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圣元 高德强 崔炳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穴位埋线是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作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灵枢·终始》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相比传统的针刺疗法,埋线作用时间长,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和就医成本[3],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病及久治不愈的疾病。皮肤病病程较长且迁延难愈,近年来应用埋线治疗皮肤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4],然而系统的梳理相对不足,笔者对近10年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的优势病种及应用规律,以期为后续高质量研究提供基础。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发表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中文检索词为标题含有“埋线”,全文中含“皮肤科疾病”或“皮肤病”,在“精确”和“模糊”选项中选择“模糊”,英文标题或摘要检索词为“catgut implantation” or “catgut embedding”。检索由两名研究者(曲圣元、高德强)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核对、汇总,过程中出现分歧均通过与第三作者(崔炳南)讨论协商后确定。
(1)文献纳入标准:已发表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文献类型为皮肤病的临床研究,皮肤病的范围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5];治疗组以穴位埋线为主要疗法;治疗组样本量≥20。(2)文献排除标准:治疗组联合其他疗法、重复发表、没有明确说明疗效及疗效评价存在明显错误的论文。(3)文献筛选:阅读文献的标题及摘要进行初筛,阅读全文后进行二次筛选。
将二次筛选得到的文献的标题、发表年份、西医诊断、研究类型、结局指标、干预方式、不良反应信息录入到Excel中,核对以保证准确性。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5]和《经络腧穴学》[6]对西医诊断和穴位名称字段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频数分析方法,统计穴位埋线治疗的皮肤科疾病病种、文献发表年份、干预方法、结局指标、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
初步检索到文献745篇。一次筛选后共得到301篇文献,二次筛选后纳入期刊文献45篇。具体文献检索、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筛选流程图
从2010年至今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病的发文数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0—2015年平均每年发表3.83篇,2016—2020年平均每年发表4.2篇,2010—2013年增长迅速,2013年发文数量最多。见图2。
图2 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病年度发表论文数量
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科疾病共10种,出现频次位于前五的疾病是荨麻疹(15篇)、痤疮(8篇)、带状疱疹(5篇)、黄褐斑(5篇)、银屑病(4篇),其他依次为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疾病出现的频次结果见图3。
图3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频次情况
临床应用时选穴多以远部选穴为主,只有带状疱疹、黄褐斑、痤疮采用了近部选穴原则。出现频次位于前五的皮肤科疾病选穴原则结果见表1。
表1 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科疾病选穴原则频次
统计了每两次埋线的间隔时间、治疗疗程的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所有皮肤科疾病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4 d,疗程为45 d。出现频次位于前五的皮肤科疾病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科疾病治疗间隔时间及疗程[P50(P25-P75)]………… d
对45篇文献中记录的病例、痊愈病例、显效病例、有效病例和无效病例总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所有皮肤科疾病的总体痊愈率为36.74%,总体有效率为91.39%;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的痊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带状疱疹58.86%、银屑病34.56%、荨麻疹35.71%,总有效率带状疱疹最高,达93.71%。见表3。
表3 穴位埋线治疗不同皮肤科疾病的疗效分布 %
共有5篇文献[7-11]、2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其中9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6例患者出现皮下结节,4例患者出现胀痛难忍,2例患者出现局部肿胀,2例患者出现晕针。
最早1篇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是发表于1982年的银屑病临床研究,从1982年至今,文章数量呈增长趋势,说明穴位埋线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得到了较高关注与应用。前期研究表明,1971—2011年发表的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共97篇,涉及11个病种,优势病种为银屑病,而近10年荨麻疹、痤疮报道逐渐增多,提示穴位埋线治疗此类疾病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12]。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利用线体的吸收而对穴位产生长久的刺激,且相比针刺干预,穴位埋线能够延长针刺效应,增强穴位疗效,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13]。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有较大影响[14]。针刺疗法因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而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的治疗[15]。一项系统评价纳入了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12个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的治愈率优于其他疗法,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16]。痤疮是一种主要累及面部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7]。一项系统评价纳入了3篇穴位埋线治疗痤疮的研究,其中两项研究证实了穴位埋线在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药物对照组,一项研究证实了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别[18]。埋线能诱导变态反应,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增强局部新陈代谢,抑制炎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19]。
穴位埋线治疗内科疾病选穴以近部选穴为主[12],而本研究发现治疗皮肤病时大多采用远端取穴的原则,只有在痤疮、黄褐斑、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应用近部取穴。荨麻疹风团位置不固定,24 h内可自行消退,这可能与荨麻疹皮损时起时消、一些皮肤科疾病无确定的皮损部位相关,也体现了皮肤科疾病“辨病与辨证论治结合”的思想。面部埋线治疗痤疮能够起到改善面部微循环的作用[20],配合透刺法,既减少了进针的次数,又增加了刺激的穴位数量,扩大了疗效的范围[11]。黄褐斑皮损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可降低局部雌激素受体水平,刺激黑素皮质激素受体(MC1R)表达降低,从而减少黑素的合成[21]。带状疱疹局部埋线有长期镇痛的作用,同时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提高内源性吗啡肽生成[22]。
穴位埋线的治疗间隔时间与疗程均和疾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有关。埋线治疗皮肤病的治疗间隔时间均在14 d左右,带状疱疹的治疗间隔时间最短,为10 d,银屑病间隔时间最长,为20 d。不同皮肤病的治疗疗程差异较大,荨麻疹和带状疱疹的治疗疗程最短,为30 d,黄褐斑的疗程最长,为90 d,由此可知,穴位埋线的治疗疗程和疾病的发病规律相关,与该病内治法疗程大致相符。已经有研究证实了针刺的留针时间对疗效有一定影响,如中风、急性肌肉软组织疼痛长时间留针疗效优于短时间留针[23]。
研究对象方面,纳入的45篇文献均为观察性研究,其中30篇文献中明确说明了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有5篇文献中说明了疾病的分型或证型。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不严格、亚型与严重程度限定不明确导致选择偏倚较大,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纳入文献均为单独应用埋线疗法的研究,干预方法过多,会导致研究目的宽泛,无法评价埋线的“净效应”。
设置合理的对照组是客观体现干预措施真实疗效的基础,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中,有30篇文献设置了对照组,其中以阳性药物为对照组的文献共21篇,空白对照组1篇。随机对照试验是证据等级较高的试验类型,目前尚无穴位埋线与安慰针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证明穴位埋线的确切疗效及安全性,既往穴位埋线与安慰针对照的研究多采用穴位埋线与假针刺对照的方法[24]。不设置盲法很难避免受试者和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同时大多数研究并未提到随机序列的生成、分配隐藏、研究者与结果分析者盲法设置的具体步骤。考虑到埋线的特点,对操作者实行盲法是不现实的;而对于受试者盲法的设置方法,参照针刺治疗临床疾病研究中安慰针的方法。目前针刺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有针对于受试者的盲法设置,安慰针的设置方法包括近取非经非穴、远取非经非穴、非病症治疗相关穴、非经非穴浅刺、借助模拟针具、假电针等[25]。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是临床试验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步骤,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设定可以真实体现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纳入文献中,以国内指南或诊疗标准作为疗效评价的文献共26篇,其他文献仅通过观察皮疹数量判断疗效缓解程度,缺少明确的疗效评价标准,慢性皮肤病病情长久且很难完全治愈,因此疗效评价指标建议选择指南推荐的疗效评价指标,提高埋线相关临床研究的说服力。以荨麻疹为例,2018年欧洲荨麻疹指南与中国荨麻疹指南推荐以七日荨麻疹评分(7 days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然而近10年来,几乎没有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应用UAS7评价疗效,导致研究结果质量不高[26]。
穴位埋线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皮肤肌肉的不适感、发热、头晕、头痛、月经紊乱、脱发等[27]。银屑病的同形反应在1876年由Koebner第一次报道,将其描述为银屑病患者原本未受累皮肤,在皮肤受外伤后,也出现了银屑病皮损[28]。穴位埋线为较强的针刺刺激,出现同形反应的可能性较高,继而加重原有疾病,同形反应也可能是穴位埋线在银屑病中应用减少的原因之一。目前埋线常用材料为羊肠线,羊肠线为一种异体蛋白,可能在体内吸收过程中出现局部肤温升高、红肿疼痛、线体排异等不良反应,而新型可吸收的外科缝合线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适合的长度和厚度,埋线材料更加安全、简单、创伤小。丁敏等[29]采用可降解纤维PDS缝合线进行埋线操作,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他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体质、埋线部位、操作等因素相关,均可通过提前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规范操作等方法以减少发生概率,对临近脏器的穴位进行埋线时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30]。同时可以借鉴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方法,对于针具及材料选择、选穴、手法、无菌操作进行操作规范审查,再根据症状判断是否符合不良反应[31]。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皮肤科疾病的治疗,近10年穴位埋线治疗皮肤病的文献逐渐增多,疗效明显。目前报道的研究中,安全性较高,但应注意埋线影响安全性的潜在因素,包括皮肤病的同形反应及埋线材质可能出现的异体排异反应等不良反应。同时,在研究设计方面仍有不严谨之处,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埋线治疗的优势病种入手,明确纳入及排除标准、研究目的,选择埋线干预的介入时机、干预频率、干预时长、国际认可的疗效评价指标等,不断提升临床疗效,产生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挖掘埋线治疗的优势,为皮肤病患者提供更多的就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