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文,孟世玉,杨芳绒,鲁黎明
(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人们逐水而居、临水聚落、秋收夏种、繁衍生息,成就了当今社会生活环境和文明成果。水景观和水环境对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水资源对农业的决定作用影响着乡村村落的选址和布局,水的运输功能和渔业养殖促进村落的经济发展[1]。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现代水景观规划的研究中城市水系景观规划内容较为全面,主要方向有城市水系规划[2]、环城水系规划[3]、城市河道治理[4]、流域水环境治理[5]、城市滨水空间与滨水景观营造[6]、城市双修[7]、海绵城市规划实践[8]等。乡村水系景观规划模式尚未形成,研究方向主要是对古镇、古村落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历史文化名镇理水智慧的传承和保护[9]、水环境治理、水域景观生态规划[10]等方面。随着乡村现代化建设,水系空间的功能已逐渐发生转变,灌溉、防火和防御等功能逐渐衰退,公共空间营造、景观塑造和气候调节等功能逐渐提升[11],所以乡村水景观规划对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水系是指江、河、湖、海、水库、渠道、池塘、水井等及其附属地物和水文资料的总称,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和历史价值。广西地处岭南,雨量充沛,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整体山脉呈弧形分布,四周高中间低,山岭绵延,丘陵错综,有谚语“七山二水一分田”来概括广西地形地貌[12]。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使古人在村落选址、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对水的利用和改造智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风水文化[13]。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村民长久的生活习惯、薄弱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传统水处理设施功能的不足导致村落池塘水体和水岸环境受损,乡村水岸绿化缺失,乡村水景观和文化遗产严重受损。在推进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乡村传统理水智慧与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有机结合,发挥水体对乡村景观的功能性和观赏性作用,让水系空间景观和自然环境达到耦合的最佳状态,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4]。
北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玉林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创新探索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北流模式”,主要围绕高速引道边的中灵村、鸭埌村、潮塘村等共12个村进行规划。通过打造中灵、鸭埌示范带,以点带面,分批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把鸭埌村和中灵村联合打造成市级示范点和5A幸福村示范点,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指导。所以选取北流市鸭埌村作为本次研究规划对象。
村庄因水而生,傍水而居,围水而耕,依水而兴。鸭埌村位于圭江的澳处,东面为独石湖、黄猿山,南1 km为北流市区,西至旺面岭、独秀石山,北为中灵村、金枝岭,形成背山面水的山水格局(图1)。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植被资源丰富,大小池塘星罗棋布,村庄掩映于松林翠竹之中,清幽宜人。
图1 鸭埌村区位Fig.1 Location of Yalang Village
通过实地踏查发现,鸭埌村村域内有9个大小不一的水塘,占村庄总面积的6.5%。水塘沿叶状道路脉络均匀分布在村庄内部,民居建筑环水布置在水塘一侧,采用梳式布局形成块状水系空间。居民以巷道为中轴对应祠堂,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各项活动。村庄外围被水田包围,构成了田—塘—民居均质的空间格局(图2)。
图2 鸭埌村空间格局Fig.2 Spatial pattern of Yalang Village
水系是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的集合。在乡村中自然水体包含河流、池塘、湿地、地下水等。人工水体包含了人工开凿的渠道、给排水管道、雨水管道等;鸭埌村水系景观自然要素为池塘水体、自然驳岸、植被绿化、农田等;人工要素主要为排水沟、滨水景观小品、各类沿塘构筑物如古井、祠堂等。根据鸭埌村的水系景观组成要素提取出4类调研分析对象:街巷排水设施、池塘驳岸景观、水生态环境、祠堂广场空间。
鸭埌村总面积8 km2,耕地面积138.2 hm2,有15个村民小组,民居建筑大多建于清末民初且保存完好。大小祠堂20多座,宗族文化浓厚。村内有为始祖梁遗(字东平)所立的梁东平祠,祠堂前宽大广场与超6 667 m2的莲花池塘相连,有“宝鸭穿莲”之美称(图3)。梁东平祠建于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康熙年间“武举人”梁奠豫为造福子孙所建的祖庙翰堂,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祭祀、会议、演出,这里都热闹非凡。
图3 梁东平祠Fig.3 Liang Dongping ancestral hall
广西北流市濒临南海,又无高山阻挡,直接承受季候风带来的大量雨水。为避免夏季降雨量较大时村内内涝,民居建筑与道路沿线顺地势建有排水沟并与池塘相连,民居建筑形制也因此区别于北方地区。岭南乡村房屋屋顶前后坡长通常不等,面向院子的屋面坡长较短,能使雨水快速地在天井汇集。中部下沉天井与石砌的排水暗沟相连,通过村落池塘排水孔排除积水(图4)。外侧屋面长能使雨水尽可能地流到院子外的排水明沟,不会在房屋周围形成积水。屋顶厚度普遍比北方薄,所用的青瓦比北方的瓦片薄、规格小、弧度大,利于屋顶快速排水。
图4 民居中庭下沉天井Fig.4 Residence sunken courtyard
村内建筑多采用悬山式屋顶,避免雨水侵蚀墙面,清水砖砌筑的三角尖型封火墙,防止火势蔓延和风雨吹袭屋面。另外排水明沟一般建在房屋檐滴水处,根据场地空间,设置排水沟直径20~30 cm,并在墙壁上砌30~40 cm的青砖或碎石墙裙。排水暗沟是以砖或水泥块砌成的桥洞形地下排水沟,其排水截面大于30 cm×30 cm(主沟更大),常开设在渍水地段(图5)。建筑与街巷内外联动形成基础排水网,鸭埌村凭借明暗排水沟基本可以达到村内道路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效果。但由于缺少维护清理,街巷沿线多段明沟被落叶、杂草、淤泥堵塞。很多老宅排水暗沟也丧失了流通能力。另外村内缺少基础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新建筒子楼的排水管无法连通城市下水道,生活污水只能就近排入池塘(图6)。
图5 民居内部排水明沟Fig.5 Internal drainage ditch of residence
图6 街巷被堵塞排水沟Fig.6 Blocked drainage ditch of street
驳岸作为水陆过渡的界面,为滨水景观营造提供了载体,驳岸类型决定了不同植物景观模式,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影响[15]。鸭埌村梁东平祠、翰堂前的两处基塘为用砖、混凝土砌成的规则式直驳岸,其他7处水体为自然土面缓坡入水的自然式缓坡驳岸。梁东平祠驳岸全为水泥硬化,呈现出坚硬、冰冷的景观效果与古朴的祠堂形成生硬的分界(图7);翰堂前的泮池一半为水泥硬化,另一半为自然式驳岸,被丛生的翠竹和乔木掩映,但是下层野草横生,垃圾堆积(图8);其他几处自然式缓坡驳岸边界被杂乱的野生草灌覆盖,景观效果差,缺少防护设施,池塘安全性较差。
图7 梁东平祠硬质驳岸Fig.7 Liang Dongping ancestral hall hard revetment
村内生产生活污水较少时,水体自净能力尚能保证基本的水生态环境。但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面源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水葫芦、福寿螺等入侵物种大量繁殖;村庄缺少独立的排污系统,“三水”不经处理就流入沟渠池塘,导致水体富氧化严重,水面垃圾堆积,对区域水土环境产生了威胁。梁东平祠和翰堂风水塘由于重要的宗族意义所以水质相对较好,村民在池塘里养鱼也会定时清理垃圾。但是自然池塘由于缺乏保护,水体已被严重污染甚至成为一潭死水,严重影响乡村自然景观(图9)。
图8 翰堂半硬质驳岸(枯水期)Fig.8 Hantang semi-hard revetment(dry season)
图9 自然池塘水环境Fig.9 Natural pond water
祠堂附属广场既是水系空间的重要景观节点也是居民进行祭祀等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池塘与祠堂之间布置广场使得水系空间景观层次丰富而连续。梁东平祠属于二进制砖木结构的两廊四合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 800 m2,祠堂前文体广场左右各立一对拴马石柱,池塘沿岸栽植有族人捐赠的松树、桂花等,广场左侧还有一大戏台。文体广场在秋收时节作为村内的晾晒场,在节庆期间作为宗族聚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理事会进行议事、表彰活动的主要场地。广场空间虽大,但没有乔木遮荫,也无休息设施,所以少有村民在此闲坐。翰堂硬质广场右侧错落布置了一些纳凉的石桌椅,岸边栽植龙眼、桂花、山茶、糖胶树等芳香植物,清凉舒适,是乘凉饮茶放松的好去处。但是场地空间较小, 经与村民交谈得知其渴望得到更多休憩、交流、活动、赏景的滨水公共空间(图10)。
图10 祠堂广场滨水公共空间Fig.10 Square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of ancestral hall
借鉴“城市双修”与“海绵城市”理念,修复水生态环境,发挥乡村水系空间景观效应的同时兼顾社会文化等方面影响。通过水体的自然调蓄功能和人工排水设施协调作用,构建完善的基础排水系统;水体治理与净化塘修建结合滨水景观营造改善乡村水环境,建设生态美丽自然乡村;拓展水系空间的历史传承和空间连续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安全、人水相亲的水系空间。
以村内排水沟渠和池塘为主要治理点,对排水明沟、暗沟进行梳理,完善道路边沟系统,对主要路边宽度较大的排水明沟进行盖板,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避免落叶掉入。以水塘为单位作为调蓄系统的基础设施,清理池塘周边垃圾、沿水道路铺设防滑的透水砖,使雨水及地表径流通过地势自然流入池塘涵养水源,增强地表水、地下水的连通性,让水系畅通。对污水排放进行管制,村内排污管道衔接城市排污系统或者连接公路引道排污。规划修建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收集处理污水,避免直接排放,破坏水塘的生态自净能力,实现雨污分流。
鸭埌村对于雨水、地表水等白水通过明渠排水沟引入池塘、稻田;对于洗衣水、洗菜水、冲凉水等灰水通过排水管道进入人工湿地净化后排进排水沟、池塘;对于村落中的黑水,每家每户均修建三级化粪池,连接厕所排水管道,污水经过分解发酵后变成无害的水,通过自建人工湿地以过滤砂石、植物吸收等手段对发酵后的污水再次处理,处理后作为有机肥用于浇菜、浇果树;通过“三水”资源化利用发展有机农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水对河体的污染,让村庄回归自然循环的生态村庄模式(图11)。
人工湿地植被宜选用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高、耐污去污能力强、易管理的本土植物,并根据人工湿地水深和湿地类型合理配置,表面流人工湿地可选择芦苇、菖蒲、水葱等挺水植物;潜流人工湿地可选择芦苇、水芹、水葱、香蒲、千屈菜、菖蒲、鸢尾等挺水植物。搭配方式可以一种或多种组合。种植密度可根据植物种类与工程要求进行调节,挺水植物宜为10~25株/m2,浮水植物宜为3~9丛/m2,沉水植物宜为9~25丛/m2。
图11 污水处理系统剖面图Fig.11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profile
梁东平祠前基塘面积较大,是村落主要的排污池塘。治理思路是先利用岭南常见的具有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茭白、美人蕉、芦苇、香蒲、荷花、凤眼莲、荇菜、水葱等,建设净化塘[16]。通过净化塘阻滤、沉降、吸收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17](图12)。然后通过植物配置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水域较大可以选择荷花、睡莲、水生鸢尾、芦苇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以量取胜,营造壮观连续的视觉效果。翰堂驳岸景观线条生硬,可用柔软多变的植物线条柔化边界。细长柔软的柳枝、圆拱形的迎春枝条随风摆动下垂至水面遮挡驳岸。在岸边种植当地的翠竹,竹叶沙沙作响,水面映着竹影营造清幽宜人的氛围。或选择一些观赏效果较好似倒未倒的乔木,如黄槐决明、台湾相思、羊蹄甲等,使枝干朝水面生长,搭建景观骨架,增加水域的层次感。下层种植当地的灌木或野生花卉,如三角梅、鬼针草、紫竹梅、龙船花、青葙等,围合水边界,营造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乔灌草景观框架结构增强景观稳定性。
对于自然式缓坡驳岸的景观营造应顺应岸形,充分利用自然野生植物的形态多样性围合岸边,并留出大小不同的透景线,丰富水面空间的色彩和景观明暗关系。尽量减少破坏自然的植物景观设计,不可沿着岸边生硬地种植一条水生植物带[18]。水塘在村落中连片或呈散点状分布,吸收储存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碳中和作用,改善村落热环境,调节村落的气候环境[19]。同时水安全问题仍需注意,驳岸较陡处可增设防护栏杆。
图12 植物净化塘Fig.12 Plant purification pond
挖掘乡村地域文化特色,以水为纽带,构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根据鸭埌村的岭南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就地取材,尽量运用村民门前房后老屋拆除修建遗留的各种物料,建设休闲廊架、临水景观亭,布置石桌椅,添置运动器材等。乡土废弃材料的应用减少建造材料对土地的破坏。老的建筑留在田野里,是一种文化的守望,也是一个乡村的记忆。保持乡土建筑多样性的同时留住乡村的历史沿袭痕迹及延续带来的厚重感[20]。改造村内临水闲置老宅,建设田园民宿组团,打通村庄内部临水环线道路,修建亲水节点,满足村民出行和日常户外休闲需求。把传统的村落发展成山水田园、生态宜居的魅力乡村,为未来北流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村落适应水,利用水,不断改变原有形态进行长期演变,不断传承形成一定的构思和布局。石令人古,水令人远。一直不变的是村落中人们的理水智慧和水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下,村落从以往的蔓延式、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向生态、环保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21]。现代乡村水系景观规划结合传统村落理水方式,建设乡村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自然水系景观营造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解决水污染、水景观破等问题。顺应时代发展,优化理水方式,构建水系景观,对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水系规划具有重要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