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木弹匣故宫博物院藏
木兰秋狝,位于木兰围场。“木兰”,本系满语,汉语之意为“哨鹿”,亦即捕鹿,是清朝年间皇室权贵秋季的围猎盛事。
《国语》有云:“春以蒐振旅,秋以狝治兵。”入关后,清初诸帝继续倡导骑射这一武力特技,力图保持、发扬本民族的尚武精神,且身体力行。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年(1681 年)在承德建木兰围场,四十二年(1703 年)建热河行宫。从此,木兰围场成了清代秋狝习武之所。
清圣祖康熙帝一生率八旗健儿去木兰围场秋狝狩猎四十八次;清高宗乾隆帝亦达四十次之多。康、乾祖孙二人都是马上高手,康熙帝晚年曾自豪地说:“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十、麋鹿十四、狼九十六、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乾隆皇帝更是将他狩猎成功后所使用的每一颗铅弹都保存了起来,并详细记录了狩猎的日期、猎物的名称、所用的火枪等信息。
在本单元中,还将展出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御用弓。弓有等级之分,每一级弓拉开时所需要的气力不等。
据说,康熙皇帝臂力惊人,可拉开十五力之弓(需用力至少210 斤),连射十三支箭。乾隆帝所用的弓从三力至七力不等。两位皇帝皆臂力非凡,得益于自幼年开始就一直勤练骑射。在展览中我们还会看到,乾隆皇帝将其狩猎功绩刻在他木兰围猎时所用弓的弓背之上。
根据狩猎对象的不同,在选取箭支时亦有区别。本次展览从故宫收藏的近一万支箭中甄选三十余支,包括了射熊、射虎、射狼、射鹿、射兔、射鸭、射鱼等箭,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观看每种箭支的差别,感受满族人对于狩猎的细致和重视。
对页上图:清康熙木花纹桦皮康熙帝御用弓通长90cm,宽67cm故宫博物院藏
下图:清 骨镞皇帝随侍兔叉箭长110cm故宫博物院藏此展品为雍正皇帝御用兔叉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