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秭旭 董娅娜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 030024)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推进,信息产业迅速崛起,数字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到现今各类网络媒介,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带动了各类设计领域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多,动态图形设计应运而生,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之一。动态图形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设计,将动画与图形两个不同的设计领域紧密结合。动态图形与静态图形存在区别。静态图形由造型、色彩等视觉元素构成,而动态图形设计在静态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从单一的平面拓展到二维、三维等多维空间,既运用动画技术实现了图形设计领域的创新,又通过多感官的创意形式拓展了视觉设计的表现语言,营造了交互式体验,更能获得大众的青睐。
皮影属于傀儡戏一种,通过光源照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戏剧艺术。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侯马皮影在造型、选材、表演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一种,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十分重要的。但侯马皮影的制作技艺在现在的传播与传承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侯马皮影的制作技艺虽然时间悠久、工艺独特,但技艺纯熟的艺人大多在五十多岁以上,缺少年轻传承人的身影。究其根本,皮影大多是手工制作,较少批量生产,耗时长,和当今快节奏的年轻人生活是相反的。导致侯马皮影与山西的许多民俗文化一样,失去了年轻人的青睐,出现了传承断层的现象。其次,大众对于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了解大多通过传统媒体或线下形式,这种单向传播的方式没有契合当今大众的需求,失去了生存空间,不能与数字媒体的传播进行有效结合,存在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并且这些介绍仅简单阐述,不能描写出制作皮影的精准步骤,导致大众接收的信息停留在表面,没有完整、系统、深入地认识,制作出来的成品与原有皮影存在较大的工艺偏差,这也是众多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风俗习惯,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体现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侯马皮影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雕刻细腻,润色古朴,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也蕴含着手艺人们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随着现代化趋势的到来,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以快节奏的速度进行,高速和海量信息的不断出现,导致现在的设计作品存在同质化。正如瓦尔持·本雅明所说:“大规模的机械复制使艺术作品中独一无二的灵光或韵味丧失了,或者至少是减少了。”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提道,“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将侯马皮影制作技艺与动态图形设计相结合,将侯马皮影制作技艺这类山西民俗文化采用人们更为接受的形式与大众产生共鸣,激发群体记忆和关注,准确、创新的传达信息。此时,大众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形式美”表面,而是进一步深入到意义的层面,让受众在回味的同时感受到深度,感受到作品的人文精神,促进了民俗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的继承和传播。
将侯马皮影制作技艺进行动态图形设计,利用变化自如的运动、多维度的设计表现形式突破传统的图形设计思维,达到内涵与形式的交融,迅速抓住大众的眼球。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言,艺术的形式是“有意义”的形式。观众在观赏作品中,首先被画面的视觉表现所吸引,然后再探究作品的内涵与精神。若前面的内容并没有吸引到观众,即使作品有丰富的情感也无法进行传达。以侯马皮影制作技艺为主题创作的动态图形将数字媒体作为媒介,为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提供了与年轻大众沟通的桥梁,吸引人们的视觉焦点,进而让停留在画面内容当中进行了解,用主动的形式完成对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学习,提升观众对于民俗文化的解读能力。动态的图形也可以应对不同大小、平台、性质的传播载体,吸引人们的视线,增加人们的自主性体验,让民俗文化朝着合乎受众需求的方向发展。
皮影是皮影戏中最重要的道具之一,既可进行表演,也可独立作为艺术品进行观赏。皮影因地域、流派不同,制作手法也不尽相同。侯马皮影的制作共分为八个步骤:选料、炮制、刮皮、绘图、雕刻、染色、熨火、装订。每个步骤都十分严谨,需要用专用的工具进行制作,光雕刻皮影的刻刀就多达十种以上,可见侯马皮影雕刻的复杂与精细程度。
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动态图形设计以平面化图形进行构建,先分析每个步骤的关键节点,在确定画面后运用线和面对于重要节点进行概括。在画面中,形体和空间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疏密不一、虚实结合、边线共用等设计手法让画面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更富有韵律感。如图1,在皮影人物头部中利用正负形表达皮影雕刻步骤中阳雕、阴雕的手法,拉大画面的空间感,形成一种巧妙的互动与依存关系。图2是装订完毕后的整体造型,在其中运用大小不同的点与疏密不一的线,将皮影人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区分,迅速地将画面拉开,更具节奏感,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图1 皮影人物头部
图2 皮影人物整体造型
画面整体运用暖色调,以古老的文化为依托,融入红、橙、绿、褐等复古色系,表达皮影的发展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智慧与情感,质朴古拙,更显黄土高原民俗文化的历史感,拉近与人们的距离。
人们在观看作品时,并不仅欣赏作品的具体形态,还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在脑海里形成自己的感受。既从构思、内容方面主动接受信息,也从色彩、肌理等方面被动吸收信息。因此,肌理质感的美会增加画面的实体感,在视觉上引起“触觉”感受。图3是第七步熨火,即用两块高温的坯子进行熨烫,将皮影内部的水分熨干,便于后续保存。在画面中运用模拟纹理的效果,纹理整体竖向排列,用陈旧的形式让纸张与熨坯产生粗糙的外观,表现皮影经过了许多年的历史沉淀,不仅增加了作品复古的感觉,也丰富了作品的质感,加大对于作品材料表现力的展现,提升了画面的冲击力和层次感,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图3 第七步熨火最终画面
运动是区分动态与静态的灵魂本质。动态正是因其随时间而运动的特性而得名,多个静态的画面通过规律的运动恰如其分,给予人们流畅的观感体验。整个作品采用背景静止,主体物运动的形式。如图4染色是皮影雕刻的第六步,多采用纯色进行绘制,让皮影造型更加清晰立体。因此在作品中先对手部动作进行刻画,刻画完后将手与皮影统一缩小,在手运动的基础上改变大小,直至展示出步骤动作。最后利用颜色渐变到最后的画面,并在旁边配以文字进行解释说明。其他步骤的创作与第六步的运动轨迹相同,先播放放大的步骤细节部分,在细节刻画后逐渐缩小主体物,改变主体物的位置、大小,将人们引入作品所要表达的步骤动作中。当整个主体物完整出现在画面中后,通过形态变化来改变主体物的视觉效果。在结尾时通过文字的不断生长出现让画面更加丰富,从元素角度进行运动与变换组合,增加视觉形象的多样性。
图4 第六步染色
动态表现不仅包括运动,还包含运动所产生的空间关系。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存在多个维度,近年来在动态图形中逐渐形成了空间感的设计趋势,即在作品中体现画面的空间关系。在对皮影制作技艺进行动态图形的设计中,通过各种元素的转化体现画面的空间深度,将人物动作完成的过程进行压缩,直观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减少思考的时间,增加共鸣的时长。图5是第三步刮皮,将牛皮用绳子捆到特质的架子上,用刮刀刮掉牛皮上多余的物质,让牛皮更加光滑。刮皮过后就可将皮子收纳起来,方便日后雕刻。在创作时以缩小画面的形式拉长画幅的空间感,让画幅不止于左右,还包含远近关系。其余部分也通过图形的大小增加深度,减弱了静止画面的呆板和僵化,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真实感。
图5 第三步刮皮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快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从文字变为视频等数字媒体,出现了主观性强、泛娱乐化的特点。因此,推广侯马皮影的制作技艺不能局限于文字,要全方位、多平台、宽领域的推广与传播,促进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是手机平台推广。以微信、微博等手机社交媒体为主,将侯马皮影制作技艺传播给大众。图6是微信公众号推广效果图,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生动的基础也让侯马皮影制作技艺这类山西民俗文化契合了当代数字媒体的表现方式。只要发布者不删除,相关图文会一直在互联网中,实现信息的永久保存。并且,线上社交媒体拥有天然的社交优势,给推广带来很大的方便,相对于APP而言不需要单独下载安装,更加便捷。同时,平台会筛选用户,将信息投送到感兴趣的用户手中,发布者能通过后台对用户数据、阅读量进行分析,及时接收到用户的反馈,进行相关的修改与创新,达到精准推广。
图6 微信公众号效果图
二是网站推广。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网站的成本更加低廉。它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拥有多维的宣传空间,可以即时搜索查找。网站用户的信念感更强,能够培养牢固的用户基础。在网站的设置上共设置了六项部分:皮影概况、制作技艺、造型特色、文化内涵、图谱欣赏、传承发展。网站的设置不仅包含侯马皮影的制作技艺,也包含其他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整个网站以白色与黄棕色为主要颜色,提升网站与动态图形的适配度,画面采用立体的效果增加交互性和纵深感。这种组合形式加大了用户的感官体验,增强了宣传效果。
三是短视频推广。以抖音、快手为主的短视频是时下用户最流行接收信息的方式,但现今的短视频制作多呈现泛娱乐化的趋势,许多人将空洞的内容配以夸张的表现手法,让人们放松心情。它虽然可以让大众在短时间内得到快感,但减弱了大脑皮层深层次的思考,出现了思维“童稚化”现象。在这种现状下将侯马皮影制作技艺以动态图形的形式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传播,提升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与学习,拉近用户与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距离,让这类民俗文化不仅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更有温度,更贴合当今用户的心理需求。
图7 APP效果图
四是APP推广。利用APP进行传播推广是增加用户黏性的一种方式,相对网站而言更方便快捷。APP更新快、创造性强。可根据用户的意见反馈得到综合的数据,在更新中开发新的功能,更适配于用户的需求。图8是侯马皮影的APP推广应用,人们可以跟随APP进行线上视频的学习、教学,也能够在APP上进行AR体验等,增加交互性,并且此APP不同于以往常规的APP界面,让它在众多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提高趣味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提高,民俗文化的数字化表现逐渐成为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山西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动态图形设计与推广,从图形构建与动态表现两方面进行探索,全面分析手机平台、网站、短视频、APP四种推广路径,让传播更系统化。以全新的视觉形式让侯马皮影制作技艺的推广更加广泛,更具生命力,对于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