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
什么叫“微信时代”?先解题:以某一个技术来命名时代,因其广泛使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成为几乎不可弃离的外力依靠。不久前,中国“夸夸群”群主马斯克在收购推特时,对微信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赞赏,他表示:微信真是非常好的一个APP,可以发表评论、视频,而且内容的创造者可以获得收入的分成;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基本上你可以生活在微信里。这句话说得很妙,事实确实如此,微信真的可以包揽一切,无论是购物、吃饭、穿衣、出行、办公、开会、上课、培训、读书、医疗、交友,还有无远弗届的海外联系……“生活在微信里”,这完全可以从今天年轻人饮食起居、社交活动等最为富有特征性的现代技术依赖现象看出来。
题目的另外一个关键词“图文诗学”:“图文诗学”不等于“图像诗学”,“图文诗学”是我创造的一个概念。“图像诗学”是有关图像的诗性表达与理论,更多的重心在于图像;而图文诗学是有关图像和文学的关系。如果我们是美院的学生,可能更多涉及的是图像诗学,一个字不写也是图像诗学;但图文诗学,就一定要跟文学发生关系。有关图像与文学关系的诗歌创作与理论,称之为图文诗学。当然还有更大的一个概念就叫做“文图学”,或者叫“图文学”,这是近几年非常热的新领域,是有关文化、文本、文献与图像关系的学问。①参见新加坡理工大学衣若芬教授的一系列论著。
“图文诗学”,是在中国题画诗的传统当中延续下来的,是结合了当今新媒体、新信息技术的诗学新支,是最年轻的诗学,是作为动词的、实践的、参与生活的诗学。学院派老师们往往不注重这方面,他们的诗学很多都是“名词的诗学”。但我觉得除了作为“名词的诗学”之外,也应关心“作为动词的诗学”,后者参与性强,是前塑型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和同塑型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的结合。纵览今天的时代和技术,这点很容易理解。古代的题画诗很复杂:古人画了一幅画之后,要做一次雅集,找一些人来题诗;要有一个房子,丫鬟要把墨、纸准备好,众人在一旁喝茶……相比古代的题画诗,“图文诗学”就非常方便。在新技术、新媒体的加持下,来了一幅图,每个人都可以在图上题一首诗歌,这个可以叫作“新题画诗”,这当然是一种又新鲜又古老的诗学。图书馆收藏的大都是纸质的资料,其实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收藏数字文献资料,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新题画诗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也收藏保存起来。
起初微信只是一个聊天工具,它发展得很快,从中可以看到技术如何迅速改变生活。不要轻易看待这样一个时代的变化,新技术不仅正在改变我们的物质生活,更有随之而来的精神生活的改变。如所周知,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人的物质生活的变化也会导致精神生活的改变。我们不断组成线上虚拟真实合体的社区,为什么既是虚拟又是真实的呢?例如可以通过团购的方式买到真实的东西。信息传播新样式让我们生活习惯与艺术欣赏的习惯慢慢地发生变化,欣赏能力和欣赏广度也正在发生变化。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不知不觉我们的艺术趣味、风尚潮流、艺术的感觉、艺术的思维等都会慢慢地改变。新技术逐渐地改变我们,我们的生活聚落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版图,一个技术和新人文交错的版图正在不断地对传统进行蚕食。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被动、无可选择地成为“微民”,也随之而成为文化的“移民”。①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正在引领人类进入深度信息化时代。专家认为,人类现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泛在信息社会(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这个新的时代,要求具备transliteracy[ “全(跨、多)媒体读写能力” ],即能够“在多种平台、终端和媒介上进行阅读、书写和沟通的能力”。专家预测,接下来发展的信息社会与数字平台,很多人将会被抛弃,变成文盲或半文盲(见陈超:《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图书馆杂志》2022 年第6 期,第4—8 页)。其实,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有多少现代技术、复杂平台,基本的个人书写和阅读,都是一样重要。能读能写的标准,都是古今不变的。当然,我身边仍有极个别同事朋友,他们直到今天也坚决地拒绝用微信,我相信他们做文化“遗民”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其付出的代价,必然是边缘化、孤立化甚至沦为弱势群体。
再进一步,微信除了是一个广义的生活,它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信息传播。微信仍然在变化中,这里拟略述微信信息传播的七个特点,更学理的观察且待将来。第一个特点是“短”。微信上真正能够让大家认真地看、让大众喜闻乐见并变成可分享的知识,必定是短文章,很少有人会在微信上认真地读传统纸媒的长文。第二个特点是“爽”。古代文章的最高标准之一即有无意境、有无境界,这与互联网文章的标准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第三个特点是“快”。与传统的纸质媒体相较,网络发表省去了很多复杂的环节,我个人发表速度最快的一次经历,从投稿到发表只有半个小时,非常快。第四个特点就是“便捷”。在等车时,在地铁上,在排队时都可以方便地浏览微信。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做过一个“微信五分钟”的听书节目,目前已经做了100 多期,收看人数达上万人。听书节目中教授们都原声出场,各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声音,值得收藏。当初节目邀约大家参与的理由之一是“收藏中国好声音,在图书馆永久收藏参与者的声音”,所以来稿非常踊跃,组稿工作也相当便捷。第五个特点是“广”,微信传播具有极强的广泛度。我的公众号“心灵诗学”比起本人的其他著作,被更多的人熟知。第六个特点就是微信能聚焦热点,引发广泛的讨论。比如《红楼梦》里面宝玉给大观园里的小亭子命名,这一部分变成了高考作文题,成为了重要的热点,街头巷尾的老百姓、中学老师、大学教授都可以参与讨论。最后一个特点就是“转”。我在《中国文章学之“专”“转”“传”》①胡晓明:《中国文章学之“专”“转”“传”》,《文汇报·笔会》,2019 年12 月29 日。中,引用钱锺书先生的观点来说明天下最好的文章是真正有深度的文章,并不是“转”得最多的文章,转来转去的文章可能是速朽的。转来转去的文章与信息,还有一个隐蔽的危害,即让人心或随风飘荡,或窒塞填满,久而久之,外重而内轻,掏空了人的内在心体与自主能力,让人心渐沦而为空洞化的信息收发室与他者化的传声筒,这里似隐藏着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一系列变化,潜伏着严重的文明新危机,此处不及详论。
从便捷的意义上看信息传播,不得不说到“随手拍照”。这是现代人用手机来获取艺术品的新方式。以前看一个展览,人们常常会在展览会上买一张印刷品,或买一个明信片,算是留做纪念。现在去看一个展览,很容易就能得到艺术品的照片。比方西方这些名作,在卢浮宫或者在大都会博物馆,很容易就可以把它“带走”,这个对艺术的传播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将来会使艺术品走向千家万户,而那些本来是只有贵族才能够欣赏的藏品,可以轻易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可能会觉得在这个时代非常幸运,随手就可以在手机里翻出许多世界名画;原来是皇帝的专藏,现在变成了私家玩赏于手掌中的唾手可得的收藏。然而,这其实并不全是好事,其中暗含着危机,甚至危言耸听地说,可能会导致整个人类艺术欣赏能力的下降和退化!这是为什么呢?
我曾在巴黎参观了约40 多座博物馆、美术馆。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多数人都上了印刷品的当。在印刷品中看到的梵高、达芬奇、拉斐尔、莫迪利阿尼等这些著名画家的作品,与美术馆中看到的大不一样。美术馆中的作品甚至完全可以颠覆以往的感受,给人以虚假的视觉冲击。当人们以为微信时代的图像似乎是轻松就能到手的艺术的珍藏,但严格地说,那只不过是一种“审美的假装”,一种弄真成假的附庸风雅,恰恰是离艺术品的真相越来越远了。如果不去博物馆,不去美术馆,不站在艺术品原件的面前,其实看到的任何色彩都是不准的,不是真实的,整个气息都是不对的。比如塞尚的静物,印刷品中少了一种现场感,老房间的那种空气感没有了;现场所看到的有呼吸的、有生命的、有意味的气息也没有了。就如同加了闪光灯、加了美颜模式所拍出来的照片,很假。许多人以为美颜照就是审美,孰不知不真实的东西是审美的一种退化。再比方说气息,就说塞尚的水果,一个桃、一个梨,人们可以通过桃和梨的比较就得到清晰的区分,桃有点脏,它上面有细细的绒毛;梨熟透了,黄里透红,精神饱满。如果是照片的话,就全部一样,都太鲜亮了。而那个放水果的房间,那种气场,那种光线,不可能那般鲜亮,这样才真实,才是生活中日常的东西。所以塞尚的水果绝对是唯一的,是当下的。而照片中的水果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当下的,可以放在任何一个时候。再举例,雷诺阿的笔调与色彩当中,有一种柔情,如梦如幻,如雾如纱。艺术家不仅会做梦,而且会表达梦。但是印刷品中就少了一种光,这种光是摇漾在画面当中的一种温暖的光感。印刷品只有纱,没有光。所以,微信时代虽然看起来接触艺术品的机会太多了,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审美能力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它有可能使人类的审美能力退化。手机和微信代表一种文化,包括获取信息、欣赏艺术品、阅读文章等等,它都带有快餐化、娱乐化、平庸化、浅薄化、幼稚化的弊端。附庸风雅本来也不失为一种学习,比不风雅好,但是假装地附庸风雅,好像都在欣赏艺术,其实没有真正地进到艺术里面去。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信息可能给人带来的是浅白、琐碎、旋转、躁动、焦虑、不安,有时候会让人爽,但只是片刻的欢愉,爽完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它培养的是一种单面的、情绪化的人。这背后是流量的思维,是资本的绑架,它还培养跟风、流行、时尚,还会造成后真相时代的信息茧房,就像《楚门的世界》,一直生活在信息的茧房中。其中还有很多东西是速朽的,过两天那些东西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是一种半截子文化。什么叫半截子文化呢?就是说没有传统,没有记忆,是活在平面的人生,这就叫作半截子文化,这就是我们要对微信时代的批判。而这种批判远远不够,因为我们对科技文明主宰人生的忧患意识远远不够。
那么,这个时代就需要古典成为一个杠杆,去撬动它的牢结,其中文学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文学性就是对图像的一个拯救(当然仅仅是一个方面,图像也可以拯救文学)。文学可以使它慢下来,使光滑而轻巧的审美䀲涩起来、暧昧起来。首先文学可以避开艺术“灵晕”在场的问题,所谓“灵晕”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本雅明所说的,所有的机器复制时代的文明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它的“灵晕的消失”,它没有气场、没有呼吸了,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样的了。文学与诗,因为更多诉诸人的内在心灵与想象力,因而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绕开这个问题。文学性还可以拓展其他的精神维度,会有“出位之思”。所谓“出位之思”就是可以跳出文学本身,可以到绘画,也可以到音乐中去。再者,文学性可以制造多媒体性,还有媒介的转置,还有文学的深层,可以去沟通传统跟现代,可以去打破后现代的浅平化。
当然,由此不得不论及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传统跟现代和解的社会,不是五四新文化以来的社会。五四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里没有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变成了一个半截子文化,再加上后现代的进入,人们所面对的都是浅平化的东西。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慢慢过去,传统正在得到复苏,传统与现代在慢慢沟通,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大和解”。今天国学的广泛传播,现代文化创造中古典元素与民族精神的充分表达,以及从日常生活到政治层面都能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活力。人类学家早就说过,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后塑型文化、同塑型文化和前塑型文化这三种文化共同存在。①[ 美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的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7 页。一个年轻人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是能够从同伴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这叫同塑型文化),也不仅是从他的未来,如科幻、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学到很多的东西(这叫后塑型文化),还可以跟他的前辈,从他的传统当中吸取到非常重要的精神成长资源,这个叫做“前塑型文化”。米德的这三个区分是很有道理的,他认为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但是我们五四新文化以后忽视传统,儒释道的心灵文化不可以复制,纯朴的、宁静的、悠长的乡村生活不可以复制,传统的对生命修行的态度不可以复制,平淡的、中庸的、低调的生活美感不可以复制。现在是消费主义时代,不停地生产,不停地消费,消费已经异化为庞大的生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目的,而人本身不再是目的。20 世纪所有的思潮当中影响最大、最深、最烈的一个思潮就是消费主义,即称之为“Consumerism”这样的一个思潮。拉塞尔·柯克所说的“死人、活人和未来人共同生活的一种灵性的世界”也永远消逝了①[ 美 ]拉塞尔·柯克:《保守主义思想:从伯克到艾略特》,张大军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年,第37 页。。我们小时候,家里面有祖先的牌位,祖先虽然过世了,但是他的生命的气息仍在。在吃饭的时候,会在他的牌位前摆一双筷子、一个碗,其实他一直跟我们在一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有灵性的社会。
接下来讲“图文诗学”。我认为图文诗学是古典诗学应该开展的一个新拓展。它其实有很多内容,第一个内容,即学艺兼修。学院里很多人不会平仄,连一句诗都写不了,这是不对的。龚自珍、张之洞、梁启超、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王国维既是思想家也是大学问家;鲁迅、马一浮、钱锺书、饶宗颐、赵朴初、余英时都是学问家、思想家兼文学家,他们都有诗集,能够创作很好的旧体文学;像吴宓、吴梅、胡先骕、叶圣陶、郁达夫、闻一多、唐圭璋、夏承焘这些人既是文学研究者,同时也是诗人,他们也有诗集、词集;钱仲联、俞平伯、龙榆生,南京大学的程千帆、沈祖棻,华东师范大学的苏渊雷、施蛰存,还有霍松林先生和叶嘉莹先生,都是文学史研究大家,同时也是诗人,他们也有诗集。这就叫作学艺兼修,现在学院派的年轻博士们需要传承古典文学研究中学艺兼修的传统。
第二个内容,是机器与诗人的关系。机器写诗的时代开始了,但机器写诗的时代更需要诗人(这一关系在第四小节会详述)。还有一个愿望,即有了微信时代这样的一个翅膀,古典诗和新诗都能够并驾齐驱。
第三个内容,是古典精神的复苏。这个时代是国学推广和振兴的时代,那么图文诗学恰恰可以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新契机,它把图和文结合起来,图文诗学的宗旨是在日常生活中去复苏古老的、亲切的、温柔敦厚的中国风,而不要那么粗鄙。微信群里讨论的那个高考语文题,贾政给小亭子取名叫“泄玉”,看起来似乎很雅,但实际上远比不上宝玉所取的名字“沁芳”,沁人心脾的意境。这个亭子是为了元妃省亲做的,“泄玉”这个词是粗鄙的,根本没办法跟“沁芳”这样一个优美、风雅的名字相比。现今就是要恢复灵性生活的细腻、精致与风雅,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叫作精致,什么叫作风雅。要去复苏儒释道中共同的心灵文化,要复苏中国的美感,而且要把中国的美感融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访学,获饶宗颐先生赠诗画一幅,他写的是:“流水人家曳柳条,秋风曾系木兰桡。阊门暂慰它年梦,暮雨疏烟忆六朝。——晓明吾兄东归沪读,写此赠别。”饶公字写了,发现那张纸还有很多空白,所以又画了一幅画。可见他不是诗配画,而是画配诗。20 世纪70 年代饶公在苏州访学,写了一个组诗,就叫《望江南》,这是其中一首。《望江南》是明代很重要的一个雅集题目,一百多人赓续唱和,这就是文人的雅趣,饶公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对江南的思念。
图文诗学其实就是诗画同体的一个有机的文本。图文诗学是很大的一个概念,同时它包含了诗文以及序跋,还有山水、人物、花鸟、漫画,等等。漫画也可以题诗,华君武有一幅《自画像》,很多人都没看懂,他自题诗:“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脸比手更难,捂面遮百丑。”他很聪明,题目叫“自画像”,却说我很丑,不给你们看,这其实是非常幽默的一个表达方式。这里面还有很多可以讲的学问。香港科技大学的吴盛青老师的一本新书叫《光影诗学》,研究的是近代光影诗学。照相技术刚起来的时候有大量的光影图像,像郁达夫、骆伯年,他们的题诗题画非常丰富。吴盛青教授研究这个题目是近代文学当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传统还没有完全消散,新的摄影术进到了中国,摄影的新技术和中国的老传统之间就有了非常丰富的跨媒介的交织,和以前的图文学不太一样。譬如画的是雷峰塔,那个时候还没倒,“长胜双鹅话劫灰,留取南屏夕照晖。一桨认他湖上老,六朝如梦塔铃催”①作者易大厂,诗原刊于《摄影画报》(1925),转引自Shengqing Wu,Photo Poetics: Chinese Lyricism and Modern Media Cultur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20,pp.253-254。,这个“六朝如梦塔铃催”,其实就让这幅图特别具有深度,有一种兴亡之感,有一种“仆本恨人”的情结在里面。这个“塔铃”,从《长恨歌》里的唐明皇到《晋书》的佛图澄,都能够听懂塔铃的声音;苏轼登金山所作的诗歌,一直到后来陈曾寿在西湖边上所写的雷峰塔,都有这个“塔铃”的意象在里面,可见文学可以让图像增加深度。
下面这幅图起了一个名字叫《远山秘湖图》。这幅图有多种理解,可以把这个道路解读为出来的道路,人从里面出来;也可以解读成为人从外面进去。进去干什么呢?进去就是发现了一处秘境,一片湖光山色,周边都是山和幽深的树林,是让人神往的一个神秘所在。后来我先把它写成进去的,再把它写成出来的。进去的写道:“荒荒车辙欲何之?蕴玉湖光岂梦思。一自长歌归秘境,人间诸事总不知。”——一旦进到里面去,就再也不想出来了,这是营造一个神秘的、悠远的、梦幻的,但是又是真实的意境。看这个图,应该相信天边真的有这个地方。另外的一种写法,就是说它可以从相反的一面去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二柄诗学”。二柄诗学是钱锺书讲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从里面出来的一个人写了一首诗歌:“山如太古水如环,总有少年去不还。天意不知人已远,犹张老眼照湖山。”天意还不知道这个少年已经走得很远,他还睁开了他的双眼来看那个湖山,湖和山连着天上的天光。同样的画面,可以有不同的诗歌表达,这个叫“二柄诗学”。
再来看机器如何题这幅图的。软件“少女诗人小冰”写了一首关于这幅图的新诗,它的题目叫《庄严峰顶的天空里》,题目倒是有些对应,这幅图确实让人神往这个庄严峰顶的天空。接下去的诗是:“庄严峰顶的天空里/何如天空有无边际的海洋/犹如人们的悲哀/那些贪睡的人们都不能避去/注视着装饰着动人的心的力量/工人们留恋这黄昏的海边/他遇到了我们生命的图画/或疲劳的人们惊醒了我的家乡。”这首诗只能算是有一点感觉而已,不能算是好诗。再来看“花瓣云”APP 作诗。“花瓣云”APP 可以把图片输入之后,自动生成诗,它把这幅图自动取名为“地形”。诗如下:“天下纵横不可无,江声山色自相符。大夫去后西湖老,空有芦花对石孤。”这一首看起来还稍微有点诗意,但又是江又是湖,有点打架,而且它跟西湖没关系,也没有石孤、芦花,等等。再二首就更不像话了,“天覆昆仑一握长,地形直北近西疆。山川尽出江淮界,独让东南四百州”。“州”把韵格律也破坏了,不是一个韵部,“山川尽出江淮界”也不通。最后一首仍是不通,“土形卑小体葱苍,气候中藏自有常。我若要能成实处,却应松柏是微光”。“却应”和“我若”格律上不对,平仄上也不对,松柏也没有什么“微光”。所以说,机器写诗还不成熟。
《文汇报》的高级记者胡廷楣先生,也写了一首诗:“远方的广阔的水,我们农场也有,这样充满想象的车辙,是我流着眼泪离开农场时,不时回头看到的。牛车摇摇晃晃,牛蹄踢踢踏踏,一切都很熟悉,越来越远。不敢想象回家之后会是什么在等待着我。”他的诗又是另外的一种诗意的解读。这就是图文时代,相同的题材不同的表现。这是我们的传统诗学研究的题目,相同的图画不同的表达,相同的图不同的诗。而AI 写作的尝试,也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就是不必与友人唱和,有了机器相伴,可以自己跟自己酬唱。
这里面其实提出了重要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文学作品本身的阅读、习得与素养。文学需要大量阅读,才能精细化语感、扩展想象、提升灵性、敏锐性情,但诗人的大脑远不及机器的“大脑”,机器人可以轻易储存数千亿条诗歌、意象、语汇,以及无数优秀剧本的复杂结构及小说的叙事模式与情绪节奏,然后不断优化算法,优化学习资源,将记忆、诵读、分类、排比、分析、比较等文学学习的方式,转变为简单的程序与便捷的进路,机器的深度学习与习得能力、获取优质知识的能力,应是人类的千百倍速。围棋机器人可做到“左右手对弈”、三天490 万局、自行纠错升级。从2016 年3 月13 日,李世石代表人类与AI 在围棋上进行一场智力的终极较量,此后,人类在围棋领域再没有战胜人工智能的战绩。面对越来越普遍的AI,机器即将代替人类,文学也不例外,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未来文学的学习方式一定会发生重大改变。
第二个问题是文学的写作问题。中国诗歌是高度技艺化、文体化的艺术。诗体、诗格、格律、意象、类型、题材、风格、语言模式等,都有套路可循。换言之,客观决定的因素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借助大数据及其变量,同时根据它的自行参悟,从逻辑上说,在风格变化上不难超过人类。再来一番同题写作,如“登慈恩寺塔(大雁塔)”或“早朝大明宫”“前后出塞”,机器人不一定写不过杜甫、岑参、王维。风格体系、创作技艺、评价标准等,也将有极大的改变。①胡晓明:《机器人写诗,该怼还是该赞?》,《光明日报》,2019 年5 月18 日。比方说围棋就已经是变成人机共存的时代,现在就是人是人,机器是机器,为什么呢?因为人远远下不过机器了。专门研究围棋与AI 的胡廷楣先生告诉我,最厉害的棋手都已经下不过机器了,现在就变成人和人玩,机器和机器玩,人没法和机器玩了。那么文学写作会不会也变成这样一个时代呢?将来变成一种新的文学圈子,就是机器人是一个圈子,文学家是一个圈子,这也是有可能的。这方面有很多问题,有人认为文学是创作,标准是会变化的。但是,且不谈机器人能否终将有奇思妙想的创作,首先不能不承认文学也是“制作”,是工艺活,有大量手艺的元素,因而技术上高难度的创作,机器人有优势。又有人认为机器人只会被动接受已有的标准,但是想一想“万花筒”就不难明白,一旦可用于变量的题材与手法成几十倍增加,机器人突破陈规陋习、自立新的标准,就完全不成问题。宋代的诗人想到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或以古为新、化俗为雅,其实这些就是机器人要做的事情,且完全可以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新也非常精妙。
最后是文学的私密性。互联网建成后,每时每刻,每事每声,每一个表情和动作,无不被终端记录,上传入云,一切联接,一切存贮,是一个零私密的世界,哪有今天诗歌注释家辛苦发现的今典?所谓今典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崇祯十二年,柳如是在松江南楼跟陈子龙同居的那个春天的故事只有柳如是知道,只有陈子龙知道,后来只有陈寅恪知道。今天哪里有这样的一个私密的世界呢?所以也会带来一个文学的消解。最后是人机共存,就算机器不能完全替代人,而人机融合,机器助力于诗人,岂非如虎添翼?然而如何认定一个诗人的优秀与否?人机如何共处?人的位置在哪里?如何理解甚至参与创造机器人的写作新伦理?机器人是否最终取代人类写作?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机器人的好处与可怕究竟在哪里?这就是微信时代的图文诗学所带来的问题。我们真正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机器写作将来不一定会超过一流的大师,但是会超过大部分诗人。那么,诗人这个身份会不会消失呢?诗歌和文学的价值会不会改变呢?也就是如果说比快,比精准,比文体、主题与类型,这些方面当然机器的功能是很厉害的,但是如果说要比情感的细致、想象和感受的原创力、审美体验的唯一性,可能它还是没法跟人比,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像样的写作,机器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刚才已经看到了机器写作的诗歌,可谓不成样子,远远不如我写得好。
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到来,然而图文诗仍然主要是古已有之的七种类型,其文学的本根性未变,即抒情、叙事、品鉴、讽喻、批判、议论、寄托。这里的“图”,可以是摄影艺术作品,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随手拍,也可以是社会热点的热图。现在以我个人近年来的创作实践作一些分析。
图文诗学可以结合最现代与最传统的题材。譬如对生态美的向往,草原是一个常见的喻象。我曾根据草原的图片写有一首《青海放牧图》:“梦中青海少年诗,牛背春来笛一支。何处泉香丝草软,马蹄说与春风知。”①由于期刊排版等原因,第五节的图文只留文而舍图,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作者的“心灵诗学”公众号。意境属于古典传统的山水诗美,手法也是传统的唐诗拟代的方法。把自己化身为牛、化身为马,去真切感受辽阔的草原、春暖草肥的意味。另一首《长空雁唳图》:“长空塞外乱云徂,野火烧尽草又敷。可怜北雁南飞日,坡似流金羊似珠。”这首诗也完全是对草原生活的美好向往。如果说这两首诗在传统与现代结合方面不够明显,那么,《题原野太极图》云:
风满衣襟云满天,气澄心脉草澄鲜。
等闲白鹤轻翾后,便到元初一划先。
这首题图诗,说它“现代”,因古人不可能如此方便、心想事成、随心所欲地抵达最理想的地点去打太极拳,而现代人的交通就完全不成问题;说它“传统”,指太极就是所谓开天辟地的“一划”,打到最后的时候就达到了那个境界。传统与现代不仅不冲突,而且达到较好的融合,正是这个时代的新特点,这首新题图诗就体现了这个新时代特点。
另一幅图名为《小驹求乳图》,这里面有一只小马驹,很可怜地在老马的面前求着要吃它的奶,但得不到它的回应:
茫茫原野草深深,求乳青驹饿不禁。
莫怪老妈停喂奶,茫茫原野草深深。
第一,四句唱沓重复,这也是传统绝句的写法。两个“茫茫原野草深深”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是客观描写,第二个带有主观色彩,“为什么你不去茫茫的草原,那么肥茂的草地当中去求你的生存呢?”这个发问,无论从教育孩子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都有现代意涵。
第二,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年代感的记忆性与未来的前瞻性重叠。
有一张图名为《草原小羊图》,图中有一个很温柔的小羊在吃草,“之”字形的小路也很有一种温柔的调子。我想起少年时代王洛宾的名曲,“我愿做一只小羊/坐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我的题诗:“小羊化我朝朝见,纤手皮鞭日日亲。记得温黁无限爱,草原深处踏歌人。”一方面,前代的温馨记忆与当今的生态向往,叠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抒情化为叙事,一幅单纯的《草原小羊图》变成了一个很温柔的故事,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
前瞻性有时体现为一种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忧思。下面的作品:一个大旱的沙漠,泉快干涸了,只剩下一点点水儿,有几匹马可怜地守在水边。我题为《荒漠枯泉图》:“渐观世界海生桑,濯足涸泉望八荒。莫怪仰天成一啸,忧生托命总堪伤。”我用荒漠甘泉以及沧海桑田这样的古典,将这种古典文人的忧患意识,用来表达对当今世界文明所遭遇危机的忧患意识,这是一种有寄托的表达,摄影作品通过文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当然,叙事性还体现为图象故事的内在连续性。如果用时间贯穿起来,一幅图就是一个完整故事:一个黑夜里突然下了一场雷暴雨,雷暴雨在一个地方集中往下倾注,天河像裂开一个口子一般地倒下水来,雷阵雨下站着几匹马。我题为《草原雨马图》:
日暮低云四野垂,乡关杳渺酸风嘶。
忽开天眼倾长涙,活困苏枯塞马知。
这带有一点儿悲剧性的抒情色彩的戏剧性,暮色苍茫中处于困境的马,天眼忽开,让它们得到生命的复苏,谓之草原雨马。其实这也是富于时代深意的。
第三,对照、翻转与寓议论于象征之中。传统绝句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第三句开始反转。古人说第三句最重要,这就决定了要有前后对照。在《涛声放舟图》中:远远的海岸线上有一个小舟,但近景是一个滔天巨浪拍打的礁石,所以这幅图是一个安静的海面和一个凶猛的、喧闹的海浪的对照。题诗如下:
鲸蛟訇豗堕我前,此身合在画图间。
纵教碎尽千重浪,不惧惊涛稳放船。
无论如何的惊涛,我们还是要稳稳地把船放在远远的大海上,把这两个意思放在这里对照出来,既遵守了绝句的文体要求,又寓说理议论于象征之中。
日常人生的平庸、琐碎、累、病与苦、艰难与诱惑,是最容易消磨一个人本然的诗性。信息洪流的泛滥,也容易淹没灵性的心。然而有了微信相伴,有了图文诗学,可以从大量信息中,警醒自己,回归诗心,获取日常诗意。
首先,日常生活中时时葆有一颗善感的诗心,就不会错失很多诗性瞬间。
网上一个视频,一只小龙虾自断其臂,从一大口沸腾的油锅里逃生出来。我写有《题龙虾断臂图》:“命本鲜虾供酒筵,油锅断臂有谁怜。从兹微物知顾念,即是前生未了缘。”相信有了这首小诗,小龙虾也得到了不朽。有一天看见一个带着孩子送外卖的小哥,小孩在车上睡着了,我拍照并题图:“蜷跼轻鼾驾座蟠,啃书夜短梦里欢。老爹深巷楼高处,送得早餐第几单?”这也是充分利用了微信时代的方便。
去年,谷爱凌与丰县女同时霸屏,当时也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边是阆苑仙葩,一边又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一个可怜人。我有题图诗《题飘茵堕溷》:
或似猫猴扃洞底,或如白鹞弄云间。
飘茵堕溷古今事,一样雪花天意悭。
“飘茵堕溷”用了范缜的那个典故,“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①姚思廉撰,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梁书·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二 儒林·范缜》,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第665 页。。正如马一浮所论,诗之兴,正是仆者之起,病者之苏。诗有时并不需要大声疾呼,却以唱叹平和而温厚的声音,唤醒病者,振起仆者。
第二,日常生活的诗意,既是古典的温情,也是现代的刚健;既是华夏的芬芳,亦是文明的互鉴。微信时代的图文诗学,这方面充分发挥了便捷自由、灵活多样的特点。去年王文娟去世,我有《题黛玉辞世图》:“凭谁岁岁梦红楼,妹妹文娟挽不留。一曲芳魂千百转,空花镜水月初收。”奥运会也有一些题图诗,《题芭蕾双人舞小夜曲》就是隋文静和韩聪双人自由滑,“江流宛转月舒波,云接杳渺凤女歌。最是人间珍贵意,怜香莫问夜如何”,把男女运动员之间双人舞的那种默契,用怜香惜玉的、带有珍贵的人情味的笔调表达了出来。
第三,诗性是对非诗的批判。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还表现在对热点时事的讽刺与批判。有一次北京动物园观看动物的人在外面打架,然后黑猩猩在里面学人打架,我有《题猩猩观战图》:“本视猩猩为异类,猩猩输与更狰狞。如何今夜野生舍,一片杀机气纵横。”
今年很多人观看B 站跨年晚会节目,有一个节目叫《赳赳老秦》,我联想到了当年荆轲的故事,写诗批判:“徒裎捐甲壮师干,最美时人跨岁欢。忽有萧萧风入耳,当年易水月光寒。”第二首:“赳赳老秦尚首功,万民虏使又秋风。鲁连蹈海孟姜哭,莫怪从来青史空。”鲁仲连义不帝秦,说如果秦能够得天下,他将蹈东海而死,孟姜女更是哭倒长城。中国文化的正解,一定会鄙视秦始皇那种非人道的暴政。
第四,日常生活的诗意,还表现在一种自我的批判与反思。诗人的自嘲,是诗人力量的体现。
我存有一张图片:最大的一双皮鞋是我的,中等大小的皮鞋是我太太的,另外一个是艺术品——一个微雕的皮鞋。这三个放在一起,让人联想到大学里的各种评估、考核。《题鞋》:“升等评估奈若何,身心陌路两相搓。名登网上缠丝紧,人进围城苦恨多。”
自嘲,也表现为对人类自身富于哲理的反思。《题韦伯镜影图》第一首:“尔来百亿年间事,星火微光思渺然。韦伯不知天已老,苦将倩影向人传。”微讽科学的执着,转思太初之有道。第二首:“星光无限夜无穷,亘古飞行梦不通。蜗战蛮争人类世,又何天问访鸿蒙?”揭示一个事实,提示一个真相,事实是:亘古至今,茫茫太空之中,星球与星球之间,没有任何一点互通消息,是根本就没有星外文明?是星外文明已经在时光流逝之中生生灭灭?还是联系、沟通、交流的条件仍不具备?真相是:人类至今仍然互为仇雠,又何必再访不明底细的外星文明?第三首:“光年浩瀚恍心惊,一镜终成天眼睛。记得初开七窍后,聪明万种误卿卿。”照应第一首,反思人类理性的有限性。第四首:“星畔何人梦自孤,是空是色本无殊。无情宇宙弗知老,输与梵高长夜图。”反转第二首,转思人类艺术先知面对浩瀚星空的大爱、仁心与人间情意。
最后,日常生活的诗意,当然表现在直面真实的人生。不回避、不放弃、不虚无。
以《题新闰土图》三首为例。②这是用诗歌的方式参与讨论“二舅”话题。原案及大量网络讨论可检索。第一首:“迅翁转世多奇遇,闰土如今扬令名。本是哀深兼怨重,化为疗愈与矜平。”这是认同新闰土图的反讽(图题为“回乡三天,闰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批判视频的个体主义苦难美学。第二首:“毕竟新潮教育家,垂怜乡伴最咨嗟。不知闰土素贫贱,无所贬褒无所夸。”这是反思五四型的知识人精英立场,再认儒家“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的义命思想。第三首:“尖酸甘蜜总非殊,谁画新编闰土图?莫道世人肯相顾,何来天意悯无辜?”直面真实、有限的人生,直面内在的、具身的真相,反对网络符号狂欢与能指游戏,反对尖酸与微甜两种态度。这三首诗,将一个看似浅表实则深刻、看似讨论实则消费的问题,回到现象自身,回到真诚且纵深的思考。
我们要做的事情,第一件是传承。今天这个时代是文化传统在中国人普通的当代生活中重新复苏、回转它的生命的时代,所以我们要把现在的生活跟唐诗打通,要激活这个古典,活化唐诗。我写作,没有太多文学方面的讲究,风格上把唐宋诗融化在一起,但更多是唐调。要激活唐诗,把唐诗变成是一种“动词的唐诗”。钱锺书先生说过,“唐诗非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就是唐诗并不是有时代先后的,今天的人也可以写唐诗,所以我们提倡“动词的唐诗”。
第二,传播要利用现代的新技术、新媒体等手段。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中方便、快捷、灵活等优势,要避免一些弊端,要用文学给它深度,给它细腻和风雅,给它温柔和敦厚。不要拒绝时代带来的方便,这是我的基本态度,所以要打通传统和现代,要贴近生活。
第三,题图诗是机器与人类最可以比试的一个领域。暂时还不要急着宣布机器人能写诗。直到现在我们仍没看到机器人写出的好诗,但从前瞻性的意义上说,AI 不断优化发展,将来一定有极大的变局。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进程中,一种可能性是和AI 协作,人机共进,充分利用其来辅助人类的创造活动。当然不是让AI 替代人直接写作,而是机器可以让作家获得崭新的感觉,新颖的思想,扩展的资源,帮助作家认识自我和更多的事物。在这个进程中,诗人永远占主导的地位,诗人永远是诗人。想象力、判断力、同情心、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格局、见识永远是中文人的骄傲,每一个中文人,都应不负美丽的中文,相信文学人的力量,努力把它用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