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忠
(宜兴 214221)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文人汪文柏在《陶器行》中对于紫砂的描述,充分地说明了在那时候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紫砂的珍贵。今天,随着黄龙山矿区的封闭管理,紫砂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许多的壶友慕名而来,就想一睹其真正的面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很好地发挥出紫砂技艺全手工成型的主观能动性,把许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紫砂的设计和制作之中,带给我们许多的视觉享受和艺术审美。特别是还有一些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仅仅实用大气,同时能够更完整地展示出紫砂作为一种文人雅器的风采和魅力,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自然韵味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艺术品味。
紫砂作品“生机组壶”(见图1)采用了仿生的技法,以竹入壶生动活泼,充满了大自然生机勃勃之感,而且一壶、两杯、两承的设计也让作品更加完整,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技艺水准。此壶壶身以竹段作为主要的结构,层次清晰、棱线分明,上端的竹段比较长,下面的两节则比较短,显示出视觉重心非常的稳定;壶底平整,端庄稳重;壶嘴修长隽永,竹节蜿蜒,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耳廓形态,竹节长短不一,自然而然地呈现其上;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微微鼓起,上面贴塑着竹叶,宛如清风吹过,竹影婆娑;壶钮的设计也是竹子扭转而成,自然大气、拿捏舒适;壶身还装饰有“生机”二字的篆体陶刻,点明主题、直抒胸臆。小杯子的设计和壶身一脉相承,身筒和端把和谐统一,下面的杯承也是简约大气的竹垫形态,同样在杯身也有着铭文的篆刻,和谐统一,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生机”,作者采用了紫砂造型之中常用的竹器形态,在长期的临摹和专研经典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和观念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这一概念的阐释融会贯通,通过竹子的生机盎然和挺拔屹立,展示出卓尔不群的君子风格和傲立冰霜的特征,这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和贯穿始终的文化传承,特别是以竹子为代表的自然形态,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紫砂艺术文脉的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为直接地触摸到中国文化内核之所在。
图1 生机组壶
竹子,在紫砂的故里宜兴随处可见,无论是在山乡丘陵,还是在农家小院或者宜兴紫砂艺人的工作室之中都可以看到竹子的身影,或者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或者是美化环境的装饰,都让我们的生活之中充满了生机之感。竹子高耸入云的外形和不畏严寒的品格引来了许多文人雅士的赞扬和歌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竹》之中有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论断,所以给后来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形象,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审美。清代文人郑燮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郑板桥,在《竹石》中描写到竹子的坚韧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这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之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竹子对于中国文人精神的影响和品格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紫砂竹器的设计和制作之中,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非常地富有传统,历史上紫砂竹器高手形成了“满堂皆君子”的风采。这组紫砂作品“生机”套壶也正是延续了紫砂竹器的辉煌,满足了我们广大壶友对于竹子的热爱和亲睐,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传统之中“竹文化”的空前活跃和鼎盛,以紫砂为载体的竹器雅玩凸显出宜兴紫砂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氛围,这样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用来饮茶品茗,还是陈列在书房或者客厅供友人们欣赏,都能够很好地装点我们枯燥沉闷的生活,使其更加生机勃勃。
当我们在今天机械化大生产日益取代了传统手工艺术的时候,紫砂却以其逆潮流而动的形象逐渐地深入人心。当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交融碰撞的时候,一定能够擦出靓丽的火花,这对于我们紫砂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何其的幸运。在经过火与水的淬炼之后,紫砂焕发新生,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体验,也带我们走进中国古人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情怀,在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之中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