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萍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学术型人才,又称科学型、理论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类型之一。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学术型人才培养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1]。在“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加强对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基于计量可视化角度,拟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560篇学术型人才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图谱制作,分析我国学术型人才研究的发文情况、历史脉络、关注热点和前沿趋势等,力图客观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动态发展,对学术型人才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笔者采用CiteSpace 5.8.R3信息可视化软件,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并绘制一系列可视化图谱。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学术型人才”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00—2022年,检索日期为2022年4月30日,共得到全部期刊论文54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48篇),又以同样的方式检索到博士、硕士论文12篇(其中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10篇)。经过数据处理,剔除1篇与研究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560篇。
1.年度发文量分析
通过对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展列,有利于开展学术型人才状况的历时研究。图1是2000—2022年间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及年度分布。从发文数量来看,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年均达24.3篇。整体来看,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一度出现过快速增长时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国内学术型人才相关研究在2010—2014年间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研究数量与范围都有所突破。该纲要强调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结构,建立分类体系,同时兼具学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国家对人才需求的转型使得国内学者对该领域重新进行探讨,对高职教育和学术型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比较[2]、导师指导模式的探讨[3]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讨论[4]等,将相关研究推向高潮,也为后来学术型人才双驱性研究的出现和增长奠定了基础。但是,2014—2022年相关研究发文量呈现回落趋势并逐步趋于稳定。这表明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经过前期的成果积累和受当前国家相关人才培养政策导向的影响,势必将进入新的研究时期,目前出现的双驱型人才培养中应用型人才研究热和技术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也导致国内学者对学术型人才研究作出新的考量。因此,梳理学术型人才研究的发展脉络对我国应对新时代的人才转型和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图1 2000—2022年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发文趋势
2.发文期刊分析
对发文期刊进行统计有利于聚焦该领域研究方向。据统计,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相关成果主要发表在30多种期刊上,图2显示了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文献发布数量位居前10名的期刊。学术型人才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共16篇,占文献总量的2.86%,说明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高质量成果初具规模,但国内学界对学术型人才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同时从图2可以看出,发文期刊主要集中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现代教育管理》等国内重要教育研究期刊上,研究领域较为集中,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学术型人才仍需丰富研究维度,拓展学科跨度。
图2 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发文量前10的期刊
3.主要发文作者和机构可视化分析
对发文作者和机构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实际状态、主要机构和核心团队。图3中的节点和字号大小代表作者发文量的多少,连线代表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学术型人才研究成果较多的机构有湖南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有张松彪、廖湘阳、阎光才、孙友莲和周玥等。其中,大部分成果都来自高校或教育研究机构。此外,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中作者和机构之间已经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网络,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3 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作者和机构网络合作图谱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提炼,通过对文献中关键词以及频率分布情况的提取,有利于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图4直观地列出了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部分关键词,从节点以及字号大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依次为“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学术型”“应用型”“地方高校”“学术人才”。
第一,人才培养和培养模式。图4直观地表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培养模式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话题。叶建军提出的构建跨学科、导师组和产学研结合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5],张松彪等基于项目导向的本科学术型人才研究模式[6]和本科生导师制下学术型人才培养机制[7],上述对人才培养或培养模式的多维度探讨为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方向。
第二,学术型。由图4可知,学术型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相关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普遍比较高,但关键词共现图中除了学术人才,并没有呈现出学术型本科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等其他与学术相关的词语,这从某一侧面表明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细化程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程度有待提升。
图4 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第三,应用型。应用型人才一般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8]。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改变,不少学者就这一转变进行了探究。胡玲琳认为大学理念、社会分工专业化、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究生培养类型的转变[9];王传毅等基于人才供需的视角阐述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10]。上述研究表明国家人才需要缺口的转变导致了研究向应用型人才的聚拢,但在当下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四新”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时代适配性、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也将受到持续关注。
图4中节点较小的关键词表明该方面研究出现频率较低,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趋势及相关信息。比如“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体现了学校和学科建设等外在因素在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影响,“人才观”“学术人才”“人才成长”则体现了研究对学术型人才内涵的侧重与探讨,而“专业型”“专业学位”“专业教育”的出现则体现了该领域研究中双驱性研究逐渐受到关注这一变化。
2.关键词激增分析
关键词激增图可以从历时角度对研究热点进行客观呈现,进而剖析国内不同时期学术型人才研究的关注热点。由图5可知,关键词激增率依次为“教学改革”“应用型”“转型发展”“学术型”“人才流动”。其中,激增发生最早的关键词是“学术型”,时间为2000—2002年,激增出现最晚的关键词是“人才流动”和“双一流”,时间均为2019—2022年。
图5 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的关键词激增图
激增最强的关键词“教学改革”,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等教育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重要途径。2012年是教学改革这一关键词激增的出现时间,检索发现国内学者当年对学术型人才教学改革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新教育理念下学术性和职业性的融合[11]。作为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体现,教学改革代表着未来学术型人才发展的方向,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焦点。
激增较强的关键词“转型发展”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实现从学术型到应用型再到学术创新型的转型。2009年,我国在多个专业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随后,周叶中以硕士研究生为例,提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重心应从学术型转换到应用型[12]。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均为社会需求,二者应协调发展[13]。此后国内学术型人才的研究从以探讨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过渡到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双驱性的研究。由于科技创新是发展动力成功转换的保障,创新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未来的研究热点仍将聚焦转型培养学生学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研究焦点也将更加多元纵深。
激增出现最晚的关键词“双一流”,指的是我国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为建设教育强国实施的另一重大工程[14]。近年来,“双一流”建设与学术型人才研究的结合预示着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方向与前沿。就目前来说,国内关于“双一流”建设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多关注因人才竞争而导致的高校学术人才流动失序问题[15]和解决学术人才劳动市场畸形发展问题[16]等方面,这也解释了图5中“人才流动”和“双一流”激增时间同步的原因。未来,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应考虑如何结合“双一流”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直面“钱学森之问”,培养学术大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民族复兴的战略力量。
学术型人才培养是整个国家人才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国内学术型人才研究发文量、发文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以及关键词等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梳理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通过研究发现,2000—2022年间,我国学术型人才研究整体规模较为庞大,高质量研究成果丰硕,机构和作者之间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网络;近年来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学术型和应用型等热点进行,并呈现出学术型人才的双驱性研究增长较快、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重构等新变化;未来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持续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转型发展依然是主要焦点。同时也发现我国学术型人才研究范围的拓展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度有待提升,学术型人才与新时代经济结构的适配性有待增强。在当下国家人才需求转型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基于量化数据和计算机软件的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我们客观掌握学术型人才的研究脉络,突破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从而更好地追踪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探索新的研究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