭年收入、学制类型、学科类别。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以女性为参照组;学制类型分为2年制和3年制,以2年制为参照组;入学方式分为免试推进、本科毕业考入、工作后考入、学科保研和支教保研,本研究将其分为免试推进和其他类型,以其他类型为参照组;家庭年收入用对数化的家庭年收入衡量;学科类别分为人文学科、理科、社会科学和工科,以人文学科为参照组。此外,本研究还将通过加入交互项的方式探究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异质性影响。

表1 变量说明

2.中介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可以对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影响过程和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参照温忠麟等(2014)的方法,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模型:

其中,系数c为核心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总效应;系数a为核心自变量X对中介变量M的效应;系数b是在控制核心自变量X的基础上,中介变量M对因变量Y的效应;系数c′是核心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直接效应;系数a与系数b的积是核心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间接效应。本研究的中介变量包括学生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用题项“专业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应对的方法”和“专业学习中若别人反对我的观点,我有办法说服他们”衡量;个人能力用题项“我具有努力坚持解决难题的素质”和“系统条理的处理问题能力”衡量;创新能力用题项“我擅长于想出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衡量。

五、实证研究结果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现状

1.学术融入统计,见表2。

表2 学术融入各维度描述性统计

学术融入指标相关变量的问卷设计时量表得分为1~6,等级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依次递进,本研究认为得分高于3.5分①3.5分的计算方式为最低分1加上最高分6,再除以2。表示学生在该项上表现较好,低于3.5分表示表现较差。由表2可知,学科兴趣、学科成就和学习规划的得分平均值均在4分以上,高于3.5分。其中,学习规划的平均得分最高,为4.22分,表明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整体上对自己的学科有较高的兴趣,在专业学习上也小有成就,尤其在专业领域学习上有明确的目标和长期规划。发表文章平均数是1.45篇,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平均每人发表了至少1篇文章,在学术上小有成就。而成绩优秀及以上的专业课科目数的标准差最大,表明整体上学生的成绩存在较大差异。

2.社交融入统计,见表3。

表3 社交融入各维度描述性统计

表3呈现的是社交融入指标相关变量的统计结果:“是否参与过国外短期访学或交换留学”的平均值为0.092分,表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国外访学的经历。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平均得分均在4.34分及以上,表明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对自己很有帮助,自己对职业发展也有明确规划。实践导师的得分为4.12分,略低于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得分,说明学校在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安排实践导师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实践时长方面,学生平均每周参与学校安排的实践时长和自己联系的实践时长均在3天以上,但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践时长相比,学校安排的实践时长更短,标准差更大。这可能说明,一方面,学校安排的实习尚不足以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在主动寻找实习机会方面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另一方面,不同学校为学生安排的实践时长具有较大差异。

3.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异质性,具体分析如下。

(1)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F检验

根据题项“您认为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于:①前20%;②中上20%;③中间20%;④中下20%;⑤后20%”。本研究将家庭经济情况在当地排名后20%、中下20%归为低收入家庭;排名中间20%归为中等收入家庭;排名中上20%和前20%归为高收入家庭。

由于生成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指标的变量均经过标准化处理,因此2个指标的平均值都接近于0(表4)。此外,不管是学术融入指标还是社交融入指标得分的平均值,都是高收入家庭最高,其次是中等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最低。从F检验结果来看,不同家庭收入状况学生仅在社交融入指标得分均值上的差异显著,而在学术融入指标上的差异不显著。这意味着,与学术融入相比,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交融入程度更容易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

(2)学科差异,见表5。

表5 不同学科学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F检验

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2个指标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学术融入指标和社交融入指标得分均值方面的差异都是显著的。同时,不同学科学生在这2个指标得分均值上的排序也完全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工科和理科。即相较于理科和工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生的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程度都更高。

(3)学制差异,见表6。

表6 不同学制学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的F检验

由表6可知,2年制和3年制学生的学术融入指标得分的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的解释是,2年制和3年制学生同样都需要完成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修习所需学分从而顺利毕业,所以他们在学术融入上表现同样优秀。而在社交融入指标方面,2年制学生的得分平均值显著高于3年制学生,其原因可能是,3年制的学生虽然比2年制的学生有更多时间去考虑职业规划,但2年制学生会比3年制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为就业做准备,因此在社交融入上,2年制学生的得分平均值更高,表现更为优秀。

综上所述,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社交融入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较大,在学术融入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相对较小。具体来说,社交融入程度的群体异质性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制类型的学生中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但学术融入程度的显著性差异仅存在于不同学科的学生群体当中。

(二)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程度对就业起薪的影响

如表7所示,模型一和模型二的自变量为学术融入,模型三和模型四的自变量为社交融入。其中,模型二和模型四分别在模型一和模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交互项,所有模型的因变量均为就业起薪。根据模型一,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学术融入程度每增加1%,平均就业起薪增加18.7%,表明学术融入对学生的就业起薪会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在控制变量中,性别、学制类型、家庭年收入以及学科类别均对就业起薪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就业起薪要高出30.1%;2年制学生比3年制学生的平均就业起薪高17.5%;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平均就业起薪增加0.29%,这与张杨[12]的研究发现较为一致。从不同学科的回归系数来看,社会科学、理科和工科的回归系数均在0.0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这些学科学生的平均就业起薪均高于参照组人文学科的学生。

表7 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影响的OLS回归分析

模型三与模型一的回归结果类似,随着学生社交融入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起薪也会随之增加。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就业起薪更高;2年制学生比3年制学生的平均就业起薪更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学生,其平均就业起薪越高;社会科学、理科和工科的平均就业起薪也均比人文学科高。

从模型二的回归结果来看,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学术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中不存在显著差异。模型四中,只有社交融入与家庭年收入这一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交互项系数为正,表明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变强。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可以认为,高收入家庭学生在社交融入与就业起薪方面具有双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进一步拉大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学生的收入差距。

综上,无论是学术融入还是社交融入,随着学生融入程度的加深,学生的就业起薪也会随之改善。相较于女性、3年制学生、人文学科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男性、2年制、社会科学、理科、工科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的学生在就业上更有优势。

(三)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影响就业起薪的作用机制

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既会对学生就业起薪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影响学生能力素养从而对就业起薪产生间接影响。有鉴于此,本部分主要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学生的能力素养(分为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创新能力3个指标)在两类融入与就业起薪之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表8,在学术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路径中,总效应为0.164 6,学术融入的直接效应为0.077 0,占比为46.8%;专业能力的间接效应为0.055 6,占比为33.8%;个人能力的间接效应是0.045 6,占比27.7%。可以发现,专业能力的间接效应最大,表明专业能力在学术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路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中介作用,即学术融入程度的增加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对就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此外,温忠麟等(2014)指出如果系数c′和系数a×b的符号相反,则按遮掩效应解释。因此,创新能力属于遮掩效应,创新能力在学术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路径中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表8 能力素养在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与就业起薪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在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路径中,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总效应为0.124 5,直接效应为0.006 0,占比4.8%;专业能力的间接效应为0.065 8,占比为52.9%;个人能力的间接效应是0.067 7,占比54.4%。可以得出,与其他两类能力相比,个人能力的间接效应占比最高,说明在学生就业时,个人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此外,相较于在学术融入与就业起薪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在社交融入影响就业起薪中的中介作用更大,这意味着学生的能力素养在社交与就业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创新能力同样表现出遮掩效应。

总的来看,在学术融入、社交融入影响就业起薪的作用机制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均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但二者的影响路径不同。在学术融入对就业起薪的作用机制中,核心自变量学术融入的直接效应大于每个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也就是说,学术融入的提高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其次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间接影响就业,即学术融入程度较高的学生具备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素养,从而能够在就业中以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改善就业状况。就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作用机制而言,社交融入程度增加主要通过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对就业起薪产生间接影响。一方面,学生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后,能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也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此外,创新能力在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路径中均表现出遮掩效应,说明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虽然促进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但更强的创新能力对他们的就业起薪反而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反映出就业市场更倾向于招聘老实听话的求职者。

六、研究结论及启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水平要有显著提升。鉴于毕业生就业起薪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本研究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利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16年进行的首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现状与不同群体间的异质性,以及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对就业起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较好、2年制以及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其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程度显著更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融入、社交融入均对就业起薪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学制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起薪的影响同样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就学术融入和社交融入影响就业起薪的作用机制而言,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将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拓宽实习实践渠道、帮扶家庭资本弱势学生等方面,围绕如何提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融入、社交融入程度和能力素养水平,进而促进中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实践导师对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已有研究表明,拥有校外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偏低,一项涵盖中国38种硕士专业学位共计9 000余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60.2%的毕业生有校外导师[13]。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实践导师变量的得分低于其他社会融合变量,且社会融合程度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在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大需求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加强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导师制建设,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在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建立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完善导师管理和激励机制,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落地见效;另一方面,高校应该为实践导师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持,使得校外实践导师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去指导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实践。

第二,拓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渠道,挖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对学术学位教育制度的路径依赖仍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高度统一,但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一直很低。2017年的数据显示,有实践基地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仅为33.63%[14]。本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同样表明,学生平均每周参与学校安排的实践时长比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践时长更短,这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难以满足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因此,为了打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依赖,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并充分发挥其在培养中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各有关部门应该切实保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足够机会深入实践基地参加专业实践,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能力。例如,各培养单位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相关部门的部署,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积极申报培养单位与企业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拓宽学生专业实践渠道。

第三,在实践机会供给和资助政策方面向家庭资本弱势学生倾斜,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资本依然是影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和就业起薪的重要因素。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资本优势学生在社交融入上表现更优秀,就业起薪也更高。不同家庭经济资本学生在实习信息获取、实习机会获得以及预算约束方面的差距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家庭经济资本优势学生拥有更多的其他实习信息获取渠道与实习机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经济资本弱势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且在自主寻找实习机会时可能面临更大的预算约束。因此,培养单位一方面要从总量上扩大实践机会供给;另一方面要优先满足家庭资本弱势学生的实践需求。此外,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减轻弱势家庭子女的经济负担,让这些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有利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实习实践中,从而真正提升他们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缩小其在就业起薪等方面与家庭资本优势学生的差距。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学术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