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琴
(宜兴 214221)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普遍存在于各大艺术形式之中的真理,紫砂艺术同样也是如此,它本就是源于传统民间手工艺,所生产的也是喝茶器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浩淼的天地之间有着许多奇妙与自然的地方,这些便是紫砂艺人创作的源头与灵感,在历经了日积月累的观察之后,将其中的细节与所产生一些感悟和体会融合于紫砂壶之中,使得人们通过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便可阅览世间的风采,感受人生的哲学,这便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得以成为一件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的重要原因,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也是人们精神情感的寄托与藉慰,因而令世人都为之所着迷。
紫砂壶的器型之中主要包含了三大代表,分别是圆器、方器以及花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最为常见的几种器型,每一种器型的造型风格都彰显了紫砂别样的艺术特色,好比圆器朴素自然的造型特征,将紫砂艺术的简约气质彰显得淋漓尽致;而方器刚柔并济、行方思圆,有着与圆器截然不同的气质风格,彰显了紫砂艺术别样的一面;花器美艳靓丽、惟妙惟肖的造型特征,无不令人为之惊叹紫砂艺人精湛且巧夺天工的技艺,开创了紫砂艺术全新的造型艺术特征,让人们通过紫砂壶直观地感受到了世间大自然的另一幅面貌,感叹其中的巧妙与精细,同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只多不少,使得人们在形象的造型之中留下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这款紫砂“高洁壶”(见图1)可以说是融合了方器以及花器的造型特征,在整体器型之上以方器为主、花器为辅,其中“竹节”的形象便主要以花器的特征呈现出来,又以贴塑的装饰技巧描绘出“竹叶”的形态,从而突显出此壶整体围绕“竹”的创造主题,使得竹的形象巧妙地与紫砂壶融合在一起。
图1 紫砂“高洁壶”
此壶壶身呈六方的形态,横平竖直的线条相互拼接在一起,从而构成这一立体的筒身,在底部紫砂艺人又进行了加厚,作为整个壶的底盘使之立于平面之上更为的稳重、端庄;而壶身的顶部则直接化为了平整,且中间便直接设为了壶口,壶口为圆形,壶盖嵌入其中,与之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不见任何的缝隙,盖面微微隆起了一定的弧度,使之看起来较为圆润饱满,可见在整体方器的制作之中紫砂艺人还秉持了方中寓圆、圆中带方的造型特征,从而方器便不会显得过于尖锐、锋利;壶钮、壶嘴以及壶把这三部分便以花器的特征呈现出竹节的样貌,线条弯而不折、流畅顺滑,一节节的竹段清晰有致,且他们的形态也都较为圆润饱满,更显竹节的丰腴。此外,紫砂艺人还贴塑了竹叶的形态在壶身以及壶盖之上,连接于竹节的一端,就好似从中生长出来的一般,更为竹节的形象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此壶整体的造型特征通过部分细节的塑造从而突出竹节的形象,彰显出整个壶的创作内容,简约大气、朴素干净,而几处竹叶的装饰不仅为整体造型特征增添了色彩,也使得竹节的形象更为饱满,更加赋有生命力,提升了此壶整体的艺术境界。
竹子,从古至今便一直饱受文人雅士的传颂与称赞,是君子的象征,是高风亮节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的气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人们常常将自己心中的思想与情感寄托其上,赋予了其极大的精神价值,这是因为竹子这种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向往,在人们心中是君子的化身,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因而这款紫砂“高洁壶”以竹入壶,又以“高洁”为名,无不彰显了竹子本身优良的品质,塑造了一幅美妙的艺术境界,使得人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内心与精神得以受到舒缓与藉慰。
紫砂艺术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种包含文化语言的艺术类型,紫砂艺人将丰富且深厚的思想与情感内涵寄予其中,向人们传达传统文化内涵的渊源以及紫砂本身的艺术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精神情感的重要寄托,与其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带给人们美好的感悟与体会,领略这世间的美好事物,可见拥有一把紫砂壶不仅能够用来喝茶品茗,更能够用来收藏把玩,也提升了人们整体的艺术品味与修养,彰显审美趣味,紫砂壶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宝库以及浓郁深厚的文化内涵实属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