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良
(赣州市公路发展中心南康分中心,江西 赣州 341400)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造成很多超载、重载问题,使部分沥青路面出现了永久变形。例如,车辙是主要的病害问题,路面出现轮迹导致下凹,形成不平整的情况或者路面隆起,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度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强公路抗车辙沥青路面技术的分析和应用尤为重要。
为了消除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首先要分析其形成机理,具体是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沥青路面压实阶段,碾压成型时面层与各个结构层存在空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放交通,路面就会受到汽车荷载作用而不断地挤压密实。其二,沥青混合料的流动。受到高温的持续性作用,沥青混合料会表现出流动性,再加上车轮荷载的持续性作用,沥青以及沥青胶浆不断流动,从而出现结构部分失稳的情况,造成车轮两侧隆起。其三,矿料重新排布以及骨架损坏。因为高温的持续性作用,沥青混合料以半固体形式存在,如果荷载作用下出现流动变化,此时矿质骨架是主要荷载的承担者,再加上沥青材料有润滑的效果,会存在错动的情况,沥青和胶浆不断流动,集中出现在某个区域最终造成车辙的问题。
1.2.1 外界温度的影响
分析沥青路面的车辙形成原因可以发现,该病害的出现存在季节性变化的趋势。沥青材料在长期的使用中,外部环境的温度是造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我国很多地区的夏季温度都会超过30C,因为沥青路面的吸热能力较强,而散热能力比较差,所以造成夏季沥青路面的温度往往在40C 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沥青路面每升高5C,荷载作用下会造成其变形概率升高2 倍。因此,沥青车辙通常都是出现在夏季。
1.2.2 沥青路面材料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包含多种组成成分,任何一种成分加入比例发生变化,都会对路面抗车辙能力产生影响。在沥青混合料的制作中,主要是加入改性沥青、集料等材料,可以提高固结性作用,从而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使用粒径比较大的集料,能够提升抗变形能力,预防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发生的变形问题。因此,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抗车辙能力影响比较大。
1.2.3 沥青面层厚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沥青路面的建设厚度主要是8cm、12cm、15cm、18cm。厚度的差异对于沥青路面的剪应力也会有不同的影响,通常最大剪应力为2~9MPa,中面层是主要承受剪应力的结构。如果沥青路面厚度达到18cm,则剪应力几乎为零。
1.2.4 沥青路面的运营管理
如果沥青路面在运行中,实际受到的荷载力超出设计规定荷载参数,此时的车辙病害发生率会不断提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存在严重的超载、重载运行的情况。虽然我国加大了治理力度,但是依然无法消除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交通环境下,沥青路面的损坏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在车轮的碾压下,沥青路面受到较大的剪应力。如果剪应力超出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就无法恢复,还会不断累积,最终形成车辙病害问题。
某国道项目建设总长度为88.96km,基层结构设计为20~30cm 厚度的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厚度20cm 的沥青混凝土。经过现场勘察发现,整个区域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施工难度高,且通行后交通量比较大。为了防止在公路运行中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问题,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抗车辙的施工方式,以提升项目通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在该工程项目实施中,选择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沥青、矿粉、集料等。沥青采用石油沥青材料,矿粉为石灰岩制作,粗集料为碎石,细集料为中粗砂,各项指标经过检验符合工程的要求。因为选取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与以往的沥青混合料有明显的差异,即改性剂不同。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内加入改性剂材料的性能,见表1。下面层的加入比例为3%,上面层则加入0.35%。沥青混合料各种材料的加入比例确定后,直接进行搅拌处理,经过材料性能检验发现,稳定性超出普通沥青混合料3 倍以上。
表1 改性剂性能
该工程抗车辙路面在正式施工前,应及时做好路面的清理工作。先应用平地机进行基层的整平处理,裸露出基层结构,再应用高压水枪进行持续性冲洗处理,确保表面没有任何黏土等材料,且不会有浮尘、杂质等。上述清理工作结束后,应保持一定的时间,达到干燥性效果,符合要求才能继续进行后续施工。
基层结构清理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表面碎石和沥青材料的撒布、碾压施工,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基层与面层结构的黏结性。撒布作业开始前,首先是进行撒布机的喷头预热施工,然后从基层起始位置进行垂直撒布施工,单次撒布长度在2m 以上。在撒布施工环节,应保持均匀、慢速地行驶,达到喷撒均匀的要求。机械无法施工的边角位置需进行补撒处理。
碎石撒布施工也非常重要,必须加强撒布量的控制。通常按照10~10.5kg/m的要求进行,沥青撒布量则为2.2~2.5kg/m;在现场撒布施工中,温度保持在5~28C 之间,以免影响撒布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不能存在任何漏撒或者重复喷撒的情况。
碎石和沥青在铺撒施工结束后,开始进行碾压施工,一般应碾压3 遍。选择应用26t 的胶轮压路机,设备数量为2 台。按照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速度控制在2.0~2.5km/h 之间,设备相邻部位要重叠30cm 的宽度,且碾压时禁止掉头、急刹车、急停等情况。
碾压结束的3h 内,组织人员开展表面清扫处理,把散落的碎石材料清理掉,以免对路面的平整度产生影响;在施工后3h 内封闭交通,禁止人员、车辆进入作业现场;清理工作结束后,温度下降到合理范围内,才能开放交通,但车辆速度应控制在25km/h 以内。
3.4.1 沥青混合料拌和
基层结构处理完成之后,开始进行抗车辙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首先,需要准备符合工程需要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该项目是在拌和站统一制作,应用间歇式搅拌设备进行。在材料的制作环节,加强温度控制,保持在175~185C 之间,沥青材料温度处于165~175C 之间。在拌和环节,通过人工方式加入改性剂,并持续搅拌60s 的时间,其中干拌15s、湿拌45s。拌和工作完成后,材料温度达到170~175C,且材料均匀,无离析、花白料等情况,性能参数符合工程的要求,不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3.4.2 沥青混合料摊铺
(1)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前,首先要调试设备,在摊铺机的料斗、熨平板等直接和混合料接触的位置涂抹一层黏层油,油水比例为3∶1。其次,开启摊铺机进行预热,时间在30min 以内,预热后的温度在100C 左右。最后,调节熨平板,确保摊铺施工作业厚度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如果经过试验分析不合格的话,则需要进行再次调整。
(2)在主干道路的摊铺施工中,采用两台摊铺机同时进行的方式,间隔3~6m 即可,并且两台摊铺机要重叠30cm 左右。第一台摊铺机采用机械自动找平梁的方式找平施工,而第二台摊铺机采用声呐控制自动找平系统找平。在摊铺匝道的位置,应用一台摊铺机对全幅宽度进行摊铺,并应用机械式自动找平系统找平施工。在摊铺环节,控制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为3m/min,路面温度为160~170C,保持均匀、慢速摊铺施工,且没有漏涂的问题。
3.4.3 沥青混合料碾压
在沥青面层摊铺施工阶段,压实度对于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现场施工中,选择最佳的碾压机械设备,并且落实碾压速度、路面温度的控制。施工人员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能认为碾压遍数越多,则路面性能越高。因此,在公路项目的实施环节,施工人员应遵循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加强配合比、温度等方面的控制,并且合理地控制碾压遍数,以免造成混合料的损坏,产生不利的影响。
摊铺工作结束后,立即开始碾压施工。为了预防抗车辙路面存在过振或者平整度不足的问题,碾压环节应将速度控制在2.0~2.2km/h 之间,并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顺序进行。在抗车辙路面碾压施工中,对混合料的温度要求非常高。初压时,应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2 遍,温度在150~160C 左右;复压用胶轮压路机进行,遍数为4~6 遍,温度为140~150C;终压时,应用双钢轮压路机,遍数为1~2 遍,温度为120~130C。碾压工作全部完成后,质检人员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以确保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4.4 养护
碾压施工结束后,开始养护施工,一般都会连续性养护7 天以上的时间。养护方法主要是洒水养护、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在目前的抗车辙沥青路面养护中,前3 天的养护极为重要,确保路面有足量的水分。如果存在缺水的情况,应及时补充水分。在养护环节,必须管制交通,待温度下降到50C 以下后,可以开放交通。
3.5.1 优化路面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抗车辙路面的性能合格,施工单位应重视沥青路面封层结构的施工。在表面喷洒一层透层油,以确保沥青路面表层结构的封水性、黏结性满足要求。此外,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形式。当前我国的沥青结构主要包含两种,即半刚性与柔性路面结构形式。柔性路面结构形式的强度相对较差,但是在预防反射裂缝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而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半刚性路面结构会延缓车辙病害的发生时间。因此,项目施工单位应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项目要求,确定最佳路面结构形式,从而可以提高路面结构的性能,达到交通通行的标准和要求。
3.5.2 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抗车辙路面施工环节,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极为重要。其一,加强原材料管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每项材料都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合格证,还要进行性能与数量的检测分析。其二,在混合料拌和作业中,落实管控措施,遵循实验室确定的参数和标准,并落实样品试验检测分析工作。在拌和制作完成后,由质检人员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不合格则禁止使用。其三,离析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控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为防止发生离析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做好拌和时间的控制。对于不同配比参数的混合料,拌和过程的控制方式不同,时间也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控制,才能提高混合料的质量水平。此外,拌和完毕且经过检验合格的材料,应立即运输到施工作业现场,不能存放过长的时间,否则将会造成材料性能下降。合理控制材料的运输距离,避免距离过长而影响材料的性能。在现场施工中,材料存放对时间和环境有特殊规定,不能存放过长时间,以免影响材料的温度和性能。装卸料时,要保持车辆前后移动,确保材料均匀性。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阶段,在车辆顶棚要覆盖一层苫布,防止受到污染,保持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其四,成品温度控制。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比较低,容易发生花白料的问题,对于后续的摊铺、碾压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沥青混合料温度过高,会造成沥青材料老化严重。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运输距离和时间,加强空隙率的控制,确保材料的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确保材料性能达标。
3.5.3 混合料运输控制
沥青混合料拌和结束后,应立即运输到现场进行摊铺施工,加强运输阶段的控制,防止对材料性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在混合料装载环节,需要在车厢内壁表面涂抹一层防黏结剂,以免出现材料黏附在车厢内壁的情况。在材料装载环节,应采取分次装载方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需严格管理和控制,运输阶段应加强保温管理,防止温度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影响材料质量。一般来说,运输材料的车辆行驶到施工现场后,挂空挡停放在摊铺机的前方,通常保持20cm 左右的距离,使用摊铺机顶推完成卸料作业。
该沥青路面施工全部结束后,为了提升路面的抗车辙性能,选择施工路段中5 个测点,对路面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最终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检测结果
从表2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各个测点的指标参数完全符合工程的要求,达到设计标准规定。同时,分析测量结论可以发现,抗车辙性能超出以往普通路面的规定,对于提升道路通行效果和质量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抗车辙沥青路面的性能合格,符合预期标准。
公路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在长期运营中,容易发生车辙等病害问题,所以必须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在公路施工中,采用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可以保证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满足要求,达到交通通行的标准,对我国现代公路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