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地的律动

2022-10-08 12:53:28赵君鹏
知识窗 2022年9期
关键词:斗柄日影黄道

赵君鹏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中国古人细心观察这些随季节而变的物候现象,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一次次轮回,指导人们顺应大地的律动,从事狩猎和耕种。

二十四节气是何时形成的呢?起初,古人根据黄昏时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断四季:“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西周时期,周公为制定历法、方便生产,先测定洛邑为“天下之中”,然后在此地用圭表观测日影的长度,发现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日影最短的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开始,其被命名为夏至;日影最长的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开始,其被命名为冬至;春季的某一天和秋季的某一天日影长度相等,从昼夜时长来说,这两天的白昼和黑夜相等,从季节上讲这两天分别居于春天和秋天的中间,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春分和秋分。春秋时期,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节气达到八个。战国时期,其他节气也基本形成。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被定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颁布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節气写入历法。从此以后,历代所用的历法中都有二十四节气,这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每个节气的日期却和阳历基本对应呢?这需要先了解阳历、阴历和农历的区别。阳历就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阴历以月亮圆缺的十二个周期为一年。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农历,一方面,考虑月相的变化,将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定为一个月;另一方面,又参照回归年,设置“十九年七闰月”,使得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等。这就使得农历兼顾了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周期,属于阴阳合历。

据《隋书·天文志》记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天文学家将黄道圆周划成360度,以春分为零度起点,太阳(实际上是地球)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这样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确定,属于阴阳合历中的阳历部分。元代郭守敬主持大规模天文测量,并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观测日影,使二十四节气变得空前精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从气候的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更多反映的是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某些地区的人们会结合当地的实情变通使用。为方便记忆,有人将二十四节气编成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既然栖息在这片大地上,自然要顺其脉搏而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还以诗情画意表达了东方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世界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在现代人看来,二十四节气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密不可分,遵循自然的规律,就是遵循生命的规律。

猜你喜欢
斗柄日影黄道
古今北斗星的变迁(下)
古今北斗星的变迁(上)
黄道培
探秘星空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六 “治头晕”“神仙斗柄开关”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6
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的判读
一天中日影方向变化的判读
十月节令行乐之制寒衣 灰飞葭管一阳通 彩线徐添日影中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0
再访杨山河
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