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鹅共生”新模式 生态种养效益高
——访荣昌区红半边李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黄磊

2022-10-10 06:09蔡鸽李朋通讯员李红梅
农家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荣昌种养李子

记者 蔡鸽 李朋 通讯员 李红梅

夏日炎炎,酷暑蒸腾。在荣昌区清升镇罗汉寺村的红半边李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里,28岁的曾黄磊刚忙完李子的采摘销售,顾不上休息,穿上工作服便奔向鹅场,穿梭在鹅棚里仔细查看雏鹅的生长情况。

见记者一行前来,曾黄磊笑着介绍道:“李子现在已经全部卖完了,今年的行情挺不错的,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300亩脆红李销售一空,平均亩产1000千克左右,销售额在150万元左右。李子卖完,刚好又忙鹅场这边,基本上没有空闲。” 据了解,荣昌区红半边李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特色经果种植与休闲垂钓渔业、生态家禽林下养殖相结合的种养模式,实现年产值250万元。2018年清升镇罗汉寺村扶贫基地在合作社挂牌成立,16户脱贫户加入合作社后实现增收。 2019年合作社被评为“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大学生跳回“农门”,路途曲折

2017年,曾黄磊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被安排到长安汽车所属工厂实习。但面对枯燥的工作环境,他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再三思虑,曾黄磊把自己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一向开明的父母听后也予以支持。随后,曾黄磊便和一位同学合伙在荣昌城区开了一家米线店。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曾黄磊和同学将米线店经营得风生水起,也积累下了稳定的客源,每个月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但在夜深人静时,总有一缕愁思莫名涌上心头,令他辗转难眠。

原来,他想起老家的父母年纪大了,还在管理着一片果园和一个鹅场,有些力不从心。离家在外的他又帮不上忙,所以十分内疚。据曾黄磊介绍,2015年父亲从云南务工回家,引进了云南本土李子品种“脆红李”,承包100多亩土地进行栽种;母亲则在家里养殖肉鹅多年,日常鹅场都是她一个人在管理。那几年每一次回家,看着父母整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和鹅棚里的劳累身影,他的心情就增添了一份沉重。

在米线店经营了大半年之时,曾黄磊终于做出决定:回家帮助父母,返乡创业干农业!但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人时,大多数人都是持反对意见。“好端端的大学生,放弃城里的环境跑回农村,真的好没出息啊!劝你重新考虑下吧。”一位大学同学得知他要“回村”,对曾黄磊这样说。

面对外界反对的声音,曾黄磊却觉得广袤的农村大地,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趁着大好年华,应该去努力拼搏,实现梦想。“虽然他们都不支持我,但我生于农村,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是有意义、更是有前景的一件事。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返乡创业。”

和很多返乡创业的人不同的是,曾黄磊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择业,而是如何消除全家人的“心病”。曾黄磊坦言,由于欠缺管理技术,家里栽种的100亩脆红李效益不明显,所以他迫切想将李子的品质和产量提上去。“那时候我家的李子容易掉果、开裂,在果树修剪方面,我们也不懂技术,导致挂果率低,卖相也不好,效益低下。”为此,他到处寻找脆红李种植技术有关资料,并坚持自学,同时让父亲联系云南脆红李产地的技术人员,邀请他们来自家果园实地指导。就这样,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他逐渐掌握了脆红李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李子的挂果量也逐渐有了改善。曾黄磊也从一个“门外汉”慢慢成长为“内行人”……

提升技术之余,他又和父母一道不断完善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曾黄磊在果园内新修水利灌溉设施,安装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灌溉大排管;新建1.5公里长的果园生产便道,解决果园施肥、运输等难题;同时做好修枝、疏果等管理,提高果树产量。人不负地,地定不负人。当年果园的产量就提升了40%,经济效益提升了2倍。

看着曾黄磊的“农民事业”越干越好,当初“没出息”的言语早已烟消云散,甚至还有不少村民找他学习种植技术,村委会更是将他选为“本土人才”,鼓励他继续留在村里壮大“事业”。

“李鹅共生”绿色种养模式,带火乡村旅游

在曾黄磊的努力下,果园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志向高远的他却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于是又动起了扩大规模的心思。2019年他说服父母,又在周边流转了200亩土地,并引进“五月脆”“青脆李”两个李子品种。但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品质也要跟得上,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独树一帜”。

据了解,清升镇地处荣昌区南部,距县城18公里,南靠著名的古佛山脉,西有濑溪河为伴。清升镇土壤肥沃,地理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镇内有罗汉寺、罗汉洞以及“西南第一禅”——千年牌坊等景点,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想到家门口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家里虽经营多年但效益平平的鹅场,曾黄磊眼前一亮:将种养结合起来,发展“鹅李共生”一体化循环生态农业,不仅能提升李子的品质,还能解决鹅场的粪污问题!说干就干,曾黄磊将原本在鹅棚里作息的2000只“鹅宝宝”全部放养在李子树下,成为果园除草的“主力军”。“鹅能除草,鹅的粪便还能直接还田,既减轻了李子种植的肥料投入,也起到了良好的循环利用效果。”曾黄磊说。

李树为鹅遮阴,鹅为李树除草,鹅的粪便被林地吸收又长出茂盛的青草,这种生态种养循环开启了“树上有果卖,树下有蛋卖”的双重效益模式。因林下养殖的肉鹅在放养状态下营养价值高、口感好,2020年,曾黄磊家扩大了鹅场规模并相继引进川白鹅、泰州鹅、三花鹅等肉鹅品种,每年总出栏数在1万只左右,产值达到100万元左右。鹅的品质好,销量自然不成问题,还没等到上市,就被荣昌本地客商提前预定完了,并在市场上被消费者交口称赞。

同时,农场郁郁葱葱的李子树,奔跑于林下的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吸引着游客前来。

为此,曾黄磊又说服家人,在李子种植基地附近修建了一个鱼塘,主养四大家鱼供游客们在旅游时垂钓。如今,在李子成熟的时候,游客们或是漫步于果园采摘,或是闲坐于池塘边垂钓,曾黄磊的合作社成了当地游客们必去的一个“打卡景点”。

“现在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都有游客过来,有时候一天的营业额有几千元。”看着眼前的果园,曾黄磊满脸幸福。

敢为人先,带动一方乡亲共富裕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曾黄磊最常说的一句话。在李子园效益越来越好的时候,曾黄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荣昌区农广校推荐他参加重庆市农广校组织的“青年农场主”培训,通过学习,曾黄磊结识了重庆各地的“新农人”,这对他来说如获至宝。通过和专家、同行们交流,他迅速扩宽了销售渠道,不仅将自家的李子成功对接到各地的商超和水果店,还帮助社员解决李子销售问题。

社员甘德岗是罗汉寺村一组的村民,2020年受疫情影响,他的50亩李子面临滞销。得知消息后,曾黄磊立即联系甘德岗,帮他对接销售渠道,联系贵州省毕节市的收购商刘先生前来基地收购。短短两个星期,就将甘德岗的50亩李子以6元/千克的价格全部售出,而他却没有收取任何中介费。“我是合作社社长,应该发挥‘头雁’的作用,社员也基本都是附近的乡亲们,遇到问题大家就要相互帮助,这是我应该做的。”曾黄磊坦言。

有了这位敢为人先的带头人,合作社得以不断壮大。在曾黄磊的带动下,罗汉寺村发展李树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累计带动村民增收120万元。村民邓帮成在回乡养鹅前一直在外地打工,2019年他回到家乡,在曾黄磊的带动下开始养鹅,2020年又开始栽种李树,目前种植面积达80亩,每年的总产值在30万元左右。

除此之外,他还长期雇用2名村民在果园从事管护工作,每人每月有2200元的固定收入。在李子成熟季,他每天雇用30~50名村民负责李子的采收工作,让他们既能照顾到家庭,又能有一份收入。据了解,合作社每年的人工工资支出为9万元左右,有效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

谈及未来,曾黄磊表示计划动员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不断完善合作社分配机制,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荣昌种养李子
万州区科技助农效果明显
李子铺就致富“黄金路”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我的糊涂妈妈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荣昌夏布创意时装亮相北京
袁善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