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通乳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2022-10-10 10:16黄璇娜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乳腺炎淤积乳汁

黄璇娜

(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700)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属于产褥期常见病,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易导致产后发热,乳房胀痛等症状,中医将其纳入“乳痈”范畴。急性乳腺炎是目前临床中女性比较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急性乳腺炎疾病在乳腺感染性疾病中的占比率为75%,通常情况下在初产妇哺乳期高发,在产后(3-4)周也容易发生该疾病,全球患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率为10%[1]。常规西医治疗需应用抗生素,可起到消除炎症作用,但该种方法难以促使乳汁排出,症状改善效果有限,且无法保障婴儿顺利吸吮母乳,因此需加强其他治疗方案的研究[2]。中医认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需注重通、消方法,如特色手法通乳可起到疏通乳络,促进乳汁排出作用,可有效促使乳汁淤积排除,并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实现消除症状、减轻炎症的作用,而且无需使用抗生素[3]。本次研究对手法通乳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我中心中医门诊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由来已久,2019年7月以来,我中心妇女保健组开展母乳喂养指导门诊,在原先单纯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基础上,研究推广手法通乳技术,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88例急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单纯中药组44例,手法加中药组44例,2组年龄、产式、病程、学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各组的基线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n,%)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2)年龄>18 岁; (3)知晓本研究并自愿参加; (4)临床资料均完善。排除标准:(1)慢性或乳腺癌疾病者。(2)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患者。(3 )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外敷中药:将大黄、黄柏、黄芩、栀子各20克磨碎成粉状,使用凡士林将其调匀,将药粉调成糊状,均匀涂抹于患者患处,每天换药1次,4天为一疗程。中药内服:柴胡9g ,炒牛蒡子12g ,蒲公英15g ,醋青皮9g ,丝瓜络12g,鹿角霜10g,赤芍12g 、漏胡12g ,炒王不留行15g ,路路通12g。加水煎煮,1剂/d,4剂为一疗程。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中药内服外敷的基础上增加手法通乳。患者取坐位,先在患乳搽少量润滑剂(如食用油),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方向,首先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后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按摩3~5min,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为度。每次治疗时间30min。每天1次。4天为1个疗程,中药和手法均治疗1个疗程。

治疗期间需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确保其正确哺乳,掌握定时及正确哺乳有效方法,确保乳汁顺畅排除,避免乳汁淤积。加强婴儿监护,避免婴儿口含乳头睡觉,同时患者需重视睡姿管理,保持仰卧位或健侧卧位,预防患侧乳房受压,否则易加重乳块淤积,而且应关心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评估,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其排解负性情绪,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哺乳及治疗期间对饮食要求较高,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新鲜水果及蔬菜,尤其需注意严禁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炎症扩散。

2.2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块消退时间,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判定标准:根据急性乳腺炎患者红、肿、热、痛等症状改变进行判断,其中每项症状分为0~3分,0分:患者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1分:患者急性乳腺炎症状轻微,未对患者生活产生负面影响;2分:不适症状基本影响了患者生活,症状中度;3分:症状明显显著,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症状评分共12分,分数越高,患者症状越重。

2.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患乳无红肿疼痛,各种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全身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患乳红肿疼痛明显减轻,肿块明显缩小,各种检验指标逐渐下降;无效: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或须外科手术切开排脓。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100%。

2.4 随访

对治愈患者进行随访,最后一次随访时间是 2021 年 7 月,随访内容包括后续哺乳持续时间、乳腺炎再发次数等。

2.5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肿块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肿块消退时间 2.2d,对照组为 3.8d,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比对照组积分减少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 2

表2 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对照组:单纯中药法;观察组:中药法+手法通乳

3.3 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4 随访结局

随访经过前期 1 个疗程治疗达到康复的患者,观察她们后续哺乳持续时间以及乳腺炎的再发次数。单纯中药组最多的仍然发生多达 5 次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而手法中药组患者最多发生2 次,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哺乳时间2 组比较,哺乳时间维持较长的是手法中药组,较短的是单纯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西医认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因主要为婴儿吮吸导致乳头周围皮肤破裂而致细菌入侵,加之乳汁淤积,继而导致乳腺感染,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感染后早期表现出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畅,病情持续进展,患者食欲下降,肿块增大,可能引发高热、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等全身症状。西医治疗多采用手术切开、抗感染治疗,创伤大及疗程长,难以被患者接受。在中医的范畴中急性乳腺炎疾病被纳入了“乳痈”,中医认为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等为主要病因,患者因为肝气不通畅,胃部受到积热的影响导致经络不通,身体中气血壅滞,因此也就导致了乳汁发生了淤积,长此以往也就引发了急性乳腺炎[5-6]。其中以乳汁淤积作为主要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怕痛拒哺,乳头畸形、凹陷妨碍乳汁排出等导致,而且若产妇未能掌握正确哺乳方法也可能导致乳汁淤积,乳络阻塞结块,久而久之淤积化热酿脓而成痈肿[7]。产妇分娩前后心理波动较大,很容易出现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而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易导致乳络闭阻不畅,郁而化热,形成乳痈。此外产妇体虚汗出受风,若外感风邪,可能导致乳络郁滞不通,化热成痈。此外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导致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同时又受到了外部邪气的入侵,导致产妇更加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若患儿有口腔炎症,在吮吸乳头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感染[8-9]。如果新生儿吮吸的乳汁不够,产妇的乳腺管不通畅,乳汁没有完全排出在乳腺管中淤积,也容易造成急性乳腺炎的发生[10]。虽然如今我国加强妇产科知识宣教,但仍有部分产妇存在营养过剩、喂养不当情况,导致乳汁淤积引流不畅,为避免乳房疼痛,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对产妇健康及婴儿营养状态造成不利影响,应采取可靠方式促进乳汁排出。

本文采用的手法通乳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易于被产妇接受,无需配合抗生素,主要采用按摩手法疏通乳络,促进乳汁排出,减少乳汁淤积,而且按摩还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治疗过程简单,治疗次数少,无需长时间治疗,显著促进淤积乳汁排出,不会影响喂养。在中医范畴中,急性乳腺炎被称为“乳痈”,主要是邪毒入侵,哺乳不尽,情志不畅,乳络闭阻,气滞血瘀乳热互结而成[11-12]。 中药内服外敷能调节患者肝、胃,可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促炎症消散,使患者乳房肿块快速消除,缓解乳房红、肿、热、痛,达到治疗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在86.36%,手法加中药组的有效率达100%,2组之间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手法通乳联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而且从后续的随访中,我们发现,单纯的中药组治疗最多发生多达5次的哺乳期乳腺炎,而手法加中药组患者最多发生2次,也就是说手法通乳联合中药可以降低乳腺炎的再发次数,这是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哺乳时间比较,手法加中药组哺乳时间维持较长。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在手法通乳治疗中,由于手法纠正了乳房中迂曲的乳管,使得乳管更加通畅,进而减少了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延长了哺乳时间,这对于优生优育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哺乳期急性乳脲炎既影响产妇的健康,又有碍婴儿的母乳喂养,故其治疗关系到母子两代人的健康。

综上所述,研究通过母乳喂养指导门诊模式,在中药基础上联合规范手法通乳,合理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乳腺炎淤积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乳汁点目需谨慎
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水库坝前淤积高程确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