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2021-08-29 05:37谭志国乌苏市兴禹水利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三角洲淤积泥沙

谭志国 乌苏市兴禹水利工程建筑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北方某大(一)型水库正常蓄水位1820.00m,库容为21.29亿m3,死水位1770.00m,死库容为8.69亿m3。水文资料表明,该水库多年悬移质输沙量为2983万吨,推移质输沙量为382吨,库沙比为84.73,属于泥沙问题较为严重的水库。由于地区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泥沙分配也表现为极不均匀的特征,其中丰水期6-8月水库净流量为68.5%,悬移质泥沙输沙量占比为89.9%。根据现场测量,得到悬移质泥沙以粗粉土、中细砂和粗砂为主,占比分别为51.3%、48.4%和0.3%,推移质泥沙主要由粗沙、砂石和卵石组成,其占比分别为12.7%、16.5%和70.5%。

为确保该水库顺利运行与泥沙淤积不相矛盾,针对该水库拟定了2种调度运行模式,研究对不同调度运行模式下的泥沙淤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2种水库调度运行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水库拟采用的调度运行方式

2.水力模型设计

定模型的水平比尺为λL,垂直比尺λH,变率为5。研究表明,当研究对象设施对河道泥沙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时,模型的变率宜选定为2~5,本文模型变率为5,选定的参数对垂直方向的动力和动态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依据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选定变率为5时,水利模型试验能够反映水库泥沙淤积的实际变化情况。流速比尺为10,流量比尺为50000,糙率比尺为0.963,水流时间比尺为50。

水力模型中泥沙模拟需要分别对悬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进行模拟,选定密度ρ=1.45*103kg/m3的电木粉为模型沙,依据相似原则,分别确定悬移质泥沙和推移质泥沙的水力相似参数见表2所示。

表2 泥沙水力相似参数

3.试验成果分析

3.1 淤积演变过程特征

坝后泥沙淤积演化过程随运行时间之间的演化关系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坝后泥沙淤积三角洲演化规律相似,均表现为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泥沙淤积三角洲逐渐向大坝靠拢,且泥沙淤积三角洲顶端淤积高程与坝前水位基本相同,泥沙淤积三角洲尾部高程与下游河段地势高程基本一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过度特征。对比观察图1和图2中不同运行方式下水库坝后泥沙淤积三角洲差异不难发现,前50年运行过程中,2种不同运行方式下泥沙淤积三角洲差异较为明显,其中运行方式1下淤积三角洲顶端距离大坝约为16km,顶端高程达到1813m;运行方式2泥沙淤积三角洲顶端距离大坝约为6km,顶端高程约为1770m。水库运行后50年中,2种水库运行方式一致,均为汛期低水位,非汛期高水位,此运行阶段中,泥沙淤积三角洲演变趋势逐渐趋于一致,当运行100年结束时,泥沙淤积三角洲顶端逐渐推移至坝前,淤积高程约为1770m,基本达到水库低水位界限值。观察2种不同运行方式,可以得出水库的初步的泥沙淤积平衡年限为90年。

图1 坝后泥沙淤积演化特征

3.2 淤积形态特征

坝后特定断面处泥沙淤积特征见图2。由图2可以得到,水库按照方式1运行调度时,坝后特定断面泥沙淤积面在前50年呈现逐渐上升状态,且在该运行方式下泥沙淤积面高程超过断面下陷地势面,在后50年的运行调度下,泥沙淤积面逐渐降低至断面下陷地势面,逐渐与该地势面融为一体。水库按照方式2运行时,在该特征断面处泥沙淤积面逐渐与断面下陷地势面融为一体,泥沙淤积特征面在运行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对比2种不同运行方式,可以得出运行方式1下,泥沙更容易产生淤积。

图2 坝后特定断面泥沙淤积特征

3.3 库容及预计量特征

分别计算不同运行方式下水库的库容特征值和淤积量特征,见表3。对比2种不同运行方式下各个特征水位及泥沙淤积参数,可以得出:水库分别在方式1和方式2下运行50年时,方式1比方式2泥沙淤积增加了3233万m3,由此说明运行方式1下泥沙淤积程度更为严重,导致水库在方式1下运行时,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泥沙淤积量增加2308万m3,死水位以下泥沙淤积量增加14564万m3,调节库容泥沙淤积量增加12284万m3,由此直接说明方式2对减少水库泥沙淤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水库在2种方式下运行100年时,此时2种运行方式下泥沙淤积程度相差不大,但是整体而言也表现为方式2淤积程度较方式1更小。由此进一步说明当保持汛期低水位、非汛期高水位运行时,水库淤积程度更小,更有利于水库运行过程中排沙。

表3 2种运行方式的库容与淤积量特征(104m3)

综上所述,不同运行方式下水库的泥沙淤积演化特征、泥沙淤积形态特征与水库淤积程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比运行方式1和运行方式2水库泥沙淤积特征,认为汛期低水位、非汛期高水位更有有利于降低水库泥沙淤积程度,增加水库排沙能力,研究为该水系中水库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4.结论

(1)水库运行前50年,在按照方式1进行水库调度时,坝后泥沙淤积三角洲距离大坝距离较远,顶端高程较大;按照方式2进行调度时,坝后泥沙淤积三角洲距离大坝较近,顶端高程较小;后50年,方式1和方式2泥沙淤积三角洲演化特征一致,泥沙淤积三角洲顶端逐渐向大坝靠近,顶端高程逐渐趋于水库汛期低水位。

(2)方式1运行下,前50年泥沙淤积面逐渐上升,最高面超过特征断面地势面,后50年泥沙淤积面逐渐降低,最后趋于该断面地势面;方式2运行下,泥沙淤积面逐渐上升至该断面地势面。

(3)水库运行前50年,方式1淤积程度较方式2更为明显,水库运行后50年时,2水库淤积程度逐渐趋于一致;水库按照方式2调度运行时,水库淤积程度小,排沙能力强。

猜你喜欢
三角洲淤积泥沙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湿地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三角洲地区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