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鹏 摄影◎张鹏
1. 纪念馆院中的齐白石塑像
盛夏的午后,笔者来到雨儿胡同寻访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这座闹中取静的四合院,花木葳蕤,典雅别致,让人禁不住怀想白石老人长须飘然,在小院中挥毫作画的场景。
齐白石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传奇,尤其在晚年声誉极高。1955年,91岁高龄的齐白石搬进这处居所。
一进四合院大门,清幽的竹林假山便映入笔者眼帘。走进二道门,才可见舒朗的庭院,白石老人的塑像立于院中央,长衫拐杖,仙风道骨,神态怡然,似乎正在构思新的作品。
晚年的齐白石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小院东、西、南的房间里,展示着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精品之作,北边是齐白石生前居住和画画的房间,画室的长案上,摆放着老人用过的毛笔和笔洗等物件,似乎随时等待着他铺陈画纸,即兴挥毫,留下传世佳作。
齐白石很少画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而多以生活中的普通物件为取材对象,犁耙锄头、萝卜白菜、鸡猫猪牛……这些劳动人民常见的田间地头之物,一经入画,便生动感人、妙趣无穷。这些画还常被印在书本挂历上,也会出现于搪瓷盆、暖水壶甚至窗帘上,或许我们并未觉得那些墨虾与牡丹是多么高大上的艺术品,但它们却在潜移默化中给了我们最初的审美认知与熏陶。
有评论家称,齐白石的作品在“大众之间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大约是因为这些画充满天然之趣,人人都能看懂和欣赏。正如白石老人所说:“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这些画看似简单,背后下的功夫却不简单,在这座小院里,便藏着齐白石成为一代大师的线索和足迹。
纪念馆里的齐白石生平介绍,勾勒出老人一生的主要经历。1864年1月1日,齐白石生于湖南湘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体力不济,不堪田耕重活,不得已,父亲让他学木匠手艺,后改学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他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乡村生活经常出现在齐白石的画中。他92岁时画的《闻铃心喜图》,画面上一小牧童,身系一铃铛,牵一老牛回家,这是齐白石幼年牧牛回家时的场景。在有关白菜画作的题句中,他表示,“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齐白石的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正是他艺术的内在生命。
齐白石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他27岁始从胡沁园、陈绍蕃学习诗、书、画、印,40岁以后“五出五归”,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游历归来后,齐白石精心创作了《借山图册》,形成疏简清明的山水画风格。
为躲避家乡兵匪之乱,齐白石57岁时定居北京,与陈师曾成莫逆之交。陈师曾劝其自创风格,齐白石遂跳出古人樊篱,自创“红花墨叶”风格。他的《荷花图》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荷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一扫传统文人画的荒寒之气,具有烂漫的情趣。这次画风之变被后人称为“衰年变法”,齐白石也因此声名鹊起,卓然成家。
2. 纪念馆展室内的齐白石画作
3. 齐白石虫草作品
纪念馆里陈列的作品并不多,却是齐白石最著名的墨虾和虫鸟花卉代表作。参观者在这些作品前驻足很久,似乎不仅仅是观看,还在与白石老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在这些生动形象的画作前,人们惊叹不已,又沉浸其中。著名的“红花墨叶”简练质朴,充满乡间野趣和童心的天真;一只只墨虾出神入化,湿漉漉的宛在水中;最有趣的是一幅《老当益壮》,画中一位老者轻松自信地举起一根拐杖,这应是白石老人晚年的自我写照。齐白石在画中表现的享受生活、幽默豁达的心态,不正是现代人追求和向往的吗?
浓厚的乡土气息,富有余味的诗意,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工与写的极端合成……这一切,构成了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甚至跨越了国界。
毕加索曾经评价齐白石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他说:“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艺术的真谛是平凡而质朴的,齐白石的作品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他的艺术成就却是属于全世界的。
齐白石这位传奇的国画大师离开我们已经60多年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但我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依然没有变。齐白石的作品与我们所分享的,正是人性中天真趣味、朴实烂漫的情感状态。他通过自己的画作,向我们淋漓尽致地诠释出一个“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