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婷, 陈彬, 顾诗灵
(宁波大学a昂热大学联合学院,b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 宁波 315211)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指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为“两山”)理论强调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存在动态互补性和替代性,通过“绿水青山”资源环境要素向“金山银山”式资产转化,推动乡村内生发展。
如何构建高效通畅的“两山”转化渠道,是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发展的难点所在。“两山”转化渠道重点是价值捕捉[2],深入挖掘村庄生态、文化、社会资源中蕴含的价值,运用产业转化为经济价值。产业转化复杂性导致“两山”价值转化困难,因此,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模式”,既破解价值捕捉难题,又通过分配反哺价值捕捉,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在“两山”价值转化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资源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因此,推动“资源、环境—资产”转换,挖掘生态产品附属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并实现价值捕捉,是实现“两山”转化的关键。“绿水青山”作为“生态资源”,拥有生产劳动性、外部性、稀缺性、不平衡性、依附性等属性特征[3]。从产品类型角度看,“绿水青山”作为“生态产品”可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经营性生态产品和准公共性生态产品三类。公共性生态产品对应政府调节、补偿路径,经营性生态产品对应市场化路径,准公共生态产品对应“政府+市场”路径。“生态产品”价值捕捉,强调市场机制与政府管控结合,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从而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价值转化[4-9]。
实践层面多元价值捕捉,村民参与度不高,村民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如何提高村民参与价值捕捉的积极性,推动乡村内生性发展,是实现“两山”价值转化、打造共同富裕示范乡村的难点所在。
价值的物质来源是世界共同具有的,而对它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却具有异质性。价值与主体结合,主体需求多样性决定了价值多元化,不同主体间很难达成价值认同,容易产生价值倾斜、价值失衡现象[10]。
乡村振兴给乡村带来新机遇,资本下乡、政府扶持、乡贤回乡,同村集体、村民等共同构成乡村开发的主体。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政府、资本和以村民为代表的社会团体存在利益冲突,生态资源价值捕捉过程的利益失衡影响了捕捉效率。这主要是生态价值具有公共物品性,价值分配影响主体间协同,易形成“公共地悲剧”,导致“两山”转化的价值实现困难。特别是村民主体间分散性、小农性,在价值创造、价值捕捉、价值协同中往往依附于政府或资本,价值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让村民在价值分配中占有话语权和克服价值分配不公性,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构建公正价值分配方式,实现多元主体价值共享,关键是构建以村民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调动乡村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乡村内生发展[11]。
政府发挥顶层设计与引导作用,保证方向正确,为村民提供制度保障;资本带来人才、科技、市场化运作和风险防控机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注意到资本逐利性,如何维护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难题。村庄资源、资产都属于村民所有,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村民既是村庄文化创造者,其本身日常生活展演也是重要的资源,因此,如何保障村民主体性地位是协同的关键。
构建多元主体价值认同,规范多元主体合作行为,建立公正价值分配方式[11]。以村民为核心,统筹各主体的利益取向,确立共同目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协同效应以实现高效价值捕捉。
秦山村位于宁波都市圈内,属于近郊型美丽乡村。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域面积3.02 km2,现有村民420人。
秦山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位于九龙湖4A级风景区外围,生态环境优美。然而,村民坐拥“绿水青山”抱着金饭碗“讨饭”。因此,破解秦山村“两山”转化难题,具有很强理论与现实意义。
秦山村有山有水,文化底蕴深厚,邻近宁波中心市区,交通便利,是个周末游的好去处。秦山村坐拥“绿水青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然而便利的交通条件、广阔的旅游市场以及良好的招商引资政策,并没有给秦山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筑巢引凤却没能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生态资源价值转换渠道不畅,村庄发展动力不足。多元主体在价值捕捉和价值共享过程中存在的局限与缺位,是导致“两山”价值转化困难的原因。
2.2.1 公共性生态资源捕捉难
1)价值捕捉性难以衡量。
秦山村“生态资源”主要以湖光山色、天朗气清等自然景观为主,该类型生态资源适合景观观光凝视为主[12],属于体验经济,具有“边生产边消费”特征。“绿水青山”凝视价值存在于游客观赏过程中,也是生态资源的观赏、体验价值创造与消费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公益性等公共性特征。游客捕捉“绿水青山”是效用价值,非货币价值。因此,秦山村并不能直接获得发展红利。这也是秦山村游人如织,经济却得不到发展的原因。
景观凝视型旅游业虽然不能直接为秦山村带来经济效益,但是游客作为消费者,在体验景观价值的过程中,产生住宿、餐饮、购物等消费可作为秦山村“绿水青山”附属经济价值而被经营主体所捕捉。然而这种经济价值受到游客主观支付意愿的影响。由于游客性别、年龄、喜好等不同,对旅游感知具有差异,消费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别。伴随游客消费而生的体验经济价值,受到游客个体差异性而难以量化衡量,价值捕捉存在不稳定性。
依靠凝视型旅游业为媒介的价值捕捉,只能被动接受观赏价值的红利,获得附属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效率低。
2)公共资源开发边界难以界定。
“绿水青山”是生态资源,也是公共资源,使用具有共享性,村民、资本、游客平等地享有秦山村“绿水青山”使用权利。因此,生态资源开发过程存在着不同利益主体博弈。公共资源开发中,多主体利益博弈可能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侵害,易形成合作博弈“陷阱”[13]。当前秦山村开发主体主要为外来资本和村民。资本在经营模式和市场运营方面的优势,民宿产业占据高端。秦山村现有5家民宿,3家是外来资本运营,这些民宿有稳定客源,村民难以在民宿市场开发中分一杯羹。村民与资本在价值捕捉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村庄财富被资本所截留,失衡的价值分配导致“资本-村民”合作模式瓦解,转向恶性竞争,阻碍秦山村民宿产业发展壮大。
公共资源无序开发利用易造成公共地悲剧。各主体使用公共资源进行价值创造过程中,产生负外部性,损坏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当地生态资源。外来资本入驻,为秦山村民宿市场发展带来了活力的同时,由于市场运营模式具有逐利性,资本为了提高竞争力,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山脚处修建民宿,占据乡村独特风光,破坏了乡村生态景观统一性。秦山村资本化的运营模式短期内会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然而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的开发模式,降低了游客对秦山村“生态产品”支付意愿,从而阻碍持续性的价值捕捉[14]。
开发主体间无序竞争,不仅会导致利益争夺和不公正价值分配,还可能导致过度开发和公共地悲剧,致使“绿水青山”价值更加难以转化,陷入恶性循环,阻碍价值捕捉可持续性。
2.2.2 单个主体捕捉效率低
1)村民价值捕捉的弱势地位。
村民个体在劳动水平、资本能力、智力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性,是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主要原因。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秦山村受地形限制,耕地面积小而散,农业发展潜力不大。村庄就业不足和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秦山村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创业资金缺乏导致村民创业起步困难,阻碍了村民参与价值捕捉积极性。村民受教育水平低,老旧固化的小农思想、长期依赖政府“等、靠、要”思想和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成为村民甄别和挖掘生态资源价值重要阻碍。
村民难以发挥乡村主体性优势进行价值创造与价值捕捉,在价值分配环节也处于劣势地位。因此,缺乏进入生态资源开发渠道,村民参与乡村积极性不高,村庄内生发展出现困难。
2)资本开发模式的同质化。
资本营造下的民宿产业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欠缺,难以满足物质条件快速提高背景下,游客对生态产品全方位、高品质、多层次的需求[15]。民宿产业是秦山村的主导产业,也是秦山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民宿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打造本真性、融入式体验,关键在于营造“家”的意象,以乡村生活体验为特色和吸引点。资本化的运营方式,导致乡村被资本所主导,沦为消费主义符号,乡村日益商品化、同质化,丧失了乡村特性。秦山村民宿市场被外来资本主导,资本集团化的运营方式,凭借规模经济和精准的市场地位虽然可以提高资本回报率,巩固资本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是资本打造的民宿,在风格、构造、装饰等方面都呈现模式化特征,民宿的文化内涵被忽略,也背离了民宿的核心经营理念。资本运营下的民宿无法为游客带来真实的乡村体验,游客再游意愿降低。民宿开发的关键在于村民,村民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村民的语言、生活方式、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村民在民宿开发方面具有资本无法拥有的文化优势。然而由于村民个体力量的薄弱性、资金的劣势性以及“村民-资本”竞争模式,村民的主体优势无法得到发挥。资本定向开发方式精准定位市场需求[16],却无法提供兼具乡村特色和高质量服务水平的民宿产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无法持续开拓市场,获得高效经济回报。
因此,民宿开发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资本的运营管理优势,依托青山绿水等优质生态资源,将乡村习俗与高端服务质量相结合,推动高效持续价值捕捉。
秦山村作为生态资源型村庄的一个缩影,当前面临发展问题也是“两山”价值转化过程的阻碍。破解关键在于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通过主体优势互动,实现高效价值捕捉,通过利益相关化,打造公平价值分配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图1)。
图1 “两山”转化的乡村协同发展模式
3.1.1 发挥村民主体性,打造“家”的意象
村民参与是实现“两山”价值转化的重要手段,提高村民参与度对于价值捕捉具有重要意义。村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和灵魂。因此,村民的参与是充分挖掘乡村独特性、避免同质化开发的关键。要避免同质化,就要着力打造乡村性,打造乡村性就要依靠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业过程中,村民打造“家”的意象,给予乡村旅游更真实的韵味和体验。打造专门的互动性旅游项目,村民通过日常生活展演与游客互动,增强游客的地方感,进一步打造沉浸式旅游,推动秦山村“凝视性风景欣赏”向“体验性文化消费”模式转变,将生态资源与乡村文化结合以促进价值捕捉。
3.1.2 加强村民间合作,提高村民竞争力
村民作为村庄主体,应当是乡村旅游发展效益的最大受益者。在村庄建设中、重大事务决定时,应充分重视村情民意,培养村民主人公意识,让村民全程参与新农村建设方案制定,共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共同建设,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在政府帮助村民打造产业和环境的同时,村民也需要出钱、出力、出智慧,实现“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思想转变。村民共同合作,增加村集体凝聚力,提高村民话语权,构建与资本平等的合作关系,协商进行乡村开发。其次,加强村民组织化,为村民参与建设提供途径。建立合作社或股份公司,村民以抱团形式参与旅游发展,弥补村民个体弱小性,以合资入股形式投资村庄相关项目,获取发展红利,共享价值转化成果。
为实现高效价值捕捉,在秦山村开发项目必须引入资本和发挥村民主体性,形成政府主导、村民主体、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的公共资源价值捕捉模式。
3.2.1 政府营造合作平台
政府作为统筹生态资源管理机关,在制度设计、经济补偿、绩效考核和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具有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协调,引导多元主体参与[17]。借助政府“美丽乡村建设”东风,充分利用秦山村便利交通、优越区位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村民、资本方前期建设投入,同时借助“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型旅游业,创建新经济增长点,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潜力,提高对资本的吸引力,减少村民参与开发的后顾之忧,助力形成“政府、资本、村民”协同模式,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3.2.2 村民、资本方合作与竞争并存
打造村民与资本平等合作关系,两者互为补充,丰富秦山村旅游市场,借助竞争机制,促进当地旅游业不断创新完善。村庄可以将村民闲置房屋出租建造高端民宿,将荒地和部分闲置农用地出租营造农耕体验性项目,以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乡村习俗、生活体验打造本真型乡村旅游。资本借助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和雄厚的资本,与当地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相结合,旅游产品设计有机融合当地自然、文化,打造休闲疗养乡村度假村。此外,在乡村空间商品化中村民扮演着重要角色,村民可通过售卖有机农产品、提供餐饮服务、民俗体验等项目参与到产业中,从事旅游业配套产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丰富旅游服务内容,营造旅游型乡村氛围,同时也为村民拓宽收入渠道。
“多元主体协同模式”价值捕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村民主体作用以及资本市场灵敏性,为充分的价值捕捉提供高效渠道,三者协力化解公共资源价值捕捉难题。高效价值捕捉可以提高资本、村民的投资回报率,拓宽经济利益来源,降低创业风险。由于三大主体利益追求的冲突,必须在既得利益基础上公平分配,巩固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推动长效价值捕捉。
3.3.1 政府肩负监管职责
政府明确“责、权、利”,让价值分配满足多元主体利益追求。政府主体通过制度、条例规范,明确资本、村民主体分配比例。既保证村民主体地位、经济权利,又维护好资本主体的经济利益,规范市场开发环境,维护多元主体发展模式可行性和持续性。在政府推动下,各主体优势互补,努力形成“政府规范引导,企业合理逐利,村民普遍获利”格局,共享发展红利。在政府政策的规范和村民以及村组织的监督之下,甄别资本及利用方式,保护村民合法权利和规范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
3.3.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资本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资本入驻村庄,在前期设计、建设和后期经营过程中,多与村民交流,努力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尤其是针对贫困人口,给予更多帮扶。同时,资本方相较于村民,拥有更丰富的管理经验,为有经营困难的村民答疑解难,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共同获利环境。充分借助和利用村民资源也可极大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3.3.3 保护村民主体权益
村民参与村庄开发,合理共享发展成果。村民以村集体的形式参与价值分配,弥补单个村民的弱势性,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村民中乡贤团体,在价值共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乡贤成为沟通政府、资本和村民的媒介,在治理现代化中乡贤治村重构了双轨治理[18]。乡贤作为建设家乡的能人,统筹自身发展与造福桑梓,政府要积极给予“声望”激励,成为乡村共富的领头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乡村地区发展的方向指导。以浙江省宁波市秦山村为例,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发展现状以及困难,发现:公共资源价值捕捉困难、单一主体捕捉效率低是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两山”理论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乡村协同发展模式”,通过有机结合“村民、政府、资本”等多元主体力量,实现“价值捕捉与价值共享机制”的高效运转。为乡村地区保护性开发与内生性发展提供借鉴性方法,化解乡村地区发展阻碍与矛盾,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体建议如下。
村民主体由于资本、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弱势地位,导致村民主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利益边缘化,村庄财富外流被资本所截留。因此,以村民为核心,在保障村民主体权益不受侵害的同时,加强村民内部合作,提高竞争力,使得村民充分参与进乡村地区建设发展过程,发挥村民在文化特征、地域特色营造等方面的主体性优势,将村民的主体性优势与政府精准的宏观把控与资本的敏锐的市场甄别功能相结合,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乡村地区发展注入活力。让乡村发展红利惠及每一个村民,提高村民的地域归属感与认同感,以实现乡村振兴。
生态资源作为开发对象可以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经营性生态产品以及准公共性生态产品。由于公共性生态资源的价值难以衡量,公共性资源与经营性资源的边际关系难以断定,往往导致村庄低效率的建设开发或过度开发。因此,协调“村民、资本、政府”等多元主体间的关系,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作用、资本的市场敏锐性以及村民在文化特征与地域特色营造等方面的主体性优势,构造多元主体合作平台。实现对生态资源的合理高效性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打造坚实的价值捕捉共享机制,以利益共同体化解矛盾与冲突,进一步稳固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推动价值捕捉机制不断深化。
本文在“两山理论”指导下,扎根于中国乡村发展实践,构建出“乡村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协调“村民、资本、政府”利益冲突,形成以村民为主体,资本为动力,政府为引领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模式 ”推动高效价值捕捉,构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渠道,同时以公平合理的价值共享机制不断深化促进多元主体间合作共赢,形成“以价值捕捉促进价值共享,以价值共享反哺价值捕捉”的内生性高效发展路径,为当前乡村地区的破解发展困境提高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