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霞,孙广瀚,李笑男,刘 静,赵 黎,刘 莹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方药系(安徽 合肥 230012)
古徽州地区辖一府六邑,医风昌盛,出现以汪机、徐春甫、孙一奎、程钟龄、程杏轩为代表的800余位新安医家[1],其中对于痹病治疗有独特见解的医家不胜枚举。痹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黄帝内经》中揭示痹病的发病与风、寒、湿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而新安地域多山,山林又多湿气,因此新安地区痹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新安医家对痹病论述也较多[2]。
羌活和独活统称“二活”,是临床治疗痹病常用药对,都属于伞形科植物,均能祛风寒湿[3],二者关系密切,功效相近,如李时珍《本草纲目·独活》中言:“独活以羌中来者为良,故有羌活、胡王使者诸名,乃一物二种也。正如川芎、抚芎、白术、苍术之义,入用微有不同,后人以为二物者非矣。”因此之由,而将此二味药物结为药对,共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效。现代研究也表明[4]此药对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性的减轻关节炎大鼠的足趾肿胀[4]。由此可见,此二味中药对于痹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本文将利用《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来探索新安医家运用药对“羌活-独活”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1资料收集查阅新安医家著作232本,其中有痹病条文5 000余条,涉及章节511个,方剂多达1 826首,建立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以“羌活”“独活”作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方剂60首,190味药。由2人审核筛选出的方剂,构建新的数据库并保存。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进行药名标准化处理。
1.2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功能得出常用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等分析结果;使用软件SPSS Modeler 14.1中Apriori算法对使用频率≥10的中药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含羌活、独活方剂中常用的药。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含羌活、独活方剂中的核心药。整个过程中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1新安医家治疗痹病含羌活、独活方剂使用情况
含羌活、独活的方剂中,又煮酒方出现2次,药味相同药量不同;羌活胜湿汤共出现11次,其中包括方名相同药味不同、药味相同方名不同等情况;东垣羌活导滞汤出现4次,有方无剂量者有,剂量不同者亦有;东垣川芎肉桂汤出现2次,方同药量不同;紫苏散出现3次;大秦艽汤出现2次;温经除湿汤出现2次;蠲痹汤出现10次,其中《医方集解》有方有论无剂量用法;另《临证指南医案》王医案处方出现3次;《脉症治方》妇人年四十五六案处方出现2次;《孙文垣医案·三吴治验》族侄孙君实案出现3次。经去除药味相同的方剂后,选择代表性方剂共计60方,190味药,见表1。
表1 新安医籍中含药对“羌活-独活”治疗痹病同名方剂的使用情况
2.2新安医家治疗痹病含羌活、独活方剂用药规律
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从使用频率≥10的27味中药中挖掘出羌活、独活常与防风或姜黄或甘草或炙甘草组成角药,其中羌活、独活、防风角药常与附子、麻黄、茯苓、人参、生姜、白芍、泽泻、猪苓、没药、陈皮、白术、姜黄、甘草、炙甘草配伍,羌活、独活、甘草角药常与海风藤、麻黄、附子、茯苓、人参配伍,羌活、独活、姜黄角药常与附子、茯苓、白芍、泽泻、陈皮、猪苓、芍药配伍,羌活、独活、炙甘草角药常与附子、麻黄、茯苓、人参、生姜、白芍、泽泻、猪苓、没药、陈皮、白术、姜黄配伍,羌活、独活、猪苓角药常与人参配伍,支持度均≥16%,置信度均≥80%,提升≥1。发现潜在药物组合,并通过复杂网络图发现支持度>50的方剂中核心药物为羌活、独活、海风藤、木瓜、麻黄、附子,见表2、图1。
表2 新安医家治疗痹病含羌活、独活方剂用药规律
图1 新安医家治疗痹病含羌活、独活方剂核心药物
羌活和独活统称“二活”,属于伞形科植物,能祛风寒湿。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玉楸药解》记载其具有治疗“中风痿痹喁斜、关节挛痛、皮肤瘙痒、痈疽疥癞诸病”[5]。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聚炔类、酚酸类、生物碱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6]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活性、解热和镇痛等作用,主要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有作用。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膀胱经、肾经,《药性会元》记载其具有“治诸风掉眩,颈项难伸,风寒湿痹,两足不仁,疗诸风骨节疼痛”的功效[7]。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8]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羌活、独活相配伍,有学者提出在痹病初期即用大剂量有明显效果[9],对于属中医痹病范畴的骨关节炎亦有良好效果[10],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显著减轻关节炎大鼠的足趾肿胀[4]。
在利用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筛选后可见,含羌活、独活的方剂中,羌活胜湿汤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蠲痹汤。在现代研究中,羌活胜湿汤、蠲痹汤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方面,属于中医痹病范畴。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从使用频率≥10的27味中药中挖掘出羌活、独活常与防风或姜黄或甘草或炙甘草组成角药,其中羌活、独活、防风角药常与附子、麻黄、茯苓、人参、生姜、白芍、泽泻、猪苓、没药、陈皮、白术、姜黄、甘草、炙甘草配伍,羌活、独活、甘草角药常与海风藤、麻黄、附子、茯苓、人参配伍,羌活、独活、姜黄角药常与附子、茯苓、白芍、泽泻、陈皮、猪苓、芍药配伍,羌活、独活、炙甘草角药常与附子、麻黄、茯苓、人参、生姜、白芍、泽泻、猪苓、没药、陈皮、白术、姜黄配伍,羌活、独活、猪苓角药常与人参配伍,支持度均≥16%,置信度均≥80%,提升≥1。发现潜在药物组合,并通过复杂网络图发现支持度>50的方剂中核心药物为羌活、独活、海风藤、木瓜、麻黄、附子。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中含羌活、独活方剂进行文献研究,初步探究新安医家治疗痹病中含羌活、独活的用药规律以及配伍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下一步将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